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在生活中遇到的情侶也好,還是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夫妻也罷。
當兩方發生爭吵的時候,扮演喋喋不休的角色的大多數都是女方。
而男方要麼是沉默不語,要麼就是和女人爭辯幾句,發現沒什麼起到應有的作用後,他會選擇繼續沉默。
由此,女人便開始有了疑惑:男人為什麼總是習慣性地沉默,是天性如此,還是另有他因?
其實,在兩性關係中,原來,男人「沉默」的背後,隱藏著這4個女人不知道的秘密,今天我們一起來來了解一下。
一、社交上的特殊性質讓他們更偏向於沉默
《歡樂頌》中的22樓的五個姑娘進行小聚會的時候,總是會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而男人們湊在一起卻很少有這樣熱鬧的場景,大多都是某一個人發表一個觀點,然後其他幾個人點頭附和。
這樣的場景不會覺得有多怪異,但如果角色互換一下,就會讓人覺得很不適應。
因為在社會關係中,人們給予男性的社交特徵就是成熟穩重,而沉默寡言給人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能夠更好的他們的特徵相匹配。
假如一個男人在你面前喋喋不休地說個不停,那麼你很難在一開始就對他建立一種信得過的感覺,因為他的表現和他的社交屬性完全不符。
因此,沉默是金大多都是男人身上的標籤,而心理學研究表明,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沉默寡言的男性能夠更好的給人一種威懾力,繼而讓人產生一種對方可靠的信賴感。
二、沉默有時會是一種很好的防禦
《王貴與安娜》中的王貴和安娜爭吵的時候,他總是那個沉默寡言的一方,因為他知道安娜從小嬌生慣養,脾氣一向執拗,在對方生氣的時候如果「迎難而上」,那麼結果只能是讓一個爭吵更加的嚴重化。
相反,如果他一直保持沉默,可能安娜當時會很生氣,但是氣頭過了,火氣消了,也就不會有什麼事了。
因此,在兩性關係中,當矛盾發生爭吵的時候,以感性思維為主的女性通常是進攻型的那一方,這時如果兩個人都唇槍舌劍,那麼矛盾只能是持續擴大。
因此以理性思維為主的男性就會選擇沉默,來對對方的怒氣進行防禦,這時,矛盾就會在一方不回應的情況下而逐漸消減。
三、不愛你了,但又不會明說
電影《無問西東》中的許伯常總是會選擇性地無視劉淑芬,用妻子的話來說,許伯常對外面的每一個人都是和顏悅色、客客氣氣的,可一旦進了家門,一旦見了自己,就會立馬換上另外一副面孔。
外人都只看到劉淑芬是怎麼欺負許伯常的,可沒人看到許伯常是怎麼欺負劉淑芬,他沒有用拳頭,而是用他的態度,用他那冷冰冰的態度來無視自己的付出,不和自己說話,不用自己用過的東西,就連身體接觸都是異常的抗拒和排斥。
許伯常從來都沒有罵過劉淑芬一句話,可是他的沉默卻比那些砸在肉體上的拳頭,那些侮辱人的話語還要讓人心如刀絞。
男人不愛你,便會拒絕和你溝通,和你交流,因為聊天是建立親密度的關鍵所在,而對方對你始終是沉默的態度,那便是不愛你。
四、他渴望擁有一個保存自己秘密的空間
《煙火裡的塵埃》這首歌裡面有一句這樣的歌詞:「我的心裡住著一個蒼老的小孩。」
誠然,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不希望被任何人打擾的僻靜之地,哪怕這個人是自己最親近的人。
無關乎冷漠,也無關乎不愛,只是男人更希望在某些情況下來自己消化那些不愉快的情感,如果有人非要硬生生地闖進來,非但不會讓他們感覺到溫暖,反而更多的是一種冒犯和負重。
有一個段子說,男人成家立業之後最輕鬆舒適的環境,就是下班後的車裡,悠閒地點上一支煙,這一刻所有的時間都是他們自己的,不用去面對家庭裡的瑣碎,也不用去面對職場上的各種壓力,煙抽菸之後,所有的不愉快就有需要收拾心情去面對。
因此,男人的沉默其實有時候更像是一種情緒的自我消化,在一個沒人打擾的空間裡去思考一些問題,然後在一個安靜的環境裡去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有時候沉默的背後是一件好事,有時候沉默的背後是一件壞事,而其中的箇中滋味需要我們自己去拿捏衡量,然後做出正確的決定。
不過大多數時候,男人的沉默是因為他們渴望去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僻靜之地,因此,這時候女人什麼都不用做,不去打擾他就是最愛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