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老年人遇到的「數字鴻溝」等問題,一些地方選擇用立法方式加以破解。11月13日,安徽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安徽省老年教育條例》,期望以此來加快推動老年教育發展,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記者注意到,在此之前,已有天津市等地對老年教育進行了專門立法。多地以地方立法形式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權利,有助於解決老年人遇到的「數字鴻溝」問題。(12月1日 《法治日報》)
如何幫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在國家層面推進老年教育立法,這是應該的,這是必要的;不過,在此,筆者想問一句,假如全國人大常委會一旦為此專門立法而又由誰來推動「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所以,根本上,我倒建議各級人民政府應該新設一個職能部門——尊老敬老工作部。
或許有人會說,政府的行政機構大趨勢是「精簡」,你說要「增加」,豈不逆歷史潮流而動?其實,與時俱進,政府機構設置應該與當下的社會實際需求相適應。若干年前,我們政府序列中並沒有「計劃生育委員會」,後來有了。而設立尊老敬老工作部,時勢使然。
或許有人會說,有關尊老敬老的工作,民政部門在做,老齡委也在做,如此等等,設立尊老敬老工作部,有這個必要麼?當然很有必要,一是「合併同類項」而形成拳頭,二是增強權威性,理直氣壯地確定人員編制和財政支出,確保尊老敬老的剛性需求。
老年人口多達數億,且越來越多,不用筆者贅言,我國社會人口正在從輕度老齡化邁向深度老齡化。具體說來,一方面,人們進入老齡階段以後,相繼面臨著病殘、喪偶、喪失勞動能力和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等等,其中當然還包括「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另一方面,我們作為社會主義國家,還得確保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依,這其間,問題多多,困難重重,各級政府應該有一個專門的行政機構來從事「尊老敬老」。
老年教育,只是尊老敬老工作部職能的一個方面,就宏觀而言,「尊老敬老」,當務之急而著眼長遠,一是要解決「人力」問題,二是要解決「財力」問題。
當然,我們可以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但機器人畢竟是機器,要有提前量。「財力」問題,既要保證若干年之後,養老金的蓄水池裡有充足的水量,也要解決當下「新農保」水平過低問題,更要解決「看病貴」和「失能老人護理貴」問題,這些,都是尊老敬老工作部的職責所在。
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再過15年,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這個「現代化」應該包括人民政府的「尊老敬老現代化」,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