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曾是琴童!優秀的人愛音樂,音樂令人變優秀!

2020-12-15 騰訊網

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

兩位優秀的女性又美又颯,溫柔風趣還充滿學識。而其中一位女科學家,除了有著豐厚的學識,還十分地熱愛音樂。

這位女科學家就是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

沙爾龐捷曾經有過學鋼琴的經歷,有的人說她這是在耽誤時間做無用的事情。可是沙爾龐捷不這麼認為,她覺得鋼琴是她能夠努力鑽研科學,對待學術一絲不苟的源泉。她還認為一個科學家需要培養自己藝術的一面,並且從藝術中能激發出更多的創造力。

雖然沙爾龐捷現在的時間都用在了學術中,沒有太多的精力關注藝術,但她還是在工作,散步和思考的時候抽出時間聽音樂,以此來緩解學術上的壓力。

諾貝爾獎獲得者在你心目中是什麼樣子?嚴肅?理性?不苟言笑?

不,不,不。儘管科學是理性的化身,但站在科學金字塔塔尖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們很多都有感性的一面,有些在生活中是狂熱的音樂「發燒友」。

其實,古今中外熱愛音樂,具有精深的音樂修養的優秀科學家並不鮮見,並且深深地影響的著他們的科研創舉。從啟迪思維、培養自制力、養成一遍又一遍不斷訓練的習慣到激發創造力,許多獲獎者的工作和生活從音樂那裡獲益良多,音樂愛好甚至幫助有些諾貝爾獎獲得者登上了事業的巔峰。

從諾貝爾獎官網在以往的報導中,音樂經常幫助諾貝爾獎獲得者們啟迪靈感並更好地處理科學信息。比如,1921年諾貝爾物理獲獎者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就從中受益頗多。

在愛因斯坦5歲時,熱愛鋼琴的媽媽送給了他一把小提琴,就這樣愛因斯坦開始了和科研、音樂相伴的一生。

在愛因斯坦年輕的時候,經常回到別墅就看書、在花園裡解數學難題、同媽媽或妹妹演奏莫扎特和貝多芬的奏鳴曲,甚至坐在鋼琴旁,用一種默想的方法演奏琶音。

愛因斯坦曾說過:「我一生的喜悅主要來自音樂,我若不是物理學家,可能會是音樂家。我活在音樂的白日夢裡,以音樂看待我的生命,我無法想像沒有音樂的生活會如何 ……」

他的家人和朋友們經常會看到他一邊拉著小提琴,一邊思考著工作問題。

很多次,當解決不出問題時,就會跳進音樂的海洋,音樂就像是愛因斯坦研究科學的後驅力。

當有人懷疑音樂是否影響了愛因斯坦搞科研時,愛因斯坦這樣回覆:「音樂並不影響研究工作,它們兩者都從同一個渴望之泉攝取營養,而它們給人們帶來的慰藉也是互為補充的。」

1918年物理學獎獲得者、「量子論」的開創者馬克斯·普朗克和愛因斯坦並稱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兩大物理學家。這兩位物理學巨擘不僅是科學事業上的同事和朋友;也是音樂上的知音,他們的小提琴與鋼琴二重奏已成為科學界的美談。

他自幼學習鋼琴,水準十分高超,音樂理論方面也很強,甚至曾為多首歌曲和一部歌劇擔任作曲。

雖然後來他選擇了物理作為一生的方向,但在生活中始終與鋼琴相伴,在進行研究之餘,還常在家中舉辦音樂會。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和普朗克在一起生活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愛因斯坦常常和普朗克一起演奏貝多芬的作品,愛因斯坦拉小提琴,普朗克彈鋼琴,二人演奏的音樂優美,餘音迴旋不絕。

193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沃納·卡爾·海森堡也是一名音樂「發燒友」,他偶爾與愛因斯坦一起演奏。海森堡在幼年時代便表現出穎慧的音樂才能,據說他四歲開始讀樂譜,小時候的理想是做一名音樂家和鋼琴家。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科學的熱情超過了對音樂的熱愛,因此他決定成為一名科學家。儘管「一入物理深似海」,但音樂從此也並非路人,對音樂的熱愛貫穿他整個人生。

