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今日熱點】我國「悟空」衛星獲世界最精確高能電子宇宙線能...

2021-01-12 DOIT

中科院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DAMPE)探測成果獲高度認可

11月30日消息,《自然》雜誌首次在線發表中科院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DAMPE)的探測成果:「悟空」衛星的科研人員成功獲得了目前世界上最精確的高能電子宇宙線能譜。

天文觀測表明宇宙中的暗物質比人類目前熟悉的普通物質(也就是標準粒子物理模型能解釋的物質)要多5倍,其物理本質是目前國際上粒子物理和天體物理領域的最重大問題之一。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DAMPE)的核心使命就是在宇宙線和伽馬射線輻射中尋找暗物質粒子存在的證據,並進行天體物理研究。

「悟空」衛星採用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人員自主提出的分辨粒子種類的新探測技術方法,實現了對高能(5 GeV-10 TeV)電子、伽馬射線的「經濟適用型」觀測。1 GeV=10億電子伏特,而1 TeV=1萬億電子伏特;人類眼睛最敏感的可見光的能量約為2電子伏特。

「悟空」衛星在「高能電子、伽馬射線的能量測量準確度」以及「區分不同種類粒子的本領」這兩項關鍵技術指標方面世界領先,尤其適合尋找暗物質粒子湮滅過程產生的一些非常尖銳的能譜(能譜指的是電子數目隨能量的變化情況)信號。

「悟空」衛星在軌運行的前530天共採集了約28億顆高能宇宙射線,其中包含約150萬顆25GeV以上的電子宇宙射線。基於這些數據科研人員成功獲取了目前國際上精度最高的電子宇宙射線探測結果,如圖1所示。該成果於2017年11月30日(北京時間)在Nature雜誌在線發表。
「悟空」衛星工作530天得到的高精度宇宙射線電子能譜(紅色數據點),以及和美國費米衛星測量結果(藍點)、丁肇中先生領導的阿爾法磁譜儀的測量結果(綠點)的比較。  「悟空」衛星工作530天得到的高精度宇宙射線電子能譜(紅色數據點),以及和美國費米衛星測量結果(藍點)、丁肇中先生領導的阿爾法磁譜儀的測量結果(綠點)的比較。

與之前結果相比:

(1) 「悟空」衛星的電子宇宙射線的能量測量範圍比起國外的空間探測設備(AMS-02, Fermi-LAT)有顯著提高,拓展了我們觀察宇宙的窗口。

(2) 「悟空」衛星測量到的TeV電子的「純淨」程度最高(也就是其中混入的質子數量最少),能譜的準確性高。

(3) 「悟空」衛星首次直接測量到了電子宇宙射線能譜在~1 TeV處的拐折,該拐折反映了宇宙中高能電子輻射源的典型加速能力,其精確的下降行為對於判定部分(能量低於1 TeV)電子宇宙射線是否來自於暗物質起著關鍵性作用。

此外,「悟空」衛星的數據初步顯示在~1.4 TeV處存在能譜精細結構。目前「悟空」衛星運行狀態良好,正持續收集數據,一旦該精細結構得以確證,將是粒子物理或天體物理領域的開創性發現。

「悟空」衛星於2015年12月17日發射成功,是中國的首顆天文衛星,它最早由紫金山天文臺的常進研究員於2005年提出,在原中國科學院基礎局、科技部的支持下研製了原理樣機。2011年12月21日該項目被正式列入中國科學院戰略先導專項-空間科學專項,常進研究員擔任衛星的首席科學家。該衛星的探測器由紫金山天文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與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聯合研製。瑞士的日內瓦大學、義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院也參與了矽子探測器的研發。衛星平臺由中科院微小衛星研究院研發,地面科學應用系統由紫金山天文臺負責建設。該衛星的數據分析工作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部973青年科學家專題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衛星聯合基金、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等項目的大力支持,由紫金山天文臺組織協調。(素材來源:新浪科技)

