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愛積食生病的娃記住這原則!

2020-12-22 大輝醫生談

大雪節氣已過,已經完全進入冬季,我國北方有不少地區已經下了好幾場雪了。

關於冬季小兒養護,有一個中醫育兒歌。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一點肉;

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

少喝飲料多喝水,煎炸燻烤傷脾胃;

缺鋅缺鐵兒常見,調理脾胃是優先;

有病沒病吃小藥,正當病時失療效。

這個中醫育兒歌裡基本講出了育兒的最關鍵地方,飲食搭配,調理脾胃,少吃不合適的藥。

在中醫上看來,百病之源是積食,冬季生病的孩子最多,因為冬季積食的孩子最多,孩子一旦積食,父母不會處理,就很容易生病了,而且冬季氣候乾燥寒冷,易感外邪。

小兒積食的原因分2種

內因

孩子先天脾胃不足,或受母親體質的影響,若媽媽在孕育孩子的過程中受寒氣比較重,母體有脾胃虛弱的特點,那麼孩子也比較容易脾胃虛弱,加上孩子,本出生以後各項功能都未發育完全,抵抗力較差,這兩種情況加在一起「虛上加虛」,脾胃自然不會強。

外因

在孩子出生之後,由於新手媽媽的疏忽對於孩子過度餵養,對孩子的脾胃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就很容易脾胃虛弱;在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沒有按照正確的順序添加讓孩子脾胃過早的承受了壓力;腳部受涼或者是腹部受涼,也會造成腸胃蠕動減慢,腸胃蠕動減慢,就會比較容易形成積食,長期積食就會脾胃虛弱,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積食對孩子有三大危害

1、大便異常

在積食的不同階段大便所表現出的異常也不同,可能最開始的時候會出現羊屎狀大便,顆粒狀的,孩子排便困難,大便乾結,若積食久了脾不能運化水溼,則會出現大便不成形的問題,甚至有的寶寶大便前幹後爛,也是長時間脾虛導致的。

2、貧血

「脾」為後天之本,是主運化的,負責把吃進去的食物轉化成營養,為身體的發育提供足夠的支撐,所以脾胃一旦虛弱,孩子的營養吸收能力就會有限,甚至於吸收不到營養,就會出現貧血的情況,營養不良,面黃肌瘦,也是積食所帶來的危害。

3、發燒

食物停滯在中焦,會使得孩子產生內熱,所以孩子就會反覆的發燒,吃了藥就退下去,過了一會就燒上來,如果孩子長期高燒不退很容易患上腦膜炎,這對於孩子來說是致命性的傷害。

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愛積食生病的娃記住這原則!

原則一:溫補要適度

冬天是「藏」的季節,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應該早睡晚起,很多老人都懂得冬季要進補,所以會經常給孩子煲湯,吃牛羊肉、排骨等溫補的食物,這裡提醒各位家長,溫補一定要找好時機,而且要適度。

在溫補之前判斷孩子的消化能力,消化水平比較好的時候,再給孩子吃這些肉類的食物,而且要注意適度,千萬不能吃得太多。

原則二:經常消食

小兒脾常不足易積食,一旦積食久了就容易生病,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給孩子經常消食,尤其是在冬季進補頻繁的季節裡,中醫上比較常用的消食方法是柳果刺鋅。這是一種藥食同源的綜合方,對於小兒積食,脾胃不調,消化不良的小孩有比較好的調節作用。

柳果刺鋅是以柳果、猴頭菇、雞內金、麥芽、山楂、橘皮等成分為主,能夠在顧護孩子脾胃的基礎上消食導滯,祛溼健脾,強化脾胃功能,柳果刺鋅中添加的低聚半乳糖能夠調節腸道中的有益菌,促進食物營養的吸收。

經常喝柳果刺鋅能夠起到消食導滯的作用,有效預防孩子的積食,所以寶媽可以養成這個好習慣。

原則三:運動不可少

冬季氣候比較寒冷,很多家長都不想讓寶寶出門,讓他們待在家裡,其實這樣寶寶的運動量不達標,腸胃蠕動也慢,也會導致積食,即便是在室內,也可以選擇一些室內的運動。

如果天氣好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出門,曬曬太陽,跑跑跳跳,脾主四肢肌肉,經常運動的小孩,脾的功能都好,積食的次數也少。

