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神龜:變種時代》周末三日票房1.64億,低於《銀河護衛隊》的1.8億,更遠低於《變形金剛4》的三日6億。忍者神龜和變形金剛同為美國經典動畫英雄,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風靡大陸,承載了幾代人的童年記憶與歡樂。兩者的風靡熱度雖有差異,但電影票房差距如此懸殊,卻也並非其「實力」的體現,忍者神龜不敵變形金剛原因何在?
首先是神龜被檔期無情地虐了一把,失去了相當的能量。《忍者神龜》北美地區於8月上映,當時正值內地的「電影保護月」,無緣內地暑期檔,不僅如此,也無緣國慶檔。內地最有作為的檔期是暑期檔和賀歲檔,國慶檔雖短,但也可以小熱一把,痛失這兩個黃金檔,在較冷的時段上映,雖貴為神龜,也掀不起觀影熱浪。而神龜來內地每每「生不逢時」,早在2007年3D動畫版《旋風再起》公映時,就被推遲了兩個月,主打青少年的動畫竟面臨學生考試的時間衝突。
除了天時,還有人和因素。《忍者神龜:變種時代》最讓觀眾吐槽的是神龜的顏值太低——長的太難看了。身為鱉類,跟帥氣不沾邊似乎說的過去,但造型得那麼難看,卻也確實對不起內地觀眾多年來的厚愛和想像。迄今為止,無論是動畫還是真人版電影,好萊塢的英雄們,顏值比神龜們更低的簡直就沒有,相比神龜,怪物史萊克算是帥哥了。神龜們被搞成這般模樣,不知是否會心生感嘆:「為什麼受傷的總是俺?」
神龜雖然「長」的不好看,但還可以納入「另類審美」之中,就像我們的黃渤老師、王寶強同學,而且另類審美也是可以所向無敵的,比如黃渤老師;但神龜的老師——老鼠斯普林特就真的慘不忍睹了,無論是審美還是「審醜」,都不討人喜歡、甚至嚇人。神龜和斯普林特這種造型,對有懷舊情懷的觀眾來說,大致還是可以接受的,但對那些對神龜沒多少感情基礎的新生代觀眾而言,要喜歡上這爺們可就難了。不僅是造型,神龜的「萌萌噠」也不具備多大的魅力,要知道我們的觀眾已在泛娛樂語境中浸淫日久,電視、網絡以及生活中各種搞笑賣萌已屢見不鮮,所以除非達到《分手大師》、《心花路放》的級別,一般的搞笑賣萌還真打動不了他們。近幾年,不知道是美國電影人被波茲曼的「娛樂至死說」給嚇著了,還是國人的搞笑天賦得到了根本開發,反正感覺好萊塢電影已不如國產片那麼好笑了。相比鄧超和黃渤的搞笑賣萌,神龜們簡直弱爆了。
弱爆了的還有劇情和人物設計。儘管好萊塢很多科幻片,不看劇情看特效已成共識,但像《忍者神龜:變種時代》這樣,把劇情和人物設計得如此粗鄙簡陋、自始至終不讓觀眾走腦的還真不多見。
忍者神龜誕生三十年來,影響最大的是87年版和03年版的動畫、90年代初的三部真人電影,以及07年版的3D動畫電影《忍者神龜:旋風再起》。《變種時代》的情節和人物設計基本上來自87年版動畫和第一部真人電影,除了將女記者扶正為絕對主角,劇情基本沒有創新,老套得放到十多年前都顯得俗。而且劇中的人物,除了狐狸妹子梅根·福克斯外,其他簡直毫無立體感和個性可言,等同於花瓶旁邊擺放了些「人形符號」。劇情和人物設計不但無法跟《哥斯拉》、《變形金剛4》等片相提並論,甚至同07年版的《旋風再起》相比也顯得羸弱很多。至於讓神龜「萌噠噠」,看上去是與時俱進、好像挺時尚的,但其實忍者神龜早在誕生之時就具備了這種特質——神龜的誕生就有惡搞的成份在裡面,所以才有了下水道出身的屌絲烏龜,同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等巨匠同名。
《忍者神龜:變種時代》之所以還能在內地贏得不那麼難看的票房成績,基本上是在吃老本,在消費觀眾對神龜的多年情懷,這點《忍者神龜》遠比不上《變形金剛4》,《變4》雖然電影飽受詬病,但變形金剛形象無損,而且還有很多孩子因此喜歡上了變形金剛,而忍者神龜和他的老鼠師傅被搞成這樣子,難讓我們的新新人類喜愛,而老觀眾們不失望也就不錯了,更談不上進一步的市場拓展了。(史興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