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牆內開花牆外香 黨建共創結碩果
在焦作市山陽區定和街道豐收小區,有這樣一個黨支部,成員都是居住在社區的老黨員,他們發揮餘熱開展志願活動,在黨建的引領下,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化解矛盾,促進和諧……這就是焦作供電公司退休第三黨支部。
豐收小區是焦作供電公司家屬區之一,現有居民712戶2000餘人,其中公司退休職工362人,退休黨員105名。年逾七旬的張太明書記是焦作供電公司一名退休幹部,擔任退休第三黨支部書記已經10餘年,他經常說:「我們這群人雖然離開了工作崗位,但是退崗不退志,要在社區裡用行動發光發熱。」
豐收小區1997年開始入住,原來也是焦作市的一個亮點,曾榮獲建設部「文明示範小區」稱號。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20多年的漫長歲月,豐收小區早已風光不再,也成為焦作市老舊小區之一。改造前,該小區路不平、燈不明,樓體牆面個別地方水泥脫落,樹木雜亂無章。不少地方地面黃土裸露,甚至有個別居民種菜的現象。車輛亂停亂放,道路擁堵,經常出現交通不暢的混亂局面。
2019年年初,在全國「百城提質」焦作市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焦作供電公司和焦作市山陽區政府緊緊抓住這一契機,充分利用焦作供電公司退休第三黨支部書記張太明同志為主任、由7名退休職工(其中黨員4名)組成的豐收社區黨群議事會這一平臺,架起了黨組織同廣大居民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從開始個別居民不支持、不理解、不配合到全力支持、充分理解、密切配合,大家共同出主意、想辦法,有錢出錢(捐款)、有物捐物、有力出力、有技能出技能,像建造自己的家園一樣,全身心投入到小區改造中去,保證了改造工作的順利進行。
通過幾個月的緊張施工,昔日老舊的豐收小區,實現了化繭成蝶的華麗轉身。該小區外牆進行了保溫處理,並重新刷新牆面;主幹道和各分支道路進行了「白改黑」,鋪上了整齊平坦的柏油路或可滲水的水泥路面;配備了地埋式垃圾桶,使居民傾倒垃圾更加方便;裸露地面種植了草坪或撒上了草籽;根據大家的要求,修建了12個小遊園、黨建活動廣場和兒童樂園,新增了近800米的健身步道;小區內安裝了40個充電樁,還修建了210個停車位;打造了一流的日間照料中心;設立了快寶驛站;增添了包括社區養老助餐、文明講堂、創客空間、邱阿姨志願服務站等便民服務功能。改造後的老年活動中心不僅成為焦作市面積最大、軟硬體設施齊全、環境優美、服務優質的老年活動中心,還成為廣大居民溫暖的家,成為豐收社區乃至焦作市的一張名片。
如今的豐收小區,路平了、燈明了、牆新了、草綠了;老人、居民、兒童休閒娛樂和健身也有新的去處了;居民的心順了,黨群的距離也拉近了……整個小區就像城市花園一樣,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據悉,該小區的嬗變吸引了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河南電視臺、河南日報等各大媒體爭相報導。2019年10月18日,原河南省省長陳潤兒帶領18個地市、100多個縣市、54個區主要領導和有關部門領導近600人,到豐收小區進行觀摩並召開了現場推廣會。陳潤兒在總結講話中,對豐收小區的改造成果和張太明同志所做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張主任在幫助社區做好群眾工作上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解決了社區不能解決的很多問題。」
(文章來源:東方今報)
(責任編輯:DF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