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第一回與《壇經》第一品對照看過嗎?

2020-12-12 文化智慧達人

《西遊記》第一回講孫悟空出世,怎麼拜師學藝。孫悟空的師父是誰呢?你們可能會回答孫悟空的師父是唐僧。實際上孫悟空的真正師父,就是孫悟空學「七十二變」,是向誰學的?是向須菩提學習的。

須菩提是何許人也?須菩提就是《金剛經》中,問佛問題並與佛討論問題的人。須菩提在佛教體系裡面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我們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其中七十二個最有名。那佛陀的弟子也很多,但只有十個是最有名的。須菩提也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須菩提的特長是什麼呢?「解空第一」,也就是對空的道理是最了解的。《金剛經》就是講空的,所以《金剛經》就安排「解空第一」的須菩提來提問。

如果《金剛經》是講神通的,它必定安排大目犍連來提問。在《西遊記》裡,徹底體現佛教「空理」的「孫悟空」這個名字就是須菩提給取的。

我們看《西遊記》所描寫的情節,孫猴子,從石頭縫裡蹦出來以後到了花果山,好一番戲耍,非常高興,耍了幾年以後,有一天,他突然感到悶悶不樂,在那裡痛哭流涕。

他的一個手下叫通背猿猴的就問他:「大王,我們這裡現在這麼快樂,你怎麼還哭呢?」

孫悟空就講:「我現在這麼快樂,但是我總有一天要死啊,我這個死的問題我解不開。一想到死,我就快樂不起來了。」

生死的問題不能解決,哪怕是最好的物質生活,我也悶悶不樂,這既是孫悟空的問題,同時也是釋迦牟尼的問題。佛經上講,釋迦牟尼何以要出家呢?在皇宮裡的生活不是挺好的嗎?釋迦牟尼之所以要出家,不是因為生活不好,而是因為生死問題沒解決。孫悟空也是如此,生死問題沒解決。

通背猿猴就跟他講,要解決這個問題,我給你介紹一個人,在某某地方,有一個仙人,他能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你去找他。

孫悟空當真「大鬼聽小鬼」,按照通背猿猴的指點就去找了。首先他在路上碰到了一個打柴的樵子,打柴的樵子在那裡唱著快樂的歌。孫悟空以為那個打柴的就是他要找的仙人,說聽你唱的這歌,必定是得道的高人,但那打柴的說我不是什麼高人,我是跟山那邊一個叫須菩提的祖師學的。

然後孫悟空又在打柴人的指點下去找須菩提祖師,並且終於找到了須菩提祖師住的那個地方。須菩提祖師住的那個地方也很有講究,叫什麼名字呢,叫「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住在那麼一個地方。大家看這個地名,跟個謎語一樣。「靈臺方寸山」,「方寸」就是指我們的心,靈臺就是禪宗中常說的「明鏡臺」,是指我們人的「清淨心」,「靈臺」和「方寸」都是指心。

「斜月三星洞」,我們看這個心字,這個心字就是一個斜鉤加上三點,很像「斜月三星」,「斜月三星」跟「靈臺方寸」一樣,都是比喻心。須菩提祖師就住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裡邊,實際上就是住在心裏面。到這裡你就知道,這是一個隱喻,住在心裏面,就是住在佛裡面,因為佛學就是心學,佛學講的就是這個心。

孫悟空來到「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真的就找到了須菩提。《西遊記》裡頭把須菩提描寫得既是佛又是道,這是佛教中國化的一個表現。

孫悟空拜見了須菩提,須菩提就問他說,你是哪裡來的?寒暄一番後,接下來的一段對話非常精彩。

須菩提見孫悟空長得奇醜無比,就說看你這個人長得三分不象人七分倒像鬼的,你究竟姓什麼?孫悟空回答說:「我無性。」這個回答很符合佛教「緣起性空」的道理,但卻不符合須菩提問話。須菩提問的是姓名的「姓」,「你姓什麼?」,孫悟空說「我無性」,變成了性格的「性」,牛頭不對馬嘴,卻佛意深刻。

