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電商報(ID:kandianshang),作者:電商報,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在一些國家,動蕩時期,握在手中的槍枝是比上帝更可信的存在。
今年疫情初期,很多美國韓國裔、華裔人因為擔心疫情爆發後會引發劇烈的社會動蕩,他們自發登上自家的屋頂,手持步槍,將槍口時刻瞄準著那些即將破門而入的暴徒!
他們出門時,也不忘了穿上一套從淘寶上購買的防彈衣。
01
生活總會倒逼著你轉型!
為他們製作這批防彈衣的,是武漢人小宋。
可能連小宋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做了10幾年的鋼材批發生意,突然有一天會轉行做防彈裝備:這兩個行業除了材料基本相同,差別之大有如雲泥之別。
做鋼材批發生意的時候,小宋一年的營業額可以做到5000萬,5000萬營業額在鋼材批發意味著什麼?就是剛剛解決了溫飽問題!為什麼?鋼材批發的投入成本實在是太高了:因為批發量太大,私人墊不出那麼多錢,拿貨一定要走銀行貸款,那就得背一定的利息;加上工人工資、租金、其他業務費用,最後到手的只有幾十萬左右,說是做大老闆,還不如做高級白領。
所以還是那句話:這世上沒有理所當然的成功,即使有些成功還有那麼多的泡沫沒有擠掉!
2015年左右,國內鋼材市場迎來了寒冬,鋼材不好賣了,能賣出去的也得虧。那時候,小宋一個月的利潤只有1萬元,這點收入還不夠一個一線城市白領的工資水平。
很多同行見勢不妙,紛紛抽身轉行,以避免在時代的激蕩中連句對不起都沒有說就被時代狠狠拋棄。
這個時候,小宋也在考慮轉行,但是又一直在猶豫不決。這時,武漢鋼鐵公司有人找到他,問他能不能生產防彈鋼板。
因為和武鋼有十幾年的合作關係,小宋接下了這個活,這件事也讓他明白:生活總會倒逼著你轉型。
整張的防彈鋼板生產出來後,小宋想到一個問題:武鋼之外的公司對整張的防彈鋼板需求應該不是很大,切成小塊的防彈插板可能更好銷一些。
於是,他把整張的防彈鋼板分切開,做成防彈衣用的防彈插板,並且嘗試著掛到閒魚上。
沒想到,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他在閒魚掛的防彈插板一上架,很快被人搶空了。
初戰告捷後,他馬上開了一家淘寶店。很快,淘寶店的首月成績出爐了,利潤狀況大大好於之前的鋼材批發生意。
從此,這個世界少了一個做鋼材批發生意的人,多了一個做防彈鋼板的人。
02
防彈鋼板的需求隱秘而龐大
沒有踏入防彈鋼板行業前,小宋永遠想像不出現實生活中防彈鋼板的需求會這麼龐大!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對防彈鋼板有需求的,無非是公安、警察等部門,這些部門因為長期和歹徒、危險分子接觸,生命安全時刻受到威脅,對防彈裝備的要求算是常態化了。
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相對於這些有真實需求的「正規軍」,更大的需求來自民間的「散兵遊勇」。
深入防彈鋼板行業後,小宋發現:中國竟然有這麼多的軍迷,難怪國內有那麼多的軍事頻道、國際頻道,每個軍事頻道的收視率都高得嚇人,環球時報總編輯了一個微頭條閱讀量上億,戰略忽悠局張局長擁有大批熱情粉絲。
軍迷在購買裝備時最大的特點,他們對裝備的需求從來都是全套的,頭盔、軍靴、防彈衣、迷彩服,一個都不能少,而且每個都要求是真的。
比如說,他們會對防彈衣的防彈等級提出非常專業的要求,哪種可以防老式54手槍,哪種可以防狙擊步槍,一個個如數家珍。
所以他們在購買產品時,不只是選貴的,還要選對的,即使根本就用不到,但也要賣回去放在一邊,圖的也是個開心。這種情況就像有文化情節的人有事沒事老往家帶書,最後所有書櫃都填滿了,真正看完的書也沒有幾本,但是看著滿書櫃的書,心裡也是一種滿足。
小宋有一次還發現,百度貼吧裡有一個「生存狂吧」,裡面有很多人預言式的天才人物:有人天天想的是怎麼末日生存,有人想著怎麼應對突發的怪物入侵,有人想著在外星人來臨前怎麼自保,在這個吧裡潛伏久了,他一步步把自己的產品放上去,不久就發展了一批固定的客戶。
和平時期防裝備的需求的放大,正好說明了一件事:國內和平日久,對戰爭和危機的反思也從不同的維度投射出來了。
03
真正的最高級別的防護,是人心齊
去年上半年,小宋的店加入了國際賣家,很快,一位馬來西亞的保安賣走了第一件防刺服。
因為產品質量有保障,小宋家的淘寶店在東南亞很快打開了知名度,還有的用戶傳來30件防彈衣的大訂單。
有一次,他接到東南亞一個政府部門的42萬元的訂單,這個42萬元的訂單意味著什麼:從最終的利潤情況來看,如果做傳統鋼材批發的話,賣300萬的鋼材還賺不了這麼多。
中東和北非形勢惡化後,一些負責當地安保工作的當地華人也紛紛委託他生產防彈裝備以加強自我保護,一想到自己的防彈裝備可以讓同胞在海外工作和生活時無後顧無憂,小宋打心裡為自己自豪,也讓他在生產產品時多了一份責任感。
但是,武漢發生疫情後,小宋很快意識到:在病毒面前,再強大的防彈衣也抵不過一隻口罩。
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幾個月後,就如同本文開頭所描述的,當地華人不僅要戴上口罩,還要因為戴上口罩被別人歧視和排斥,還要被迫拿起了阻擊槍,穿起了防彈衣。
這也讓他徹底明白:「其實再好的裝備也不可能做到萬無一失,真正的最高級別的防護,是人心齊,是團結一致。」
在今年抗擊疫情過程中,十多億中華兒女團結一心,以更快的速度和效率控制住了疫情,守住了生命安全的大閘,這,才是最好的防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