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青石來補歷史課了。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名氣不大,但卻是一部難得的史詩大片,倘若從歷史還原度上,這部影片比《勇敢的心》《角鬥士》等一些著名史詩片更值得我們去觀看。
要沒有老司機帶路,這片子你可能不知道,它就是:
天國王朝
其實該片在院線的公映版只有144分鐘,許多重要節點被剪掉了,導致被看成一部乏味的劇情,影片上映時差評如潮。
2005年的片子投資1.3億巨款,當時在北美的票房也就5千萬美元,可以說是慘澹而慘烈啊。
直到1年後導演放出加長近1小時的剪輯版後,影迷才得以看到一部堪稱經典、情感到位,細節嚴謹而又尊重事實的史詩大片。
甚至有影迷稱之為:
被漠視神作
豆瓣評分8.2,青石覺得實在太低了。
不像《角鬥士》那種美式的英雄主義,於青石看來,看這種片子是一種極大的享受。
它讓人仿佛回到中世紀那段金戈鐵馬,而又富含文化底蘊的歷史中,甚至於片中我們會不關心主角的狀態,只沉浸在歷史中。
這種影片有個好故事、有歷史呈現、有多維文化,可謂營養豐富、賣相又佳,是最為不容錯過的。
假如你想去歐洲旅遊,看這種片子當作補課是最為適合的了,不然那麼多歷史古蹟怎麼看得懂?
影片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大家對他的作品都很熟悉,僅奧斯卡就提名了4次,他才是那個被奧斯卡欠了一座金像獎的人。
影片裡的人物大部分都是有史可查,它改編自歐洲第三次十字軍東徵前的一段歷史!
十字軍是由歐洲天主教士兵組成的軍隊,曾參加十字軍東徵,因為胸前都配有「十字」標誌,因此成為十字軍,表示他們是上帝的士兵。
十字軍東徵總共進行了八次,始於1096年,終於1291年,也就是將近200年入侵地中海東岸國家的戰爭史。
關於東徵的原因其實很簡單,當時西歐國家的教權逐漸凌駕於皇權之上,教廷試圖通過東徵幹掉同母胞弟東正教,幹掉伊斯蘭教,從而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第二,西歐國家疲於內戰,冀求東徵轉移注意力,也通過入侵掠奪擴大自身的財富;
第三,當時的西歐採用領主分封制,一般由長子繼承爵位和財富,那些次子空有貴族頭銜卻無相匹配地位的財富,這些落魄騎士希望通過戰爭獲取財富和封地;
片中還提到一個比較特殊的軍隊,就是聖殿騎士團,是教廷的直屬部隊,戰鬥力強悍,特徵是白色長袍繪上紅色十字,是本次東徵軍的主力
聖殿騎士只受命於教宗,不受當地主教或者國王的節制,所以本片中的那個聖殿騎士的首領蓋伊才那麼囂張,片中幾個大佬吃飯,蓋伊都敢消遣國王
也是由於該部隊的重要性,使得國王和公主都對他有所忌憚,甚至需要屈膝下嫁以保證國家的穩定。
東徵軍的終極目標就是佔領耶路撒冷,這個名字有「和平之城」的意思。
可惜從東徵開始後,這個地方很少和平過。
它是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的聖地。
而且聖地都在耶路撒冷的聖殿山上,有基督教的耶穌遇難於此,並葬在此,故有聖墓之說。
所以主角跑到這裡來懺悔
據說十字軍攻克耶路撒冷後在聖墓這裡找到了耶穌掉的十字架,也就是真十字架,當時直接轟動了整個歐洲,所以這段時間的歷史記載非常豐富。
片中會看過十字軍打仗會帶著它
只是這個真十字架在後來軍隊戰敗,又丟了,也有人說被打碎了
