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哭聲可以製作電能——實在很佩服作者的想像力;但孩子們越來越不好嚇了——真不知道是人類的幸運還是人類的悲哀,現在的孩子們早熟得可怕;孩子們的笑聲10倍於哭聲產生的電能——所以這部片子的最後,才能是大團圓的結局。
「不能給他們取名字,取了之後就會有感情了」這句話感觸很深,任何東西一旦有了感情基礎就很難割捨掉了。即使是片中那些「嚇人的」怪物。他們擁有那些可怕的外表,但是內心確實無比柔軟和溫暖。笑聲比哭聲更有力量!
我的夥計華斯基也是我的助手。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斷上交報表、報表,像是一家跨國諮詢公司的業務員。然而,他每天接收的不是電子郵件,而是一扇扇從天而降的門。我的工作則是,穿過這每扇門,用怪腔怪調來驚嚇那些正在熟睡的孩子。他們的尖叫聲是我們怪獸生活的動力。
那時候,只要自己想一想最低劣的恐嚇小孩的事物「大灰狼」,我就會去找地方躲起來。那個時候,如果知道怪物其實會下班,嚇人的Monster有王偉忠那樣的聲音的話,我無論如何也不會那樣排斥任何嚇人的東西了,只可惜,那時候沒有。所以直到現在,還是堅持不看恐怖片驚悚片X故事諸如此類的一切。
應該說,情節並不是特別曲折,當看到小女孩大笑,引起燈泡熄滅時,就能猜到後面的結局。但是,整個電影細節上的處理特別溫馨。不管是當毛怪初見小女孩時的驚恐還是毛怪做嚇人示範之後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嚇人樣時的領悟,以及與小女孩惜別時的無奈,結尾再見小女孩時戛然而止……毛怪細膩的內心被刻畫得淋漓盡致。
當蘇利文抱著阿布和麥克在險象環生的運送「門」的軌道上飛馳時,藍道尾隨而至、死纏爛打。一番爭鬥,阿布易手。勇敢的蘇利文是絕不會退後的,他衝過去試圖救回阿布。當他手攀著門檻、身子懸在萬丈深淵的時候,窮兇惡極的藍道欲致其於死地。
皮克斯不再像原來,它們自從被迪斯尼商業收購,哪怕小檯燈再怎麼去蹦,作品更呈現出成人色彩。即便小朋友回來,還要去慰問《飛屋》的孤寡老人。2010年起,皮克斯連續三部片,更以續集為主,它們甚至堅持不下去原創。我曾是皮克斯忠實粉絲,但如今看老朋友變得陌生,竟恍如隔世。已經無視那堆成年人的好評,反而倍感思念《怪物公司》。
電影的開始,就向人們描繪了怪獸公司的內涵。原來與人類世界相對的還有一個怪獸世界,裡面住著奇形怪狀、面目可憎但是內心溫柔細膩的怪獸。它們的世界需要能源,而製造能源的方法就是收集人類小孩的尖叫。公司有很多門,跟任意門一樣的效果,打開門就能進入到人類的世界。每個夜晚,小孩們安然入夢的時候,怪獸們就開始工作了。從那扇衣櫥門出來後,做出最兇殘的樣子恐嚇小孩,孩子們尖叫,門外的能量環便會噌地蓄滿能量。然後這些能量被用以照明、行車,滿足怪獸世界的基本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