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城市更溫暖 讓人民更幸福——寫在南陽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際

2020-11-22 澎湃新聞

讓城市更溫暖 讓人民更幸福

——寫在南陽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際

憶昨日,我們步伐鏗鏘,一路汗水一路情;看今天,我們收穫滿滿,一路芬芳一路歌。

2020年11月10日,歷經兩次提名後,南陽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這一消息在朋友圈瞬間刷屏,無數人熱淚盈眶。

千年古都,淯水之畔,6年奮戰,一朝夢圓。

6年,一座城市懷揣夢想,努力攀登,堅韌不拔;6年,1000多萬人民眾志成城,矢志不渝,篤定前行。

「全國文明城市」——這座所有中國城市夢寐以求的榮譽之冠,終於花落南陽。南陽這個歷史文化名城,迎來了發展史上一個新的裡程碑。

以時間為刻度,用數字作標尺,丈量前行的腳步。6年來,南陽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堅守初心、眾志成城,明任務、抓重點、強責任,新老城區齊頭並進,生態家園躍然入畫,人文之美根深葉茂,2017年7月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2018年10月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今年又實現了更大的跨越。城市容顏和氣質的華麗蝶變,成為南陽最濃厚、最亮眼的底色,文明城市,已經成為南陽人邁向美好生活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

上下同心聚合力

時光的指針迴轉到2014年底,在勝利完成第七屆全國農民運動會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兩大「國字號」工程後,市委、市政府開啟了南陽又一輪快速發展的新徵程。12月30日,我市召開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成立高規格指揮機構,集結隊伍,吹響號角。從機關到社區,從幹部到群眾,從城市到鄉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奏響了「創文」樂章,並於2015年、2018年兩次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2018年,南陽開始了新一輪的創建。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掛帥,統攬全局、協調各方;市創文指揮部指明方向、明晰目標;市四大班子領導分兵把口,分包重點項目,聯繫街道鄉鎮,一線推動落實;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條塊結合、各負其責,項目化實施、網格化管理、清單式推進;全市各級單位、各行各業定點幫扶社區,分段承包道路,履行社會責任,展示文明形象。

中心城區四區、15個牽頭部門、52個路長單位、168個社區分包部門和中心城區各部門深入開展創建工作。164個城市社區以全域黨建為抓手,打破層級界限,打造「一核多元」的社區治理長效機制。

以中心城區為龍頭,以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建設和文明村鎮創建為重點,推進城鄉共建、一體發展。建立沿街產權單位和商戶「門前五包」責任制,明確城區各街道對沿街單位、責任商戶的監管責任,實現管理無縫隙、監督全覆蓋。成立創建工作督查組,制定考評獎懲辦法和經濟處罰細則,綜合運用督查、講評、暗訪、曝光等手段,開展督查問效,倒逼任務落實。

一條條機制措施入耳入腦入心,鼓勁提氣、形成共識;一個個惠民工程點多面廣線長,全面鋪開、落地見效;一項項具體行動最嚴最細最全,精準發力、開花結果。

崇德向善樹新風

創文明城,其根本在於育文明人、鑄城市魂。我市在創建過程中,堅持把思想道德建設放在首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融入幹部學習、市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等各個方面,唱響主旋律,大力弘揚社會新風正氣。

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廣泛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將文明新風覆蓋城鄉。從具體事情抓起,從日常言行抓起,從居民反映較集中的問題改起,紮實推進文明執法,廣泛開展文明經營、文明交通、文明旅遊、文明餐桌活動;組織文明禮儀知識競賽、「小手拉大手、文明我先行」等活動,推動思想道德建設逐步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居民的文明意識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得到提升。

「南陽好人」作為我市一張閃亮的名片,湧現出王鋒、張玉滾、柴小女等先進典型,輝映城市的道德天空。至目前,我市推出時代楷模兩人,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4人,各級道德模範近200人,102人和一個集體榮登「中國好人榜」,「河南好人」68人,更有無數的凡人善舉、身邊好人層出不窮。我市還建設好人館、好人廣場等,舉行道德模範「三巡六進」活動,傳播時代正能量,在全社會形成了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推動了城市文明的進步。

