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一直是父母關注的問題,尤其是那些個子不高的父母,特別擔心孩子遺傳自己的身高,長得矮小瘦弱。
雖說孩子身高受遺傳影響,但是又不只靠遺傳!
FPH身高預測公式顯示:男孩成年身高=45.99+0.78×父母平均身高±5.29cm;女孩成年身高=37.85+0.75×父母平均身高±5.29cm。
打眼一看,男孩女孩的身高都是根據父母身高計算的,受遺傳影響非常大;但是仔細觀察,每個公式後面都有「±5.29」。這個「±5.29」是做什麼的呢?其實它是遺傳外的因素,也就是後天飲食、運動、睡眠等,對寶寶身高產生的影響。
對於遺傳和後天因素的影響,專家指出:遺傳對孩子身高的影響大約佔70%,剩下的30%就是包含飲食、睡眠、運動在內的後天因素。
只要父母重視30%的後天因素,健康飲食、充足睡眠、適量運動,孩子一定會突破遺傳的制約,長個大高個的!
那麼,怎麼才能幫助孩子突破遺傳的限制,實現身高的逆襲呢?一般來說,父母遵循「兩做三不做」的原則,就能讓娃輕鬆長高。
一做:抓住孩子長高的黃金期
人的一生有兩個長高的黃金期,一個是0-3歲,一個是青春期。
寶寶出生時普遍身長50釐米,前3個月每月增加3.5釐米,4-6個月每月增加2釐米,7-12個月每月增加1-1.5釐米,1歲時基本達到出生時的1.5倍,也就是75釐米。
不過寶寶發育存在個體差異性,有的高點有的矮點,大多是正常的,只要不超過標準範圍(12個月寶寶身高:男孩73.4-78.8釐米;女孩71.5-77.1釐米)就沒問題。但是如果寶寶身高遠低於正常標準的話,父母就得找找原因了。
1歲後,雖然寶寶身高的增長速度逐漸減慢,但是相對3歲後的速度還是很快的:1-2歲增高10-12釐米,2-3歲增高8釐米左右; 3歲以後進入年增高4-5釐米的穩定緩慢期。
青春期指的是女孩11-17歲,男孩13-20歲。此階段人體進入新的生長加速期,開始分泌的性激素成為了身高增長的催化劑,能夠有效促進孩子的身高增長。
一般來說,男孩在這個階段可增高25-28釐米,女孩可增高25釐米左右。但是,如果孩子營養不良、運動太少、睡眠不足,心情抑鬱,或者骨骺過早閉合,都會影響身高增長,達不到預計目標。
因此,父母一定要抓住這兩個黃金期,通過外在因素幫助孩子打破遺傳制約,長個大高個。
二做:重視影響身高的30%因素
前面提到,身高不只靠遺傳,還受30%的外界因素影響。父母想讓孩子長高,必須重視起來,並且從外界因素著手。
1、保證優質充足的睡眠
深度睡眠時,人們會放鬆肌肉,伸展關節和骨骼,並且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讓身高往上竄一竄。因此,一定要保證優質充足的睡眠。
①充足的睡眠
寶寶的睡眠需求是一個逐漸減少,直至穩定的過程。新生兒時期,寶寶每天睡18-20個小時;3個月寶寶每天睡14-17個小時;4-11個月寶寶每天睡12-15個小時;1-2歲孩子每天睡11-14個小時;3-5歲孩子每天睡10-13個小時;6-13歲孩子每天睡9-11個小時……
②優質的睡眠
睡眠不僅要充足,還要優質,最好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這是因為晚上是生長激素分泌的時間,而且最高峰是晚上11點到凌晨3點,只有處於深度睡眠時,才能讓生長激素分泌的最多,身體發育自然也會更好。
因此,父母需要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幫助他們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2、健康均衡的飲食
想要長高,營養是必不可少的!優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D和鈣,都是最基本的需求。
建議父母注意孩子的飲食營養,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滿足孩子的發育需求。
其中維生素D的補充非常重要,不可忽視。
嬰幼兒時期,寶寶以奶為食,暫時不需要補鈣,但是應該補充維生素D,這樣能夠有效提高鈣的消化吸收;4-6個月後,寶寶需要補充鐵元素,可以從輔食中獲取,比如富含鐵的強化鐵嬰兒米粉、肉泥、蛋黃、豬肝等等。
青春期的孩子仍需要注意營養的攝入,不僅要多吃富含鈣的食物,還需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取。
3、適量合適的運動
運動能夠加快新陳代謝,幫助長高;曬太陽能夠促進身體合成維生素D,便於鈣的吸收。父母可以經常帶孩子進行一些戶外的活動,比如跳繩、跑步、打籃球……
不過,再好的運動也要適量,不能過度,不能太激烈,否則很容易讓寶寶受到傷害。
對於運動的時間,可以參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
1-3歲寶寶,每天1個小時戶外活動。3歲之後,每天至少2個小時戶外活動。5-17歲孩子,每周至少鍛鍊3次,每次至少累計1小時中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
三不做:影響發育的事情不能做
帶娃期間,很多父母會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比如過早學習走路、過度補鈣、以奶代水……看似為孩子好,但是卻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父母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走路越早越聰明
想要孩子長高,很多父母會加大運動訓練,比如走路。正常來說,寶寶爬行穩定後才開始站立走路,但是有些父母,孩子剛會坐,就把他們放進學步車練習走路,美其名曰「為孩子好」。
過早學習走路,不僅會導致O型腿、X型腿的出現,還會影響骨骼發育,危害寶寶的健康,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要再拔苗助長了!
2、補鈣多多益善
補鈣多少合適?多多益善嗎?補鈣不如補維生素D!
維生素D具有促進鈣質吸收消化的作用,如果維生素D缺乏,鈣的吸收率只有10-15%,這就意味著鈣全都白補了;如果維生素D充足,鈣的吸收率可達到40%以上。
因此,父母別再傻乎乎的補鈣了!趕緊把維生素D補起來把,除了飲食和維生素D膠囊,還可以帶孩子進行一些室外活動,充足的陽光不僅能夠讓心情愉快,還能夠促進維生素D合成,加速鈣的吸收,增加骨骼的健康。
3、用牛奶代替水
嬰幼兒時期,寶寶喝母乳或配方奶粉,一歲後雖然可以喝全脂牛奶,但是大部分父母還是給寶寶喝母乳或配方奶粉,等到兩三歲以後再喝純牛奶。對於牛奶的量,一般來說每天一杯就可以了,不喜歡牛奶的還可以喝酸奶,每天100-150毫升左右。
其實牛奶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強悍,也不是必須得喝的。孩子三四歲以後喜歡喝可以喝,實在不喜歡,從其它食物中獲取鈣和蛋白質也沒問題,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健康飲食,不挑食不節食,保證營養的充足和均衡。
有些父母感覺牛奶好,讓孩子當水喝。這是不建議的,水是水,奶是奶,如果用奶替代水,很可能會讓孩子水攝入不足,反而不利於身體的健康。
因此,不管是牛奶,酸奶,還是其它食物,都要有個度,不要肆無忌憚的暴飲暴食。
最後,附上一張2020年新鮮出爐的「兒童身高對照表」,各位父母可以對照看看,你家娃達標沒?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