須菩提說,我不是問你那個「性」,我問你你父母姓什麼。孫悟空說我也沒父母。須菩提這時說,你沒有父母,既沒姓,又沒名,屬天地之造化,那我現在就給你取個名字好了。

須菩提就給他取名字。須菩提說我這一派給弟子取名字,也就是佛教的法號,用的是「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這十二個字。須菩提說現在輪到你,正好是「悟」字輩,我就給你取個名字叫「悟空」吧。

有了名字的孫悟空拍手稱快很高興。接著,須菩提就教孫悟空本領,也就是所謂的「七十二變」。須菩提叫孫悟空半夜三更到他房間裡去,然後跟他面授機宜講一通,教他「七十二變」。

須菩提本來是教他「天罡數三十六變」,孫悟空說三十六變不夠,你給多教我一點吧,這樣須菩提就教他「地煞數七十二變」,我們大家所熟悉的孫悟空「七十二變」就是這麼來的。

從孫悟空尋找須菩提,須菩提給孫悟空取名字,再到須菩提最終教給孫悟空「七十二變」,其中的情節非常有意思。

如果熟悉禪宗《六祖壇經》的話,那麼你就知道,《西遊記》中的這些描寫,完全是《六祖壇經》第一品「行由品」的一個翻版。

在「行由品」中,慧能自述自己是個打柴賣柴的,也是一個「樵子」,在賣柴的過程中聽到有人誦讀《金剛經》,就開悟了。然後問清楚之後,到黃梅五祖弘忍大師門下學習,學習了一陣子後,弘忍大師叫他半夜三更到其房間去秘密授法,孫悟空也是如此,須菩提也是叫他半夜三更到其房間去面授機宜。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將《西遊記》第一回與《壇經》第一品對照著看一下,非常有意思。