海森堡能演奏浪漫派作曲家難度較大的鋼琴作品。大學時代,他曾提出「理論物理學的理論美同音樂的美感存在著一種美的通感關係」。大學畢業後,他有機會多次參加音樂會,有時親自登臺獻藝。

21世紀最受矚目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同樣也對音樂充滿著無限的熱愛。

由於罹患肌萎縮側索硬化症,霍金全身肌肉萎縮,只能藉助貼在臉上的傳感器感應臉頰肌肉運動打字,再用電腦聲音合成器發聲。這次是霍金與Pink Floyd的第二次合作,上一次是在該樂隊1994年發行的一張專輯中,霍金曾為單曲《繼續交談》誦讀歌曲引言。

他還非常喜歡德國著名古典音樂大師華格納的作品,其中最愛的就是《Die Walkure,Act 1:Vorspiel》,他說:「華格納比任何人都強,設法用音樂轉達感情」。

沒想到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們也是如此熱愛音樂,他們在鑽研學術的同時也在發掘著對藝術的熱愛。

到底是優秀的人愛音樂,還是音樂令人優秀呢?我們沒有準確的答案,但是確定的是,音樂對於他們來說更像是一名摯友,這位摯友可以在他們在休息之餘陪伴解乏,在遇到困難時幫助鼓勵,在悶悶不樂時排解憂愁。

但是學琴的經歷往往不是一個純粹愉快的過程,很多琴童在學琴初期因為練琴孤單枯燥、自己摸索又被打擊,對學習鋼琴失去了信心。因此有越來越多的琴童家長選擇給孩子使用「貝哆蜂陪練」。

智能AI技術,精準識別彈奏的音符,實時糾錯。彈對音符變成綠色,彈錯有小蜜蜂提示,虛擬鍵盤幫助琴童快速找到正確的琴鍵位置,及時糾正錯音,猶如專業老師全程陪伴。

貝哆蜂陪練結合了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和科學趣味化的學習理念,幫助解決在練琴過程中識譜困難、琴音不準、節奏不對等難題,讓更多孩子能夠真正地享受學琴帶來的樂趣!

