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臺灣網絡使用概況

2021-01-07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圖源:網絡

作者 李平 特約評論人

據《2019年臺灣網絡報告》調查顯示,2019年臺灣整體上網率再次提高到 85.6%,如此高普及的網絡使用率正驅動臺灣邁向數位化的社會,網絡對臺灣社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2019年臺灣整體上網使用率達歷年最高

《2019年臺灣網絡報告》調查結果推估全臺12 歲以上上網人數達 1898 萬人,而全臺上網人數經推估已高達 2020 萬,整體上網率達 85.6%;推估全臺家庭可上網有 793 萬戶,全臺家戶上網比例達 90.1%,主要上網方式為寬帶上網,比例高達 89.3%。調查顯示 12 歲以上個人曾經上網率2019年達到 89.6%,為歷年最高,推估全臺上網人數也是首次突破兩千萬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上網率增加最多的年齡層為55歲以上群體,共增加兩成。

根據整體網絡使用時長的分析,臺灣人一天有近8小時都在網絡上,而又有一半的時間都是都過手機來使用網絡,對於網絡的依賴程度相當高。通過手機聯機的比例多達119%,顯示臺灣民眾有一定比例用戶使用兩隻以上手機裝置,手機聯機持有數量相較於前一年有微幅的降低。網絡使用比活躍社交媒體使用人口還略低50萬左右。而整體活躍社交用戶並無實質的增長。

每人擁有8個社群媒體帳號

以全球平均而言,每人擁有8.6個社群媒體帳號,就臺灣使用情況,相較於全球略低為8.4個社群媒體帳號,其中有35%的使用者將社群帳號作為工作用途。

臺灣使用社群平臺的用戶近九成,2019年社群平臺使用數量並沒有明顯的增長。儘管Facebook在過去幾年陸續爆出洩漏個人資料等相關醜聞,如今已不再是臺灣獨大的社群平臺,Youtube在2019年迎頭趕上和FB並駕齊驅,旗鼓相當。LINE/ FB messenger仍是臺灣人最常使用的社群工具平臺,Instagram在過去一年也大幅增長,成為非IM工具類的第三大社群平臺。

臺灣地區 Facebook 數據幾乎零增長,但反觀廣告主重心皆在 Facebook 廣告,導致受眾與整體曝光量無增長的情況下,廣告競價增長成為亮點。反觀Instagram, Linked 等新興社群媒體雖整體受眾並不如 Facebook 龐大,但因受眾較為目的導向,也較為垂直,故逐漸受到廣告主的青睞。

實時通訊APP使用比例最高

根據數據顯示,臺灣人在使用手機APP的比例中,實時通訊APP仍為最大比例,其次分類為社群平臺、地圖、娛樂、遊戲。出乎意料的是,地圖APP名列前三名,顯示臺灣人依賴地圖APP的程度相當高,不管是導航、路線規劃還是尋找店家等等。

從數據可看出,臺灣地區用戶大多依賴媒體平臺,所以 LINE、Facebook 仍為APP活躍用戶排名前端。有趣的是,由於2019年寶可夢在臺灣舉辦多次活動,以及媒體不斷渲染宣傳下,寶可夢在遊戲APP活躍用戶排名仍佔據第一名寶座的位置。在下載量來說,由於2019年是外送平臺非常活躍的一年,所以Foodpanda佔據 app 下載排行第一名並不意外,其次Ubereats也名列前茅,可想見外送平臺會在2020年持續活躍。

在APP消費排行榜,除LINE、愛奇藝、KKBOX外,意外的是其他入榜以直播與交友軟體為大宗。包含17直播、浪Live、探探、Justdating、Pairs等,可見臺灣用戶對於交友的需求強烈且很願意付費。

內容付費率增5.1%,最愛聽音樂追劇

根據Similar Web以及Alexa排名顯示,除大型入口、社群網站外,臺灣人偏愛主流新聞媒體如東森新聞、自由時報、雅虎新聞等,有趣的是臺灣人還偏愛購物網站,Momo購物、PChome以及蝦皮購物均名列前茅。

在眾多內容服務中,臺灣人最偏愛在線影音內容,佔整體在線內容活動中的96%,其次為閱覽Vlog、聽串流音樂、Podcast與在線電臺。有趣的是Podcast在檯面上的聲量雖然不高,但使用量卻高達45%,也就是近一半的網絡用戶都有使用podcast內容。一直關注臺灣網絡發展情況的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資深研究經理胡馨尹指出,在娛樂方面,大眾願意為內容媒體付費的程度正在提升,相較2018年提升了5.1%,達到付費率20.7%。其中最大宗近6成5表示會看「戲劇、連續劇」。