吳承恩對禪宗和《六祖壇經》絕對是非常了解的,不了解不足以寫出這樣的故事情節。

相關焦點

  • 日本的《西遊記》,網友稱最辣眼睛的《西遊記》,你看過嗎?
    日本《西遊記》但是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第一部以《西遊記》為題材的電視劇是日本在1980年首先播出的,為什麼要標黑電視劇這三個字呢?因為世界上第一部以《西遊記》為題材的影視是中國在1927年拍攝的黑白無聲電影《盤絲洞》,早於這部日本《西遊記》題材的電視劇近半個世紀。
  • 《六祖壇經》的人生三重境界,你到了哪一層?
    下面就讓末學試著與大家一起在《六祖壇經》中參悟這人生三重境界在我們生命中的真實體現。    人生第一境: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先說人生的第一重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說到般若也許有人會問,般若不是不可言說的嗎?怎麼《壇經》裡還會專門有一品是<般若品>呢?其實是這樣的,般若有三種:第一、文字般若;第二、觀照般若;第三實相般若。文字雖不是般若,但是一種方便,猶如舟筏,觀照是種實踐,猶如駕駛。證得實相般若,就如同駕駛著舟筏到達了智慧的彼岸,離言說,絕文字,圓明寂照,不生不滅。
  • 最新德語版《西遊記》有多好?回譯成中文像史詩!
    最新德語版《西遊記》有多好?回譯成中文像史詩!近日,譯林出版社編輯王蕾(微博ID@「幸福的黃薔薇」)將德譯本《西遊記》的開頭部分回譯成中文,並發布於微博,感慨「跟原文對照能看出譯者水平之深」:「章回標題都是對仗的,第一回的卷首詩也在,書中的詩詞最大限度地得到了保留,還添加了無數的注釋。」
  • 《西遊記》5隻鳥,第5可以單挑孫悟空,第一名副其實!
    說到古代神話,就不得不說四大名著《西遊記》,西遊記對後世的影響很大,神話中的神仙,大多都在西遊記中出現過。《西遊記》5隻鳥,第5可以單挑孫悟空,第一名副其實!西遊記有很多小動物,其他山什麼動物都有,今天不和大家說地上跑的和水裡遊的,小編就給大家說下西遊記中五隻天上飛的鳥,第5可以單挑孫悟空,第一名副其實!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之正本歸源敦煌版
    《壇經》問世之後, 即有多種本子同時存在, 其間雖有詳略之分, 但無真偽之別。自從本世紀初發現了敦煌寫本《壇經》, 因共內容與現行幾種版本的《壇經》有不少出入, 於是在中外學者間出現了肯定敦煌本《壇經》而否定其他版本《壇經》的傾向。
  • 《新西遊記》拍到了第8季,你還在看嗎?
    節目設定也確實是按照《西遊記》的設定,唐僧師徒四人經歷磨難取得真經,只不過在節目裡,羅PD沿用的是《七龍珠》,將真經換成了龍珠。第一季的唐僧是人氣人品俱佳的李昇基,節目效果也出奇的好,因為拋開《新西遊記》的設定,它的本質與有極大國民度的《兩天一夜》並無二致——通過遊戲才能吃飯以及經久不衰的起床任務。
  • 西遊記第一回第1節:石猴出生
    俊齋孫少承諾,將保持每天一更的頻率,連續發布全本西遊記直譯本,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關注同名」俊齋書院「微信公眾號。
  • 《西遊記》第八九回 水裡蹦出來個紅髮怪
    ——選自王封臣快捷版《西遊記》第八回本回趣事兒:沙僧用的是月牙鏟嗎——不是孫悟空沒豬八戒水性好——那是天蓬元帥流沙河水太急——鵝毛都不浮2010年,王封臣老師第一次出版了光碟版三十回《西遊記》,受到市場歡迎,至今10年熱銷。
  • 看過《西遊記》,你知道《東遊記》《南遊記》《北遊記》嗎?
    》,但你知道《東遊記》《南遊記》和《北遊記》嗎?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除《西遊記》之外最優秀的《東遊記》!01《西遊記》的孿生兄弟四大名著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傑出代表,其中《西遊記》是神魔小說的代表巨作。有正作,有續寫,對於《西遊記》來說,也有想要與其並肩而立之作,這便是《東遊記》《南遊記》《北遊記》。
  • 童年回憶中的4部《西遊記》動畫,改編原著兩開花,你都看過嗎?
    對於這一幕記憶猶新99版西遊記動畫的導演是方潤南,名字你可能會陌生,但是說到《沒頭腦和不高興》這部經典,很多人都看過,正是方導大學的畢業設計。不過3年後,另一部日本的西遊記,偷偷走進了一些小觀眾的視線。
  • 在西遊記裡,十八羅漢打得過孫悟空嗎?
    對西遊記有點知識的人,可能會覺得把十八羅漢與孫悟空聯繫在一起有點扯,因為我們都知道在西遊記裡,很多平時不是非常出名的神仙都出現了,甚至連年月日時四值功曹使者都在西遊記裡有過姓名,但是十八羅漢西遊記裡確實沒有提到過,所以把十八羅漢和孫悟空聯繫到一起,很多人會覺得他們沒有直接交手過。
  • 國內第一聲優陳阿喜去世,被稱配音大師,《西遊記》是其代表作!
