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古代四大刺客之一!

2020-12-17 萌貨說文史

濟源市,由河南省直接管轄,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是愚公移山故事的發源地,上古時期是夏少康的都城「原」,戰國至兩漢時期濟源因「軹邑」富庶而聞名。

這裡的王屋山風景區位於河南省西北部的濟源市,東依太行,西接中條,北連太嶽,南臨黃河,是中國九大古代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一謂「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宮,故名曰王屋也」。相傳為軒轅氏黃帝祈天之所,名曰"天壇",因愚公移山的故事因而家喻戶曉。千百年來,王屋山不僅是道家人物採藥煉丹,修身養性以求得道成仙之地,它還以其集雄、奇、險、秀、幽於一體的自然景觀,吸引了眾多的帝王將相,文人墨客來此尋幽探勝、陶冶情操,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皆遊覽於此,留下許多摩崖石刻和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詩仙李白有「願隨夫子天壇上,閒與仙人掃落花。」大詩人白居易也盛讚「濟源山水好」。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張禹:

張禹,字子文,河內軹縣(今河南濟源市)人,西漢時期丞相。

從施仇學《易經》,從王陽和庸生習《論語》,起家本郡文學。甘露年間,諸儒薦為博士。初元年間,授太子《論語》,升任光祿大夫。河平四年(前25年),拜為丞相,封安昌侯。

郭解:

郭解,字翁伯,漢族,河內軹(今濟源東南)人,漢善相人許負的外孫,西漢時期遊俠。據《史記·遊俠列傳》載,郭解身材短小精悍,但性格暴烈,稍有不順就敢殺人,借命報仇,不惜犯科。成年之後,一改惡慣,折節從儉,以德報怨,好義厚施。許多青年人仰慕郭解的為人,模仿他的樣子。誰要是得罪了郭解,這些年輕人便暗中為郭解報仇。

裴休:

裴休,字公美,漢族。河內濟源(今河南濟源)人,祖籍河東聞喜(今山西運城聞喜)。唐朝中晚期名相、書法家,浙東觀察使裴肅次子。

裴休出身河東裴氏東眷房。唐穆宗時登進士第。歷官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中書侍郎、宣武節度使、荊南節度使等職,曾主持改革漕運及茶稅等積弊,頗有政績。晚年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少師,封河東縣子。鹹通五年(864年)去世,年七十四,追贈太尉。

裴休博學多能,工於詩畫,擅長書法。其撰寫的《圭峰禪師碑》,貌似柳體,然而風格較柳體更為遒媚勁健。其書法的傳世拓本還有《定慧禪師碑》。米芾曾有評:「裴休率意寫碑,乃有真趣,不陷醜怪。」

盧仝:

盧仝,唐代詩人,初唐四傑盧照鄰之孫。出生於河南濟源市武山鎮思禮村,祖籍範陽(河北省涿州)人。早年隱少室山,後遷居洛陽。自號玉川子,破屋數間,圖書滿架,終日苦讀,鄰僧贈米,刻苦讀書,博覽經史,工詩精文,不願仕進,被尊稱為「茶仙」。性格「高古介僻,所見不凡近」,狷介類孟郊;雄豪之氣近韓愈。韓孟詩派重要人物。835年十一月,死於甘露之變。

盧仝好茶成癖,詩風浪漫且奇詭險怪,人稱「盧仝體」,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傳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茶詩"之吟,最為膾炙人口:"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 生。……" 與陸羽茶經齊名。茶的功效,和盧仝對茶飲的審美愉悅,在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人以詩名,詩則又以茶名也。(其具體事跡,詳見小編早期作品)

張廷珪:

張廷珪,河南濟源人。少以文學知名,弱冠應制舉,長安中累遷監察御史。開元(七一三至七四一)中歷遷太子詹事,封範陽縣男。諡曰貞穆。素與李邕親善,邕所撰碑碣之文,必請廷珪八分書之。廷珪既善楷隸、八分,甚為時人所重。開元十年(七二二)狄光嗣撰唐兗州刺史韋府君遺愛頤,同年李邕所撰狄梁公生兩記,均為其所書。

傅察:

傅察,字公晦,孟洲濟源人,北宋中書侍郎傅堯俞從孫。端重有操,為文溫麗,遇事若無所可否,非其意萃然不可犯。徽宗崇寧五年(1106)進士,蔡京欲妻以女,拒弗答。曾任青州司法參軍、永平、淄川丞,太常博士,兵部、吏部員外郎。宣和七年冬,接伴金國賀正旦使,道逢金太子斡離不,令下拜,抗辯不屈而死,諡忠肅。事跡見《宋史·忠義本傳》。

荊浩:

