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叛逆期,你真的了解嗎?教家長2招正確應對孩子叛逆期

2020-12-22 騰訊網

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和「叛逆」、「調皮」聯繫在一起的,而如果再遇到叛逆期,那麼產生的「極致叛逆」可以說是「叛逆加倍,家長心累」了。而當家長想要解決孩子的這一系列問題時又往往會感覺無處下手:叛逆期的孩子凡事都想跟家長對著幹,你越管他越不聽,不管就更是無法無天,整個一「滾刀肉」,讓家長無處下手。

關於叛逆期,你真的了解嗎?

想讓孩子不再叛逆,要首先明白什麼是叛逆期。很多家長對於叛逆期的認識都是「青春期」,但實際上,青春期和叛逆期的確有交集,並且青春期也是孩子叛逆期最多發的時間段之一,但青春期和叛逆期絕不相同。

從學術上講:叛逆期是指,青少年兒童由於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因此的迫切地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管制的心理。這種心理通常發生在孩子認知急劇擴張,對世界的認識逐漸加深的情況下,尤其體現在6-8歲和青春期階段。

其中孩子在6-8歲的叛逆期主要強調個體獨立,通常體現為不再讓家長幫助自己料理生活中的一切;而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期則主要體現在意識獨立,為了體現自身思想的獨立性,孩子會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也就是家長眼中的叛逆行為。

也就是說孩子在叛逆期「與家長對著幹」只是表象,其真實的目的是為了強調「自我」。而我國的傳統教育思想恰恰就是孩子叛逆滋生的溫床:家長習慣性的把孩子視為「身上掉下來的肉」而不是一個獨立的「人」,將孩子作為自己思想的延伸,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會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叛逆心理也就因此產生。

如果能意識到這一點,家長們就可以對症下藥,陪孩子「和平」的度過叛逆期了。

教家長2招,正確應對孩子的叛逆

一、在叛逆期之前就培養孩子的性格

既然孩子的叛逆期是一定會發生的,那麼如果家長從小就對孩子有足夠的性格教育,讓孩子養成「謙虛」、「寬厚」、「冷靜」等方面的性格基礎,那麼當孩子在叛逆期的時候就可以有更大的「容錯空間」來讓家長和孩子相互適應。

而為了及時應對孩子的叛逆期,對孩子健全性格的培養一定要越早越好,同時在0-6歲期間,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孩子的意識在這階段內經歷從無到有的過程,家長在這期間教什麼,孩子就會學什麼。而一旦過了這一階段,隨著孩子性格的定型,再想做出改變就要困難得多。因此想要給孩子做好性格教育一定要抓住這一時間段。

二、在孩子的叛逆期,把權力下放,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說完了在叛逆期之前家長要做的準備,那麼在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要做的就是遵循孩子成長的客觀規律,將本屬於孩子的權利下放還給孩子:

既然孩子要求個體獨立,那家長就不要過分操心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學會自理,給孩子創造分房睡的條件,讓孩子有自己的隱私空間;

既然孩子要求平等對待,那麼家長在做有關孩子的決定的時候就要與孩子商量,不要「替孩子做決定」,要讓孩子覺得是「自己做的決定」;

既然孩子要求有自己的思想,那麼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就應該從「灌輸」轉變為「引導」,儘量用「那麼你覺得應該如何」來代替「你應該」和「你必須」。

當然,權利下放,不意味著放任自流,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也要及時的矯正。叛逆期的孩子雖然「聽不進道理」,但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正是急於模仿和崇拜身邊一切吸引他的人和事的時候。而在這時,家長只需要給孩子塑造優秀而吸引人的榜樣,那麼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學習偶像身上的優點。