圍繞講文明樹新風、扶危濟困等,全方位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全市現有社區志願者協會、義工聯、黨員志願者等各類志願服務組織5012個,實名註冊志願者156.89萬人。他們深入農村,為貧困學子圓夢;他們為患病者組織捐款,走上街頭宣傳文明、愛心助考。尤其在今年初的戰「疫」中,全市組建了4100多支志願服務隊,40.2萬名志願者參加了10978個交通、社區、村莊等各類卡點抗疫志願服務。遍布城鄉的「志願紅」擦亮了城市名片,託起了城市的道德高地。

大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網絡。在學校,緊扣「六個好」標準,全市文明校園創建參與率100%;在家庭,把家教培訓工作納入社區目標管理考評內容,培育良好家風;在未成年人中,共評選各級「新時代好少年」近400名,給孩子們樹立了身邊的榜樣。

文化厚重溢馨香

國慶節期間,臥龍崗武侯祠景觀提升改造後首次對外開放,古色古香、端莊大氣的臥龍崗文化園靚姿初現,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新時代風採。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在修葺一新的廣場上拍照遊玩,劉關張下馬地更成了網紅打卡處。

南陽是一座有著3000年悠久歷史的古城,文化底蘊深厚。城市的鮮活與美麗,不僅在於其優美的風景、繁華的商埠,更在於其深厚的文化涵養。我市通過文化創城形成創城文化,群眾外化於行、內化於心,積極參與,成為「創文」的主力軍。

南陽還是一片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熱土,紅色資源遍及各縣市區。彭雪楓紀念館、桐柏革命紀念館等紅色文化教育旅遊基地,已成為市民、遊客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紅色文化在廣大民眾中激發出的拼搏進取精神,正轉化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

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進程中,我市通過「硬體+軟體」雙輪驅動,大幅度提升文化品牌影響力和服務供給質量。在「硬體」設施建設方面,因地制宜建設鄉鎮文化站、村(社區)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7000餘個,分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為豐富城鄉居民文化生活與陶冶民眾情操提供了好去處。加大文物保護力度,全市現有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00餘處,不可移動文物5075處,館藏珍貴文物15500餘件,向人們講述著南陽悠久的歷史文化故事,喚起大家內心深處對歷史文化的記憶。

除了「硬體」外,在文化品牌「軟體」打造方面,我市也是不遺餘力。南陽作家群以整齊的陣容、眾多的人數、獨特的作品,在中國當代文壇築起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南陽當之無愧的文化名片。他們以文學創作講述好南陽故事,弘揚宣傳南陽形象。隨著創文工作的深入,我市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也越來越重視,推動桐柏皮影、方城石猴等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廣泛應用。

和諧宜居提品質

空中俯瞰,博物館、圖書館猶如橫臥的盤龍懷抱玉石,一路之隔的大劇院、群眾藝術館恍若浴火重生的鳳凰,遙相呼應。置身於既有「楚韻」的感性柔美、「漢風」的沉穩凝練,又不失現代的輕靈瀟灑的「三館一院」,讓人不由自主地沉迷其中。

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始終堅持將創造優良人居環境作為城市規劃的中心目標,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做足做好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四篇文章」,城區框架不斷拉大,城市風貌日新月異。

「三館一院」、中央商務區初露靚麗身姿,成為城市新地標;巍峨的南陽東站雄姿英發;恆大帝景、龍騰社區裡綠樹成蔭,小橋流水掩映其中。北至繞城高速、南至商務中心區南邊界、東至蘭南高速、西至白河,白河之畔的南陽新城區正闊步向生態水城、智慧之城、產業新城的目標邁進。

