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盲衛星?俄專家:俄羅斯雷射武器可使敵國衛星短暫失靈

2020-12-18 谷火平觀察

"佩列斯韋特"是俄羅斯最新的一款雷射武器,這款武器最早是在2018年普京總統宣讀國情諮文時公開的。當時俄羅斯稱"佩列斯韋特"是一種顛覆常規的先進武器。此後普京總統也非常關注這款武器,經常在談話中提到它。但是俄羅斯對該裝備的技術細節高度保密,很少透露這款武器的性能,因此外界一直對這款武器的用途和性能有很多的猜測。

(俄羅斯官方公布的"佩列斯韋特"雷射武器,其使用了核動力裝置供能)

這款雷射系統之所以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是因為"佩列斯韋特"將核動力裝置應用到了雷射系統上,並為之提供巨量的能量。因此該系統最大運行功率能夠達到1兆瓦至3兆瓦,未來有可能增加到5兆瓦至10兆瓦,如此巨大的功率用來摧毀無人機、飛機和飛彈這些常規的目標易如反掌,也讓人對這款核能雷射武器真正的用途浮想聯翩。

近年來隨著這款武器的快速列裝俄戰略飛彈部隊,並開始戰鬥值班,這款武器的用途和作用開始逐漸明朗。近日據俄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軍事專家穆拉霍夫斯基再次分析了這款神秘的武器,他認為佩列斯韋特的任務是讓敵方的衛星"看不見"。由於"佩列斯韋特"雷射系統龐大的規模,可以產生高強度的雷射,完全能夠使衛星的導航系統短暫失靈,並且也不能排除其具備將敵方衛星完全摧毀的能力。

("佩列斯韋特"雷射武器全貌)

可以說"佩列斯韋特"雷射系統和俄羅斯戰略火箭部隊的各種戰略機動飛彈是一對黃金搭檔。目前俄羅斯戰略火箭軍配備的機動式戰略飛彈有"白楊"、"白楊-M"和"亞爾斯"等,具備超長的射程和巨大的威力,當然這些"大國重器"也是潛在敵人重點關照的對象。

(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

目前世界上現存的反導系統都極大地依賴衛星的探測和搜索能力,尤其是紅外預警衛星。由於戰略飛彈發射時,火箭發動機會噴射出數千度的火焰噴流,在空中留下數公裡溫度異常的高溫尾氣。安裝有精密紅外探測器的預警衛星,能夠輕易地發現處於上升段的彈道飛彈,分析來襲飛彈的彈道和運動參數給己方的反導系統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反應。

(早期預警衛星是反導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而"佩列斯韋特"能夠跟隨機動飛彈部隊移動,並且對敵方的間諜衛星和預警衛星進行致盲,從而讓潛在的敵人無法得知飛彈發射的時間和地點,也無法在早期確定該飛彈的彈道和攻擊目標。雖然經過"佩列斯韋特"掩護後的戰略飛彈並非就無法攔截了,但是末端攔截的難度和失敗的後果可想而知。

(機動中的"佩列斯韋特"雷射發射武器)

此外除了陸基的"佩列斯韋特",俄羅斯還將研發空基版的"佩列斯韋特",相較於陸基版,空基版的雷射武器具備更多的優勢,能夠免去穿透地球大氣層的消耗,不受地球曲率的制約。由天基平臺攜帶的此種發射器將是真正的太空武器,可以精準迅速地攻擊地球軌道和地球上的任何目標。

(俄羅斯正在進一步發展天基雷射武器)