我是小風,一個基於事實、專注內容的育兒作者,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查看更多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3歲孩子叛逆期,家長如何正確疏導?
    你是不是正在為寶寶進入「叛逆的三歲」而困擾?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叛逆期的三歲」的現象呢?叛逆期原因孩子2-3歲的時候各項身體機能逐漸成熟,自我意識開始加強。父母卻覺得孩子還小,想幫孩子料理好所有的一切。孩子想做的,家長常常阻攔,孩子便有了反抗的情緒。在父母看來,這便是孩子的叛逆期來了,殊不知這是孩子開始成長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的性格培養過程中,幼兒時期尤為重要。那我們如何在孩子的3歲叛逆期時正確的疏導呢?
  • 叛逆期,是「福」還是「禍」?家長處理得好,就是孩子成長的契機
    容忍和等待,是對於叛逆期孩子正確的對待方式嗎?叛逆期這個東西,家長到底該如何處理呢?1叛逆期?是否真實存在?關於這點,我們借鑑北京四中璞瑅學校校長徐加勝分享的一個例子來說明: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誇孩子很喜歡說「寶寶真聽話」。當孩子5歲的時候,誇聽話也還好,10歲的時候也開心。當孩子大學畢業22歲的時候,別人說你家孩子很聽話的時候,你會說「還行」。
  • 孩子進入2歲叛逆期,四種表現常有,如何陪娃順利度過?
    關於兩歲叛逆期這個階段大概會從一歲半持續至兩歲半,時間長短與爸媽如何應對有關。如果處理得不好,這種叛逆會深刻影響到三歲甚至到小學階段。可怕的兩歲,就是孩子的執拗期,一般在兒童一歲半至兩歲時出現。孩子處於2歲叛逆期通常有這四種表現1、不斷哭鬧直到達到目的。小孩詞彙量匱乏,一旦他們不能夠順利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就會利用哭鬧來表達。家長越是反對,他們哭鬧的越猛烈。
  • 寶寶3歲是叛逆期?專家:聰明父母用這3招,輕鬆搞定孩子哭鬧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需要面對並且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在三歲會進入第一個叛逆期,這時你會發現孩子可能變了個人一樣,做出了各種大人無法理解的行為,可能原本很乖巧的孩子,一下子不聽話了。正在經歷第一個叛逆期的三四歲的孩子,可能學會和父母頂嘴,哭鬧,耍脾氣,有時可能會惹惱家長,結果氣急敗壞的父母有時會出手打幾下孩子,搞得父母和孩子都氣急敗壞,兩敗俱傷。很多媽媽也都正在經歷孩子3歲的叛逆期,孩子總喜歡跟大人對著幹,動不動愛哭鬧。媽媽們很苦惱,為什麼曾經的乖寶寶變成了現在的愛哭鬼呢?
  • 孩子到了「兩歲叛逆期」,家長這樣做,幫孩子度過,比打罵管用
    孩子的兩歲簡直就是每個家長的噩夢,兩歲開開始,我們會發現孩子不再是從前那個乖巧聽話的孩子了,他們不再聽從於我們的想法,這個時候的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甚至會和我們唱反調。我們讓他去做什麼他偏偏就不去做什麼。每個家長面對孩子的這個叛逆期都會頭疼不已,不知應該如何去應對?家裡每天都是雞飛狗跳的,自己也心煩不已。
  • 孩子總是「唱反調」,家長做到這3點,陪孩子度過「叛逆期」
    孩子處於叛逆期,會分為三個階段:2-3歲的時候,這是孩子第一次進入叛逆期,稱為"寶寶叛逆期"。7-9歲,孩子第二個叛逆期,是"兒童叛逆期"。家長做到這3點,輕鬆度過孩子的"幼兒叛逆期"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如果太「作」了,就得「鎮壓」他們,用大人的威嚴去鎮住孩子。但是這樣的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孩子不但不會不聽家長的話,而且還會變本加厲。那麼,父母要怎麼去對待叛逆期中的孩子呢?
  • 孩子的叛逆期為什麼會這麼長?
    對於叛逆期這個詞語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會陌生,從孩子出生的那天起我們便時刻準備著迎接孩子叛逆期的到來,與其說是準備迎接不如說是牴觸,我們對於孩子叛逆期的牴觸往往超過了自以為是的想像。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迅速,人們不再將全部注意力投放到其他領域,開始注重孩子的成長教育,而叛逆期一詞便應運而生。由我們育兒專家分析,孩子的叛逆期分別體現在三個階段:幼兒期(2~8歲)、吞世代(9~13歲)、青春期(14~18歲),這三個階段的孩子會在不同程度上出現叛逆的表現。
  • 娃第一個叛逆期,究竟有多恐怖?4招保命
    孩子日後的獨立能力、自主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都要從這一階段獲取。如果沒有這個「叛逆期」,反倒會讓人擔憂。所以,正確認識孩子的叛逆期、懂得如何應對是至關重要的!那這個時期的娃都有哪些叛逆表現?家長應該如何幫孩子平穩度過呢?
  • 健康公開課 | 青春叛逆期,如何應對? 12月22日晚21:30 鎖定CETV1
    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孩子的這種逆反偏激的心理和行為很嚴重,並不是個案。節目中,北京中醫醫院原副院長王國瑋主任醫師、紀錄片《鏡子》導演盧釗凱,他們將和我們一起深度探討關於青春叛逆期的相關話題。從不同層次的需求來分析青春叛逆期孩子的種種表現?