新城區建設快馬加鞭,老城區改造穩步推進。臥龍崗文化產業園、張仲景文化產業園、南陽古城加快建設;8條內河整治全面完成,補源和水系連通工程啟動實施;配套市政、交通等公共設施持續完善。

一座城市猶如一件藝術品,必須精雕細刻,才能彰顯風骨。20所完全學校穩步推進,極大地促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從2016年到2019年,全市累計完成投資63.80億元,開工安置房4.7938萬套,有效解決城鎮居民住房困難問題。精細化提升城區164個社區、1420個機關單位和居民樓院,提檔升級武侯路華煒農貿市場等13個農貿市場和南陽陶瓷市場等29個綜合市場。深度保潔城區主次幹道,推行「以克論淨」考核……一系列城市功能的完善,提高了南陽的城市品質。

大力提升公共服務效能,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順心舒心。今年以來,我市以「一證通辦」政務服務改革為抓手,實現了企業和群眾憑一張身份證就可辦公安、民政、社保、教育等119項民生事項。8月25日起,市場監管部門聯合稅務部門、公安部門在河南政務服務網開通了「企業開辦」線上一網通系統,我市開辦企業實現了一件事全流程一日辦結。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在全省「放管服」改革年終考評中排名全省前列。

打造文明新常態

激揚奮鬥主旋律,同心掬得滿庭芳。南陽「創文」成功,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延展拉高著城市的骨架;一條條通達潔淨的道路,接連豐厚著城市的脈絡;一座座環境優美的遊園,持續浸潤著城市的肌理;一股股崇德向善的新風,不斷鑄就著城市的精魂;一個個文明有禮的市民,匯聚彰顯著城市的品質……這就是最好的答案!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最靚名片,通過創建文明城市,全市經濟社會加速發展,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南陽的城市文化品位、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養、群眾生活質量以及市民滿意度等都有了明顯提高,極大地提升和增強了南陽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南陽現代文明城市的輪廓日漸清晰。

「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共建共享創文成果,是創文的最終指向。而常態長效,才能讓文明常在。」市委黨校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教授李永超說,作為創文的參與者、受益者,我們要從本職工作著手,以日常生活為根基,將創建的熱情與氛圍延續下去,切實轉化為高質量建設大城市的強大動力。

而早在9月23日,市創文指揮部就要求,即日起實施常態化持續開展創文工作,要求各級各部門立足新起點、再鼓新幹勁,主動擔當,務實重幹,建設美麗宜居的文明之城。

文明無止境,南陽不停步。在收穫豐收的榮耀時刻,全市上下已迅速調整工作重心,將精力放在高質量建設大城市的行動中:11月5日至10日,我市借力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蓄積新動能;11月6日,市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11月12日,高鐵片區4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11月17日,第三屆北京院士專家南陽行啟動,這是京宛兩地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具體行動,也是深化京宛對口協作、推動人才強市戰略落地見效的重要舉措……

今天,奮發中的南陽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也按下了新一輪發展的快進鍵。我們將以成功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為新的起跑線,全面推進文明城市常態化建設,並將其融入高質量建設大城市的行動中,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南陽絢麗篇章。(南陽日報記者 任華裔)

