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耦的4個腳怎樣區分_光耦的各引腳怎麼判斷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光耦的4個腳怎樣區分_光耦的各引腳怎麼判斷

發表於 2017-11-22 08:54:01

  光電耦合器又叫做光電隔離器,簡稱光耦。它是以光為媒介來傳輸電信號的器件。許多朋友在遇見這個零件的時候不知道它的四個腳怎麼去區分。

光耦的4個腳怎樣區分

  關於光耦的引腳區分問題,簡單的說,不在路用指針表X10測量,單向導通的一側是發射二極體,紅表筆接的是發射二極體的負極,黑表筆接的是正極,這是光耦的控制端,也可以說是輸入端;確定了一側的兩個腳後,餘下的兩個腳便是接收管的引腳。

  而且一般情況下,在光耦的封裝表面,有點的是1腳,就是發射端的正極,同側為發射端負極,有點腳的另側為接收端的C極,還有一個為E極,常見的817系列是這樣,多腳位可參考規格書。

      大家可以記住這樣的方法,四腳光耦封裝外殼上標示的型號朝上為正面,在光電耦合器的針腳旁邊,有一個針腳是帶小圓點的,那個針腳就是1腳,我們再逆時針數,1 2 3 4,這樣就分辨出來了。

 光耦的各引腳判斷注意事項

  1;一定要找到小圓點,或者是一給缺角,

  2;一定要逆時針數,比如:有一個點的就是1腳,左下是1,右下是2,右上是3,左上是4。

       3;一定要正對型號,型號朝上為正面,左下腳為1腳(有些產品是有圓點、小坑,有些左邊有缺口),逆時針依次是2--3--4,DIP封裝的集成電路都是這樣的。

     四腳光耦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光電耦合器有許多種的類型,今天我們就再介紹一下四腳光耦。

 

  四腳光耦,有兩個腳是輸入,另兩個是輸出,輸出入是一個光敏二極體,是單向導通的,因此如果沒有輸出路是不通的。

  

  光電耦合器的結構及原理

  光電耦合器分為很多種類,下圖所示為常用的三極體型光電耦合器原理圖。當電信號送入光電耦合器的輸入端時,發光二極體通過電流而發光,光敏元件受到光照後產生電流,CE導通; 當輸入端無信號,發光二極體不亮,光敏三極體截止,CE 不通。對於數位量,當輸入為低電平「o」時,光敏三極體截止,輸出為高電平「1「; 當輸入為高電平「1」時,光敏三極體飽和導通,輸出為低電平「o」。若基極有引出線則可滿足溫度補償、檢測調製要求。這種光耦合器性能較好,價格便宜,因而應用廣泛。

  光電耦合器的抗幹擾特性

  光電耦合器之所以在傳輸信號的同時能有效地抑制尖脈衝和各種雜訊幹擾,使通道上的信號雜訊比大為提高,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 光電耦合器的輸入阻抗很小,只有幾百歐姆,而幹擾源的阻抗較大,通常為105~106Ω。據分壓原理可知,即使幹擾電壓的幅度較大,但饋送到光電耦合器輸入端的雜訊電壓會很小,只能形成很微弱的電流,由於沒有足夠的能量而不能使二極體發光,從而被抑制掉了。

  (2) 光電耦合器的輸入迴路與輸出迴路之間沒有電氣聯繫,也沒有共地; 之間的分布電容極小,而絕緣電阻又很大,因此迴路一邊的各種幹擾雜訊都很難通過光電耦合器饋送到另一邊去,避免了共阻抗耦合的幹擾信號的產生。

  (3) 光電耦合器可起到很好的安全保障作用,即使當外部設備出現故障,甚至輸入信號線短接時,也不會損壞儀表。因為光耦合器件的輸入迴路和輸出迴路之間可以承受幾千伏的高壓。

