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古往今來,英雄名家數不勝數,才子佳人不勝枚舉。時代的變遷中,在那些偉人手下,皆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孫文為他追尋的道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民族的英雄。在後世的我們心中,他是宇宙中的恆星,是漫漫黑夜中照亮那個紛爭年代的星光。我們崇敬,所以漸漸去了解他的事跡,去解讀他的人生。
而在我們瞻仰他時,也不要忘了,他也是個平凡的人,有家室,有子女;在品讀他時,也不能撇去他的家庭與後代。他四個子女的命運,兒子被打壓,三個女兒也是令人唏噓。
能「看看書」孫科
提起孫科,免不了會聯想的他的身份。作為孫文先唯一的兒子,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可也許是父親的看重,在宦海生涯中並未給予頗多的照拂。在他幼年時期,忙於救亡圖存的父親並未長時間陪伴他左右。
兒時的孫科,鮮有玩伴,經常自己尋找樂趣,雖然有著英雄父親,可從另一角度看,他又有著在這一標籤下的別樣心酸。幸運的是,孫先生格外重視對兒子的教育,經常帶書給他,命他勤奮誦讀,而孫文也將「養浩然氣,讀有用書」作為人生的信條,一直到晚年也堅持閱讀。
這一點,在當今看來,實屬難能可貴的品質。如今的人們太容易心浮氣躁,能夠靜下心來閱讀的人也似乎越來越少,而能夠做到如孫文一般的更是屈指可數了。
雖然相比於父親的雄才大略,他的資質可能平庸無常,與同時期的人物相比,他也沒有非常出彩,但是他依然在政壇上發揮著自己的作用。而後世對於他的評價莫過於他立場多變,這在與蔣的關係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雖然他在國軍內擔任著職位,卻只是個沒有什麼實權的空架子。與此同時,委員長的獨裁政策令他不能苟同,致使他遭到打壓。無奈之下,於1949年辭職去往國外,他的政治生涯至此黯然落幕。
為政期間,他如父親一樣清廉正直,從未積斂私財,也因此在海外的日子,他與妻子過得清貧艱苦,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僅僅依靠兒女的接濟,省吃儉用,就這樣度過了十幾個春秋。年逾古稀的孫科,遠離了政治場,始終不忘父親的教誨,閒暇時便會與書為伴。
曾經他也是叱吒風雲的政壇新秀,也曾是反覆無常的「變色龍」,而垂暮之際的他,只是那個看看書、讀讀報的,有著豐富精神生活的老人。我們認識他,或許始於他是孫先生的兒子,而今觀其一生,才發現他不只是國父之子,他還是他自己,那個在政壇中能「看看書」的孫科。
薄命長女孫娫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縱觀孫娫這一生,她是一個命運悲苦的女子。雖是孫先生的長女,卻在襁褓中時,就隨親人避難,背井離鄉,過著漂泊不定的日子。
與父親團聚是在民國創建時,她與妹妹孫婉陪著父親赴各地考察,想來,有著父親的庇護,那段時光是快樂且美好的。後來,他們兄妹一起遠赴美國柏克萊大學留學,在這期間,她勤奮刻苦,學習優異,但天不隨人願,在留學的次年三月,她不幸患上重疾。
就這樣,她重回澳門治療,可收效甚微,在這年的六月,她就此溘然長逝,而這一年,她不過19歲。雖然她有著救國救民的父親,可卻無法拯救她的命運。白髮人送黑髮人,這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無疑是扼腕而惋惜的。
兩段姻緣孫婉
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孫婉的生日也是她父親的生辰,而孫先生對於這個二女兒也是頗為疼愛。童年時期的孫婉,同姐姐一樣,過著屢次搬遷,艱難清苦的日子。
十六歲時,在父親的鼓勵下,來到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留學。也許是念及長女的病逝,擔心孫婉獨自在外,無人照顧,便託同時在美國留學的王伯秋照顧,而此時的孫先生恐怕也不會料到自己給女兒牽了一段姻緣。
二人在交集中,情愫漸生,最後陷入愛河,並為王伯秋誕下了一雙兒女。然而王伯秋在國內還有著原配,而他也並沒有與原配離婚的打算,也許這在我們這一時代來看,王伯秋實屬渣男,不過在那個年代,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
然而在孫先生得知這一情況後,沒有選擇接納,他勒令王伯秋與原配離婚,否則便拆散他們。
雖然孫先生的風流韻事也不少,可對於父親這一身份來說,他是疼愛自己的女兒,說他不會換位思考也好,不會寬宏大量也好,這對於一個父親,看到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有婦之夫來說,憤怒是正常的。就這樣,孫婉與王伯秋這一段愛情結束了。
孫婉第二段愛情是與戴恩賽在一起,結婚以後,孫婉有著和和美美的幸福生活,同樣的,也為戴恩賽誕下一兒一女,在與戴恩賽一起度過了近三十二年後,戴恩賽於澳門病逝,從此,留下孫婉一人與女兒相依為命。
在孫先生的女兒中,孫婉的人生還算順遂,雖曾有過一段無疾而終的愛情,可還是收穫了屬於自己的幸福,晚年雖生活清苦,可還有女兒相伴,她是清貧而滿足的。
從未謀面的宮川富美子
從呱呱墜地的那刻起,那雙懵懂的眼睛裡充滿著天真可愛,也充滿著被父母呵護關愛的憧憬,這對於很多平凡的孩子來說,是簡簡單單便能擁有的。
而這世間是註定無法公平的,每個人的人生的際遇也是不相同的,就像那句話說的:「人生就像天氣,可預料,但往往出乎意料。」而富美子的人生或許就是這樣的意料之外。
孫先生作為國父,曾有一個素未謀面的女兒,那便是富美子,是他的日本籍太太所生,而在富美子還未出生時,孫先生便回到了國內,之後也不曾去過日本。
在她出生後不久便由另一個家庭收養,而她對於親生父親,也是後來才從生母大月燻那裡得知,可惜終其一生,也未得見自己生父一面。我想她是遺憾的,儘管有著一個名聲赫赫的父親,那也是一位從未參與過她的人生的父親,最後還禁錮於立場問題上,終不可相認。
大月薰
《金剛經》中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世事無常,不管你是否有著像孫先生子女這樣羨煞旁人的名頭,但無論是備受蹉跎的孫科,還是三個女兒的坎坷人生,都是在向世人昭示,父母之輩的一切,都不會完全的傳承給下一輩。
最好的生活,是為自己而活,保持「亂雲飛渡仍從容」的心態,去品味這人生百態的起起伏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