最後提醒各位家長,當孩子不明原因哭鬧的時候不一定是身體哪裡不舒服給出的信號,家長不要以為孩子是在「作」,很多家長在這方面都做了一個錯誤的示範,讓孩子的不舒服愈加嚴重,這樣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讓孩子的健康受到傷害。

相關焦點

  • 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蔔保平安丨蝌諺More
    這是【蝌諺More】欄目的第34期審核專家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民諺云: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意思是,魚味道鮮美,但多吃容易導致內熱蓄積,即「生火」;肉美食可口,多吃則會導致體內津液代謝失常,產生痰濁,即「生痰」。
  • 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蔔保平安?到底怎麼吃最健康?丨蝌諺More
    蝌蚪君從小就聽長輩說:魚生火、肉生痰,蘿蔔青菜保平安,什麼紅燒肉糖醋魚,吃了不健康……那麼,這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道理呢?今天蝌蚪君就來給你認真分析分析。01魚真的是發物嗎?加上古代醫療水平也有限,搞不清狀況的大夫乾脆就把責任推到了魚身上,也就有了「魚生火」的說法。02肉為啥會生痰?和魚差不多,很多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也會引發過敏,這些過敏反應會導致哮喘發作,加重哮喘的症狀,於是脂肪含量較高的牛羊肉就被「冤枉」地寫進了「發物」的名單,成為「忌口」飲食之一。
  • 愛吃這10種食物的人,少生病,易長壽
    體弱生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 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小米很有道理。
  • 同是蘿蔔,究竟白蘿蔔還是青蘿蔔好?賣菜大爺:差別很大,別瞎買
    諺語:「冬吃蘿蔔,夏吃薑」,「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十月小陽春,蘿蔔賽人參」,諸如此類的話足以證明蘿蔔在人們心中的重要性。秋冬正是吃蘿蔔的大好季節,這時候的蘿蔔不但口感好,而且還含大量的水分、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另外膳食纖維、消化酶、葉酸、鈣、磷、鐵、鉀等礦物質的含量也很高。有利於消積、祛痰、利尿、止瀉等功效,具有「小人參」的美稱。
  •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聰明媽媽學會2招,趕跑積食,娃少生病!
    現在進入冬季氣溫變化很大,引起孩子發燒的原因也是各種各樣,讓家長防不勝防,由於積食引起的發燒一般很容易被忽視,積食是孩子最常見、也是最難消除的問題。由於積食產生的發燒往往更讓孩子感到非常難受並且很容易反覆,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不要小看積食!
  • 白菜:昨天的你對我愛答不理,今天的我讓你「高攀不起」
    白菜是我培育歷史悠久的食材,明代名醫李時珍也曾在《本草綱目》中記錄過白菜的出身,中醫更認為白菜具有養胃生津和清熱解毒等營養價值,是補充營養和疏通腸胃還有促進新陳代謝的上好食材,適合廣大群眾食用。在民間也有俗語「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的說法。
  • 94歲教授研究積食50年,勸告:這3種常見食物是爛脾旺,別給娃吃
    94歲的王哲亭教授研究積食50餘年,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受到積食的困擾而家長卻不自知,很多情況下家長以為「疼愛」孩子,卻實際上在「害」孩子,以至於孩子生病了也找不到原因,所以更多的小孩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
  • 娃生病多因積食所致,喝一飲,不是山楂,化積健脾,積食或能遠離
    正是因為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導致孩子身體積食的概率也越來越大。俗話說隔代親,老人帶孩子比較寵溺,經常認為孩子吃的少,營養跟不上,就會讓孩子多吃飯或者經常買一些營養品給孩子吃。但是卻忽略的孩子的消化能力。孩子的脾胃比較嬌嫩,不能將這些食物完全的消化吸收掉,時間長了會損傷脾胃,導致脾胃虛弱,身體積食。
