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模式,「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主科,每科150分,「1」是物理和歷史必須選一門,每科100分,以原始分計入高考總成績,「2」是考生需要在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四門科目選出兩門,每科100分,以賦分制計入高考總成績。
這種高考「3+1+2」選科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文、理分科模式,讓考生有更多的選擇性,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又不同於北京、山東、天津等地實施的「3+3」高考模式,避免了物理科目沒人選的尷尬局面,並且新高考「3+1+2」選科組合只有12種,讓學生更便捷選出自己感興趣的科目,可以說高考「3+1+2」模式非常有利於我國教育的發展及對人才的培養。
目前國內有7省1市實施新高考「3+1+2」模式,它們分別是河北、湖南、湖北、廣東、福建、遼寧、江蘇和重慶,2021年是新高考「3+1+2」選科的第一年高考,希望考生們能考出好成績吧。
有家長問:「河南為什麼沒有實行高考3+1+2模式啊」?其實,除了7省1市外,安徽也是想實施高考「3+1+2」選科,而考慮到本省的教育情況,暫緩了,至於河南為什麼沒有實施高考「3+1+2」模考,老師認為主要有兩點現實原因讓河南不敢輕易實施新高考「3+1+2」模式。
第一點:高考人數較多
河南高考人數較多,2019年高考人數108萬,2020年高考人數115.8萬,據統計2021年河南高考報名人數高達125萬,而且最近幾年河南高考人數穩居全國第一,並且考生人數超第二名廣東30多萬人。
而現在河南高中教育是文理分科模式,一般在高一上學期結束後分科,這種分科模式比較簡單,學生會更容易選擇,並且高考志願報考時也較為容易些,但是若是實行新高考「3+1+2」模式,會增加考生選科難度,並且志願報考也會讓更多考生和家長抱怨,甚至會導致不良社會現象,因此考慮到高考人數多,河南暫時不會實施新高考。
第二點:教育資源有限
新高考「3+1+2」模式有12種選科組合,每個組合人數需要組成一個班級,所以說這種選科背後是拼各省的教育資源。
其實有些省份教育資源有限,學校給學生選科組合併沒有12種,或許只有7、8種,也可能有12種選科組合讓學生選,可是卻要求了某個組合只開兩個班等等,這種情況已經被家長反映過了,可學校也沒有辦法,教育資源如教室、教師有限,只能這麼開。
像河南高考報名人數超百萬,高一學生人數會更多,一旦實行新高考「3+1+2」模式,教學場地、教師會非常緊缺,而且根據廣東、福建、河北等地,生物選科率佔61.5%、物理選科率佔54%、地理選科率佔51%,這說明需要更多的生物、物理、地理老師,那放在河南呢?我想生物、物理這兩門教師絕對非常缺乏吧,所以在目前河南有限的教育資源下,不是實施新高考模式的好時機。
實施新高考「3+1+2」模式,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考生人數、教育資源、人才儲備及系統硬體等等,而河南高考人數多,教育資源有限,這兩點非常現實、直觀的原因不得不讓河南對高考「3+1+2」選科模式慎重考慮。
就像安徽省,剛開始也想與河北、湖南、湖北等地一樣實施新高考「3+1+2」選科模式,可是要去實行時卻發現教育資源不足,立刻暫停了新高考模式。
當然除了河南高考人數多,教育資源缺乏外,還有一點我們也不得不考慮,那就是新高考的大學志願報考會令眾多考生和家長頭疼。
新高考「3+1+2」選科模式,看似是簡單的選科,可實際上是考生選擇了報考專業及未來的職業,比如選擇物理科目,90%的專業都可以報考了,比如國內985大學選科要求,工科專業基本上要求選擇物理,這也意味考生著想上985大學,最好選擇物理科目,這也說明了選擇了歷史,你想上985大學的金融類、數學信息類、計算機類等專業的機會很少,這可不同於文理分科啊,文科生一樣可以學習金融、計算機類、數學類等專業,可以說高考「3+1+2」模式考生報考會比較麻煩。
不過傳統的高考文理分科遲早會被新高考「3+1+2」模式取代的,只是時間問題,老師相信經過河北、湖南、湖北、廣東等地「試水」後,安徽、江西、河南也會進行高考改革。
今日話題:河南會實行新高考「3+1+2」選科模式嗎?你怎麼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