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被特赦後向中央統戰部如實反映了發生在重慶戰犯管理所的兩件事,一件是1957年管理人員喬某採取不正當手段從其手中低價買了他的一塊進口手錶,一件是1955年管理人員姜某通過管理所從其手中買了一支派克鋼筆,中央統戰部、公安部對此極為重視,專門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落實,最後處理了喬某(革命老區參加工作的老同志),而對於這支筆落實得也相當詳實。
沈醉劇照
據當事人姜某後來撰文回憶說,1955年關押在重慶戰犯管理所的沈醉要鑲假牙,可按當時的管理制度,鑲牙不屬於疾病,不在公費報銷範圍,於是就向監管人員姜某反映,想把他私人一支派克鋼筆賣掉,經請示預審處處長王巨洲批准,由看守所內勤張家明拿到寄賣行估價19元(相當一般同志當時近半個月的工資),姜某以此價買了這支鋼筆。事情調查清楚之後,又把這支筆拿去給沈醉親眼目睹一下,後來沈醉看了筆又退還與姜某。公安部調查組同志最後下結論說:「這件事雖然經調查證實你(姜某)沒有什麼錯誤,但是作為公安人員買犯人的東西應該說還是有教訓的。」
沈醉
一支派克筆是件小事,但共產黨人處理這件事的認真態度足以讓戰犯心服口服,所以後來沈醉先生在寫回憶錄時說到四個想不到:一想不到共產黨人能把這一百多號高級戰犯集中到一起進行教育改造,歷史絕無;二想不到這些被稱為戰犯的老人在管理所裡能夠快樂而不乏味地生活、勞動、改造並積極地追求著出獄後的自由生活;三想不到這些曾經的死敵、打手乃至過去的反共專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四想不到這些人絕大多數出獄後堅定地站在了愛黨愛國的立場上。
沈醉
改造一個靈魂,比取得一場聲勢浩大的戰役要困難得多,更何況這些當時被稱為「臭硬」的頑石呢,細節決定成敗,看來一點不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