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驚人」的韓國毒王:新天地教會
據說韓國民眾現在見面第一句話就是:站住,你先說一句「李萬熙(新天地教主)是狗崽子,才能靠近我」。
乙:李萬熙是狗崽子。
甲長舒一口氣,然後雙方才能一起快樂的玩耍。
新天地教會,原本是韓國諸多新興小教派當中的一個,全球人數據說也只有20萬,平日裡隱介藏形,默默無聞。但此次卻攜新冠病毒之威,一舉掃蕩韓國,舉世震驚。
按說以常人思維來看,不幸惹上病毒,應當積極自我隔離,同時尋求治療。但是,李教主一聲令下,眾教徒旋即四散隱匿,更有甚者,還有部分人蓄意混入其他教堂傳播病毒,想要以此擾亂視聽,達到「寧可犧牲自己,也要保全組織」的目的。
人們不禁訝然了,平時好端端一個正常人,何以一旦入教就如此癲狂呢?
這就要說到宗教的幾個特徵。
宗教的最典型特徵
有別於人們平日裡對宗教自以為是的「精神寄託,心理安慰」等固有印象,宗教的最大特徵其實在於它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類世界的「世界觀/價值觀」是不同的。
什麼意思呢?
1,宗教內部以神的律法為最大,世俗法律次之。(人類文明進入到現代社會,宗教律法基本進化到了和世俗法律和諧一致的地步,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在中東部分國家仍然保留了原始的「石刑」「當街處決」「榮譽謀殺」等原始宗教律例。)
比如前些年,某個伊朗家庭因為自家女兒在網際網路上發布了一些個人照片,家族成員覺得「這還了得「,如此觸犯律法,豈非令家族蒙羞,於是家庭內部的兄弟們集體謀殺了這個可憐的姑娘。
然後怎麼樣呢?圍觀群眾紛紛叫好。此之謂「榮譽謀殺」。
2,宗教人士的終極故鄉是「天堂」或者「極樂世界」,當下不過是寄居的客旅生活。
這一點從韓國新天地教會信徒的言論可見一斑:反正人總要死,現在死和將來死有什麼區別?於是他們以赴死的勇氣,在病毒的肆虐中瘋狂集會,導致了如今了慘狀。
再者極端宗教組織相信在他們為「真主」自爆後,天堂會有72個處女等著他們,從這個意義來說,他們非但無懼死亡,反而會對肉身的幻滅有種急切的期待。
再比如弘一法師,名喚「李叔同」者,就是寫「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是不是不自覺唱出來了?)那位,臨終絕筆四個字:悲欣交集。悲憫芸芸眾生,欣喜於悟道成佛,往生極樂。
3,宗教世界的善惡觀和人類世界的也不同。
這點也常常易為人所誤解。
比如很多讀過基督教舊約聖經的人認為耶和華上帝殘暴不仁,濫殺無辜,甚至於老弱婦孺,雞鴨鵝犬都不放過。據《舊約》記載,以色列首領約書亞率眾出埃及,入迦南,一路多有打著「耶和華上帝」之名義的屠城案件。以至於有學者將以色列人的此種行為稱之為「新約書亞主義」,意即打著正義的名號,行殘暴無行之實。
但是就聖經來看,約書亞的行為怎麼解釋呢?普天之下皆罪人,不論老弱與婦孺。既然是罪人,且是犯了死罪的罪人,那麼被處死也就名正言順了。(在此不究信仰對錯,只做理論事實陳述。)
再如佛教,多將朝代更替,刀兵之災歸因為「報應」,所謂「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夜半屠門聲」。殺戮循環,報應不爽,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所以,一切災難都是物理規律,業力流轉,施主,你就息了你的貪嗔痴吧。
明白了以上幾個宗教的最典型特徵,就更容易明白,信仰人士和世俗人類看問題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我們就會經常看到,因為把自己獻給了所謂的神或者教會,有的信徒就會在反人類教會蠱惑下,不惜自殺,犯下滔天血案。