    就在8月27日,有消息爆料,被稱為國內電視行業第一人,國內聲優,也就是配音演員第一人的陳阿喜因為生病救治無效去世了,走過了自己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生,享年79歲,如果單單提陳阿喜老人家的名字,不是電視行業的普通網友可能並不認識,但要說起她曾經配過音的電視劇,那絕對是所有中國人最美好的回憶!
  • 國內第一聲優陳阿喜去世,被稱配音大師,《西遊記》是其代表作
    就在8月27日,有消息爆料,被稱為國內電視行業第一人,國內聲優,也就是配音演員第一人的陳阿喜因為生病救治無效去世了四大名著相信大家都讀過或者看過,別的咱不知道,只要是說到《西遊記》,幾乎百分之百的中國人都看過這部經典電視劇,大家小時候就是守著電視機觀看的,咱們八零後九零後對裡面的每一個人物都非常了解和喜愛,端莊的王母娘娘,一心求取真經的唐僧,只會拍馬溜須,看到美食就走不動的豬八戒!
  • 影視劇《西遊記》中玉皇大帝顯得很弱,原著小說中真的是這樣嗎?
    在電視劇《西遊記》中,作為三界主宰的玉皇大帝在孫悟空面前一副弱不禁風,嚇得要躲到桌子底下的人物,給人的感覺就是玉皇大帝很弱。那麼在《西遊記》的小說裡玉皇大帝真的有那麼弱嗎?但是在《西遊記》小說裡,玉皇大帝並不是這樣的,作為三界的主宰,不僅修為很高,而且還很會轉嫁矛盾,權衡佛教兩教的關係。玉皇大帝成為三界主宰,修為很高在《西遊記》的小說裡,玉皇大帝讓佛祖去鎮壓孫悟空的時候,孫悟空說了對玉皇大帝不敬的話,佛祖告訴孫悟空玉皇大帝修為有多深,那可是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的。
  • 西遊記:八大兵器,悟空八戒沙僧,誰的兵器能稱為三界第一?
    西遊記:八大兵器,悟空八戒沙僧,誰的兵器能稱為三界第一?要知道大家只要提起西遊記,都會說西遊記這個電視劇都已經看過八百遍了,這個數字有點吹牛,可是事實上我們確實是看了十幾遍應該是有的,原因是每到寒暑假幾乎各大電視臺都會播放西遊記,為什麼會一直播,就是他經典,適合老少皆宜,在家裡避暑避寒所看的經典巨作在西遊記當中有許多神仙,妖魔鬼怪,西天佛祖等等,可是有誰知道他們手中的兵器誰的才是西遊記當中最強的存在?誰的兵器才是三界第一呢?
  • 「民國版西遊記」為何被禁播呢?
    時至今日,86版《西遊記》在人們心中,仍然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由於當時條件有限,當時的拍攝條件也非常簡陋。但這並不能改變它在人們心中的經典地位。許多人認為,86版的《西遊記》最早將這部名著搬上熒幕。但是,若真要細細算一算,早在民國時期,《西遊記》實際上就已出現了。並且86版的《西遊記》,應該說是最早將完整的《西遊記》搬上銀幕的。在民國時代,中國電影尚處於起步階段。有個叫杜宇的導演,根據《西遊記》第72回改編,拍了一部叫《盤絲洞》的電影,也叫《民國西遊記》。因為當時條件有限,所以不能拍完整部。但是這部電影,卻是花了不少錢,但是杜宇導演很用心。
  • 《西遊記》究竟有多少妖精?除孫悟空之外誰才是真正第一大妖?
    「看過《西遊記》嗎?」「看過。」「知道《西遊記》裡有多少妖怪嗎?」「呃……」估計大家會一臉懵懂的看看浩瀚星空,莫不是天上星星多少顆,地上妖精多少個?講真,單單八百裡獅駝嶺,大鵬金翅雕的洞府就有小妖四萬七八千個,組成了堪稱最龐大的妖魔團,再論整個西遊路,妖怪何其多?
  • 童話評書《西遊記》第二十七回:盤絲洞對戰蜘蛛精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作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魔小說。主要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遇到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書接上回,這一天,師徒四人來到一片樹林,唐僧見道路平坦,就讓徒弟們留下,自己一個人去化齋。
  • 《西遊記》菩提祖師與孫悟空:敲三下頭是什麼意思?
    看《西遊記》第二回,菩提老祖敲孫悟空三下頭,孫悟空馬上就曉得師傅要三更半夜傳道。這是怎麼樣的道理?一、頓悟頓悟是禪宗的一個法門,這是修行很在意的東西。《六祖壇經》裡說,六祖慧能早年砍柴為生,一日賣柴之後,聽到有客人誦經,心有所悟。遂向客人打聽,得知經文是五祖弘忍所傳,於是前往五祖處拜師,五祖著其槽廠舂米。五祖漸覺年邁,想傳衣缽與弟子。便讓弟子作偈語考核。最終六祖慧能以「菩提本無樹」勝出。但六祖是嶺南人,客居於此。五祖恐弟子加害慧能。便說「猶未見性」。
  • 西遊記在中國的影響力有多大?要找一個從沒看過西遊記作品的人很難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代表著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其傳播度非常廣,尤其是唐僧師徒四人,可謂是家喻戶曉,它也為國產影視劇的改編,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