  • 奶奶帶娃6年,孩子從不積食,日常堅持這1招,你也可以
    韜韜奶奶通過這件事後就認識到中醫的強大,開始自學醫學知識。韜韜咳嗽、發燒這些小病症,都被奶奶解決了,這都6歲多了,從沒因為生病去過醫院,而且體質也很好,即使是流行感冒時期韜韜也安穩度過了。這其實大部分歸功於奶奶的調理有方,奶奶看過這麼多醫書,也總結出,小孩要是想身體健康少生病,養好脾胃、別積食是特別重要的,相當於是個基礎,奶奶也有自己的一個小秘訣,和日常常做的事,能保娃少積食,脾胃好。1.
  • 孩子積食「禍根」找到了,若娃貪吃,脾胃越「痛苦」,難長高個
    問過萱萱媽媽之後,才知道孩子最近食欲不振,經常挑食厭食,個頭看起來也比同齡孩子要小,平時也是經常會生病。萱萱的奶奶看不下去了,經常讓朋友帶一些補藥給孩子吃。沒想到娃吃了之後,經常喊肚子疼,拉粑粑時候也不是很順暢。萱萱媽媽看著孩子難受的樣子,心裡很不是滋味,就帶著娃去醫院做檢查,才知道孩子是出現了積食,導致脾胃虛弱,最終影響了孩子的生長發育。
  • 3種調料堪稱「傷脾高手」,孩子未滿5歲要「少」碰,讓娃積食難長高
    不過妮妮體質比較差,平時很少下到小區玩,很容易就感冒生病,儘管妮妮媽媽關懷備至,娃還是要隔三差五上醫院輸液,看到妮妮這樣子,叔叔阿姨看了都很心疼。自從生了妮妮之後,妮妮媽媽就辭去了工作,專心在家帶娃,婆婆還總是催著再生一個,看到妮妮總是生病,妮妮媽媽實在是不敢再生,平時啥好吃的都給娃吃,牛奶也是一天沒斷過,孩子有啥要求都會滿足,誰知道妮妮還是這麼「不爭氣」,個頭也不見長,可把家裡人給愁壞了。
  • 總感覺喉嚨裡有痰,卻一直咳不出來,怎麼辦?不妨試試這4個方法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經常在早上起床的時候,感覺喉嚨裡面有口痰,卡在裡面咽不下去,也咳不出來,特別是在刷牙的時候,感覺非常難受。有的時候,還會引起噁心。為了把痰咳出來,很多人用盡了各種辦法,但都沒有效果。中醫認為:「百病皆由痰生」,痰的來源較為複雜,主要成因是局部特別是咽喉部、肺部分泌物所產生的。
  • 孩子體質不好,總愛生病,挑食、積食,不長肉,是哪裡出問題了?
    我家大寶體質不太好,經常生病,特別是上幼兒園後,生病次數更多。後來二寶出生後,我才知道原因。大寶三歲之前特別難帶,首先沒有吃到足夠多的母乳,帶的方法也不正確,導致孩子經常生病,生病藥吃多了,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如果孩子愛生病,挑食積食要怎麼調理呢?吃的要營養大寶一歲左右,我就買了本食譜回來,照顧上面的做,營養又健康。
  • 小兒病、積食先,聰明媽媽學會2招,趕跑積食,孩子健康活潑
    現在進入冬季氣溫變化很大,引起孩子發燒的原因也是各種各樣,讓家長防不勝防,由於積食引起的發燒一般很容易被忽視,積食是孩子最常見、也是最難消除的問題。由於積食產生的發燒往往更讓孩子感到非常難受並且很容易反覆,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不要小看積食!
  • 積食越拖越傷娃!這1果飯前喝點,孩子積食少了,脾胃也好
    現在的孩子身體素質大不如前,身體隔三差五的就出問題,非常容易生病。出現這種現在的這種情況,很大的原因在於帶孩子的家長。因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家長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事情上更是不計成本,只要是孩子想要的,就肯定會滿足。尤其是在飲食方面,對孩子是格外寵溺。
  • 醫生:1種「飲料」早晚吃,養護孩子脾胃,清除積食,娃長高長肉
    最後去醫院後,醫生說這孩子是積食了,太嚴重了,看他流口水,有口氣,舌苔也厚,是非常明顯的積食表現。一、 孩子身上出現3個信號,多半是積食已"到訪",家長別大意1.口腔的變化身體的很多問題都表現在舌頭上,有積食問題的孩子,舌苔會又厚又膩,嘴裡會有很大的味道,尤其是酸味,還會不斷的流口水。
  • 7歲男童積食不長個,原因是常吃這3種「毒晚餐」,家長注意了!
    罪魁禍首竟然是媽媽每天做的晚餐,因為軒軒早飯和午飯都在學校裡吃,而且父母白天都很忙,所以就會選擇在晚餐的時候做得非常豐盛,尤其是一些紅燒肉,醬肘之類的食物,長期吃這些重口的食物導致軒軒的積食愈發嚴重,還出現了脾虛營養不良的問題。這3種「毒晚餐」讓孩子積食脾虛,家長別再亂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