當然,更多的是秉著基督犧牲自我之精神,畢生付出血淚償還世界的聖徒,如特蕾莎修女,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窮人,病人,臨終者,以無上大愛止息了戰爭,溫暖了世界。
再比如基督教傳入中國以來,在教會的支持下興辦了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華西協和大學等等。同時興辦了北京協和醫院(全國綜合排名第一),上海仁濟醫院,復旦華東醫院,武漢傳染病醫院,南京總醫院等等。
那麼宗教為什麼具有如此讓人或生或死的力量呢?從宗教的起源和發展歷史中或許可以一探究竟。
三大宗教的起源
大要分之,如今的宗教格局分為兩類:天啟宗教和人造宗教。
天啟宗教,顧名思義,沒有具體的創教人物,它是在一個相對漫長的階段內逐步形成。其代表就是如今的兩大世界性宗教:基督教(包含天主教),伊斯蘭教和只屬於以色列人的猶太教。
人造宗教,這可就多了去了。其中佛教最為典型,屬於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他諸如印度的印度教,錫克教,中國的道教,美國的撒旦教,還有各種無釐頭教會,如飛天拉麵教,宇宙天秘教等。這都屬於人造教會。
考慮到在世界範圍內不斷搞一些「大新聞」的多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今天就僅從天啟宗教做簡要論述。
首先,三大天啟宗教的起源時間順序是:猶太教 >基督教>伊斯蘭教。
猶太教是以色列人的土特產宗教,可以說僅屬於以色列人,再無分店。整本《舊約》聖經就是記錄了猶太人在公元前(主前)的數千年歷史。起初猶太人的祖先亞伯拉罕(天主教譯為易卜拉欣)因為人公義,頂天立地,那端的是一條好漢,因此蒙神喜悅,賜予他成為「多國之父」的祝福。(亞伯拉罕這個名字的含義就是多國之父)
後照著神的應許,亞伯拉罕以百歲高齡生下以撒,以撒又生了雅各。某一天 神可能靜極思動,降臨凡間,興許一時興起,便化作人形,跟雅各玩起了摔跤。雅各這娃是條好後生,正值青春年少,血氣方剛,在角力中居然一時頗佔上風。因此蒙神喜悅,得賜名為「以色列」,意即「與神較力而勝者」。
後以色列(雅各)生下十二子,成為以色列十二支派的起源。
這十二子中有一子名喚做「約瑟」,約瑟因為為父喜愛,遭到兄弟們的嫉妒,於是在某個風和日麗的天氣裡,他們假意叫著約瑟一起出去玩耍,並趁此機會把約瑟賣給了過路客商,客商又轉手把約瑟賣給了埃及一個大臣做家奴。兄弟們回家對父親謊稱約瑟被野獸吃掉了。雅各聞之,悲痛不已。
年少的約瑟,古老的埃及荒原,冰冷的法老宮殿,周遭是歌舞伴著酒杯的笑聲,內心是孤苦無依的悽涼。
這是公元前1898年,距今約四千年前。
弱小無助的約瑟,卻生的容貌清秀,龍章鳳質。雖賣身為奴,但是他專心工作,積極上進,拒絕了美豔多嬌的主人老婆的勾引,最終得到了家主的賞識,得以被推薦到法老的王宮裡工作。
某一天,約瑟腦海中靈光忽現,無上神靈賜下啟示:約瑟啊,未來七年我必使全地風調雨順,大獲豐收。但是,七年之後,我必使全地遍滿旱災,顆粒無收。
約瑟憑此內部消息,洞知先機,奏請法老在接下來的七年間多積糧草,以備不測。果然,神明從起初指明末後,話語言之必中,七年後遍地饑荒,死人無算。埃及卻因約瑟事先的未雨綢繆,得以安然度過荒年。
約瑟如此豐功偉績,不世奇才,令法老王大為感嘆,即刻擢升為「埃及宰相」。
此時以色列(雅各)和眾子們卻在家鄉飢腸轆轆。他們聽聞埃及糧草豐沛,於是打發兩個兒子前去買糧。約瑟聽聞了消息,心中酸楚,表面上卻指認這兩個兄弟是前來探聽消息的奸細,因為時隔多年,音容早已不同少年時。倆兄弟被約瑟的威儀嚇得瑟瑟發抖。
