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2月5日訊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作為人體一個重要器官——「胃」檢查也逐漸進入視線。
尤其是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各大檢查機構紛紛開展。
幽門螺桿菌檢測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1.侵入性的檢測,需要做胃鏡,難受,不想做。
2.檢測大便,雖然準確率最高,但是技術難度也最高。
3.抽血化驗幽門螺桿菌抗體。無法判斷是否已經自愈還是正在感染,部分做。
4.口服試劑,吹兩口,簡單又方便,目前認為敏感性和準確性,都是相對比較高的,大概達到90%以上。它是無創的,所以這個方法可以作為現在診斷幽門螺桿菌的首選。
關於幽門螺旋桿菌以及它的危害,好多都講過,咱就不多說了。就來說兩個關鍵問題:
幽門螺旋桿菌需不需要治療?
幽門螺旋桿菌(HP)有多種危害,又那麼容易傳播,那檢查出體內有幽門螺旋桿菌,治還是不治呢?
雖然國際最新共識趨向於治療,但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方案是服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生素,由此產生的耐藥問題、費效比問題都值得考慮。
同時,由於目前成人中HP感染率高達60%~70%,而大部分帶菌人群並無相關症狀表現,且未導致相關疾病,而且有一定的自身清除率。因此,並非所有的HP感染者都需要進行根除治療,是否需要根除治療,請由專科醫生判斷。
幽門螺旋桿菌到底查不查?
那這樣說,是不是檢查幽門螺旋桿菌,就完全沒有意義呢?
NONONO!!!絕對不是!
有胃潰瘍或者胃癌家族史的人,篩查幽門螺旋桿菌是非常有必要的,若查出是陽性應儘快根治,以降低胃癌的發病率。
囉裡囉嗦一大堆,總結一下:
不做胃鏡檢查只做幽門螺旋桿菌檢查就是耍流氓
對於經常上腹脹、痛,有胃炎、胃潰瘍病史甚至胃癌家族史的人群,首選的檢查並不是幽門螺旋桿菌,而應該是胃鏡。胃鏡檢查可以直觀的觀測到胃潰瘍、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疾病並可以取得病理組織,在早診早治方面優勢突出。醫生在做內鏡檢查的同時,也可以在鏡下取胃黏膜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檢查,一舉兩得!對胃鏡檢查有恐懼的也可以在進行麻醉評估後採用無痛胃鏡檢查。(通訊員 許加友 韓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