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35年,北鬥時空服務將深度覆蓋交通運輸業

2020-12-19 中國科技新聞網

交通運輸部近日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圍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總體目標,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轉型、智能升級。到2035年,北鬥和自動駕駛汽車等逐步應用,並研製智能型高速動車組。

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加快成熟技術在交通基礎設施重點領域的深化應用,遠期跟蹤新技術發展,適度超前布局。

《指導意見》提出,到2035年,泛在感知設施、先進傳輸網絡、北鬥時空服務在交通運輸行業深度覆蓋,行業數據中心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建立,智能列車、自動駕駛汽車、智能船舶等逐步應用。前瞻性技術應用水平居世界前列。

在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指導意見》提出,打造智慧公路、智能鐵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民航、智慧郵政、智慧樞紐,推進新能源新材料行業應用。其中,深化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門架應用,豐富車路協同應用場景。運用信息化現代控制技術提升鐵路全路網列車調度指揮和運輸管理智能化水平,研製智能型高速動車組。建設航道地理信息測繪和航行水域氣象、水文監測等基礎設施,建設適應智能船舶的岸基設施。應用區塊鏈技術,推進電子單證、業務在線辦理、危險品全鏈條監管、全程物流可視化等。推動機場和航空公司、空管、運行保障及監管等單位間核心數據互聯共享,實現航空器全球追蹤等。建設郵政大數據中心,開展新型寄遞地址編碼試點應用。引導在城市群等重點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超快充、大功率電動汽車充電設施。

在助力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指導意見》提出,推進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等協同應用、北鬥系統和遙感衛星行業應用,加強網絡安全保護,推進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的建設和應用。提升交通運輸行業北鬥系統高精度導航與位置服務能力,建設行業北鬥系統高精度地理信息地圖。

在完善行業創新基礎設施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加強以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重要載體為引領的交通運輸領域科研基地體系建設,鼓勵社會投資科技基礎設施,推動一批科研平臺納入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推進交通基礎設施長期性能觀測網建設。