相關焦點

  • 不一樣的頒獎禮 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居家「視頻」領獎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導外媒稱,10日播放的視頻顯示,衣著簡樸的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們領取了各自的獎項。而在數千公裡外,彼此保持兩米距離的音樂家們在空蕩蕩的禮堂裡演奏了古典音樂。據路透社斯德哥爾摩12月10日報導,在一個令人不安的年份即將結束之際,瑞典電視臺線上播放了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舉行的這次頒獎儀式,傳統上這一天濟濟一堂的觀眾會向獲獎者致敬。通常負責頒獎的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在發自皇宮的消息中說:「這的確是一個不同的諾貝爾獎頒獎儀式。」
  • 孫儷加入琴童家長行列!為什麼這麼多人都願意讓孩子學音樂?
    「凍齡男神」吳尊的女兒NeiNei也學習了鋼琴,坐在鋼琴前十分優雅,不由得讓人感嘆,這真的是當時在《爸爸去哪兒》裡面那個軟萌的小姑娘嗎?而他的兒子Max也學習了鋼琴。應採兒的兒子Jasper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琴童,鋼琴和小提琴一樣都沒有落下,在某個節目中一家三口的合奏也是十分讓人羨慕,這樣的家庭氛圍也太好了吧!
  • VIP陪練「2020年度優秀教師評選」落幕,百位教師分享教學理念_綜合...
    因此,VIP陪練希望通過每年對優秀教師的獎勵與表彰,向所有辛勤付出的教師致以敬意,並作為VIP陪練老師的楷模去帶動整個陪練教師團隊,讓更多有志加入網際網路音樂教育的人才加入進來,為更多琴童服務。
  • 歌曲《中國大漢》獲2019年世界華人音樂經典「優秀原創音樂作品獎」
    (由石光明、傅勝龍、張孝勇作詞,鄧東源作曲的湖南原創歌曲《中國大漢》,在世界華人文化藝術交流總會組織的「2019年世界華人音樂經典」評選中入選「世界華人音樂經典」曲目,並獲得「年度優秀原創音樂作品」獎。)
  • 「音樂工程·鵬城歌飛揚」年度獲獎作品音樂會舉行
    「鵬城歌飛揚」2019年度最佳唱作人得主劉莉旻。 深圳晚報訊(記者 趙偉君) 音樂,是時代的心跳;歌聲,是城市的表情。12月18日晚,深圳大學元平體育館內樂韻飄飛,歌聲激越,融匯近年深圳原創音樂優秀代表作的「音樂工程·鵬城歌飛揚」 2019-2020年度獲獎作品音樂會在此舉行。
  • 科技賦能音樂 QQ音樂獲「2020環球趨勢年度賦能創新優秀案例」
    11月26日,2020環球趨勢大會在北京舉辦。環球趨勢大會是由環球時報、環球網聯合主辦,環球網承辦的年度重要會議,今年是第三屆。 2020環球趨勢大會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和「ESG發展」兩大主題舉辦兩場高峰論壇,50餘位發言嘉賓圍繞中國地方政府、企業、投資者如何應對國際格局變化,把握時代發展趨勢,做好「十四五」開局,聚焦自身發展發表了精彩演講。 作為趨勢大會的重要活動,「2020環球趨勢優秀案例推薦」活動同步開展。
  • 《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力求復興優秀傳統音樂文化
    《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力求復興優秀傳統音樂文化 2020-12-11 10:09:37   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一級巡視員王晨陽表示,傳統音樂對中華文化基因有著重要的涵養、哺育作用。《中國音樂遺產地圖》應積極探索中國傳統音樂在中華文化傳承過程中的重要意義,通過新的技術手段與理念認知,從更廣泛的角度看待傳統音樂範疇的具體指向,匯聚各方資源做好傳統音樂類非遺普查,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 中國真的稀缺優秀的電子音樂製作人嗎?
    一個氣喘籲籲的人匆匆跑過,在高科技設備和破敗的貧民窟間交替,不知將去向何方,但耳邊的旋律讓人明白,這是一個焦慮、恐懼的時刻,環視四周,沒有生物、沒有響動… 音樂在最急促的瞬間戛然而止,眼前的一切崩塌殆盡。
  • 《中國醫魂》選為「抗『疫』戰歌,音樂助力」優秀原創音樂作品...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辛昊龍見習記者楚豔豔)日前,由德州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徐安國作詞,著名作曲家、總政歌舞團原副團長孟憲斌作曲,德州青年歌唱演員張全演唱的作品《中國醫魂》入選「抗『疫』戰歌,音樂助力」優秀原創音樂作品,並成功入選「方艙之聲·公益徵集展播」。
  • 讓老師告訴你VIP陪練為什麼這麼優秀
    提起VIP陪練,學樂器的人肯定都非常熟悉。作為一款由上海妙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線上樂器陪練應用軟體,成立於2016年,平臺提供鋼琴、小提琴、古箏、長笛、二胡、薩克斯等32種樂器的陪練服務。學習樂器,最重要的就是專業指導。
  • 《音為有你 汝此美麗》——2020汝州市首屆盛夏音樂節
