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找「管家」線上保春耕——黑龍江省蘭西縣農業生產託管服務見聞

2020-12-12 瀟湘晨報

新華社哈爾濱3月17日電題:土地找「管家」 線上保春耕——黑龍江省蘭西縣農業生產託管服務見聞

新華社記者李鳳雙、王建

黑土地上備耕忙。眼下,黑龍江省蘭西縣正在開展農業生產託管服務,一些農民為土地找「管家」,當起「甩手掌柜」。為降低疫情影響,網籤託管合同、土地託管貸、集中調配農資……一幅別樣的備耕新圖景, 破解「誰來種地」「錢從哪兒來」「農資怎麼購」的難題,保障備春耕生產順利推進。

土地找「管家」 破解「誰來種地」

人勤春來早,農時不等人。近日,黑龍江省蘭西縣臨江鎮民河村村民李洪福幹了一件「大事」,為自家的130多畝地找了「管家」,當起「甩手掌柜」。

原來他和蘭西縣偉河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籤訂了農業生 產託管協議,每畝地交320元的託管費,從種到收所有環節都由合作社負責,到時在家等著收糧就行。

李洪福種了30多年地,是有名的「田把式」。「我種了這麼多年的地都種不好,給別人管還能有好?」一開始李洪福對託管並不「感冒」。經過2年對比、算帳,李洪福改變了想法。

「每筆投入我都記錄,一畝地成本至少380元,這還不算自己的勞動,農忙時找人幫忙還得下館子。」李洪福說,自己用的是小四輪,託管用的是大農機、精量播種機、大型噴藥機,「同等地塊,產量比自己種高100多斤。」

蘭西縣蘭河鄉農民吳文靜常年在外,家裡有20多畝地,往年都是委託別人籤合同。今年他登錄一款「裕農寶」App,通過手機在外地就可以籤託管合同、交託管費。

為減少土地託管服務籤訂時的人員接觸,蘭西縣開發了農業生產託管服務平臺,利用網絡籤訂託管合同。蘭河鄉瑞豐玉米種植合作社理事長杜亞東說,目前線上簽訂土地託管面積已達5000多畝。

蘭西縣經管站站長邢海民說,去年全縣農業生產託管服務面積達61.5萬畝,其中全程託管18.35萬畝,服務小農戶1.1萬戶。目前,全縣已有50萬畝的全程託管服務意向。

土地託管貸 破解「錢從哪兒來」

蘭河鄉紅旗村村民鄭旭濤有190多畝地,今年託管給蘭河鄉田谷園蔬菜合作社。手裡資金緊張,他在「裕農寶」App上申請了土地託管貸產品。

鄭旭濤的申請直接流轉到建設銀行資料庫,建設銀行依靠大數據,就能看到鄭旭濤的土地託管面積、地塊位置、籤訂的託管協議等信息,審核後,對沒有信用問題的農戶,就可放貸。

「非常方便,在家用手機操作就行,今年的託管費不用愁了。」鄭旭濤說,月利率只有四釐四,不用擔保和抵押。

為解決農戶在農業生產中的資金需求問題,蘭西縣和建設銀行合作,創新農村金融產品,針對土地託管的農戶,今年首次開發了土地託管貸金融產品。

建設銀行蘭西支行行長張濤說,截至3月15日,蘭西縣1326戶農戶線上申請土地託管貸,涉及66850畝地。

「交了託管費,不給種地、種不好咋辦?」農民對土地託管費的擔心不無道理。以瑞豐玉米種植合作社為例,去年全程託管9萬畝,託管資金達3000萬元。

據張濤說,為確保託管資金安全,合作社在銀行開立資金監管帳戶,農戶以刷卡或行動支付的方式繳納,帳戶資金採取授權支付方式進行支付,保障了資金安全。

此外,蘭西縣還出臺《農業生產服務質量監測制度》等相關文件,明確服務範圍、收費標準、服務價格、質量標準等內容,為後續監管提供保障。

線上集中對接 破解「農資怎麼購」

立春過後,黑土地上的農民開始購買化肥、種子等,受疫情影響,往年火熱的農資店,今年變得「靜悄悄」。杜亞東春節前預訂了一部分化肥,最近又通過線上從一家大型農資企業預訂了1000多噸化肥。