聖殿山上還有猶太教的聖城遺址——哭牆,是猶太教最神聖的地方。
也有伊斯蘭教的阿克薩清真寺和圓頂清真寺;
當然,十字軍將耶路撒冷作為目標有朝聖的意思,也有從政治、經濟橋頭堡考慮的因素,這裡就不再過多囉嗦了。
在十字架第一次東徵中便攻克了耶路撒冷,從而和周邊侵佔的幾個國家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片中最為令人驚豔的角色就是這個了:
帶面具的耶路撒冷王——鮑德溫四世,孱弱的身體,卻又能散發非同一般的震懾力。
關於影片的故事,
導演想要描述的也是關於中世紀十字軍和騎士的故事,而影片也展示出了一個充滿浪漫主義的騎士精神。
主角是伊貝林·巴裡安,是一個小人物捲入大時代,並散發出迷人的騎士精神。
巴裡安原本是法國農村的一個鐵匠,後來得知自己是伊貝林男爵的私生子。
幹掉醜陋的牧師哥哥後,開始追隨父親加入十字軍守護百姓,後來甚至成為守護耶路撒冷的領導者,並一手造就與薩拉丁的談判。
他是一個近乎完美的英雄
當然,影片也不能放過描述一段英雄愛美人的故事
真實歷史中也確有伊貝林這個浪漫的騎士,只是片中巴裡安的許多英雄事跡基本都是來自他的父親,歷史中相愛的女人也不是公主,而是王后。
也正是伊貝林這種捨己為人,大義凜然的氣質使得伊斯蘭教極其尊重他,雖說最後他沒被封為國王,但是伊斯蘭歷史卻把他看成國王。
十字軍東徵,說白就是一場在政治陰謀下的宗教戰爭。
宗教素來不是用來約束別人的工具,這點影片多處諷刺了一些借著宗教行一己之私的主教。
比如巴裡安那個猥瑣的神父哥哥
比如那些借著神的旨意,意圖發動戰爭的軍官
或者是那個天天嚷著國王要向自己懺悔的主教,在大軍來臨之際卻要拋棄10萬基督百姓試圖自行逃走
對於這種用宗教名字蠱惑人心的行為,影片可以說是實實在在嘲諷了一番。
而這部影片涉及到多個宗教,肯定是不能有所偏頗,導演很巧妙的用騎士精神融合了宗教信仰來闡述。
當你面對上帝
不可推說迫於無奈
不可推說當時是權宜之計
是推卸不得的
真正的信仰,應該是秉承心中的良知,做有益人的善事!
人,不可不問一己良知!
這才是騎士,才是神的子民。
伊斯蘭教誇歐洲的伊貝林,基督教則誇穆斯林世界的薩拉丁。
一位埃及英雄,也是薩拉丁使得西亞和埃及重回同一政權的統治。
他同樣擁有騎士精神的首領,最大的功績就是奪回了聖城耶路撒冷。
東徵軍佔領耶路撒冷時殺掉了城中所有穆斯林,但薩拉丁攻克聖城後,卻放走了所有基督徒,10萬之眾!這種領袖的偉大氣魄,如何不讓人欽佩!
在影片最後,出現了準備十字軍第三次東徵的英格蘭國王查理一世,號稱獅心王,也是一位功勳卓著的國王,但再怎麼厲害,就是無法從薩拉丁手裡奪回耶路撒冷。
影片呈現的戰鬥場景非常多,看點各異、精彩紛呈。
有騎士對決
有遭遇戰
有小規模的戰役
最震撼的一幕,莫過於防城戰,整整半小時,從大軍壓境
到進攻、防守、反攻,最後破城,所有攻城設備、防城技戰術無不讓人大呼過癮
據說這種下面有輪子的攻城塔就造了四座,每座就重達17噸
如何把這種塔打掉的細節都呈現出來了
當然,最迷人的還是影片呈現出這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千萬不要去看公映版,這長達189分鐘的編輯版會讓你沉迷於中世紀而不願走出來!
堪稱最為經典的中世紀題材史詩大片,不容錯過。
當然,青石這篇文章偏於科普背景,但願能讓你感興趣,如有出入還望指點!
【青石電影】系頭條號籤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