約瑟命這二人留下一個做人質,打發另一個回家告知家人,那什麼,埃及宰相人說了,想買糧食不難,但需得將雅各的小兒子便雅憫送去埃及做人質方可。
便雅憫是雅各最心愛的小兒子,這一來真是痛斷肝腸。如何是好?皓首蒼顏,垂垂老矣,這取捨之間,難如取我性命。無奈之下,雅各只好打發其他兒子送便雅憫前去埃及。
在埃及的宰相府內,約瑟終於褪去衣冠,道明實情,闊別多年,本以為死生相隔,如今兄弟相認,恍若一場大夢,世間悲情,人生種種。催人淚下,莫過於此,於是眾人抱頭痛哭。
約瑟打發人將父親一家接來埃及,講明了前後原委。法老聽聞宰相父親到來,親自迎接,禮遇甚隆。雅各雖逃難至此,卻不失儀態,反而給予了法老祝福。人言,這就是神之僕人的榮耀。(是不是覺得如此情節,似曾相識?嗯,西方文學的許多典故橋段便來源於《舊約》聖經)
雅各一家在埃及一住,這可就是四百年,生生不息,繁衍到了數百萬人。新的法老王不知舊事,那也沒辦法念及舊情,於是以色列人淪為了悲慘的奴隸,每日裡替法老修建金字塔陵墓。
在苦難之中,他們每日祈禱呼籲耶和華上帝拯救自己。
於是,自雅各四百年之後的某一天,救贖主誕生了,他的名字叫「摩西」。(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色列分別展開了兩次代號為「摩西行動」的軍事救援,拯救了數以萬計落在國外災區中的以色列人)
摩西的故事又是一個類似於被賣掉的約瑟的悲情事件,其間兇險尤有勝之。但是在神的護佑下,幾經波折,驕傲的法老王在滅長子的災殃面前,終於低下頭顱,答應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在出埃及後的第二年,神與以色列人在西奈的曠野立下約定,是為「舊約」。(相對於《新約》而言)
這舊約,便是神與以色列人的專屬約定,類似於一個合同,甲乙雙方分別是神和以色列人。合同中的核心條款便是「十誡命」。
自此,發端於亞伯拉罕,到摩西時代基本形成的,專屬於猶太人的宗教組織,就是如今的猶太教。
後來以色列人因為屢屢違約,於是便屢屢受到神的懲罰,以至於所羅門王費時46年為神建造的規模宏偉的聖殿,也被敵國夷為平地。自此以色列的歷史便在因守約而興盛和因背約而滅亡的歷史周期中不斷輪迴。
為什麼講這麼多細節內容?
因為不理解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民族情感,就無法理解這個民族的宗教情感,也無法理解這個民族因為宗教而產生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跨越數千年歷史長河而不滅的生命力。
公元70年,以色列被羅馬軍團圍困,終於城池陷落,國破家亡,百萬人喪生(有學者認為這個數字誇張,最多有十多萬人喪生),餘者流落於世界各地,千百年來不斷遭受各種污衊和迫害,成為「世界難民」。
公元1939年二戰爆發,納粹德國屠殺600萬以色列人。
公元1948年5月14日子夜時分,以色列宣布獨立,在滅國近兩千年後,正式宣布復國。
緊接著5月15日凌晨便爆發了第一次中東戰爭,包括埃及,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等在內的多國聯軍開始進攻初生的以色列,從世界各地趕來的以色列人,甚至來不及吃一頓飽飯,開著噴灑農藥的飛機就飛上天空參戰。
一戰大勝,以色列佔領大片土地,如今經過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幾已全部奪回了失去兩千年的聖城「耶路撒冷」。面對毀壞兩千年的聖殿廢墟「哭牆」,不知以色列人作何感想呢?
