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川普政府突然襲擊,宣布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川普籤署命令,規定除美國公民和永久居民以及他們的直系親屬之外外,禁止所有在過去兩周到過中國的人入境,當然也包括中國人。
2月1日,澳大利亞政府也宣布類似政策。
川普 (圖/politico.com)截止2月2日18時,數據顯示,這次新型冠狀病毒已經蔓延至全球二十幾個國家。
中國之外,確診感染最多的是日本,20例;隨後是泰國,19例;新加坡,18例,韓國,15例,澳大利亞,12例,美國、馬來西亞和德國都是8例。
疫情蔓延迅速,很多國家自然要採取防範措施,不過直接採取「禁止中國人入境」的,只有美國和澳大利亞兩國。
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在宣布執行這一政策時,不斷強調,目前美國公眾面臨的直接風險「很低」。
有人問,既然風險很低,為什麼要採取這麼激進的措施?
阿扎爾的回答是,因為這是一種新型病毒,充滿「不可確定性」,為了確保安全,採取這一政策。
但美國國內顯然有不同的聲音。
正在忙於競選的前副總統拜登,31日在艾奧瓦州一次演說中就說川普的反應是「歇斯底裡」。
美國《國會山》日報網站2月1日報導稱,拜登認為,川普上臺後,削減了支持全球衛生研究的資金,削弱了和國際衛生組織的聯繫。現在一旦有事,又表現出他歇斯底裡和仇外恐外的情緒,制定這一製造恐慌的政策。
拜登並呼籲,此時應該講科學,而不是任由川普用製造恐懼來代替科學的時候。
拜登:川普「歇斯底裡」 (圖/thehill.com)也有分析認為,川普此時突然「果斷」,也有競選連任方面的考慮——這個時候,誇大事情的嚴重性,表現出「果斷」,往往很能迎合民眾的恐懼心理。更何況,川普是個中老手。
其他一些國家是怎樣防範的?
從目前能看到的公開信息看,確診病例比較多的國家,多少都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日本,韓國動用包機將身在武漢的本國公民接回。包機接回本國公民的,還有英國、法國、紐西蘭、印度和印尼等國。
另外,一些政府也採取其他措施。
日本政府宣布,從2月1日起,拒絕過去兩周在湖北省逗留的外國人入境。政策局限於湖北省。
2月2日下午,筆者有友人(中國人)從北京返回日本,「一路順利」,只是所乘的高鐵和飛機都比較空,目測因為人太少,「一些航空公司恐怕也不得不取消航班」了,
新加坡政府也已經減少往返中國的航班。
俄羅斯暫時停止對華免籤旅遊,暫停向中國公民籤發工作籤證,禁止中國公民經蒙古國抵達俄羅斯邊境。有媒體報導,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衛生部長哈吉杜1月31日稱,當前沒有證據表明宣布國家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是合理的,加拿大也不會像美國一樣禁止曾到訪中國的外國人入境。
加拿大衛生部長哈吉杜 (圖/nationalobserver.com)據德媒報導,德國衛生部長也認為,如果加強防範,民眾不必過於驚慌。
實際上,世衛組織在宣布此次疫情為全球衛生緊急事件後,總幹事長譚德賽明確表示,全球需要高度警惕,但不建議封鎖邊境之類的激進措施,認為這些激進措施往往導致信息不暢,援助物資不能及時抵達等問題。
更有分析認為,關閉邊境之類的政策看似果斷,但實際上,極端政策極有可能引起極端對策,由於政策過於嚴厲,很可能導致有人從「非正規渠道」入境,到時反而信息缺失,不易管理。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隨著疫情發展,有不少國家出現對中國人很不友好的情緒。一些國家的民眾在網上簽名呼籲政府,禁止中國人入境。事態如何發展,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