相關焦點

  • 展望未來 2035年的中國交通藍圖出來了
    2020年1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這是繼2016年12月國新辦發布《中國交通運輸發展》之後,再次以政府白皮書形式,對交通運輸工作的全方位展示。中國交通的現狀如何?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交通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交通強國怎麼加快建設?白皮書中都有闡述。
  • 衛星導航預計將保持高速擴張北鬥全產業鏈受益
    而在此基礎上,基於北鬥精準時空技術的融合應用正是基礎設施信息化、智能化升級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國家正在推動的「新基建」戰略,將成為北鬥產業發展的重大推動力。產業鏈龍頭將率先受益。北鬥三號全球衛星系統作為我國自主可控的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 北鬥+5G下,中國高鐵將獲「超級大腦」:2035年實現7萬公裡覆蓋
    根據中國科技網8月13日消息,中國國際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國鐵集團)出臺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規劃綱要)中提出,至2035年,高鐵將達成7萬公裡覆蓋;在北鬥衛星導航及5G技術的加持下,中國高鐵將實現空天地一體化的"超級大腦"。
  • 深度丨北鬥導航產業的2021年:軍用、民用市場兩開花
    可快速關注我們剛剛過去的2020年稱得上是北鬥系統之年。2020年我們見證了北鬥三號系統的正式開通,衛星導航覆蓋範圍擴展至全球;實現了北鬥三號空間段、地面段建設的進一步深入,星基、地基增強服務從滿足基本需求向多元化發展;推動了北鬥在眾多領域的融合應用。
  • 2035年中國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將是什麼體驗?
    2035年中國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將是什麼體驗? 2020-12-23 09:35:00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22日發布的《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指出,到2035年,中國基本建成交通強國。
  • 助力北鬥三號在交通領域驗證應用
    會上,海格通信集中發布了支持北鬥三號RNSS/RDSS雙模的晶片解決方案、模塊及「北鬥+5G」的智慧應用方案等技術成果。同日,公司還與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簡稱「通信信息中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配合通信信息中心實現北鬥三號在交通運輸領域的驗證應用。雙方將進行全方位深度合作,並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
  • 焦點訪談丨2035年的中國交通是什麼體驗?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0年將可能達到38000公裡,高鐵成為了百姓出行的首選,百姓可以從高鐵的站車生活,wifi全覆蓋,以及網絡訂餐、網絡訂票等等這些方面體會到高鐵的便捷、安全、舒適。在科技創新方面,中國的交通科技從跟跑世界一流水平為主,進入到跟跑、並跑、領跑並行的新階段。
  • 2035年,7萬公裡高鐵將有「超級大腦」
    2035年,7萬公裡高鐵將有「超級大腦」科技日報北京8月12日電 (記者矯陽)記者12日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獲悉,國鐵集團於近日出臺《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到2035年,率先建成現代化鐵路網
  • 海格通信:助力北鬥三號在交通領域驗證應用
    會上,海格通信集中發布了支持北鬥三號RNSS/RDSS雙模的晶片解決方案、模塊及「北鬥+5G」的智慧應用方案等技術成果。同日,公司還與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簡稱「通信信息中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配合通信信息中心實現北鬥三號在交通運輸領域的驗證應用。雙方將進行全方位深度合作,並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
  • 北鬥三號收官專題丨以北鬥系統為核心的定位導航授時PNT體系
    以北鬥系統為核心的定位導航授時PNT體系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預計在2035年前後,構建國家綜合PNT體系,為全球用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01什麼是PNT體系?服務提供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天基增強系統、地基增強系統、廣域備份系統、室內及遮擋區域導航系統、水下導航系統、深空導航系統;基礎支持系統:時空基準維持與傳遞系統、全球基準數據獲取與服務系統、系統監測/評估/預警服務網絡;
  • 今年底 四川北鬥產業規模將達到150億
    自2010年首屆年會召開以來,年會聚合國內衛星導航資源、助力衛星導航產業整體發展、推動北鬥衛星導航產學研用商深度融合,逐步發展成為北鬥系統在科學技術、工業技術、商業技術三個維度融合發展的大型交流平臺。
  • 今天再發布5類服務的接口控制文件 北鬥官方網站同步上線
    區域短報文通信、全球短報文通信兩類服務的接口控制文件將定向發布。至此,北鬥系統發布的接口控制文件已覆蓋全部7類服務。」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在今天上午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7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誌著北鬥「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完成,北鬥邁進全球服務新時代。
  • 千尋位置推「崑崙鏡」時空智能作業系統 加速北鬥產業化進程
    如同Windows作業系統開啟了PC時代,安卓和iOS系統開啟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時空智能作業系統將開啟萬物互聯的數字時代。千尋位置CEO陳金培在採訪中稱,「崑崙鏡」是基於千尋位置的時空智能基礎設施大規模運營和實踐經驗,提煉出來的首個城市級大規模運營時空智能作業系統。
  • 北鬥與高鐵將從三個維度深度融合
    由國家鐵路局認定並授牌的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15日成立。中心將直接服務於北鬥和高鐵兩張中國「國家名片」的深度融合應用,在為中國鐵路行業孵化並提供成熟北鬥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也為兩者攜手參與國際合作服務。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5G賦能北鬥,應用前景可期
    5G賦能北鬥,應用前景更加廣闊5G開啟了萬物互聯的時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高精度的位置信息,高精度位置信息服務就像水電和網際網路一樣服務於公眾。數據顯示,人民生活中80%的信息與位置有關,室內外的位置服務已經成為了人民生活和工作必需要的基本需求。楊長風表示,早在2012年,我國就啟動了北鬥進入國際移動通信的標準的工作。
  • 未來智慧交通應用場景將進一步增多
    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中國的交通運輸迎來更加寶貴的「黃金時期」。這是12月22日發布的《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對於中國交通的未來展望。 「智慧」是關鍵詞之一。白皮書指出,以智慧交通建設推進數字經濟、共享型經濟產業發展,推動模式、業態、產品、服務等聯動創新,提高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效率,構築新型交通生態系統。業內人士指出,未來智慧交通應用場景將進一步增多,相關建設將掀起更大熱潮,車聯網等相關產業鏈機遇倍增。
  • 北鬥總設計師:北鬥三號核心器部件100%國產化,將加速與5G深度融合
    今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是我國為世界提供通用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做出的重大貢獻。楊長風介紹:26年來,北鬥工程追求卓越,敢於超越自我,建設世界一流的導航系統。視覺中國供圖「目前,除了定位、導航、授時等基礎服務外,北鬥三號還可以提供全球短報文通信、區域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星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地基增強六類服務,已經成為功能最強大的全球衛星系統之一。」楊長風說。
  • 與GPS不同,5G下的北鬥全球釐米級定位將帶來巨大改變
    6GLednc北鬥三號建成以後,我國已經著手下一代北鬥建設發展。簡單來說,要在2035年前建設一個從室內到室外、深海到深空立體服務覆蓋更強、更安全、更可靠的系統。6GLednc北鬥產業鏈效益顯著6GLednc北鬥工程綜合效益顯著、成果豐碩,凝結了中國智慧。冉承其介紹,北鬥系統已全面服務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救災減災、農林牧漁、城市治理等行業,融入電力、金融、通信等國家核心基礎設施建設。
  • 2035年基本建成 中國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
    基礎設施方面,綜合交通網絡規模和質量實現躍升,有力服務和支撐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13.9萬公裡,其中高鐵超過3.5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公路裡程501.3萬公裡,其中高速公路15萬公裡,躍居世界第一;生產性碼頭泊位2.3萬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2520個,內河航道通航裡程12.7萬公裡,也是世界第一;民用航空頒證運輸機場238個;全國油氣長輸管道總裡程15.6萬公裡;郵路和快遞服務網絡總長度
  • 當北鬥遇到新基建將會帶來什麼新機遇麼?
    「交通領域的北鬥應用非常普遍。主要包括陸地、航海、航空3個領域。陸地應用覆蓋車輛自主導航、車輛跟蹤監控、車聯網應用、鐵路運營監控等;航海應用覆蓋遠洋運輸、內河航運等;航空應用,則涉及航路導航、機場場面監控、精密進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