  • 解我青少年教育:家長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溝通?
    孩子進入青春期,隨著而來的就是叛逆期,這是一個令所有父母都頭疼的事情,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得了心理病,他們跟瘋子似的,管不得,罵不得,那麼家長到底該如何和叛逆期的孩子溝通呢?
  • 3種方法教你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正確溝通!|家長必讀
    對於少年期和青春期的叛逆,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曾經歷過,只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已經無法真正地理解一個孩子的感受。 其實,孩子叛逆本身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每個人的內在都會有叛逆的傾向,關鍵是看你如何面對解決這個問題。
  • 乖寶寶變身「小惡魔」,對付敏感期、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本來很乖,突然有一天你發現他變得「不可理喻」,即便是上了幼兒園,仍然亂發脾氣,動不動就哭給你看,有的家長忍不住就會揍孩子,但是並沒有效果,孩子該怎麼鬧還是怎麼鬧。孩子上幼兒園這個階段正處於敏感期、叛逆期,他的這些表現是很正常的,家長要做的是接納、疏導,而不是「火上澆油」,讓孩子的行為更糟糕。
  • 「可怕的兩歲」叛逆期,吼一千句不如這4招,輕鬆搞定家中小惡魔
    《可怕的兩歲》一書中提到:孩子的叛逆期並非青春期,第一個叛逆期出現的時間在一歲半至3歲之間,2歲最為典型。孩子一般在2歲之後就會形成自我意識,所以這時孩子就不會再像之前那樣乖乖聽話,反而聽到家長命令還會反抗,所以就會出現家長眼中的不聽話,但這也是孩子成長的一種表現家長不用太過擔心,只需要掌握正確的處理方式即可。
  • 孩子脾氣大,家長不要只顧批評,學會這三招輕鬆應對孩子叛逆期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這時孩子的身體各項指標都處於急速發育的階段,孩子的性格大多都暴躁易怒,一點小事就能跟父母大呼小叫。 其實並不只是因為孩子不聽話,是因為孩子到了叛逆期,家長一定要及時跟孩子溝通,否則孩子心理很容易受到影響。
  • 2-3歲,寶寶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聰明媽媽這樣應對
    小林的女兒芳寶2歲半了,小林說吃蘿蔔有營養,芳寶卻說方便麵有營養;小林說給你買個運動褲吧,穿上又舒服又漂亮,可芳寶卻說我就愛穿公主裙……是的,小林發現女兒最近經常動不動就發脾氣,還愛常反調,給她的她不要,不給的她偏愛。
  • 生活夜讀:叛逆期的少年如何正確地引導
    叛逆期的少年不好教育,但再難教育也不要罵孩子。孩子有錯,最重要的是疏導,絕不是謾罵,有些家長甚至罵習慣了張口就來,長此以往,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希望家長別再罵孩子!這樣教出來的孩子我想說,將來跟你們一樣,沒有父母希望孩子跟自己一樣的。
  • 寶寶2歲"叛逆期",這幾個毛病不能慣!悅寶園教你怎麼做最管用
    這個階段,也被叫做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因為表達能力有限,如果家長無法理解孩子,孩子就會著急上火,開始吵鬧,也就成了我們成人眼中的無理取鬧,甚至會用打罵來讓孩子就範,沒有顧及孩子的想法。更重要的是,這個階段應該是孩子和父母共同成長的好機會。
  • 孩子2歲進入第一個叛逆期,家長找準年齡段特點,比打罵見效更快
    文丨崔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父母可能都會有這樣一個誤區,認為孩子出現叛逆僅僅是在青春期,所以他們總是把叛逆期和青春期劃上等號。但其實如果真正有一定育兒知識的父母,可能都會發現,孩子的叛逆期早在2歲時就已經產生了。
  • 如何幫助孩子平穩度過叛逆期?家長不妨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
    這種事情往往數不勝數,尤其表現在孩子三歲之後,這也給很多的新手父母帶來了很多的苦惱,甚至可以說,一個小不點兒孩子把父母「耍」的團團轉!其實,這都是孩子的「叛逆期」在搗亂。往往我們以為孩子的叛逆期發生在青春期間,但如果家長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三歲之後的小寶寶,已經開始努力的和家長「作對」了,在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可大意,因為,這也是寶寶發育的一個關鍵時期。
  • 家有叛逆期的孩子,家長「硬碰硬」只會兩敗俱傷,這樣管教更有效
    近段時間,關於青少年犯罪的案件頻繁登上熱搜,這些未成年人的犯罪手法殘忍程度,的確讓網友們都大吸一口涼氣。「10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17歲男生姦殺16歲女生」等等,這樣極端的未成年人犯罪層出不窮。「犯罪又怎樣,我又沒成年!」這樣的一句話狠狠地刺穿每個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