杜亞東說,疫情期間不能出門,合作社就通過線上預訂,隨著土地託管面積的增加,近年來都是直接和生產廠家對接,減少中間環節,節約了成本。

近日,位於蘭西縣的黑龍江邦農肥業有限公司,數十名戴著口罩的工人正有條不紊地將摻混肥裝車卸車,現場一片繁忙景象。

這家企業負責人宋臣說,現在工廠兩條生產線的41名復工人員採取24小時輪崗制,每天可生產各類摻混肥1300多噸。

為解決農資儲運問題,蘭西縣積極與多家大型農資企業對接,保障農資品質的同時,實現集中調運、生產資料需求的有效對接。

中化現代農業(黑龍江)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賀說,公司在蘭西建立了技術服務中心,為託管服務組織提供技術支持,尤其是農資方面在蘭西有倉儲,通過網絡形成了農戶、合作社到企業的服務體系。

蘭西縣委常委、副縣長朱華生說,農資企業根據需求進行集中調運,適量儲備,預計蘭西縣50萬畝託管土地農資集中採購將節省約2000萬元。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農業生產託管萬裡行——走進黑龍江大型全媒體直播活動在蘭西縣...
    原標題:《中國農業生產託管萬裡行——走進黑龍江大型全媒體直播活動在蘭西縣正式啟動! 黑龍江農業生產託管模式,不棄田,不減產,有人幫咱把地管!》 國家大力支持以農業生產託管為主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 「田保姆」高效服務春耕春管
    眼下,全國大部分地區開始進入春耕春管的準備階段,不少地方的農民已經行動起來。日前,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向全國1900萬名高素質農民發出倡議,號召他們發揮立足鄉村、聯繫農戶、對接城市的獨特優勢,助力春季農業生產。在今年的春耕生產中,這批高素質農民成為活躍在田間地頭的生力軍,為農戶提供社會化服務,被親切地稱為「田保姆」。南方一些地方正趁著氣溫回升開始田間管理。
  • 直播學農業技術網上選種送到家 黑龍江疫情防控備春耕「兩不誤」
    當前,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備春耕生產的重要時期。如何在疫情防控的同時避免聚集、減少出門,積極準備春耕生產?黑龍江省各地市動腦筋、想辦法,帶領農民「擁抱」網際網路,線上團購種子、下單購買農資、直播觀看農業技術培訓,改變了傳統的備春耕模式。防控疫情的同時,馬不停蹄地準備春耕生產。
  • 生產託管,種出「香鮮美」農業,「託」出鹽城...
    記者日前跑村頭、走田頭,發現一個特別現象:在這裡,無論是耕和種,還是防和收,農戶一個電話,便有專門的組織上門服務,幾個人幾臺機器便可以完成數百上千畝土地的農業生產。這是農業生產託管服務的生動場景。近年來,鹽都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把農業生產託管服務作為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融合器」,讓有能力有技術的人多種田、種好田,推動現代農業邁向高質量。
  • 落實春管春種措施 夯實農業生產基礎——來自春耕備耕現場的報導
    15日,山東德州富益民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魏德東組織開了一場視頻會,和「老把式」們一起商量春耕備耕安排。   在田頭的白雪覆蓋下,青青麥苗蓄勢待發。   魏德東得過「山東省玉米糧王」和「德州市小麥糧王」稱號,不僅是種田好手,還懂經營善管理。
  • 黑土地上耕種「智慧田」
    黑龍江省大力推進科技春耕。目前,黑龍江墾區數字農服體系共計服務農戶29萬餘人,覆蓋耕地面積超過2400萬畝。(資料圖片)北大荒集團七星農場,搭載北鬥導航系統的播種機以每千米行駛誤差控制在2釐米以內進行播種,24小時作業1200畝;自動駕駛模式的農機穿梭田間,播種、起壟、收割……眼下,正是地處我國最北端黑龍江省的春播時節,一場精準化、智能化的春播作業正在廣袤的黑土地上進行。
  • 不負農時,廣東農機助力抗疫保春耕!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南粵春來早,春耕正當時。廣東農機戰線主動作為,充分發揮農機服務組織在春耕備耕生產中的主力軍作用,一手抓抗疫,一手保春耕,努力降低疫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為全年農業生產起好步開好局貢獻農機力量。
  • 穩住菜籃子 保障錢袋子——長洲區全力推進農業生產經營見聞
    為全力推進農業生產經營,打贏脫貧攻堅戰,連日來,長洲區摸清農產品穩產保供家底,落實支農惠農強農政策,不斷拓寬新路子。全城區29個村搶抓農時開展春耕生產,一片忙碌的景象。A 點對點穩住農村菜籃子3月15日,倒水鎮三貴村的祥泰農林實業開發有限公司生豬養殖戶黎亞培的煩心事終於解決了。
  • 民宿房東職業化 農村土地「雲種養」