相關焦點

  • 寫在嵊州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際
    文明花開,幸福滿城。11月10日,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公布,嵊州市名列其中。這塊金燦燦、沉甸甸的獎牌,是對嵊州市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綜合性褒獎。涓涓細流匯成大海,點點星光點亮銀河。
  • 【寧聲】奮力建設更高水準的全國文明城市——我市成功創建全國...
    【寧聲】奮力建設更高水準的全國文明城市——我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評論之二 2020-11-24 16: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明如水 幸福花開 ——慈谿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巡禮
    滄海桑田,唐塗宋地;慈風泱泱,文明昭彰。2020年11月20日,歷經兩輪六年的創建歷程,慈谿以縣級城市全國第九、全省第二的佳績,摘得「全國文明城市」桂冠。2002年,我市被評為省文明城市,2010年被評為省示範文明城市,2013年被評為省文明市,2015年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城市。全民創建氛圍日益濃厚,城市功能進一步優化,市容市貌和城市環境不斷改善,城市建設發展迸發新活力,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和滿意程度持續提升,2020年首次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 ...一次次超越再建新功——寫在廈門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之際
    在今年8月初舉行的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部署會上,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胡昌升指出,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打造全國文明城市標杆,是提升廈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支撐,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途徑,是凝心聚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重要保障。
  • 文明創建永不停步——我市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在全市...
    在傳遞喜悅的同時,大家紛紛表示,文明創建永不停步,將繼續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營造良好的城市環境。榮譽的獲得來之不易,背後凝聚了全市人民上下一心的努力付出,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極大的熱情積極投身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開展了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創文活動,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 寫在廊坊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之際
    圖為志願者展示廊坊「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獎牌。 通訊員陳童攝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孫佔穩、解麗達 通訊員廊報)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廊坊市榮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消息一出,全城沸騰——縈繞在廊坊人民心中多年的夢想終於「照」進現實!
  • 常態化推進文明創建 城市有顏值更有溫度
    「生活在普洱這樣一座有顏值、有溫度的文明之城,幸福!」說起生活在普洱的感受,普洱人民紛紛「點讚」。近年來,普洱市始終秉承「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和群眾生活質量」宗旨,常態化長效推進文明創建,讓城市更有顏值,更有溫度。
  • 文明城市創建繪就社會文明美好畫卷
    創文明城,持續改善人居環境日前,我省滁州市、黃山市、宿州市、阜陽市成功入選第六屆地級全國文明城市,新當選數位居全國第二;最近三個創建周期均喜獲豐收,以11個當選地級城市穩居全國第一。回首我省文明城市創建之路,從馬鞍山作為中部地區首個全國文明城市,到12個地級全國文明城市和8個縣級全國文明城市;從城的文明到人的文明,從「一枝獨秀」到「滿園春色」,一座座「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如雨後春筍,扮靚多姿多彩的錦繡安徽,繪就社會文明的美好畫卷。
  • 景德鎮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報導之二
    創建育人 激活城市文明之源 ——我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報導之二  文明城市源於文明市民,人民群眾是城市的主體,也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  近幾年來,景德鎮市以創建育人,廣大瓷都市民在創建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當成功入選全國文明城市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的那一刻,我們知道,這一殊榮屬於這座城市裡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們,屬於耐心把持著方向盤的司機們,屬於貫徹光碟行動的食客們,屬於每一個努力養成文明習慣的你、我、他,因為我們什麼樣,我們的城市就是什麼樣。
  • 金字招牌有力提升城市內涵品質——諸城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走筆
    (資料圖片)在11月20日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諸城市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是百萬諸城兒女同心同德、拼搏進取贏得的,他們用三年時間完成了首創即成的壯舉。自2018年獲得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城市以來,諸城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理念,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深入推進創新創業引領區、生態宜居示範區、幸福和諧樣板區和山東半島區域性中心城市「三區一城」建設的有力抓手,聚力打造城市的筋與骨,培育城市的靈與魂,凝聚城市的血與肉,帶來的是城市形象的改變、市民素質的提高以及幸福指數的持續提升。