相關焦點

  • 美國派「太空戰機」、日本建「宇宙戰隊」,連俄羅斯衛星也主動...
    隨著雷射技術和在軌操作技術的發展,現在的天基反衛星武器已經朝著平臺化方向發展。衛星或飛船隻需要裝備低功率雷射,就可以破壞敵方衛星上「嬌貴」的電子元器件,讓敵方衛星失能,無需徹底摧毀。除了使用雷射,還可以通過在軌操作技術,靠近敵方衛星,通過機械臂「修理」衛星,使之失能。因此,雖然「自殺式衛星」已顯過時,但俄方此舉仍可能是為了驗證新式反衛星技術。
  • 美軍用雷射炮擊落一架無人機,俄專家卻指出:中國率先搶佔了先機
    事實上,隨著無人機、武裝小型快艇的快速發展,在面對廉價的無人機攻擊時,傳統地面防禦系統帶來的高昂成本問題日益突出,雷射武器被認為是最佳的「無人機殺手」。這次美海軍稱其重新定義海上戰爭,不過有專家表示還有不少技術難關要過。
  • 美國派「太空戰機」、日本建「宇宙戰隊」,連俄羅斯衛星也主動「學習」……太空裡的火藥味又重了
    俄羅斯外交部2月18日指出,俄方注意到不久前美官員發表的俄「宇宙」-2542衛星靠近跟蹤了美國「USA-245」間諜衛星的聲明。俄方對此強調,俄衛星的運動不對美方空間物體構成任何威脅,更不違反任何國際法的規範和原則。一番聲明,仿佛把人拉回到太空「暗戰」不斷的冷戰歲月。俄羅斯衛星為何突然靠近美國衛星?在美國組建天軍後,這是否會成為美俄太空「暗戰」升級的前兆?
  • 中美太空大戰結局很慘:衛星悉數被毀人類重回「沉默年代」
    該文章稱,未來中美兩國的交戰,將會集中在太空領域,各自的重點也都將集中在對方的各種類型的如情報搜集,通信保障,定位導航的衛星。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人類社會的很多基礎將會被摧毀,從而倒退到幾十年前。那個文章所推斷的戰爭過程又是什麼呢?首先,各國將會採取雷射武器或者是衛星幹擾設施,使敵國的衛星暫時失效,而中美兩國,都擁有各位不同的武器,使對方的衛星失效。
  • 俄專家:中國的都能打下衛星了
    現代化信息化戰爭武器,主要有電磁脈衝武器、雷射制導武器等。畢竟,在現代戰爭中,早已經不是當年的人海戰爭了,現在拼的就是各種信息化武器和高科技武器,所以如果落後的話,那就註定是要被別人欺負的,如果想讓自己變強,那就一定要有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
  • 日本衛星殺手大顯神威,雷射實力暴露無遺,俄提醒白宮:埋下禍根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8日的最新報導稱,冷戰時期的日本是美國部署在東亞地區用來監視蘇聯的戰略橋頭堡,自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逐步放寬了對於日本自行發展武器裝備的限制,原本按照和平憲法的規定,日本是沒有權利發展進攻性武器的,不過對於日本自衛隊稍微了解的人就知道,目前日本幾乎擁有除了自行研發核武器之外
  • 中國正在研製電磁炮發射衛星 戰時可快速補發衛星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用電磁炮發射衛星」這一科幻作品中的情節,可能真的要從故事中走進現實了。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動力與電氣工程專家,馬偉明教授在2016年公開發表的論文顯示,中國方面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利用電磁發射技術實現空間物資快速投送和小型衛星等太空飛行器的快速發射。
  • 俄反衛星飛彈隆隆升空!美軍跳出來痛斥:俄羅斯要毀了地球外太空
    美國太空司令部12月16日發布一份聲明稿,指控俄羅斯軍方於12月15日當天進行新型直升式反衛星飛彈的實彈測試。美國太空司令部指揮官迪金森對俄軍上述行為予以痛斥,並稱"俄羅斯不斷測試反衛星武器,遲早將會毀了整個地球外太空的秩序,並讓外太空過早地成為人類的新戰場"。
  • 阿斯利康決定在自家疫苗臨床試驗中使用俄「衛星V」疫苗成分
    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會發布新聞稿稱,在得到俄羅斯「衛星V」疫苗有效率超90%的結果後,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會和加馬列亞科研中心於2020年11月23日向阿斯利康公司提議,在對阿斯利康的新冠疫苗進行臨床研究期間使用俄羅斯「衛星V」疫苗兩種成分(人類腺病毒載體)中的一種。
  • 中國電磁脈衝武器有多奇葩?讓敵國衛星徹底失效 可癱瘓航母
    高空電磁脈衝武器可癱瘓一個城市儘管中國承諾不會先發制人,但美國專家認為,中國迫切希望用天基、艦載和陸基「高空電磁脈衝」(HEMP)武器先敵攻擊。低空電磁脈衝武器可摧毀敵軍的電子設備美國認為中國正在積極研發三種新型尖端武器,分別是:第一種被稱為「超級電磁脈衝」(super-EMP)武器,也就是傳說中的電磁脈衝飛彈,可用於對付航母等大型船隻等;第二種是高超音速武器,包括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能以5倍音速向目標發起攻擊;第三種是正在研製的能攜帶核武器的電磁脈衝衛星,這類衛星可快速掠過美國的天基衛星監控網,使衛星系統全部癱瘓