    「每天人們都會看到打著滴滴,騎著小黃車、小藍車的人穿梭在城市馬路上。你們是否會想到我們行走在田間的拖拉機,飛行在麥田上空的無人機,它們也是共享經濟在農村的拓展。」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說,通過政府部門的組織,農機手和農戶電話溝通的方式現在已經讓位於手機App,2019年全國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達64萬臺,「這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舉,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早最大規模的共享實踐,加快了大田作物現代化。」不僅農機可以共享,農村的土地也可以通過託管形式來共享。
  • 春耕在即,黑龍江省的水稻該怎麼種?這五點值得關注!
    進入三月,各行各業的陸續開工,作為農業大省的黑龍江,春耕工作也愈加引起各方關注!水稻一直都是黑龍江主要的農作物,相信各位糧食人,對於水稻種植都一定有自己的心得體會。今天,容小編給大家提幾個種植經驗,看看是否能幫助各位朋友。
  • 種地也有「託田所」,中國農業生產託管萬裡行正式啟動
    10月11日,中國農業生產託管萬裡行大型全媒體直播活動啟動儀式在山西省壽陽縣舉行。來自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全國各省農業農村廳、農業生產託管金融單位、農業生產託管服務主體等的代表參加。  農業生產託管是在不流轉土地的前提下,農戶將農業生產中的耕、種、防、收等部分或全部環節委託給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經營方式。
  • 南方電網廣西蒼梧縣公司:18支春耕服務隊傾心服務助農戶春耕用電
    趕在春耕用電高峰期前,蒼梧縣公司旺甫供電所黨員服務隊隊員莫海進、倪亞炳、謝煜輝主動上門,在李偉霖的蔬菜大棚裡認真檢查灌溉、通風等用電設備的運行情況,並向他介紹安全用電知識。為保障「春耕」生產用電的穩定可靠,蒼梧縣公司出臺春耕保電措施。
  • 河北:農業「託管服務」超兩億畝次
    日前,記者從河北省農業生產託管服務現場觀摩會上獲悉,目前該省託管服務組織發展到3萬家,農業託管服務面積超過兩億畝次。據介紹,近年來,河北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加快農業生產託管服務發展的部署要求,因地制宜開展農業生產託管服務,走出了一條符合河北實際的農業生產託管服務發展路徑。
  • 河北:春耕人不見 「鐵牛」地頭竄
    春爭日、夏爭時,萬物宜早不宜遲,春耕備耕正當時。《經濟參考報》記者在農村採訪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各地一邊抓防疫、一邊保春耕,播種機、聯合收割機、拖拉機等農機專用車,在今年春耕備耕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農機專用車,以其強勁的動力性能、靈敏的機械性能,以及方便的操控性能,在農業生產中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漢威特肥:泰國好品牌,助力疫情下的春耕生產
    一年之計在於春,對農業來說尤其如此,肥料是保障春耕的必要農資。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階段,同時也進入春耕備耕集中期。 一邊是新冠肺炎疫情,一邊是迫在眉睫的春耕生產。泰國漢威特種肥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泰國漢威)已經全面復工復產,保障即將到來的春耕生產。目前泰國漢威在抗疫情、保春耕的大潮下,運營的近況如何呢?
  • 抗疫春耕兩不誤,惠民供電「零距離」服務春耕春灌用電
    「桑落墅鎮是重要糧食產區,為了保證村民春耕春灌用電,我們開通了『春耕春灌保電綠色通道』,對轄區內變壓器和供電線路進行全面『體檢』。」大桑供電所所長高學勇介紹,供電所派出專人幫助村民對春耕春灌生產的用電線路、電錶箱等電力設施進行隱患排查和消缺維護,為村民春耕春灌用電提供安全保障。
  • 河南星創天地精準助力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當好農民的「科技大管家」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尹江勇  「這次疫情期間,我種的200多畝小麥多虧了星創天地,從打藥除草到網上代購物資,跟『大管家』一樣跑前跑後,今年春耕才沒掉鏈子!」3月17日,周口市項城市王明口鎮孔莊的種植戶孔鵬告訴記者。
  • 各地分區分級恢復春耕生產秩序:不負春光 播種希望
    遼寧省: 備足農資保春耕  本報訊 記者張允強報導:雖然距遼寧的春耕春播還有一段時間,但該省農資市場已經備足春耕生產所需的主要農資。遼寧省農業農村廳公布數據顯示,目前全省春耕所需主要農資市場儲備量基本與上年持平。  遼寧鐵嶺開原市興開街道小山崗村村民張桂梅終於放下了懸著的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張桂梅一直擔心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會受疫情影響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