  • 大慶:「創城」不息奔跑不止 讓城市更美好 百姓更幸福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僅涉及到全市的各個單位和部門,更涉及到全體市民;不僅影響著一座城市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更影響著每一個人的衣食住行、言談舉止。「創城」未有窮期,整改仍在繼續。1985年參加省文明城市建設競賽;1996年開展「三大創建活動」;1999年、2005年兩獲「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稱號;2000年啟動「九個百」創建活動;2006年實施「七大工程」;2009年躋身第二批全國文明城市行列,成為東北三省第二個、我省唯一……時至今日,大慶仍奔跑在「創城」路上。
  • 小區是城市的基本細胞,也是創建文明城市的基礎—— 匯聚創建新...
    中心城區信合名都、外灘首府、外灘璽園、濱湖一號、黃金水岸、金海灣、御景華庭、卡納溪谷、金水灣、五洲觀瀾小區C區、五洲觀瀾小區B區、美林山、恆大名都、恆大綠洲、平安小區、楓林香榭等16個小區,獲得「十星級文明小區」稱號。文明創建依靠人民,文明創建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市於2018年被中央文明辦確定為2018~2020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 舟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總結表彰暨再出發動員大會召開
    三年來,我們「創」出了一條市容面貌煥然一新的成功之路,「創」出了一條城市管理升級的成功之路,「創」出了一條文明素質養成的成功之路,「創」出了一條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的成功之路,「創」出了一條創建與發展良性互動的成功之路,錘鍊了一支拉得出、打得贏的幹部隊伍。
  • 焦作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總結大會發言摘要
    12月18日,焦作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總結大會隆重召開。會上,8位先進代表的發言全方位、多角度再現了3年多來,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可歌可泣的奮鬥歷程,對於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振奮精神、乘勢而上,把文明城市創建持續引向深入,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示範城市,致力打造「精緻城市、品質焦作」具有重大意義。焦作日報將發言摘要刊登,以饗讀者。
  • 砥礪奮進終圓夢 又踏層峰望眼開——忻州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11月20日,註定是忻州歷史上一個極不尋常的日子:正當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中央文明委在北京舉行第六屆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市委書記鄭連生作為受表彰代表從北京捧回了全國文明城市獎牌!精彩的答卷,是眾志成城高效務實的回饋。華美的樂章,是孜孜不倦不懈付出的奏響。
  • 【全國文明城市巡禮】文明城市創建,晉城勝在何處?
    李大爺坦言,他以前也沒少踩過狗屎,在自家居住的小區、健身鍛鍊的公園、買菜路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幾年,他慢慢意識到,只要帶小美出門,一個「鏟屎官」的「三件套」,就成了和鑰匙、手機一樣重要的出門必備物品。「現在,不清理狗屎,就好比一個愛乾淨的老太太,放了一堆隔夜沒洗的碗,睡不著覺;甚至看見不『鏟屎』的,我還管閒事兒,教訓人家。我家老太婆笑我,人家撿空瓶子賣錢,你倒好,撿屎。」
  • 玉泉區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
    12月20日,玉泉區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安排部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和垃圾分類工作,區委書記亢永強出席會議並講話
  • 從創文「大考」中淬鍊重生|仁懷市堅持八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今圓夢!
    美麗的酒都仁懷2006年,仁懷市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  2012年提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  2015年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提名;  2016年,仁懷市委第六次黨代會提出了「1234」奮鬥目標,「四個建成」中,茅臺工業旅遊創新示範區正按部就班有序推進,並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已成功,提前兩年「得牌」;赤水河流域區域性中心城市也可以說具備明顯優勢,龍頭老大的引領作用彰顯無餘;但最難的就是建成全國文明城市,從提出創建目標以來,歷經五年努力,2017年仁懷市仍止步於第五屆提名城市。
  • 聚焦| 奏響文明創建大合唱——廊坊2020年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
    隨著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不斷向縱深推進,我市在堅持問題導向、全面壓實責任、科學精準施策、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綜合競爭力的基礎上,這次以市直部門開展包聯指導社區文明創建工作和部門單位分包路段志願服務活動為抓手,著力解決社區小區中還沒有徹底解決的問題、事關群眾生活的難點痛點問題;用心解決群眾關心關注和城市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帶動、引領更多人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作出應有的貢獻。
  • 十五年磨一劍 凱歌奏昭萍——萍鄉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萍鄉市、蘆溪縣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大江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李小濤報導:11月10日,中央文明辦公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大江網/萍鄉頭條客戶端第一時間刊發《喜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