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有拆遷,有建設就有可能會有釘子戶。在日本大阪的福島區,這裡有一棟16層高的大廈叫門塔大廈,曾經日本政府也在這裡修路,而這家公司已經買了地皮,要在這裡蓋樓,兩邊互不相讓。最後經過幾年的協商,雙方都做出的妥協,把高速公路修在房子裡面,也成就了這座奇特的建築。
然而,在日本另外一個地方,有一個最牛的釘子戶,現在還在堅守。在1965年日本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最大的機場羽田機場已經不堪重負。日本決定在東京的不遠處修建一座新的機場,叫成田機場,然後在機場到現在已經幾十年了都沒有完工。
其原因,這個機場跑道的中間到目前,還有家釘子戶在堅守,這座機場早期是規劃的三條跑道,第一條跑道長度是4000千米,1978年5月20日建成通航。第二條跑道。由於釘子戶的原因目前只有2500米,只能起降小型的飛機,第二天跑道就被一個農場和一些房子攔腰截斷。
這個房子主人叫高尾紫藤,他是一個大孝子,從他的爺爺開始就在這裡堅守。雖然補償費又給得很高,但是他依然表示絕對不會搬離這裡。由於當年拆遷協議都沒有協商,就提前公布了機場的建設計劃,導致周邊的農民認為發財的機會來了,漫天要價,獅子大開口,最終日本有關部門決定強制執行,然而產生的後果是誰都沒有預料到在。在與幾千農民,幾十年的鬥智鬥勇中,造成了三名警察死亡,150多人受傷。
到了1995年就已經放棄了強制執行,經過努力,到了2005年,當初還剩下十餘戶的農民,搬離的只剩下高尾紫藤一家。由於他始終拒絕搬遷,導致機場每天晚上十一點必須關門,但第二天早上六到七點才恢復航班。因為有規定機場不能影響高尾紫藤晚上睡覺,整個菜地將二號跑道攔腰截斷。
到如今已經堅持了五十多年。二號跑道不僅長度縮水,一直到2002年才開通。由於飛機起降巨大的轟鳴聲,機場還為這戶人家建立的隔音圍牆。由於房子和菜地在機場的正中央,出行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最後不得不在跑到下面建設涵洞,提供他們一家出行。
雖然有諸多的不便,他還是不想捨棄這塊父輩和祖輩耕種了一百多年的農場。
這座日本當年寄予厚望的機場,幾十年過去了,依然沒有達到他當初設計的樣子。日本最牛的釘子戶也迅速走紅為大家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