    由由中共汝州市委宣傳部、汝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汝州市汝行集團有限公司承辦,上海梧桐戲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汝州佳音藝術學校、汝州花兒舞蹈藝術中心共同協辦的2020年汝州市首屆《音為有你 汝此美麗》汝州市首屆盛夏音樂節將於2020年8月14日晚上19點在汝州市青瓷博物館藝術廣場舉辦。
  • 諾貝爾獎得主用英語怎麼說,諾貝爾的那些獎項的英文又是什麼?
    那麼要表達2020年的諾貝爾獎,該如何說呢?答案很簡單,只需要在獎項後加上2020即可。比如說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20。將諾貝獎頒發給某某某,一般用Award。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羅傑·彭羅斯,另一半共同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烈·蓋茲。如果是一個團隊中多人同時獲獎,那麼可以用jointly,上面物理學獎的另一半就授予了一個團隊的兩個人。再比如說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三人獲得。
  • 第一屆冬奧優秀音樂作品:《冰在舞 雪在燒》
    2019年8月8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面向全球啟動了第一屆冬奧音樂作品徵集活動,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共收到1137件應徵作品,經過評審委員會專家的多輪評選、研討,最終10首優秀歌曲脫穎而出,並於2020年7月13日正式發布。今天我們就來聽聽冬奧優秀音樂作品——《冰在舞 雪在燒》吧!
  • 表彰100位年度優秀教師,VIP陪練舉辦教師回家活動
    1月10日至13日,「VIP陪練2019老師回家特別活動」正式落下帷幕,來自全國共20位優秀的陪練老師受邀來到VIP陪練總部所在地上海,風風光光地「回娘家」。自2017年起,VIP陪練每年都將舉辦針對陪練教師的年終評優活動。根據平臺教師的綜合表現數據,評選出100位「年度優秀教師」,並舉辦「教師回家」特別活動。傾聽每位琴童內心,去引導而非千篇一律「沒有笨學生,只有懶學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在VIP陪練教學三年的朱鴻霖(化名)老師說道。
  • 不忘初心,VIP陪練優秀師資力量造就千億市場獨角獸
    根據中國音樂協會統計數據披露,中國琴童總數達3000萬,並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  在線音樂素質教育行業的領先品牌VIP陪練也曾表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適齡兒童(5-16歲)音樂學習滲透率已經高達30%,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成分在政策紅利和科技發展的雙重加碼下,必將成為更多家庭教育支出的首選。
  • 小琴童被VIP陪練超級陪練課選中,獲得國際音樂大師指導
    作為VIP陪練用戶,肯定許多人都知道超級陪練課,在上期的《超級陪練課》上VIP陪練就請來了琴技享譽全球的葉子豪老師。
  • 非音未來丨用音樂發現未來 「2020非音未來年度音樂盛典」圓滿舉辦
    2020年第二屆優秀作品徵集活動」(以下簡稱「非音未來」)之終輪決選——「2020非音未來年度音樂盛典」在昆泰嘉瑞文化中心舉行。 盛典現場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並評選出了2020年非音未來·音樂扶持計劃年度最佳音樂作品等各個獎項。
  • 最美音樂教師|宋鐵林&李豫:共譜一曲伉儷情深
    音樂生活報針對優秀事跡及個人進行了專題報導。 加入河南省鋼琴家協會、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音樂專業藝術委員會,先後受邀成為朗朗鋼琴大師課選拔賽、第83屆施坦威鋼琴大賽的評委。培養的學生在國家級、省級比賽中多次榮獲特等獎、一等獎,曾獲得「河南藝術名師」、「河南優秀鋼琴教師」、「河南鋼琴教育先鋒者」等榮譽稱號。
  • QQ音樂攜環球、華納、索尼三大音樂廠牌,帶來全新歐美音樂聽覺盛宴
    此番上線的歐美廠牌巡展專題,不僅收錄了全美音樂獎十年成就歌手Taylor Swift的縱情演繹,也能感受全美音樂獎最佳藝人獎得主Justin Bieber絕倫的嗓音,還有人氣天后Ariana Grande與流行女王Lady
  • 這些諾貝爾獎得主開「畫展」啦!
    2015年1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許多人眼中,諾貝爾獎得主代表著這個星球上最聰明、最博學的一個群體。他們的突破性成果在各個方面改變著人類對世界的認識,甚至潛移默化得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而另一方面,蠟筆畫被認為是兒童的最愛,代表著人類未來的希望,是天真童趣的象徵。那麼當諾貝爾獎得主拿起彩色蠟筆時會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