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他們是逆行的戰「疫」夫妻檔,一個主動請纓去了北京最嚴重的病區——佑安醫院新冠重症的搶救室,一個志願參加社區一線防控,每天奔波於登記、隔離、入戶、勸返、辦理證明、拿快遞等一系列防疫工作;疫情期間,她是社區裡守望鄰裡的抗疫巾幗,她與七位巾幗志願者組成了「抗疫巾幗志願八姐妹」服務隊,深入社區防疫一線,樓門消殺、生活品採購、小區值守……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豐臺區湧現出許多不畏艱險,勇往直前,肩負著戰「疫」有我的使命感,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地做著貢獻的典型家庭。由豐臺區委宣傳部和豐臺區婦聯共同主辦的與幸福同行---2020年尋找「豐臺最美家庭」活動第一季度「豐臺最美家庭」榜單發布。此次尋找「豐臺最美家庭」活動對那些參與抗「疫」鬥爭,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庭典型予以表彰。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從豐臺區獲悉,第一季度共推出「豐臺最美家庭」40戶,分別來自全區21個街鄉鎮和各委辦局單位。其中豐臺區推薦的趙立建、張晨、司紅星、曹桂丹、張雪梅家庭還被評為第一季度「首都最美家庭」,劉尚輝、姚麗麗、張海琨、張菊家庭獲得「首都最美家庭」提名獎。
趙立建是洋橋派出所戶籍民警,他的妻子康樂現就職於北京佑安醫院。疫情開始,康樂第一個報名參加了一線的應急工作,直接投入到新冠肺炎「重症搶救室」的工作中,那裡危重病人最多、感染風險最大,是醫療救治的重點。趙立建的工作是居住證辦理,崗位毗鄰外地人流最密集的北京南站。他們在疫情期間把兒子託付給奶奶照管,夫妻雙雙堅守抗「疫」一線。
趙立建家庭
張晨的妻子劉璐璐是北京佑安醫院的一名護士,從這場疫情開始就主動請纓去了北京最嚴重的病區--佑安醫院新冠重症的搶救室,並一直堅守在那裡。張晨積極支持愛人工作,請父母幫忙照顧3歲的孩子,自己也參加到社區一線防控工作當中,管控好小區的防疫閘口,每天都在登記、隔離、入戶、勸返、辦理證明、宣講、安慰、拿快遞等一系列工作忙碌度過,有時還要進入隔離人員家中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問題。
張晨家庭
司紅星在疫情期間帶領生態環境執法隊員對區域內的疫情隔離點進行生態環境監查監測工作,重點對隔離點排放廢水中的生物毒性、餘氯、糞大腸桿菌進行檢測,對涉疫生活垃圾進行管理處置。這些平時只不過是髒亂差的檢查內容,到現在卻變成了可能是有關生死的考驗。妻子李莉是豐臺鎮東大街社區黨委書記和居委會主任,也始終堅守在社區疫情防控第一線,緊急為社區制定防控方案、全力做好村居防「疫」工作,以責任和擔當、以初心和使命撐起了社區安全的一片天。
司紅星家庭
曹桂丹與七位巾幗志願者組成了「抗疫巾幗志願八姐妹」服務隊,主動請纓參與社區一線防控工作。每天兩次給小區所有樓門消殺、為獨居老人採購生活品、協助社區幹部辦理出入證、小區值守,凡是有需要的地方就都有她們的身影。她們全力配合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緩解社區工作壓力。
曹桂丹家庭
以法律援助「傳遞信心」。防控疫情期間,張雪梅不僅參加了青少年諮詢平臺防控疫情專項服務活動,還參加了困境兒童保護熱線和12348熱線諮詢解答工作,為群眾和廣大青少年及家長提供7*24小時的疫情防控遠程法律服務。她組織各地律師參與涉及困境兒童、學校防疫等法律諮詢,以及在線普法等法律服務。她的丈夫也每日工作在單位的一線,為單位疫情防控工作積極研究政策、制度。大女兒和老人則承擔起了他們的家庭後勤保障工作。
張雪梅家庭
……
豐臺區婦聯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尋找「豐臺最美家庭」活動從2014年開始到今年是第七年。今年活動的推選方式和名額由原來每年在「5.15」國際家庭日一次性揭曉命名100戶「豐臺最美家庭」調整為月尋、季推、年選的方式,將活動貫穿全年。此次評選活動,展示了在疫情防控等重要工作、重大活動保障及志願服務常態化工作中豐臺區湧現出的先進家庭形象和事跡,倡導全區以家庭為單位樹文明新風,小家美帶動大家美,為疫情防控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穎
編輯:王海萍
流程編輯: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