進而分析影音內容使用者輪廓,報告指出以聽音樂和看節目戲劇為最常使用的內容媒體,比例超過75%。而使用率與年齡呈現反比,顯示內容經濟方興未艾,而且X(39-54歲)、Y世代(24-38歲)大有潛力可挖。

電子支付用戶快速增長

2019年,電子支付品牌市佔排名前兩位的分別是Line Pay(52.7%)和Apple Pay(39.4%),2017年成立的臺灣本土電子支付品牌街口支付以19%的市佔率排名第三。擁有1200萬會員數的全聯2019年5月推出「PX Pay」後,短短半年異軍突起,搶進行動支付品牌市佔率第4名(8.0%)。全聯憑藉厚植線下消費者基礎,以後進之姿,半年時光就擠下在市場分別已滿2年和4年的前輩:臺灣Pay、Pi行動錢包。2019年較去年增加了將近1成的行動支付使用率,達到25%。用戶數則是大幅增長,達到588萬人,比起去年同期增長近67%。用戶雖然多數使用單一品牌,但「全聯PXPay」的使用者有超過6成同時使用其他支付品牌者,因此用戶也有機會增加其他品牌使用度。

調查發現指出,當前行動支付市場競爭激烈,有效的結合數字與實體服務,由虛實整合相互帶動發展,以垂直與水平整合出的電子商務服務,跨域合作打造更完整的無現金社會生活,藉由行動支付靈活之財務金融科技,將為臺灣開啟新網絡商機。然而網絡經濟服務環繞更高的信息安全風險,並更需要使用者信賴,調查發現即使已經是行動支付的使用者中,仍認為便利性有提升空間,如何讓行動支付產業成為藍海市場,正在考驗臺灣當局與產業的發展策略。

網購含金量增加

臺灣民眾2018年與2019年網購率差異不大,都在6成5左右,平均每月花費是2661元(新臺幣,下同),但是每月平均金額增加208元。尤其是X世代(39-54歲)增長最多,增加了1127元,含金量大幅提升;而最愛網購的年齡層則是Y世代(24-38歲),連續兩年網購率都超過8成;Z世代(12-23歲)雖然平均網購金額僅在千元出頭,但前景可期。臺灣整體B2C電子商務在2019年增長13%, 每人平均在網絡購物消費達美金1799元(約4萬5千元新臺幣)。

行動支付讓線下消費更便利,網購則是讓大眾免出家門享受購物樂趣,若通過在線服務與線下消費購物結合,將帶起網購使用率和客單價提升。「東森購物網」暨香港「草莓網」執行長楊俊元指出,臺灣網絡市場開放,從網絡電商和業者的角度,他樂見其成。但他提出跨境和境外電商進入臺灣,與在臺電商法令規範限制有所差異,從法律監管角度,「遊戲規則一致,對大家都好。」期待當局對島內外電商業者劃出相同的起跑點。

法律規管與數字落差需要網絡治理

調查發現,臺灣的高度網絡普及率,已為臺灣在經濟、社會、文化帶來新一波的發展動力與契機。然而,在數字行動化社會成型的當下,具備完善的網絡基礎建設、行政便民的數位化當局、活絡繁茂的電子商務活動,但也同時引發在數字虛擬社會中亟需解決的網絡治理、法律規管與數字落差等重要網絡議題。調查指出,目前臺灣有一成民眾仍未上網,其中在65歲以上佔39.0%,南部地區佔13.5%,縮短數字落差的最後一哩路,主要仍集中於「年齡」與「區域」二項主要因素。

針對臺灣有一成民眾仍未上網所產生的數字落差,「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吳齊殷稱,從人口結構來說,年齡其實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因為社會是動態的,我們的年齡每年都在增長,所以即便目前仍有一些 65 歲以上未上網的民眾,10 年以後網絡用戶變老了,上網率一樣可以走向 100%。他認為,社會問題比年齡問題更重要,因為數字社會結構是去中心化的,我們原本以為在網絡上每個人都可以暢所欲言,跟不同的人進行辯論、交流,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人們想辦法跟自己的同溫層聚集在一起,因此社會就產生了對立、衝突,人們可以對同溫層裡面的社會信任感很強,但對於非同溫層來說卻完全不信任,這其實才是更嚴重的數字落差。既然網絡結構造成這樣的社會分類,臺灣社會應該思考,能通過什麼樣的技術來打破同溫層界線,重新建構開放的社會信任。

通過2019年臺灣網絡報告顯示,全臺整體網絡使用情形已大幅提升,各年齡層的網絡使用率將趨於平衡,尤其55歲以上族群在近兩年已提升兩成,如此高普及的情況下正驅動臺灣邁向數位化的社會,其中伴隨著電子支付、社群媒體的應用,將促進數字經濟活絡,使網絡基礎推展至應用層面,並讓臺灣用戶在數字網絡使用上更加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一系列網絡治理、信息安全、法律監管等問題,需要臺灣當局妥善應對。