今日世人多覺得這個中東小霸王實在牛X的緊,非但武力強大,更兼才智過人,諾貝爾獎一大堆。你要問以色列人,他們會說,今天禮拜,先不談別的,我過個禮拜先。什麼意思呢?一切都是神的應許,再也不敢悖逆神的律例了。
這是猶太教。
其次,簡述基督教。
前文說到,以色列人追隨耶和華上帝兩千年,時而謹守他的律例,時而悖逆他的旨意。
直到,公元元年,石破天驚,星鬥現於當空。天使報喜訊,博士來朝拜。傳說中的彌賽亞(救世主)耶穌基督降生了。(也有學者考證耶穌的誕生年份實為公元前4年)
耶穌的誕生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神和以色列人所立的「舊約」期限到了,也就是合同到期,作廢了。
於是,耶穌基督和全人類立下了新的約定,也就是「新約」,這次合同雙方的主體變為了神和全人類。以色列人從此失去了獨特的「上帝選民」身份。
身份為以色列人的耶穌廣收門徒,四處傳教。由此形成的教派就是如今廣義的「基督教。」。
需要注意的是,之所以說廣義,是因為教派之中內有玄機,處處分歧。由此,才形成了諸多教派,並引發了一系列的宗教衝突甚至戰爭。
基督教起初並不受人待見,耶穌也被傳統猶太教領袖人士視為「叛徒」「異端」。最終被釘在了十字架上。之後耶穌的大弟子彼得,使徒保羅等也先後被羅馬政府以倒釘十字架和斬首的刑罰處死。
(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的時候,打著的一個旗號就是為基督復仇,有的人甚至在把猶太人關進毒氣室,拉下電閘後進行禱告。
諷刺且巧合的是,當初判處耶穌死刑的羅馬長官並不願意這麼做,他想釋放耶穌,而以色列人不答應,於是羅馬官員洗淨雙手,表示流這無辜之人血的罪不在我。在場的以色列人紛紛叫到,願這流血的罪,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哎...)
但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信徒都是特殊材料製成的,不怕火燒,不怕刀砍。在羅馬政權的屠殺之下,基督信徒反而逆勢而上,漲勢良好。
於是主後數百年,羅馬政府逐漸接納基督教,定為國教,總部設在梵蒂岡,世人稱之為羅馬大公教會。傳入中國後,被國人稱為「天主教」。
天主教雖然自稱秉持神的旨意,但是基本上過學的人都知道,逼迫哥白尼,燒死布魯諾,殘害伽利略的那個組織,那個宗教裁判所,那個在網上隨手一搜「歐洲刑具」就能出現無數令人膽寒,令受刑者後悔出生在世上的可怕組織,也正是「天主教」。
對於天主教的一些狀況,在艾爾帕西諾的電影《教父》以及裘德洛的《年輕的教皇》等影視作品中都有揭露。
天主教在羅馬成立以來,權力一路膨脹,後來終於成為了集領土,軍隊,政權,世人崇拜於一身的超級強悍組織。世人對之固然狂熱如潮,鼎盛時一國的皇帝也得給教皇下跪。
終於天主教的倒行逆施,引發了連鎖反應,時間進入16世紀,神學家馬丁路德和加爾文認為,羅馬已經是建造於地獄和骷髏之上的城市。教皇壟斷信仰,不讓平民讀聖經,並且只有主教才擁有對聖經的解釋權。
不行,得做點什麼?
