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認知裡,乖巧可愛的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純潔可愛的存在,是值得作為成年人捨得花費所有身心力氣去保護的。
可是,一旦這些姣好飽滿的面貌下,藏著一個成年女性求愛而不得的瘋狂內心,那這就成為了一種反套路的強烈戲劇衝突!
《孤兒怨》的初衷就是想用天真無邪的蘿莉外表,和那深沉憂鬱最後逐漸瘋狂的內心,來構建一種看似平靜但是實際上危機四伏的家庭關係,和內在衝突!進一步強調歐美傳統家庭裡那種隨時被外來威脅打碎到四分五裂的家庭威脅!
《孤兒怨》的故事很簡單,講述了一家人去孤兒院領養了一個小姑娘之後的種種遭遇。其實誰都能猜得出來當女孩踏進家門的時候電影接下來將要發生的故事,這個氣質獨特小姑娘肯定不像表面上那麼溫文爾雅。
約翰和凱特其實自己以及擁有了兩個孩子,但是,小女兒有人格障礙,而第三胎又因為意外流產,這樣的家庭狀態給夫妻兩人造成很大的精神創傷。為了平復這種創傷,兩個人在孤兒領養機構去領養一個孩子,其實心裡還是有一定的借著這個孩子來幫助照看家庭的私心。
所以,那個在事態裡一直冷眼旁觀而顯得格格不入的小女孩就迅速吸引了夫妻倆的注意。她比同齡人冷靜成熟,而且言談舉止之間極其具有技巧和分寸。這樣一個成熟的個體,只需要最小的生活資本,就可以完成安撫情感和照管家裡一些力所能及的瑣事的雙重目的,刨出她有些陰暗的出身,就是完美的領養兒童!
可是,把這孩子領回家之後,原本希望走上正規的生活反而距離正軌越來越遠——人格障礙的小女兒經常性出現細微的傷痕,小女兒對新來的領養姐姐保持著莫名的恐懼;因為流產而精神與身體經受了巨大打擊的母親凱特,也在生活裡經歷一些看似不經意但是危險程度越來越嚴重的「事故」;
而後來,本來健康的大兒子也莫名其妙地被捲入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故裡面……整個家庭的原著居民,被一股外來的力量所裹挾著,不得不面對一些看似不經意的意外。而這些意外程度逐漸加深,開始威脅到家庭成員的人身安全!
凱特作為母親天然的敏感,覺察到伊斯特這個外來的小女孩對於家裡人的感情,並不像她表面上表現出來的那樣和藹與寬厚。在多次求證和試探之後,她堅定了這個外來者想要霸佔整個家庭的意圖。但是丈夫忙於工作,對家庭裡的危機缺乏足夠的重視,最終,導致整個家庭都面臨伊斯特所帶來的危險!
因為產生的年代問題,《孤兒怨》沒有像一年以後的那些社會性恐怖題材那樣,將恐怖的根源歸結為社會原因。它還在堅持探索人性裡那些深藏的扭曲與陰暗,以及這種陰暗在不適當的時間爆發開來,會對現今平和的社會造成怎樣的危害。
《孤兒怨》在探討人性之惡的同時,也在在一路深耕最看似平常的生活裡,究竟潛藏著多少可能造成當事人損傷的細微事件。
雖然從頭到尾沒有太多血腥場面的鋪陳,但是《孤兒怨》對於人性挖掘和其中陰暗腐敗部分的展現,是同期恐怖片裡最為精深和細緻的。尤其是,通過故事發生的地點和季節,進一步加大了劇情裡心理恐懼的感染力。
尤其是後半段那種在漫天大雪裡奔跑逃亡的艱辛,將一種失去家庭保護,對事態無能為力的狀態,刻畫到了極致。甚至在最後,冰冷的外在環境,成了劇情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在恐怖類型的構建上,《孤兒怨》規避那種鮮血淋漓的直接血腥,而採用更為高端的心理驚悚——看似波瀾不驚的細節裡,潛藏了漫不經心的殺意,和最防不勝防的算計。
前半部分基本都是居家生活的細微末節,很克制的使用血漿這種直接的驚嚇手段,僅僅是一些不構成死亡的日常損傷,但是,隨著不合理的情節的不斷疊加,給主人公營造一種隨時處於危險窺探之下的懸疑感。
那是一種你個人覺得危險,但是外人或覺得個人大驚小怪的孤立無援。要不是大兒子的車禍和死亡,以及後來伊斯特身世的揭開,才發現前面種種細微的疑惑之處,在整體事態裡聯繫起來看,才更加顯得動魄驚心。
《孤兒怨》將整個罪惡的核心歸結為伊斯特那種天生的殘疾——她是一個三十多歲卻因為疾病一直保持了未成年外表的成年女性。因為她的外表,所有人都將她作為一個未發育完成的下孩子看待。但是內心裡,她有著一直壓抑的成年人的各種欲望,為了實現這一系列欲望,她開始借著看似無害的外表,做出種種傷害別人的事情!
其實,這一類蘿莉身子成人心的題材很多,但是,能夠登上殿堂級別的,除了《孤兒怨》裡面的這位伊斯特,還有布拉德·皮特和湯姆·克魯斯合作的《夜訪吸血鬼》裡面的小克裡斯蒂。
相對不同的是,克裡斯蒂是古裝題材,她在裡面的行為雖然偏執和瘋狂,卻情有可原。而《孤兒怨》裡的伊斯特,作為一個擁有最童真面貌的成年婦女,所作所為,就顯得過於激烈和殘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