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中外詩人高峰論壇舉行
「屈原一直在我們身後」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3日訊(見習記者 周磊 馬如蘭 通訊員 歐陽林)今天,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中外詩人高峰論壇在汨羅市舉行。100餘位國內外著名詩人、作家、學者圍繞「百年大變局下,新時代詩歌的變與不變」「溯源與湧流——詩意汨羅江」兩個話題展開文學交流對話。《世界文學》主編高興主持論壇。
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認為,我們生在一個快速發展、變化的時代,每個詩人都應回到時代本身,看到國家、民族的發展方向和整體趨勢,用詩歌回應讀者。面對目前多變的國際形勢,詩歌可以打破一切阻礙,詩歌的傳播可以拉近不同國家、民族人民心靈之間的距離。
作家韓少功提出,當今人工智慧無疑給詩人帶來挑戰,詩歌創作一定要注入自己的靈魂,才能讓詩歌文學永遠有意義。詩人歐陽江河說:「屈原是在絕境中創作,這種絕境是構成他詩歌的重要元素。寫作就是對絕境的提煉,在我看來,屈原一直在我們身後。」
「你們讓汨羅江更加清澈和響亮!」省作協主席王躍文非常開心,希望汨羅江畔的詩歌盛典促進湖南詩歌的發展。「中國有這麼博大精深的文學,又有這麼優美的景色。希望用詩歌架起中俄文學交流的橋梁,讓更多的俄羅斯人喜歡這裡的文學。」俄羅斯詩人娜斯佳以一口流利的中文和獨特的觀點贏得滿場掌聲。
李少君、谷禾、安琪、汪劍釗、李雅蘭等國內詩人、作家、翻譯家,俄羅斯詩歌翻譯家魯登科·瓦列裡、詩人唐曦蘭,蒙古詩人贊丹呼等參加論壇。大家各抒己見,現場熱情似火,著名文學評論家孟繁華不禁感慨:「今天,一個文學的『聯合國』在汨羅悄然誕生!」
原載《湖南日報》(2020年12月14日07版)
[責編:戴蓉]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來源:新湖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