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這部動畫電影,在國內上映後,遭到了兩極分化的評論。有人說它很好,有人說它亂七八糟,前一段時間的《天氣之子》似乎也受到了這種待遇。這兩部動漫都在宣傳時說是超過《你的名字》的優秀作品,結果出來後卻有一堆人說它們比君名差遠了。我沒看過《天氣之子》,所以我不予置評。我看過《聲之形》和《你的名字》,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喜歡《聲之形》。
我當初看完《聲之形》後上網搜了一下評論,給差評的有些人是給的國內版本,而非這部電影。不是我說,一部2小時的電影剪去近20分鐘,真的有必要嗎。
而更多給差評的是給的劇情,以及人物形象,或許是因為剪掉的18分鐘導致了劇情不連貫,轉折生硬,甚至人物形象塑造上面都受到了影響。就比如這裡,硝子與石田在教室裡打架的這一段。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硝子並非不會反抗,逆來順受的乖乖女,而是剪輯影片的人想把她塑造成這樣。
那麼,聲之形究竟給我帶來了什麼呢?(終於扣題了)感動?似乎不止。它不像君名那樣是很容易被大眾接受的題材。校園霸凌,這個題材其實是被很多人迴避的,但我覺得其實《聲之形》所講述的不止校園霸凌,還有對自己犯下錯誤的救贖,甚至在某些方面上,不論作者有沒有這種想法,我覺得它還涉及到了抑鬱症患者。當石田被全班疏遠後,他逐漸變得不敢與人交往,所有的外人在他眼中,臉上都有一個X。不再與人交流,即便是同班同學也不熟識。我並非抑鬱症患者,我不知道他們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但是,想必不會比石田好。(如果我的發言冒犯到了抑鬱症患者,我在這裡表示歉意。)
有人覺得硝子喜歡上石田莫名其妙,這也就成為很多人說《聲之形》差的理由。但是,我想,硝子並非莫名其妙的喜歡上石田,小學時,她只是希望能夠和別人做朋友;而她真正喜歡上石田,也許,是從這裡開始。
這裡是石田在一次去學習手語時偶然遇見了硝子,將當年硝子沒找到的那本筆記本還給了她,並且用手語與她交流。也許在大多數人眼裡,這只是很普通的一次見面,硝子完全沒有理由喜歡上石田。但是,請各位這樣想的人明白一點:你們不是硝子,你們不會知道究竟什麼可以感動她。我也不知道,上面這一幕當然只是我的猜測。我這裡的目的只是想表達:請那些沒有仔細理解這部動漫的人不要再發出一些奇怪的無腦言論。還有,這部動漫的重點不在愛情,而是救贖。
是的,也許你覺得石田不該被原諒,欺負別人的人,即便做了再多的補救又能怎樣,錯誤已經犯下。石田也知道這一點。
自己犯下的罪過會完整地回到自己身上。
所以石田即便是那麼努力,他也不祈求硝子能夠原諒他,一直不敢說出「對不起」。或許會有人覺得可笑,知道自己錯了還不道歉,這算什麼。但是,我前面也說過了,石田他有些類似抑鬱症,非抑鬱症患者請不要用你的立場來揣摩他人的行為。
在最後結尾時,lit的高潮部分響起時,人們臉上的X全部掉落,那一瞬間,我的眼眶溼潤了(因為我的一些個人原因,不容易流出眼淚,不然我的眼淚一定會止不住地流下來)。
為什麼?誰知道呢。或許,這就是感情吧。
不論怎樣,這部動漫給我帶來的絕不僅僅是感動,還有努力,關愛,救贖。我就這樣羅列一堆動詞可能並沒有什麼感染力,但我一個作文不好的人不知該如何表達我的感受,只能用最簡單的語句來表示。
這部動漫告訴我:這個世界,存在著這樣與那樣的不公。努力不一定能得到回報,救贖也不一定會成功。但是,只要你心懷善意地對待每一個人,也許,你會被回以善待。
我在此衷心祝願:願每一個人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