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步:昔日「球鞋之王」,如今被90後拋棄,淪為小眾品牌

2020-12-18 騰訊網

要說到現在最火的運動品牌,大部分90後都會想到是耐克、阿迪達斯等。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銳步(Reebok)也曾風靡一時,1991年,球員迪·布朗擊敗了喬丹,讓銳步一夜大火,巔峰時銷售額達到5億美元,因為迪·布朗是銳步的籤約球員。

最早起始於1895年的銳步,至今已有125年的歷史,主要設計並銷售運動鞋、健身鞋、運動服飾等產品。曾經籤下多位知名的NBA明星代言,包括有阿倫·艾弗森、奧尼爾、姚明,可惜品牌後來被阿迪買下,並逐漸走向沒落。

銳步在巔峰時期,有超過100名職業運動員穿著銳步 Pump,「大鯊魚」沙奎爾·奧尼爾也是它的忠粉。可惜一度位列美國運動品牌前三的銳步,在此後的發展中逐漸迷失。近年有關銳步的報導中,「墜落」、「消失」是常見字眼。

可以說,銳步的沒落和阿迪脫不了關係。2006年,銳步為了與耐克競爭,擴大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和影響力,以38億美元的價格「賣身」阿迪。在此之後,銳步將NBA的贊助權交給了阿迪,品牌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市場。

沒有了NBA和NFL這幾大重量級聯賽資源後,銳步經歷了一段迷茫期,選擇轉型為健身品牌,並且將目光投到新興市場上,但都效果不佳。如今,這個昔日的美國籃球鞋之王,早已淪為小眾品牌,與耐克、阿迪的差距越拉越大。