於是,馬丁路德冒死發表了宗教改革宣言,他認為,人人都可以獨立和神溝通,不必要非得經過教會。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從天主教分裂出來的「新教」或者叫「改新教」。
這改新教傳入中國,被稱之為「基督教」,這就是狹義上的基督教。
再次來說伊斯蘭教
時針撥回到亞伯拉罕的年代,亞伯拉罕老來得子,生子有二,長子叫以實瑪利,乃是庶出,就是小妾生的。次子叫以撒,乃是嫡出,是正妻生的。
《古蘭經》記載,這庶長子以實瑪利的後代便是如今的阿拉伯人的主體。而次子嫡子以撒則是以色列人的祖先。
所以,看今日以色列和阿拉伯的衝突,從血緣關係來看,是倆兄弟的後裔在拼命。隔著千年時空,真是讓人慨嘆不已。
到了6世紀,常年經商放牧的阿拉伯人中出了一個,骨骼清奇,天賦異稟的少年,名喚為穆罕默德。年少的穆罕默德雖然出身窮苦,但是少小離家,行萬裡路,讀萬卷書,這極大開闊了他的視野。
當時穆罕默德生活的阿拉伯半島各種宗教觀念駁雜交錯,政治經濟形勢動蕩,十足一個冒險家的樂園。怎麼辦?時勢造英雄,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啊。
雄心勃勃的穆罕默德打算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但是一無兵馬,二無糧草,如之奈何?
此時的穆罕默德像極了當初的劉備,織席販履出身,縱然胸有宏圖,怎奈無從施展。正在這關鍵時刻,一個影響歷史的女人出現了。
歌德說,永恆的女性引領我們上升。
這個時候引領穆罕默德上升的女性,是一個寡婦。寡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一個讓現代人見了就可以叫「媽」的寡婦,就好像無數人叫「馬雲爸爸」一樣,什麼意思呢?
有錢!
有錢的寡婦名叫赫蒂徹,時年40歲的赫蒂徹看見這25歲的小夥子精明強幹,眉清目秀,便紆尊降貴,垂問於先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知不知」,就是說,我喜歡你,你可願意娶我為婦嗎?
這是一個足以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結合。
穆罕默德算是從媳婦這裡得到了天使投資,從而為他的宗教帝國奠定了經濟基礎。(按,為嚴謹計:從信仰的角度,穆聖是安拉的使者,乃是在代行安拉的旨意,所以並非他的宗教,而是安拉的宗教)
此後的穆罕默德不亞於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幾經生死,創立伊斯蘭教,並招兵買馬,親率大軍統一了阿拉伯半島,開創了阿拉伯帝國。
從此也不幸地展開了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千年戰爭。兩者的仇恨可謂刻骨銘心,史料記載,十字軍東徵之時連伊斯蘭的婦女兒童也不放過,摳心挖肺慘絕人寰。一個十字軍騎士記載,屠戮過後,流血沒到了我的馬腿處。
禮尚往來,伊斯蘭殺基督徒也毫不手軟,雙方你來我往,殺到了現在仍無止休。
我們不禁要問一個為什麼?
信仰的分歧,領土的爭端,古來的仇恨...相關研究論述汗牛充棟,卻仍沒有一個解決方案。
再追問一步,如此殺戮成性,雖然打著基督或先知的旗號,那麼果真是基督/先知的弟子門人嗎?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南懷瑾老先生一句話,戰爭就是人類基因裡自帶的天性,只要有人類存在的那麼一天,戰爭就不會停止。
正邪之爭:什麼是異端或邪教?
