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可謂是樂隊音綜元年,從韓綜《Super Band》到愛奇藝的《樂隊的夏天》,都實現了人氣口碑雙豐收。此後,國內的樂隊市場似乎被打卡了,數檔與樂隊相關的音綜相繼上線,如優酷去年推出的《一起樂隊吧》,和最近剛上線熱度正高的《我們的樂隊》。雖然這幾檔節目的形式不盡相同,但除《樂夏》外,其他三檔綜藝都是按照類似選秀的賽制來打造和重組一支新生代樂隊。
接下來我們將從節目內容模式、市場影響力和商業價值三方面,對比《樂隊的夏天》和《我們的樂隊》這兩檔迥然不同的樂隊綜藝,力求洞悉中國樂隊音綜的發展趨勢及前景。
大眾娛樂趨勢與小眾圈層文化的平衡
《樂隊的夏天》集結了反光鏡、痛仰、新褲子、旅行團、刺蝟等31支極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中國青年原創樂隊,以「樂隊音樂現場表演」為主要呈現形式,通過不同主題單元的內容設計和音樂表演,由觀眾評選出最喜歡的Top5樂隊。節目不設置評判性的「導師」席位,把所有的投票權交給現場觀眾,將大眾喜歡作為最重要的評判標準。如果說《樂夏》成功幫助樂隊突破原本的小眾圈層屬性,讓國內優秀樂隊的「存量」大放異彩,那麼《我們的樂隊》則是在努力挖掘潛在樂隊人才的「增量」。
《我們的樂隊》開局便率先組建了一家「樂隊無限公司」,三位合伙人謝霆鋒、王俊凱、蕭敬騰分別擔任「運營總裁」、「市場總裁」、「技術總裁」,共同發掘培養中國樂隊的新生力量,最終組建一支帶有中國標籤向世界輸出的樂隊,同時「讓更多年輕人了解樂隊文化」。節目中,三位合伙人帶著自己的樂隊初心,與來自世界各地、背負著音樂夢想的60餘位優秀樂手,進行音樂上的碰撞。在這裡合伙人跟樂手之間,不是導師和學員的關係,不存在選擇和決定,更多是基於三個合伙人的從業經驗和專業知識,提供建議和意見。與讓成熟樂隊間互相競爭的《樂隊的夏天》不同,《我們的樂隊》選的是單個樂手。選哪個樂手組隊,玩什麼樣的音樂,這一切都交由樂手們自主決定。節目前期由10位核心候選人(ACE),類似於隊長牽頭組隊,中途如果覺得玩不到一起,也可以換人,這是屬於樂手之間的雙向選擇,也符合樂隊的自然生長規律,兼顧大眾了娛樂趨勢與樂隊小眾圈層文化。
在《我們的樂隊》的舞臺上,除了常見的吉他、貝斯、鍵盤等,還出現了如琵琶、古箏、二胡、手風琴等特殊樂器。這類樂器在國內外的大部分樂隊中並不常見,相信在樂隊的舞臺上會迎來一次多元音樂的碰撞與融合,打破大家對樂隊的固有印象,探索出中國樂隊的當下與未來。 值得一提的還有節目中的樂理知識「小科普」,會根據節目進程給小白們普及樂器、曲風、樂隊等小知識,從深層次的角度普及樂隊文化。
樂隊商業化玩法的進階之路
在《樂隊的夏天》大火「出圈」之前,獨立樂隊的生存狀態的確令人堪憂,甚至延伸出搞搖滾的都窮,唱民謠的都酸,獨立音樂人就該沒名氣等觀點。但隨著《樂夏》在大眾媒體層面影響力的逐步擴大,更多的搖滾音樂人以及年輕樂隊們,從地下走到地上,從小眾走向大眾,商業價值也得到巨大提升。
據了解,在《樂夏》播出期間已經有多家品牌與參加節目的樂隊達成合作,同時線下演出及音樂節邀約不斷,樂隊演出門票價格和專輯銷量同步增長,盤尼西林演出費漲了20倍 ,Click#15演出費增長3倍,全國巡演北京站門票2分鐘之內售罄,旺福、刺蝟、皇后皮箱等專輯斷貨。參賽樂隊均實現了人氣熱度和商業價值的提升。
如果說《樂夏》的「出圈」成功「養活」了第一批獨立樂隊,激發出了樂隊本身的商業價值,那《我們的樂隊》則是想將樂隊所帶來的流量效益,變成良性循環,打造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從而拓展出更多關於樂隊的商業化玩法。先從《我們的樂隊》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企業制度」說起,在這檔節目播出前,節目組專門成立了一家樂隊無限公司,來進行選拔後的線下運營。從合伙人的線上招募,招募板塊結束後籤約公司進行巡演,一系列的線下實操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整個形式具有一定的創新性。第一季節目結束後,樂隊無限公司會和多支樂隊籤約,為他們提供專業的培訓,舉辦巡演、發唱片,提供演出機會等,做好節目的後續運營。
除此之外,《我們的樂隊》在在線播放平臺芒果TV上,與集潮流商品銷售、IP開發與授權、藝術家經紀於一體的潮流文娛品牌TakiTaki進行深度合作,打造出了多款有共鳴、有互動、有創意的IP衍生產品。據了解,在節目僅播出2期後,相關衍生品總銷量已突破8500+件,並且仍在持續熱賣中。衍生品雖是依附於節目本身生存,但也對節目本身有著潛在的反哺作用,衍生品中的用心之作更能為節目本身帶來正面的影響,在IP價值開發中,《我們的樂隊》與TakiTaki團隊保持產出符合IP屬性與節目特性的衍生品,也成為IP綜藝標誌性的符號,延伸帶出內容的共鳴與黏性。
據悉,TakiTaki已與《中餐廳》《明星大偵探》《聲入人心》《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數百個S級IP進行合作,提供IP開發、設計、製作、推廣、粉絲運營等全鏈路C2M閉環服務,銷售年複合增長率超過300%,規模化能力助力IP價值最大化。
不得不說《我們的樂隊》的確有大爆的趨勢,但是要想獲得真正的成功,建立出一個「樂隊宇宙」,還需要在後面的節目當中,創作出更多高質量、傳唱度高的有態度的原創音樂作品,來打動受眾,打開市場。
結語:
《樂隊的夏天》與《我們的樂隊》這兩款節目的定位,以及背後的產業生態,文化背景都不盡相同。但深挖其本質,都是在幫助中國音樂重新煥發生機,為其帶來持續的光熱,打造獨立樂隊的業態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