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至11日,「第十七屆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系統技術應用研討會暨AFC專業產品展示會」於北京召開,來自50多家地鐵業主單位、10家設計院的600多名與會代表,共同探討、展望AFC的未來。
思必馳智慧城市應用事業部首席架構師張順在大會上,帶來了題為《智能語音交互在軌道交通行業的應用》的分享,全面展示了思必馳的軌交產品方案。
思必馳智慧城市應用事業部首席架構師張順
目前,思必馳軌道交通產品方案已可用於AFC自動售檢票系統、客服系統以及ISCS綜合監控系統,專注於智能交互和智能問答,落地於站點大廳、監控中心、客服中心及客戶端,為車站乘客及管理人員服務。
張順重點分享了思必馳全鏈路語音語言技術在AFC自動檢售票系統的應用和背後的近場多模態語音交互技術。
國內城市軌道交通AFC系統從誕生到現在,已經走過了近30個年頭,始終朝著自動化、支付方式多樣化的方向持續發展。而思必馳人工智慧技術賦能的智能語音售票機,將為乘客們帶來更智能更便捷的入站方式。
語音交互購票,動口不動手,無接觸交互
當乘客們走近智能語音售票機,對售票機說出想要去的地方,售票機就能夠自動向乘客推薦線路和站點,並支持全流程無接觸購票方式,除了目標站點,票數、支付方式等均可進行語音交互。乘客掃碼即可購票,全程不過10秒。
流暢的購票過程背後,是思必馳自主研發的近場多模態語音交互技術,在給予其強大的技術支撐。
當乘客靠近時,售票機的攝像頭檢測到人臉後自動喚醒語音服務,人臉檢測的速度小於200ms,準確率大於99%。乘客離開時,售票機自動進入休眠模式。
當乘客對售票機說話時,攝像頭通過唇動檢測來定位用戶交互意圖。與此同時,售票機還具備拾音降噪功能,在與乘客交互的過程中,會對地鐵內的廣播聲、嘈雜人聲、非業務辦理人員的聲音進行有效的降噪和抑制處理,通過語音信號處理和人臉檢測的融合算法來進行降噪處理,提升在這種噪聲環境下的語音拾音性能。
為乘客提供服務,人性化是第一目標。
當乘客們購票時,難免會出現只知道目的地卻不確定目標站點的情況。而智能語音售票機的模糊地點購票功能,依託思必馳全鏈路語音語言技術和地圖軟體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對地方地理所有POI點的識別模型訓練,能夠輕鬆識別出乘客要去的目的地,結合地圖SDK,顯示出附近的站點供乘客選擇。
而針對不會說普通話的特殊乘客,智能語音售票機支持英語及各地方方言,聽得懂乘客的口音,無礙交流。
車站作為客流集散中心,諮詢服務的需求量巨大。張順介紹:「針對軌交站點這一實際需求,思必馳也可提供智能語音諮詢機,還可為業主打造專屬的數字人,並提供多渠道客服。」
日常使用時,智能語音諮詢機可面向乘客提供運營線路、運行時間、票價、常見問題等語音自助查詢;遇到特殊情況,乘客也可通過選擇人工服務,進行視頻對講,解決知識盲點及投訴問題。
軌道交通與人工智慧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迎來了新一輪爆發。被視為中國經濟新未來的它們,未來將如何協同發力,顛覆人們的未來出行方式?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