這是一個殺人的問題,也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說是殺人的問題,是因為無論你怎麼樣回答,都一定會引起一部分人的怒火,而宗教狂熱分子所在多有,比如前些年法國一個報社就因為印刷了穆罕默德畫像,被部分極端分子認為是侮辱了先知,於是持槍血洗報社,造成多人傷亡。
說是沒有標準答案,是因為從不同的角度來看,異端/邪教的標準就不一樣。我們嘗試從不同角度來做簡單解讀。
從原教旨主義者的角度出發來看,凡是背離經典(《聖經》《古蘭經《心經》等)的,多是邪教/異端。
從世俗權力(含非信徒)角度出發,影響社會穩定,背離公序良俗的組織派別,多是異端/邪教。
從不同教派內部來看,不同於自己的別家,基本都是邪教/異端。
所以也是因為如此,美國宗教學術界幾乎從不使用「異端」或者「邪教」這個詞彙,而是代之以一個相對中立的稱呼:「新興教派」。
你可能要問,作為一隻吃瓜群眾,我從哪個角度看?當然要從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角度來看。
從這個角度來看,那些對信徒形成精神控制後,進行人身威脅,財務勒索的組織多半可稱之為邪教。
此類邪教其特點大要如下:對信徒實施精神控制,信徒必須唯領袖旨意是從。大肆斂財,侵犯個人身體,吸收兒童,具有宣稱社會是醜惡的反社會性質,擾亂社會秩序等。
此類知名案例有:美國的人民聖殿教,該教主名叫吉姆瓊斯。瓊斯可能是一個真正的布爾什維克,擁有強烈的communism理想。此類狂人在常人遠觀來看可能已經走火入魔,不可救藥了。
但是在其近距離接觸者看來,哇,教主,與之言談如沐春風,寧死也無憾。包括前去採訪的記者也被其魅力深深折服。表示在瓊斯身上看到了某種基督的幻影。他溫柔,慈悲,輕聲細語,洞察燭照,春風化雨般撫慰你受傷的心靈。
他甚至在和女信徒ML到一半的時候猛然停下來,然後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怎麼回四,我剛才是不是陷入了某種肉慾的享樂之中?
就是這樣一位心靈導師,情感密友,一個真正的communism主義戰士,為了實現自己瘋狂的理想,裹挾近千信徒,遠離美國,奔赴南美叢林,想要建立一個大同社會。最後終於在徹底的瘋狂中,強迫信徒喝下毒藥,要以此來控訴美國的種族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另有美國類似邪教「大衛教」事件已改編為美劇《韋科慘案》)
一切的荒誕,好像一場大夢,卻又如此真實血腥。
另外,眾人所熟知的,製造了東京地鐵毒氣事件的奧姆真理教也大同小異。
同時,就此次散播瘟疫來看,韓國的新天地教會也有此邪教性質。40%的財產上交,每周六次禮拜,蓄意傳播病毒等,都是明顯的邪教特徵。昨天,我們看到邪教教主下跪道歉了。另韓國地方政府已經準備以謀殺罪起訴邪教首腦李萬熙。
邪教教主是如何煉成的?
了解到邪教教主的修煉法門,有助於我們破除人物光環的迷障,認清邪魔外教的本質。
我們列舉了幾個被廣泛認定為邪教的組織如下:
篇幅所限,表格只能簡要概述,從時間線來看,各派教主們主要是上個世紀50年代前生人,時值20世紀人類世界最為動蕩和衝突的一個年代。這個時代成就了諸多國家民族的精英領袖,也產生了納粹,邪教等諸多反人類組織。
時代特徵無疑是教主們興風作浪的一個重要原因,(此次韓國毒王李萬熙也是生於1932年)。如果現在冒出一個愣頭青,自稱耶穌轉世,神靈附體,天靈靈地靈靈念一通的話,多半會被緊急送往精神病醫院救治。
其次,再看教派特徵,多是打著基督名義,再糅合其他宗教思想,科學思想等理論形成的組織。事實上,歷史上曾有不計數的狂人自稱耶穌轉世。
比如,葉門曾有一患者對政府宣稱,我乃耶穌再臨,謂予不信,可速斬我頭,三日後自當復活。官員很激動,迫不及待地斬了,然後再也沒然後了。
再次,教主們自身都本領過人,要麼胸懷韜略,腹有良謀,要麼膽大包天,無所畏懼。總之,教主們出來闖蕩江湖,開宗立派,那都不是什麼有兩把刷子,那都是生產刷子的。
最後,教主們最終的目的都集中在要麼騙你錢,要麼騙你色,要麼要你命這三方面。
-----全文到此為止,如果喜歡,歡迎點讚分享。如果厭惡,歡迎留言批評。
如果轉發本文,文末請務必註明:「轉自百家號:丹寶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