說起大熊貓,大家的第一印章是:國寶!還有一副人畜無害的呆萌形象。
大熊貓給我們的另一個印象就是是吃,不停地吃,典型的吃貨一枚。據統計野生大熊貓每天吃的效率是非常的高平均得花10—14和小時在吃上,餘下的大部分時間又在睡覺,每天進食量12--40千克。
大家請不要被它可愛的外邊所迷惑,它的真實身份是:食肉目—熊科—亞科熊貓—熊貓。首先它吃肉,其次它是熊。在陸地哺乳動物咬合力排行榜上也是名列前茅。它可以在高海拔的山林裡快速奔跑,也能像猴子一樣把樹當杆子爬,暴打四頭狼估計也不在話下。
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在我國的神話傳說故事中也是曾經也是上古神獸,還是帝王蚩尤的坐騎,在民間它還有一個兇殘的名字「食鐵獸」。只因為跟錯老大蚩尤打了敗仗,戰鬥力被皇帝給封印了,兇狠的本質一去不返,就像得了失憶症一樣變成現在的呆萌可愛形象來示眾。
關於熊貓「食鐵獸」的由來,在明代袁牧《新齊諧初集》的記載:「房縣有貘(mo )獸,好食銅鐵而不傷人,凡民間犁鋤刀斧之類,見則涎流,食之如腐,城門上所包鐵皮,盡為所啖。」傳聞,大熊貓在無鹽可食的情況下,會闖入居民家裡以舔食鍋裡的殘存的鹽分,來補充自身所需,村民們不可解大熊貓的習性,誤認為它吃鐵,因此得名「食鐵獸。」
大熊貓作為我國的珍稀瀕危物種,生活在地球上已有800萬年的歷史了,隨著農耕文明的不斷發展,熊貓的棲息地在不斷地被破壞,甚至還有一些不法分子為了利益而偷盜獵殺大熊貓,人為的破壞它的生存環境,我們要加大保護它的生存空間,讓它隨著人類的文明的發展而繼續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