荊浩,中國五代後梁著名畫家,博通經史,並長於文章。孟州(今河南濟源)人,是北方山水畫派之祖。因避戰亂,常年隱居太行山。

他擅畫山水,師從張璪,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氣格,作畫「有筆有墨,水暈墨章」,勾皴之筆堅凝挺峭,表現出一種高深迴環、大山堂堂的氣勢,為北方山水畫派之祖。著有《筆法記》山水畫理論的經典之作,提出氣、韻、景、思、筆、墨的繪景「六要」。作品還有《匡廬圖》《雪景山水圖》等。

聶政:

聶政,戰國時期的俠客,韓國軹(今河南濟源東南)人,以任俠著稱,為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一。

聶政年青俠義,因除害殺人偕母及姊荌避禍齊地(今山東境),以屠為業。韓大夫嚴仲子因與韓相俠累(名傀)廷爭結仇,潛逃濮陽,聞政俠名,獻巨金為其母慶壽,與政結為好友,求其為己報仇。聶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後,憶及嚴仲子知遇之恩,獨自一人仗劍入韓都陽翟,以白虹貫日之勢,刺殺俠累於階上,繼而格殺俠累侍衛數十人。因怕連累與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荌,遂以劍自毀其面,挖眼、剖腹自殺。其姊在韓市尋認弟屍,伏屍痛哭,撞死在聶政屍前(一說因悲傷過度,暴死於聶政屍前)。其事跡見《史記·刺客列傳》。

當然,濟源還有很多歷史名人,你還知道哪些濟源歷史名人呢?