高通旗艦晶片Snapdragon被控侵權

蘋果周三對高通提起反訴,指控高通的Snapdragon手機晶片侵犯了蘋果的專利權,這進一步擴大了兩家公司曠日持久的專利訴訟大戰的覆蓋面。

今年7月,高通指控蘋果侵犯了數項與幫助手機獲得更長電池續航時間有關的專利。蘋果否認其侵犯了高通的電池壽命專利,並聲稱高通的專利是無效的。對於此類案件而言,蘋果的反應算是常規做法。

但是蘋果本周三在聖地牙哥美國地方法院提交了一份文件,修改了它對高通對其指控作出的回應。蘋果聲稱自己擁有至少8項電池壽命專利,而恰恰是高通侵犯了這些專利。

蘋果的專利包括確保手機處理器的每個部分只提取所需的最低電量,在不需要的時候關閉處理器的某些部分,並且讓休眠和喚醒功能能夠更好地工作。

蘋果在文件中稱,高通的Snapdragon 800和820處理器侵犯了這些專利。三星電子的高端手機和Alphabet的Pixel手機均搭載了這兩款處理器。蘋果在反訴書中未提到三星和谷歌(微博)的名字。蘋果在起訴書中寫道:「在該案中,高通開始尋求擁有這些專利權之前,蘋果在數年前就已經開始尋求這些專利了。」

蘋果還在反訴中向高通提出了索賠要求。

高通在提出專利侵權訴訟的同時還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了訴訟,以該公司涉嫌侵犯專利權為由要求禁止進口使用英特爾晶片的蘋果iPhone。

蘋果和高通之間的專利糾紛是兩家公司之間的廣泛法律戰的一部分。

今年1月,蘋果指控高通扣留了近10億美元專利使用費。在另一宗相關訴訟中,高通對蘋果手機製造商提出了起訴,但是蘋果加入了進來並為那些製造商辯護。另外,高通正面臨來自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訴訟,因為蘋果對它的很多定價做法提出了指控。

百度推「讀心」廣告系統,不同人在同一屏幕前將看到不同內容

「未來將是一個連接萬物和喚醒萬物、所有媒體形式相互關聯的時代。AI(人工智慧)將為營銷領域提供技術和新的工具。」在2017百度營銷盛典上,有整合營銷傳播之父之稱的唐·舒爾茨做出了如上判斷。

近日,在2017百度營銷盛典上,百度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宣布,百度將利用AI全面為營銷賦能,並推出「閃投」、「聚屏」兩大智能廣告投放產品。

據介紹,「閃投」是一款基於搜尋引擎的服務於廣告主的智能廣告投放系統,而「聚屏」則是結合了物聯網、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算法的品牌展示類產品。

向海龍介紹,中國擁有世界第一的消費市場增長率、智慧型手機用戶數,以及世界第一的電商和行動支付額,龐大的市場需求和一流的商業基礎設施帶來了大量的商業機會。在這一過程中,百度的AI營銷將在「用戶識別」、「個性化創意」、「全時覆蓋」、「效果實時」追蹤四個方面提升傳統營銷的能力,並帶動整個行業升級。

「未來的廣告營銷應該是『千人千面』而不是『千人一面』的。」向海龍在演講中指出,營銷全鏈路共有六個關鍵難點,分別為問題診斷、用戶和行業洞察、營銷策略、創意策劃、投放執行和效果評估。在這六個關鍵點中,最前端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對用戶的準確識別。

在現場演示環節中,當一位消費者站在一塊百度智能大屏前面時,系統結合了人臉識別技術的攝像頭會迅速鎖定用戶,同時後臺根據他過去的搜索記錄和上網內容計算分析他的喜好和潛在的消費意願,最後通過算法呈現出最符合該消費者的廣告內容。整個計算過程在用戶站到屏幕前的幾秒內就完成了。百度表示,像這樣的智能屏幕可以被運用在公共場所、戶外廣告、店內品牌展示等各種場合。

「智能屏可以實時地調取消費者的用戶畫像,不同的消費者站在同一塊屏幕前,看到的內容不一樣。」 百度搜索公司首席技術官(CTO)鄭子斌解釋,「如果是一群人的話,比如在機場這類場所的大屏幕前,投放的內容就會根據屏幕前人群的整體畫像,做出能夠滿足大多數人需求的最優選擇。」

