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快到了,身邊媽媽們發愁該給孩子選什麼禮物,我強烈推薦了3D鏡面繪本——《鏡子裡的馬戲團》。這是今年買到最令我和孩子們一致感到驚喜的繪本,真是本一翻開就能讓孩子尖叫的寶藏童書,喜歡到停不下來。
通過鏡面反射原理來製作繪本,本就稀有,主題又是驚險刺激的馬戲團之旅,加上圖畫繪製得極其精美,真的是美輪美奐,異彩紛呈,不要說兩個孩子了,連我都覺得看不夠。
作者是日本新銳設計師渡邊千夏,他在前兩本風靡日本的鏡面繪本《不可思議的彩虹》和《今天吃什麼?》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超凡的想像力和藝術創造力,讓主人公直接走進鏡子裡,去觀看並親身參與到馬戲團的表演,讓讀者身臨其境,感受多層次的空間感和豐富的感官體驗,使整個繪本吸引力爆棚。
01.鏡子在孩子的早期發育中有著特殊的意義。
小男孩好奇地照鏡子,奇蹟卻發生了,一個小丑伸出手邀請他到鏡子裡去看馬戲團表演……
不僅故事以鏡子為載體,而且這本圓角紙板書的每一頁都像真的鏡子一樣,能照出觀看者的臉。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鏡子實驗,可以幫助測試出孩子的自我意識是否形成。
給18個月左右大的寶寶臉上貼一個小紅點,然後讓他照鏡子,通常,還沒有自我意識的寶寶,會用手去觸摸鏡子中的自己。而有了「我」的概念,發展出一定自我意識的孩子,就會觸摸自己臉上對應的紅點。
我們通常孩子進入了「兩歲的叛逆期」,變得任性、偏執、不願意分享,實際上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表現,自我意識敏感期的孩子會自我中心、不願被管束、對「我的」物品和玩具非常執著。
02.3D繪本,讓平面的書頁展示出不可思議的立體效果。
這本書利用鏡面反射原理,在每一頁只顯示一半的事物,當把書翻到90°的時候,就會奇蹟般地呈現出一完整的畫面,而且這種虛實結合、交相輝映的情景,遠比單純在一頁紙上的完整畫面更刺激,讓孩子體驗無與倫比的視覺震撼,在不同角度的一開一合中驚喜不已、回味無窮。
全書以小男孩被小丑伸手拉進鏡子裡的帳篷為起點,觀看了雜技表演,然後親自參與了空中飛人、蹦床、大象鼻子滑梯等項目,最後走出鏡子和馬戲團的朋友們說再見。
這樣的精巧的設計讓孩子讀起來感覺身臨其境,好像自己就是那個小男孩,實實在在地觀看並參與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馬戲團表演一樣,真的是如夢如幻。
書中的插圖非常精美細膩,色彩鮮豔明快,配色協調自然,一翻開就讓人賞心悅目,捨不得挪不開眼睛,說實話,每次和孩子們一起讀這本書,我都覺得心情極為舒暢。
這樣讓人愛不釋手的效果,和作者渡邊千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分不開,他不僅僅是簡單地畫出了一半畫面,在鏡面紙上作反射。書中有好多透明的玻璃球、瓶子,書頁平鋪時,上面的光點看上去是從不同角度射來的,但是將書頁翻到90°,就會神奇地發現光是從同一個方向打來的。
這是因為作者在繪製的時候,真的在面前立起一面鏡子,仔細觀察光的真實反射情況進行創作,不斷調整,最後才有了這種讓人嘆為觀止的效果。
03.空間敏感期的探索,會為孩子發展空間智能,將來學習幾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上學時,我的空間幾何學得非常吃力,再怎麼努力聽講也覺得頭腦中一片混亂,我一向在班上名列前茅,可那段時間非常懷疑自己的智力。
直到去年讀育兒書《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才明白是自己空間智能發展不足,而空間智能的發展和孩子在空間敏感期的空間探索欲望有沒有得到滿足有著直接的關係。
這本《鏡子裡的馬戲團》中光的反射、在鏡子裡進出、書頁翻開到不同角度會產生不同的空間效果、物品的數量也會隨之變化等這一系列奇妙無比的現象,都會激發孩子的探索欲望,讓他通過自己親手操作觀察,拓展空間認知,為發展幾何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除了閱讀本身,還可以鼓勵孩子和鏡子書互動,對著繪本扮鬼臉、和媽媽一起親密地頭挨頭、將心愛的小玩具擺在面前等,看著自己熟悉的這些倒影和書中的馬戲團成員融合在一起,孩子定會產生一種別樣的喜悅之情和情感體驗吧?
《當孩子遇見書》的作者中川李枝子說:「當孩子遇見書,就站在了幸福人生的入口。」
我們的真實體驗,畢竟是有限的,可書卻能突破現實的局限,讓孩子進入一個無限延展、豐富廣闊的空間。
充實難忘、治癒一生的童年,離不開一些經典好書,那就在這個兒童節,給孩子送一本能激發無限想像力和創意的《3D鏡面繪本:鏡子裡的馬戲團》,讓孩子收穫一份真實可觸的愛和驚喜吧!
【更多精彩】孩子不愛讀書?試試這5套廣受歡迎的繪本,養成閱讀習慣受益終生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有什麼看法呢?寫在評論區和我一起討論吧。我是一名中學教師,兩個孩子的媽媽,親子閱讀踐行者,喜歡讀書,喜歡分享兒童教育知識,歡迎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