  • 俄新型雷射武器意外曝光……
    聽專家分析俄國防部作戰訓練會議: 本年度所有作戰訓練高質量完成 據俄媒14日報導,俄國防部官網發布消息稱,國防部首次舉行了作戰訓練會議。其主要目的是總結俄羅斯武裝力量指揮機關人員的活動結果並討論先進的訓練方法。
  • 俄試射反衛星飛彈,美軍指揮大廳一片混亂,天基紅外衛星發現異常
    據美國CNBC網站4月15日報導,美國太空軍司令部周三表示,俄羅斯測試了一枚能夠摧毀軌道衛星的飛彈。跟蹤試驗的美國太空司令部表示,俄羅斯反衛星飛彈能夠摧毀近地軌道衛星。此外,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衛星專家喬納森-麥克道爾則表示,儘管這枚飛彈似乎並沒有實際擊中目標,可能是瞄準了一個軟體上的 「幻影目標」,但俄方此舉再一次顯示美國及其盟友的太空系統受到真實、嚴重和與日俱增的威脅。俄羅斯突然試射反衛星飛彈,著實令五角大樓措手不及,美軍指揮大廳頓時陷入一片混亂。
  • 俄武器庫未來30年發展趨勢預測:雷射技術或為重點
    (原標題:專家預測俄武器庫未來30年發展趨勢:高超音速武器與雷射技術或為重點)
  • 普京:俄正研發反高超音速武器 俄專家稱S500就行
    普京:俄正研發反高超音速武器 俄專家稱S500就行俄羅斯S-500地對空飛彈被稱為「F-35殺手」,軍事專家稱它也可以用來對付敵人的高超音速武器。早些時候,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提到,俄羅斯一直在研究該系統,該系統可作為未來高超音速武器的「解毒劑」。
  • 美國太空軍高調指責俄反衛星武器,最受傷的會不會是馬斯克?
    12月15日,美國太空軍負責空間作戰的參謀長尼納·阿馬格諾公開表示,俄羅斯最近的飛彈試驗對空間飛行的衛星造成了嚴重威脅,必須要建立一定軍事力量來保衛美國的衛星,他說:「美國必須為此做點什麼。」當時美國比較擔心的事情,是朝鮮或者伊朗把核彈發射到低軌道上引爆,形成強烈電磁脈衝和大面積帶電粒子云,破壞在軌衛星。因此,美國太空軍突然高調指責俄羅斯搞反衛星武器、威脅空間安全,不見得是俄羅斯的航天戰略有什麼大的轉變,而是美國太空軍自己心虛。
  • 美軍洲際核飛彈攜帶絕密衛星升空,專家稱這僅僅是開始
    據俄羅斯媒體7月15日報導,當地時間9點46分,美國米諾陶-4運載火箭成功升空,搭載有4顆偵察衛星,從美國維吉尼亞州瓦洛普斯島發射基地點火升空。美軍洲際核飛彈攜帶絕密衛星升空,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廣泛關注,專家稱這僅僅是開始,美國可能意在武裝太空。
  • 中美俄衛星定位精度對比:美國0.1米,俄羅斯1.5米,中國是多少
    1957年,人類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發射該衛星的國家正是蘇聯,而這顆衛星則是斯普特尼克一號。毫無疑問,蘇聯的成功代表著人類向茫茫宇宙的探索更近了一步。因此之後的各國也不甘示弱,紛紛向太空發射了一顆又一顆的衛星。眾所周知,衛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存在。因為它和國家研究的衛星定位導航系統息息相關,不管是衛星電視還是導航APP,都少不了衛星的幫助。
  • 中美俄三國衛星精度對比:俄羅斯10米,美國0.1米,中國呢?
    11月26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在2020世界5G大會論壇中,公布了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一系列成就。提及衛星導航的技術實力,就不得不說到衛星精度,這是目前判斷一個衛星導航系統強大與否的一項重要指標。 放眼全球,中、美、俄三大國都已經成功研製出自家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那麼誰的精度更準?
  • 俄衛生部批准新冠疫苗「衛星—V」停止招募測試志願者
    中新網莫斯科12月24日電 (記者 王修君)23日俄羅斯衛生部在其網站發布消息稱,因志願者人數已足夠,批准新冠疫苗「衛星—V」停止招募測試志願者。消息說,在分析測試中期數據後,批准停止招募「衛星—V」的測試志願者,批准把「衛星—V」的疫苗註冊後臨床試驗(指三期試驗)志願者人數變為實際已參與的人數,即3.1萬人。12月5日是莫斯科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的第一天。在121號諮詢—診斷綜合診所裡設有新冠疫苗接種站。此次接種使用的是俄羅斯註冊的首款新冠疫苗「衛星—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