相關焦點

  • 曾擊敗耐克的美國鞋王,在中國淪為小眾品牌
    到1987年,銳步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運動鞋品牌,就連阿迪達斯、耐克等都不是其對手。 此後,銳步更是進軍男性競技球鞋市場,開始了與耐克、紐巴倫等品牌的廝殺。銳步籤約星迪·布朗、姚明、艾弗森等球星,為其代言。
  • 這個曾幹掉耐克的大牌,如今再也撐不住了
    有些品牌陪我們長大,我們看著他們變老。就像即將被阿迪達斯拋售的運動品牌銳步,15年前,阿迪達斯花38億美元買下銳步,如今又迫不及待計劃以10億價格賣出,堪稱「史上最賠錢的買賣」。這個曾讓籃球巨星艾弗森、姚明站臺,讓無數80、90後男人夢想擁有的鞋子,如今也步入「中年衰敗」的境地。不少銳步粉絲紛紛惋惜,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 哈雷爾砍24+9,上腳兩雙銳步球鞋,並與之籤約!AND1的合同呢?
    大家好,今天小熊繼續跟大家聊球星和球星球鞋!其實關於銳步球鞋,我還是非常有印象,並且算是非常中意的,不過那還得追溯到很多年前。現在說到銳步球鞋,確實沒落了,不過也不是沒有球員上腳,一般是像哈雷爾這樣的喜歡穿各式各樣的小鞋王會上腳實戰,或者是對og鞋款有偏好的球員會上腳。一般還真沒幾個人上腳!這裡提到了哈雷爾,也就是今天要分享的球鞋主人公,人稱小鞋王嘛,也就他與鞋王塔克可以較量一番。
  • 銳步被收購14年終成「拖油瓶」,阿迪達斯割肉誰接盤
    銳步品牌在商場的門店。/圖蟲創意 一家擁有125年歷史的運動服飾品牌巨頭,如今正在經歷至暗時刻。 10月19日,國內知名藝人周震南發布微博稱「終於瞞不住了……」,隨即開開心心地官宣了自己作為亞太區代言人的銳步品牌的營銷活動;僅僅一周後,依舊是在微博,在洶湧的民意之下,這位愛豆又不情不願地認領了「老賴之子」的傳聞。
  • 靠打折促銷的潮鞋頂流銳步 終於淪落到把自己拋售
    來源:新周刊2016年,韓國組合BLACKPINK在為銳步經典系列拍攝宣傳片。這不是勝者為王的時代,而是剩者為王的時代。一家擁有125年歷史的運動服飾品牌巨頭,如今正在經歷至暗時刻。10月19日,國內知名藝人周震南發布微博稱「終於瞞不住了……」,隨即開開心心地官宣了自己作為亞太區代言人的銳步品牌的營銷活動;僅僅一周後,依舊是在微博,在洶湧的民意之下,這位愛豆又不情不願地認領了「老賴之子」的傳聞。
  • 巔峰時期被Adidas收購,如今「命運多舛」銳步該何去何從?
    這個品牌許多第一次都是在美國完成的,創造了第一雙籃球鞋,清奇的腦迴路想到在球鞋上裝氣囊,創造了PUMP技術;籤下NBA球星艾弗森,並籤下終身合同。成為了世界著名運動服裝品牌之一,這是銳步最輝煌的時刻了。
  • 昔日潮牌重慶僅剩兩家!阿迪達斯欲售子品牌銳步 安踏或接盤?
    原標題:昔日潮牌重慶僅剩兩家!阿迪達斯欲售子品牌銳步,安踏或接盤?  2001年,艾弗森率領76人和OK組合的湖人會師總決賽,這輪系列賽中,艾弗森穿著銳步Answer 4代,對泰倫盧上演了「世紀之跨」。  不過,在運動品牌的激烈競爭中,銳步沒有保持住自己的光環。
  • 曾和Nike龍爭虎鬥的銳步,徹底被擊垮了嗎
    (01)很多人對銳步的印象,都離不開大洋彼岸的NBA。說起來,這個來自英國,被美國人買下的運動品牌,與NBA選秀狀元也是頗有淵源。我們知道,在巨星雲集的聯盟裡,球鞋代言一直是各個商家年計劃中的重中之重。
  • 曾經手撕耐克,如今淪為棄子,銳步到底做錯了什麼
    知道銳步這個品牌的年輕人可能真的不太多了。 當年,擁有一雙銳步球鞋是很多喜歡運動的男生的夢想。刀哥的一個朋友,當初為了買一雙銳步的球鞋,在香港足足找了三天。結實耐操、經典、黑科技是那個時候人們對銳步的評價。
  • Reebok Mobius,一款不遜銳步「問」「答」系列的完美球鞋
    提起銳步的經典球鞋,肯定有兩款球鞋不容忽視,它就是艾弗森的「問」「答」,是的,Answer和Question這兩款球鞋近年來因為經典的復刻,而被很多人都知道了。
  • 銳步或許要搞大事情!哈登、英格拉姆都紛紛上腳銳步鞋款!
    周圍幾雙都擁有重要的品牌身份,當時這雙銳步邁向新起點的球鞋,也成為了銳步籃球鞋發展的起點與終點。 2010年以5年2500萬的合同籤下沃爾,銳步寄希望沃爾能在新的時代,成為與艾弗森一樣出眾的運動員,同時為品牌新階段的布局打下基礎。
  • 耐克銳步阿迪達斯喬丹範斯鞋,細數七雙改變世界潮流的球鞋
    真正的與眾不同,獨樹一幟——1994年初登場的銳步充氣鞋(Reebok Pump)伍迪說:「90年代初的時候,隨便問哪個孩子,他們都會告訴你,銳步的充氣鞋絕對好賺。直到今天,充氣鞋也仍然是球鞋歷史上最巧妙的噱頭。」
  • 傳adidas將出售旗下品牌銳步Reebok
    1958年,Joseph William Foster的孫子正式創立了銳步Reebok品牌,並在1970年代成為全球十大品牌之一。1977年,銳步開始全球擴張,首個海外市場是美國。1989年,銳步正式推出PUMP技術和第一雙充氣籃球球鞋,該球鞋也成為品牌的經典鞋款。
  • 阿迪達斯考慮出售銳步 銳步品牌成了十足的「拖油瓶」
    世界知名運動品牌阿迪達斯周一發布公告稱,作為公司新的五年戰略的一部分,阿迪達斯已經開始評估銳步的戰略替代方案,其中就包括直接出售該品牌。銳步轉型及扭虧的進展一直不順利,直至2018年銳步才扭虧為盈。2019年在北美本土市場兩位數增長的推動下,當年銳步的全球銷售量才勉強增長2%(不計入匯率的影響)。這讓阿迪達斯的股東不太滿意,近年來一直呼籲阿迪達斯儘快出售該品牌。  銳步的品牌和資產,估計將吸引一些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和中小型體育品牌的興趣。
  • 銳步敗了!15年血虧160多億,阿迪如今再也撐不住了!
    這不是一個勝者為王的時代,卻是一個剩者為王的年代!有些品牌陪伴著我們長大,而我們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ta們變老甚至消亡。當年,它憑藉著一雙小白鞋,短短7年的時間,就幹掉耐克,問鼎世界第一!可如今這家擁有125年歷史的運動服飾品牌巨頭,這個曾讓籃球巨星奧尼爾、姚明、艾弗森站臺,讓無數80、90後男人夢想擁有的品牌——銳步,居然淪落到被「拋售」的境地。大浪淘沙,剩者為王!
  • 銳步PUMP轉型回歸 它還能重現1989年的消費熱潮嗎?
    銳步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的「黃金時代」已成往事。2006年,阿迪達斯買下了這家公司,也同時取代了銳步的NBA贊助商地位。2010年,耐克又奪走了銳步橄欖球大聯盟的球衣專營權。而銳步當年最重要的代言人NBA球星沙奎·奧尼爾,如今只是一個社交媒體上的「全明星」(2011年,奧尼爾在Twitter上宣布退役)。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小眾品牌球鞋(一):AND1篇
    在球鞋歷史的長河中,主流當然是Nike、阿迪、匡威這些巨頭,但是也有很多像AND1這樣的小眾品牌,它們弄潮擊水,不斷衝擊著巨頭們的統治地位。雖然它們大都最終歸於沉寂,但也留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並在自己的時代極大地推動了球鞋整個行業的發展。
  • 昔日潮牌重慶僅剩兩家!阿迪達斯欲售子品牌銳步,安踏或接盤?
    運動品牌江湖再起風雲。近日,據德國媒體Manager-Magazin報導,阿迪達斯計劃在2021年3月前出售旗下品牌銳步(Reebok),目前潛在買家包括美國威富公司(VF Corporation)和中國的安踏集團。
  • Reebok銳步籤約周震南為亞太區品牌代言人
    向來敢玩敢做的Reebok銳步,遇上了敢做自己的R1SE周震南,會發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例外」疊加,大膽碰撞, Reebok銳步今日宣布R1SE周震南成為亞太區品牌代言人,向所有心有天地的年輕一代Z-GEN發出邀請:和我們一起,敢做自己,敢做例外!
  • 低價委身籤約銳步,讓姚明少賺7000多萬,因此毀了他的籃球生涯
    NBA聯盟之所以吸引很多年輕人趨之若鶩的加入,除了是很多人抱有籃球夢想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加入了NBA聯盟,就意味著邁進了「金門檻」一般。除了薪水,最重要的是做了NBA明星還能收穫非常多品牌的贊助和代言費,有的時候球員的廣告費甚至比他們的薪資還要高。NBA球隊裡的很多明星都與一些球鞋品牌籤了合作合同,這些品牌所給的佣金甚至比他們的薪水還要高,所以很多球星賽季還沒開始,就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