  (4) 光電耦合器的回應速度極快,其回應延遲時間只有10P S 左右,適於對回應速度要求很高的場合。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槽型光耦的四個腳應該如何接?
    打開APP 槽型光耦的四個腳應該如何接?   目前槽型光耦已成為種類最多、用途最廣的光電器件之一。槽型光耦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光的發射、光的接收及信號放大。   輸入的電信號驅動發光二極體(LED),使之發出一定波長的光,被光探測器接收而產生光電流,再經過進一步放大後輸出。   這就完成了電—光—電的轉換,從而起到輸入、輸出、隔離的作用。由於槽型光耦輸入輸出間互相隔離,電信號傳輸具有單向性等特點,因而具有良好的電絕緣能力和抗幹擾能力。
  • 光耦PC817和PC817B有什麼不同?
    發表於 2018-04-09 16:07:41 光耦PC817和PC817B有什麼不同? 通俗的區分是檔位不同,PC817分A,B,C,D,書面上稱為電流傳輸比(CTR)不同。
  • 高速光耦如何選型!
    4、正向電流IF:在被測管兩端加一定的正向電壓時二極體中流過的電流。結電容CJ:在規定偏壓下,被測管兩端的電容值。5、反向擊穿電壓V(BR)CEO:發光二極體開路,集電極電流IC為規定值,集電極與發射集間的電壓降。
  • 光耦在單片機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日常使用中,最常用也最便宜的光耦為「xx817」光耦,很多廠家都有生產其兼容產品的光耦,其中最著名的兩家就是夏普的PC817以及億光的EL817。每個817系列的光耦又分成ABCD四個檔次,當然現在光耦產品越來越成熟,已經完全不止這四個等級了。
  • 可控矽輸出光電耦合器和光耦繼電器的不同應用方向!
    國產光耦替代---先進光半導體固態光耦繼電器光電三端雙向可控矽開關和光電SCR用於開關AC負載,但也提供使用可開關AC或DC的功率MOSFET或者,這些低功率光耦合器可以與大功率三端雙向可控矽開關元件或SCR一起封裝在絕緣的外殼中,並且在只有四個或五個螺釘類型的更大的機架安裝式固態繼電器(SSR)中,可以將額外的安全組件(例如散熱器和脈衝抑制組件)封裝在絕緣殼中重型端子,可以當作市電(線路)電源開關使用,並且可以替代許多類型的機電繼電器。
  • 光耦繼電器產品性能在未來所面臨的挑戰!-先進光半導體
    國產光耦晶片-先進光半導體滿足市場對提高性能的需求時,隔離式AC/DC,DC/DC或DOSA兼容電源模塊的設計人員面臨挑戰。國產光耦替代進口-先進光半導體我們將研究的初始拓撲是反激式轉換器,因為這是就組件數量而言最簡單的電路。
  • 從光耦到數字隔離器的「國產替代」之路
    除了速度和功耗外,光耦產品也正在趨向於低電壓特性。由于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轉向更低的供電電壓,這也要求光耦具有低電壓特性以滿足系統的需求。此外,隨著系統集成度不斷提高,工作環境日趨嚴格,光耦產品的體積、工作溫度也開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近二三十年來,容耦、磁耦、阻耦、CMOS數字、SiO2等新型隔離器層出不窮,給光耦帶來了很大的衝擊,有逐漸被替代的危險。
  • 光耦繼電器針對不同的行業應用如何選型!-先進光半導體
    國產光耦廠家-先進光半導體光耦繼電器是電子電路中常用的組件之一,主要用於在強電流和弱電流電路中進行隔離。選擇光耦合器時,需要根據實際電路條件和光耦合器的參數進行選擇。選擇光耦合器時,通常應考慮以下重要參數。1光耦合器的響應時間該參數通常由光耦合器數據手冊上的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表示,分別稱為tr和tf。如果光耦合器僅用作隔離並且不需要很高的響應時間,則可以忽略此參數。
  • 華南微半導體光耦在PLC控制器上的應用!
    PLC由使它運行的幾個組件組成,例如輸入和輸出部分,電源和中央處理單元(如上所述)。PLC是否不同於典型的PC?PLC與人們通常習慣的典型PC非常相似。相似之處包括已安裝在PLC中的內存,CPU,通訊和其他軟體。但是,它的設計是獨特的,以確保它可以在非常艱苦的工業條件下使用壽命更長,使用壽命更長,更耐用。
  • 獨闢蹊徑,這個電路去除一顆光耦,待機功耗降低一半以上
    可見,過零檢測電路是白色家電中常用的一個功能電路,但傳統的過零檢測電路中會使用光耦器件,而光耦器件會造成待機功耗增加。針對10多年來一直沒有變革的過零檢測電路,最近羅姆公司開創性地推出了過零檢測IC,不僅省去了光耦,降低了能耗,同時大大提升了可靠性。
  • 過零觸發雙矽輸出光耦-MOC3061的應用
    打開APP 過零觸發雙矽輸出光耦-MOC3061的應用 潮光光耦網 發表於 2012-07-20 11:09:00 晶閘管的觸發方式有移相觸發和過零觸發兩種
  • 改進的光耦繼電器電路可減少電流消耗,抵抗LED老化!
    國產光耦替代進口-華南微半導體在工作不同地電位的電路之間藉助光耦合器建立電流隔離似乎很簡單。光耦合器從隔離電路中汲取功率,並且由於LED老化,切換可能相對緩慢且不確定。提供光耦繼電器的替代產品,例如先進光半導體的APY212S替代進口AQY212S系列。本設計思想描述了一種改進簡單光耦合器的方法。圖中顯示了兩種流行的0V交流同步設計。嘗試通過降低光耦合器的LED電流並相應增加光耦合器的負載電阻來降低隔離電路的功耗,會產生較慢且不確定的開關。為了實現更快,更清晰的切換,您將不得不犧牲功率效率。
  • 群芯微電子:長爬距光耦產品已送到小米、華為等企業進行驗證
    據寧波日報報導,群芯微電子董事長陳益群表示,「從今年6月開始,我們的長爬距光耦產品已送到小米、華為等企業進行驗證,智能電錶行業也有不少客戶正在驗證我們的產品。」寧波群芯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8年7月30日,總投資12.5億元,將建設光電集成電路產品研發和封裝測試基地。
  • 東芝面向中大電流IGBT/MOSFET 推出內置保護功能的光耦
    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東芝」)近日宣布,推出「TLP5231」,這是一款面向中大電流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IGBT)和MOSFET的預驅動光耦,適用於工業逆變器和光伏(PV)的功率調節系統
  • 3月新品推薦:光電模塊、MOSFET、光耦、電感
    VnVesmc內置的柵極驅動器包括3個板載隔離電源(每相1個),可提供每相高達5W的功率,從而可以在高達125℃的環境溫度下輕鬆驅動頻率高達25KHz的功率模塊。高達10A的峰值柵極電流和對高dV/dt(>50KV/µs)的抗擾性可實現功率模塊的快速開關和低開關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