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先森,來聊聊今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吧。獲得金像影帝的太保,在《叔·叔》一片中有出色表現,這個角色此前已獲得香港評論學會影帝和香港電影編劇作家協會最佳角色獎,也成為金像最佳男主角的大熱門,外界對他得獎毫不意外。
最終,他也憑藉著這個同性戀角色,拿下人生當中的第一個影帝。這個當年在大明星成龍身邊的龍套演員,終於達到了很多演員一輩子難以企及的高峰。這裡,也包括名滿天下的成龍大哥。
69歲的太保本名張嘉年,是武打演員出身。一歲時到臺灣,在高雄讀完小學後,全家舉家搬至香港,香港的同學用廣東話喊他「臺保」─來自臺灣的阿飛。從影已經50年,拍過的電影超過250部,但早年多是演出無名字的小角色和配角。
太保中學剛畢業時,由已故演員午馬帶入行,從70年代開始即在電影中擔任演員。他參演的電影類型非常的多,無論是當時流行的殭屍片、成龍的功夫喜劇或是洪金寶的福星系列以及黑幫電影古裝武俠片,都可以看見他在其中的演出,他多半扮演反派配角,飾演黑道人士最令人印象深刻,他也是香港幫派電影中令人感到很熟悉的面孔之一,太保並且曾經以《公僕》一片入圍過第二十一屆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80年代初,成龍組建自己的團隊「成家班」,積累了武打片經驗的太保跟隨成龍,成為「成家班」特技演員之一。
雖然,太保曾參演不少「成家班」的經典作品,但他個人事業卻是一直成績平平。後來,他也只能和一部分人一樣離開了成家班。太保是香港的電影演員。但在12歲之前都在臺灣度過,說的一口好閩南話,這也使得他演出臺灣角色一點都不顯生疏。
90年代中期,太保往臺灣謀求發展,摘下「打星」標籤,開始演出文藝片。
事實證明,「打星」出身的太保演技其實很細膩動人。2000年,一部《運轉手之戀》讓他奪得金馬最佳男配角。
《叔叔》是太保第一部擔正當男主角的電影,一個年近七旬、曾演出無數小角色的他能同時「擊敗」郭富城、古天樂和易烊千璽獲得影帝,可以說很「勵志」,也可以說是他厚積薄發的必然結果。從1985年憑《公僕》獲得金馬獎提名,到2000年憑《運轉手之戀》拿到金馬影帝。雖大多數時間以配角的形象出現在銀幕上。但年近70歲的他,並沒有在配角身份中故步自封,但仍在試圖突破自己既有的角色形象與定位。這次努力,是對他多年來辛勤工作的一種肯定。
不過,說起多年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成龍成家班的兄弟,太保太不起眼了。這也或許是他在功夫動作演員這條路上選擇放棄,而轉演正劇的原因吧。
當年的成家班就是武行裡的「飛虎隊」,勇猛果敢無所不能。有他們出現便預示著驚心動魄、精彩紛呈。香港的動作指導高手如林,是香港金像獎獲獎次數最多(9次)的動作班底,也是唯一能連續三年奪動作設計的班底。
但是除了成龍,成家班幾乎是一般默默無聞的幕後英雄,他們很多人都消失了。
馮克安生於演藝之家。1995、1996年馮克安淡出影壇,2002年開始回歸,2004年在周星馳《功夫》裡扮演琴魔「地殘」一角,但很快就又「消失」了。
周潤堅,1967年開始進入電影圈,同樣是在武行做起,1978年加入成家班,當時的他已經是從武師做到了武術指導。隨著香港電影衰落,周潤堅逐漸退出電影圈。1995年之後,幾乎沒有在影視圈裡。
比較有名氣的是林國斌和盧惠光,現如今也只能在一些電影裡演演配角。而最終,當年這個成龍身邊賊眉鼠眼地小跑龍套的太保,卻憑藉著自己的堅持和努力沒拿到了成龍都沒能拿到的影帝,真的佩服他的毅力。《叔·叔》這部影片是由楊曜愷執導,太保、袁富華等人主演的一部同志電影,電影講述了兩位男同志在櫃中藏了很多年,甚至已經組建了家庭,卻在老年時遇到了彼此,不得不在一些事情中做出抉擇的故事。
除了金像獎之外,該影片還獲得了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泰迪熊獎的提名。以及第56屆金馬獎的最佳劇情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獎四項大獎的提名。
恭喜太保,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為後輩影人樹立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