相關焦點

  • ...並曾於2019年勒令臺灣駐斐商務機構不得使用臺偽稱,不得在斐濟...
    2020-10-19 22:25:39來源:FX168 【趙立堅稱臺灣沒有所謂外交官】針對臺方稱大陸外交官在斐濟毆打臺「外交官」,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首先,臺灣在斐濟根本沒有什麼所謂「外交官」。
  • 2018年臺灣社會文化概況
    2018年7月臺灣財政部門公布最新綜所稅統計數字,年收人約468萬元的人位居前5%,比年收入在65.3萬中產階級的人收人多了7.2倍,更比年收人4.4萬元的民眾多了104倍,貧富差距創下歷史新高。2018年3月全臺灣瘋狂搶購衛生紙的亂象,正折射島內廣大底層民眾經濟生活的窘境。    (三)老齡化、少子化問題叢生。
  • 中國鋁電解電容器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9-2025年)
    (3)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4)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5)企業經營優劣勢分析    6.4.6 中國臺灣豐賓電子集團      (1)企業發展概況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6.4.7 中國臺灣凱美(Jamicon)      (1)企業發展概況
  • 2020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臺灣蟬聯第一...
    2019年,受全球半導體市場整體下滑影響,我國半導體產業市場規模為1441億美元,同比下降8.7%。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數據,2014-2019年中國半導體行業規模雖然呈現波動變化態勢,但中國半導體市場規模佔比整體呈上升趨勢,2019年中國半導體市場規模佔全球比重上升為34.97%,且已經是全球最大和貿易最活躍的半導體市場。
  • 2019年日本飲料市場概況之一自販機
    2019年預計日本自動售貨機行業銷量減少3%,主要原因為:1、冷夏導致製冷產品銷量下滑;2、暖冬導致加熱產品銷量下滑;3、競爭對手的增加:除了與傳統渠道的競爭外,藥妝店也開始銷售飲料。截止2019年末,主要飲料廠家的自動售貨機臺數與2018年比在減少,主要飲料廠家售貨機規模如下:1、 日本可口樂:88萬臺;2、 三得利食品國際:41萬臺;3、 朝日飲料:28.6萬臺;4、 大德飲料:
  • [評,不平]2019年,臺灣發生了什麼?
    2019年從春節期間臺灣華航一場混亂的罷工開始……華航唱罷,遠航登場,12月12日,臺灣遠東航空突然無預警宣告停飛。    小黨不甘寂寞也來添亂,8月6日,頂著「白色光環(力量)」的臺北市長柯文哲在生日當天成立了臺灣民眾黨,放眼於在2020年「立委」席次爭奪,成功擠掉內亂的「時代力量」榮升島內第三勢力。
  • 2019年中國臺灣直銷10強報告
    1安利104億,0.7%在下滑了2年之後,2019年,安利取得微幅成長,以104億元的成績穩居臺灣直銷冠軍寶座,也是至今臺灣唯一一家營收破百億的直銷公司。2019對臺灣安利來說,是特別的一年:這一年來因應數位化轉型,實體門市據點進一步裁減,但保留的門市卻擴大改裝與升級,增加體驗與服務項目。
  • 臺灣資策會MIC行動支付調查:Line Pay使用比例最高
    臺灣資策會(MIC)日前公布2019年下半年的臺灣行動支付行為調查,調查報告中顯示,臺灣人曾使用過的行動支付,以比例高低依序是Line Pay、街口支付、PX Pay、臺灣Pay、Apple Pay、Family Pay。最常使用的環境是超商、量販店、超市、連鎖餐飲、網絡商店。
  • 2019年福建省哪些城區人均GDP超過臺灣?對比一下數據就清楚了!
    福建與中國臺灣相鄰,這兩個省份在2019年GDP究竟情況如何?又有哪些城區人均GDP能超過臺灣地區呢?不妨根據它們各自2019年GDP的數據來進行一番比較,來了解一下真實情況如何。為此,小編編制了福建省與臺灣地區的2019年GDP比較分析表,如下表1所示。
  • 臺灣基本情況
    一、地理概況中國臺灣地區,是指臺灣當局控制下的臺灣省(包括臺灣本島與蘭嶼、綠島、釣魚島等附屬島嶼及澎湖列島),以及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烏丘等島嶼,陸地總面積3.6萬平方公裡。臺灣經濟作物主要有甘蔗、茶葉、花生、芝麻、菸草、蘇麻、香茅草、檳榔、花卉等,水果品種繁多,常見的有香蕉、菠蘿、柑橘、龍眼、蓮霧、番石榴、芒果等。臺灣地處寒暖流交匯處,臺灣島和澎湖列島海岸線總長約1520公裡,海洋漁業和養殖業發達。二、歷史概況臺灣先住民系古越人的一支,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
  • 臺灣玩具市場概況:授權玩具及遊戲舉足輕重
    隨著經濟復甦,更多的臺灣消費者願意花大價錢為自己的孩子購買昂貴的玩具。零售商們也開始進行門店擴張,並增加推廣活動來促進銷售。這對國際玩具品牌來說也是個好機會,因為臺灣玩具消費者一直都對創新和授權產品情有獨鍾。