這樣就使得在進行廣告投放時,可以根據不同用戶畫像展示不同的創意內容。「比如你喜歡打籃球,那你搜索NIKE看到的就是籃球鞋;如果你喜歡跑步,那搜索NIKE展示的就是跑步鞋。」向海龍介紹道,在運用AI技術之後,品牌營銷的技術更加聰明,而過程卻更為簡單。

據悉,百度用AI為營銷人提供的用戶識別能力將線上和線下數據進行了整合,通過對用戶搜索和瀏覽歷史等線上行為進行初步意圖捕捉,結合線下的LBS地理位置信息還原用戶真實的線下生活軌跡,最終判斷用戶的真實情緒。此外,與京東、唯品會、蘇寧易購和鏈家等第三方的數據層面合作,使得百度的用戶數據更為精準和全面,使雙方對目標用戶的畫像更加精準。

唐·舒爾茨在會上表示,為適應未來全新的信息型經濟社會,在未來的信息型經濟社會中,解開人類情感將是基礎,通過技術來理解消費者所思所想和行動,將消費者行為模式和行動聯繫起來,從分析已有的行動向預測將來的行動進化將成為關鍵。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DOIT » 【1130今日熱點】我國「悟空」衛星獲世界最精確高能電子宇宙線能譜;蘋果反訴高通旗艦晶片Snapdragon侵權,專利大戰再升級;百度推讀心廣告系統