相關焦點

  • 衡水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這裡的冀州古城遺址位於冀州鎮北關村一帶,是漢代冀州古城西北面的一段土城牆,從東北向西南延伸,據考證,古城建於西漢高帝年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裡的景州塔是一座歷史悠久,保存較完整的古代建築物,位於河北省衡水市景縣城內,原名「釋迦文舍利寶塔」,簡稱舍利塔,因今景縣原為景州所在地,所以人們通常稱為景州塔,前人曾有詩說:「絕頂靜觀真景象,卻也身疑在蓬瀛」。
  • 海寧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之一!
    (關於潘閬的故事,詳見小編其它作品)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陳元龍:陳元龍,字廣陵,號乾齋,浙江海寧人,清朝大臣。康熙二十四年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直南書房。五十七年,擢工部尚書。六十年,調禮部。乙丑科會試開始施行殿試十本進呈之制。
  • 運城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古代四大女名醫之首!
    運城,山西省地級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古稱「河東」,因「鹽運之城」得名,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堯、舜、禹,都相繼活動在河東大地上。堯初都蒲坂,後遷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社會——夏也是在這裡誕生。這裡的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國時期晉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
  • 諸暨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諸暨三賢」之一!
    這裡的中國香榧森林公園位於諸暨市楓橋鎮東南十公裡處東溪鄉(今屬趙家鎮)的會稽大山深處,以「古榧奇姿、林茂樹古、重巖飛瀑、人文點綴」為主要特色,是集旅遊觀光、避暑度假、休養健身、科學考察、修習教育、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於一體的綜合性森林公園。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無錫歷史名人,個個家喻戶曉,最後一位竟是華太師的原型
    有88米高的靈山大佛,聞名遐邇的天下第二泉,江南第一山的惠山,久經滄桑的龍光塔,人來人往的錫惠公園,太湖隹絕處的黿頭渚,四季飄香的梅園,珍奇細巧的蠡園……這裡不僅環境優美,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要離:要離,春秋時期吳國人,生活在吳王闔閭時期。
  • 南昌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道教四大天師之一的許仙!
    這裡自古就有「粵戶閩庭,吳頭楚尾」、「襟三江而帶五湖」之稱,「控蠻荊而引甌越」之地,是中國唯一一個毗鄰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省會中心城市。新中國成立後,南昌製造了新中國第一架飛機、第一批海防飛彈、第一輛摩託車、拖拉機,是中國重要的製造中心、新中國航空工業的發源地。
  • 鄒城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江夏八俊之一!
    是中國古代的九大歷史文化名山之一。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司馬遷、華佗、李白、杜甫、蘇東坡、王安石、歐陽修、黃庭堅、董其昌、鄭板橋等都曾登臨攬勝,他們留在嶧山的三百多處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為嶧山增添了奇異的歷史文化光彩。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北京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明朝最後一位內閣首輔!
    北京,簡稱「京」,古稱燕京、北平,是中國的首都、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地處中國北部、華北平原北部,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這裡的頤和園,是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與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
  • 太倉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明四家」之一!
    這裡的沙溪古鎮位於太倉市中部,是一座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沙溪古鎮區內保存著明清臨水建築和漫長的古街,古老的小巷,古樸的古橋及歷史文化名人故居。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徐上瀛:徐上瀛,別名青山,號石泛山人,江蘇婁東(太倉)人。明末著名琴家。虞山琴派代表人物。
  • 石家莊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古代最長壽的皇帝!
    地處中國華北地區、河北省中南部,是河北省的政治、經濟、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也是中國鐵路運輸的主要樞紐之一,被譽為「南北通衢,燕晉咽喉」。這裡的西柏坡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部,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黨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揮了決定解放戰爭走向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土地會議,解放全中國,故有「新中國從這裡走來」、「中國命運定於此村」的美譽。這裡的趙州橋是一座位於趙縣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橋,因趙縣古稱趙州而得名。
  • 鄧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南陽五聖之一!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宗炳:姚雪垠:姚雪垠,河南鄧州人,中國現代小說家。現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全國第六屆、七屆政協委員。
  • 晉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北地三才子」之一!
    這裡的晉州鴨梨除了栽培歷史悠久、梨果面積較大外,梨果品質也堪稱一絕,果實呈倒卵圓形,因其果梗部狀似鴨頭而得名。其質量優良,色澤金黃,皮質如玉,果肉細膩,酸甜可口,清香多汁,素有「落地酥碎,嚼後無渣」之美譽,具有清肺、化痰、潤燥、利便之功效,對咳喘病、高血壓等病症有輔助治療作用,享有盛名,號稱「三大果霸」之一。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古代四大刺客,也是四大俠客
    刺客是人類歷史中一種特殊職業,常由於政治、私怨等原因,負責對某個目標人物實施謀殺或暗殺。因其行事多於暗中,讓人防不勝防,不夠光明磊落的特性,也往往令人生厭。不過凡事總有例外,在古代那些刺客裡面,有些人雖然做的也是這種見不得光的事情,但他們的為人卻多受人讚揚,他們的事跡被人們廣為傳頌。
  • 遼陽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北周八柱國之一!
    遼陽,古稱襄平、遼東城,是遼寧省地級市,地處中國東北地區、遼寧省中部,是遼寧省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擁有23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這裡的廣佑寺位於遼寧省遼陽市白塔區中華大街,史料記載,該寺建於東漢,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最早出現的寺院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青石牌坊、世界最大的青銅香爐、世界最大的大雄寶殿、世界上最大的殿內木質貼金坐佛、世界上最大的宮燈。
  • 汝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近現代警察制度的創始人!
    汝州市,位於河南省中西部,因北汝河貫穿全境而得名,是河南省十個省直管縣試點之一。這裡的風穴寺又名香積寺、千峰寺,白雲禪寺,位於汝州市區東北中嶽嵩山少室山南麓風穴山中。始建於東漢初平元年,後經北魏、唐、宋、金、元、明、清歷代重修與擴建。
  • 中國古代四大刺客
    刺客是人類歷史中最古老的職業之一。中國「職業刺客」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他們常由於政治原因,負責對目標人物進行刺殺。司馬遷在《史記·刺客列傳》裡曾經記載了很多刺客俠士的事跡,其中有四位特別突出,故被世人稱為「四大刺客」。他們的信條都是「士為知己者死」。
  • 吉首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第一代苗族女鼓王!
    這裡的乾州古城歷史源遠流長,具有四千二百多年的歷史,秦漢時期這裡是重要的商埠碼頭,水上交通發達。明清逐漸成為苗疆邊地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歷來是湘西古四鎮之首(乾州、鋪市、裡耶、茶洞)。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吳鶴:吳鶴,湖南吉首(鎮溪)人,明代苗族儒士、教育家。
  • 冷水江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第一位女兵作家!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蘇鏡:蘇鏡,字自明,冷水江市毛易鎮人。1926年就學長沙周南女中時,積極參加革命活動,並加入共青團。1958年調任湖南師範學院任黨委書記,1961年夏任紡織工業部辦公廳主任。
  • 賀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史上唯一的瑤族皇太后!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黃一平:黃一平,原名黃啟滔,廣西賀縣(今賀州市)黃田鎮新村人。大革命時期,廣西農民運動的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廣西解放後,1950年3月,指揮和組織43軍解放海南島的渡海作戰。海南解放後,中央軍委任黃一平為華南軍區副參謀長,後調任中南軍區公安部隊副司令員,廣東軍區政治委員,廣州軍區副參謀長。
  • 宜都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宜都史上第一任中共黨支部書記!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楊守敬:楊守敬,湖北省宜都市陸城鎮人,譜名開科,榜名愷,更名守敬,晚年自號鄰蘇老人。清末民初傑出的歷史地理學家、金石文字學家、目錄版本學家、書法藝術家、泉幣學家、藏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