  • 福建2019年GDP正式超過臺灣
    老實說福建超過臺灣我一點都不驚訝,我來廈門20多年了,見證了兩地差距的變遷。90年代初,廈門剛發展,那時臺灣過來的人很吃香,意味著有錢人,他們過來都是當老闆開公司做生意的。廈門比較知名臺企有翔鷺石化、燦坤等,在當時是廈門數一數二的企業。
  • 2019年福建GDP總量已經超越臺灣,人均GDP什麼時候能趕超臺灣?
    2019年福建省GDP達到42395億,排名全國第八,2019年臺灣地區GDP數據為4.22萬億元,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福建GDP首次超過臺灣,對福建乃至全國來說有重要意義,90年代臺灣的GDP曾經達到中國大陸GDP的40%,全國排名第一,實力遠超大陸各省,而去年,臺灣GDP已經被被隔海相望的海峽對岸的福建省超過
  • QuestMobile2019年流量增長盤點:還在抱怨寒冬?2019年APP使用時長...
    年過的不容易,今天Mr.QM就跟大家盤點一下流量增長機會,看看隔壁家的小孩怎麼霸榜的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止到 2019 年 11 月,國內移動網際網路用戶平均日使用時長6. 2 小時,APP每月使用數量也增加到23. 6 個,可喜看到使用時長及數量的雙增長。
  • 臺灣運營商臺灣之星今日正式商用5G 打造全民5G網絡
    【CNMO新聞】8月4日上午,中國臺灣電信運營商臺灣之星正式宣布商用5G網絡。官方表示將以更具彈性的資費,讓消費者、年輕用戶輕鬆使用5G網絡上網。臺灣之星今日正式商用5G根據臺灣之星官方提供的信息來看,目前臺灣之星已經覆蓋臺灣月50%的高密集人口地區,包含總計455個重點商圈百貨。預計2021年在臺北市、新北市 、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達到90%覆蓋率,並在2023年讓全臺大部分地區收到臺灣之星的5G信號。
  • 2019年福建GDP總量首超臺灣,張志軍:歷史性突破
    (觀察者網訊)全國人大代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5月23日表示,2019年福建省GDP達到4.23萬億元人民幣,首次反超臺灣地區,這是歷史性突破,對對臺工作具有深遠意義。公開數據顯示,臺灣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初步數據為4.2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經濟增速為2.73%。福建省2019年GDP達到了4.23萬億元,一舉反超臺灣;經濟增速高達7.6%。福建經濟總量首次反超臺灣,張志軍認為「這特別值得一提」。
  • 2019年臺灣政局波詭雲譎、變化複雜
    2019年,臺灣政局主要圍繞2020年臺灣地區兩項選舉發生激烈鬥爭和複雜變化。民進黨當局執政陷入困境,但通過大肆操弄「反中拒統」、香港問題轉移執政不彰的焦點,謀取選舉私利。國民黨面對東山再起的有利客觀形勢,未能抓住民意脈動,逐步陷入被動。
  • 2019年,臺灣GDP總量排全國第九,那麼人均GDP呢?
    據公開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我國GDP總量首次突破了100萬億元的大關,達到了14.4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00.66萬億元)。而受益於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其國內的城市也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諸如四川、湖北、浙江等省份,在2019年,其GDP均獲得了大幅度的提升。
  • 臺灣經濟實力排在全國第幾?對比2019年GDP,與一個省份非常接近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臺灣省在2019年的經濟增速達到了2.73%,很多人對此沒有什麼概念,其實這樣的速度著實可觀,位居亞洲四小龍首位,新加坡和中國香港2019年的經濟增速都不足1%,即便是韓國也在2%左右,2019年臺灣省GDP總量達到了18.9萬億新臺幣,根據去年的匯率(對比的是去年的城市)來看,相當於人民幣4.21萬億元,排在全國的第九位,略落後於湖北省(4.58萬億)和福建省(4.23
  • 臺灣2019年GDP出爐,超過全國25個省份,人均呢?
    目前為止,2020年已經過去了2個多月時間,各地2019年的GDP也紛紛出爐。從我國各省份的最新GDP數據來看,排名前三位的是廣東、江蘇和山東,GDP總量分別達到10.76萬億、9.96萬億、7.1萬億。其中,廣東省成為唯一一個GDP突破10萬億元大關的省份,經濟體量基本上相當於整個俄羅斯(2018年GDP為11.5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