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上下5000年的文明發展史,其實也是速度發展史。正是由於速度的不斷進步,人類文明才能夠不斷進步。因為,只有實現了速度的優勢,我們才能夠走得更遠,才能夠走遍全世界,實現廣闊的視野,探尋更多的大自然奧秘。
如果我們連一個小區域都無法走出去,也就不用談其它的什麼自然奧秘,萬物奧秘了。人類對於地球的認知和了解,正是在人類速度不斷獲得突破之後,才能夠快速提升。而人類對於宇宙的初步了解,也正是人類實現了更快的速度,突破了地球的束縛,走出地球才知道的。
如果人類現在還無法走出地球,那我們對宇宙的認知也不會有太多,最多比古人了解得多一些。由此可見,人類文明想要不斷升級,一步步成為宇宙的高級文明,就離不開速度的不斷提升。那麼速度能夠無限提升下去嗎?在愛因斯坦相對論沒有出現之前,人們都認為,速度是沒有極限的,它可以無限提升。
可是當愛因斯擔相對論出現之後,給人們澆了一盆冷水。相對論告訴我們,物體的速度是有極限的,這個極限就是光速,有質量的物體永遠不可能達到光速,只有光子這種沒有靜止質量的粒子才能夠達到光速。可是粒子想要突破光速也是不可能的,科學家通過大量的實驗已經證明了,物體的速度極限是光速,相對論是正確的。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了,宇宙浩瀚廣闊,光現在人類可觀測的宇宙範圍已達930億光年,如果物體的速度極限是光速,那人類將永遠也不可能走遍宇宙,那人類現在發展科技,探索宇宙還有什麼意義?不管我們的科技實力有多麼強大,一個光速就限制了人類,我們只能在太陽系附近有限的範圍內活動。
光速限制了人類的活動範圍,同樣也註定了人類的命運,那就是終結消失。要知道,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資源,雖然宇宙的資源是無限的,但是銀河系附近範圍內的資源是有限的,一旦這些資源被我們消耗完了,等待人類的將是命運的終結,從此消失在時間長河中。
那麼光速真的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嗎?可能有人會說了,這不是廢話嗎?科學家都證實了愛因斯坦相對論是正確的,還有什麼疑問?其實這裡很多人對相對論速度的限制有一個誤解。相對論認為速度的極限是光速,它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在一個穩定平坦的時空中穿梭。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的木船在風平浪靜的海洋中航行,木船的速度受到了人力和發動機的影響。如果這個木船隻是靠人力來划動,那它的速度是有極限的,這個極限就是人的划動力量極限。木船的速度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上無法想多快就多快。
可是當海面起風浪之後,飛船的速度就能夠在風浪的帶動下快速前進,這個速度將遠遠超過人力划動木船帶來的極限速度。同樣的道理應用在宇宙中也是一樣,可能很多人會說,宇宙就是一個風平浪靜的穩定空間,可沒有風浪。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愛因斯坦相對論除了告訴我們物體的速度極限是光速之外,還告訴我們,宇宙並不是平坦的空間,而是一個扭曲的空間。在我們眼裡看似平靜的宇宙,如果你將它放大很多倍之後,你就會發現,宇宙一點也不平靜,到處都是扭曲的畫面。
而扭曲的空間就相當於隨時會起浪的海面。正常情況之下,宇宙空間的扭曲幅度非常小,不會影響到飛船的速度。可如果宇宙空間發生了重大扭曲,那麼飛船的速度就會被空間扭曲的力量帶動著快速前行,這個速度將超越光速。
我們都知道,宇宙大爆炸之後一直都在快速膨脹,這個膨脹速度就遠超光速,通過宇宙膨脹論,我們也能夠明白,宇宙是一個扭曲的空間,而不是我們認為的平坦空間。既然宇宙存在時空扭曲,那麼在時空扭曲力的作用下,物體的速度就能夠超越光速。
其實這種超越光速並不是說物體本身的速度超越了光速。物體本身的速度始終堅守著無法突破光速的限制,它突破了光速,其實是時空扭曲超越了光速。類似於平靜的海面起浪之後,木船即使靜止不動,它也會被浪頭帶著快速前進,這樣的速度輕鬆突破了木船的速度極限。而這個速度不是木船本身的速度,而是浪前進的速度。
由此可見,光速並不是宇宙速度的極限,它只是物體速度的極限。超光速現象早在宇宙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出現了,最早出現的就是宇宙的膨脹速度,它超越了光速。後來黑洞,中子星等超大質量天休的出現,讓它們的周圍空間發生了嚴重的時空扭曲,所以在黑洞和中子星附近也同樣存在超光速現象。
而宇宙中的超光速現象,科學家通過大量的觀測已經得到了證實,正是這些觀測發現,讓人類對未來又充滿了希望,人類只要不斷努力下去,還是有希望有一天能夠縱橫宇宙,將宇宙變成人類的後花園。而要讓飛船突破光速,就需要研究出能夠讓飛船周圍空間不斷發生時空扭曲的技術。而這樣的技術相信很多人也聽說過,它就是曲率引擎技術,目前還只是處於理論猜想階段,離真正實現還有十萬八千裡。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