相關焦點

  • 「悟空」號衛星:撥開暗物質的「烏雲」
    「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放置自己的高解析度高能空間望遠鏡,」常進說,「它有望深刻地變革人類的宇宙觀,實現空間科學重大突破。」「悟空」的身材比一般的衛星小巧,「三圍」分別為1.5米、1.5米、1.2米,像盒銀白色的方形蛋糕。「悟空」在太空中接收來自宇宙的高能原子核、電子和伽馬射線的信號,它是世界上迄今為止觀測能段範圍最寬、能量解析度最優的空間探測器。
  • 「悟空」號衛星超期服役近2年 有望揭開暗物質神秘面紗
    美猴王的「水晶棒」將撥開暗物質「烏雲」2015年12月17日8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國科學衛星系列首發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升空。「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放置自己的高解析度高能空間望遠鏡。」
  • 悟空號暗物質衛星再次取得突破,這次的發現,已經引起了世界關注
    中國的悟空號暗物質衛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暗物質研究設備。這幾年,中國的悟空號暗物質衛星給中國帶來了很多的宇宙輻射以及宇宙高能物理數據,這些成果讓中國在高能物理學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獲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可,得到了很多的國際獎項,推動了中國高能物理科學的發展,讓中國的高能物理和學成為世界的先進技術。最近兩天,悟空號暗物質衛星再次傳來了好消息。
  • 「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2015年12月17日8時12分,「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悟空」號是世界上迄今為止觀測能段範圍最寬、能量解析度最優的空間探測器,其觀測能段是國際空間站阿爾法磁譜儀的10倍,能量解析度比國際同類探測器高3倍以上。
  • 「悟空」巡天 有望揭開暗物質神秘面紗
    美猴王的「水晶棒」將撥開暗物質「烏雲」  2015年12月17日8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國科學衛星系列首發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升空。  「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放置自己的高解析度高能空間望遠鏡。」
  • 暗物質衛星上天 揭秘暗物質是什麼?
    這標誌著我國空間科學探測研究邁出重要一步。「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觀測能段範圍最寬、能量解析度最優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超過國際上所有同類探測器。它將在太空中開展高能電子及高能伽馬射線探測任務,探尋暗物質存在的證據,研究暗物質特性與空間分布規律。佔宇宙95%以上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由萬有引力定律證實存在,卻從未被直接觀測到。
  • "悟空"超期服役近2年 有望揭開暗物質神秘面紗
    美猴王的「水晶棒」將撥開暗物質「烏雲」  2015年12月17日8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國科學衛星系列首發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升空。  「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放置自己的高解析度高能空間望遠鏡。」常進說,「它有望深刻地改變人類的宇宙觀,實現空間科學重大突破。」
  • 「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了解一下!
    「悟空號」衛星的主要目標是在空間探測高能粒子,在暗物質粒子探測、宇宙射線起源和伽馬射線天文研究3個方面取得突破。在在暗物質粒子探測方面,「悟空號」衛星要尋找3類特徵信號:伽馬射線譜線、暈狀分布的伽馬射線,以及奇異電子能譜結構。這3類信號是暗物質的特徵信號,與其他天體物理過程所形成的信號有顯著區別,對研究暗物質特別重要。
  • 監測顯示:悟空號衛星的在軌標定保持穩定
    中新社青海德令哈9月7日電 (孫睿)「監測顯示,(根據)跟蹤了20個月的電子宇宙線地磁截斷的能量數據,悟空號的在軌標定結果保持穩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悟空團隊隊員郭建華7日在青海德令哈表示。郭建華介紹,天文觀測表明,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暗物質,無法在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中得到解釋。暗物質粒子可衰變或相互湮滅,產生「看得見」的普通高能宇宙線粒子;它們會被大氣吸收,因此,需在外太空進行探測。而悟空衛星則通過觀測高能(電子)宇宙線和伽馬射線來間接探測暗物質粒子、研究天體物理。
  • 中國悟空號衛星失明,原因已查明,由一小東西導致
    近日,據參考消息報導,中國首顆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曾在上個月發生故障,一度「失明」近19個小時。所幸在地面人員的搶救下,最終恢復正常。「悟空」自發射後兩年多的時候裡都幹了些什麼,這次的突發故障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看看「悟空」號的火眼金睛
    中國近年來,在航天領域成績斐然,今天我們來看看,「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以下簡稱「悟空」號)。發射時間2015年12月17日8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丁成功將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轉移軌道。
  • 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空間科學衛星
    中國日報12月10日電(記者 張之豪)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我國或將擁有三套重力波探測衛星,可進行全時全天域探測
    引力波研究是當今天文物理研究中的一個熱點,它能揭示宇宙空間結構、大型天體活動、介質和電磁波的空間傳播以及宇宙形成和演化等方面的許多問題。關於重力波的空間探測,我國又有好消息傳來,12月10日4時14分,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一箭雙星」發射了兩顆衛星並成功進入軌道,這兩顆衛星被命名為「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光明日報...
    本報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齊芳從中國科學院獲悉,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以下簡稱GECAM)空間科學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慧眼」衛星測到迄今宇宙最強磁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我國「慧眼」衛星團隊通過對X射線吸積脈衝星GROJ008-57的詳細觀測,採用直接測量的方法得到該脈衝星表面磁場強度約10億特斯拉,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直接測量到的宇宙中最強磁場。
  • 李翔:堅持「悟空」號三大科學目標,為空間天文事業增添中國智慧
    「悟空」號衛星團隊核心成員李翔在訪談中表示,「悟空」號衛星將繼續它的使命,為全世界在暗物質空間探測、宇宙線物理、伽馬射線天文等相關方向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力量,進一步提升中國在世界空間科學領域的地位。
  • 我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衛星以「懷柔」命名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這是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科學實驗室掛牌後的首個科學衛星發射任務,該衛星也被命名為「懷柔一號」。
  • 我國首次發射全天監測引力波電磁對應體的衛星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Gravitational wave high-energy Electromagnetic Counterpart All-skyMonitor,簡稱GECAM)發射升空,兩顆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首次發射全天監測引力波電磁對應體的衛星。
  • 「悟空」服役期再次延長1年
    據新華社南京12月17日電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科研團隊17日宣布,鑑於衛星運行情況良好,項目團隊已與各保障部門商定,再次將其「服役期」延長1年。 截至17日,「悟空」已在軌運行1827天,繞地球飛行27822圈,共探測宇宙射線粒子93.6億個。 暗物質衛星「悟空」是我國首顆天文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