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對小鮮肉無感的,但是他例外啊!真的很特別,與眾不同的氣質,破了我中年老母親的戒!」
「乾淨、英氣、克制、內省、持重、堅韌……少年之美好,人間詞彙太枯竭啊!真是上帝傑作!」
「快去看《少年的你》,頗具天蠍月的能量,我已經去電影院二刷過了,仍然淚溼一包紙巾……」
這是一群中年母親在某微信群裡的對話,是的,他們在談論著那個少年,那個仿佛一夜長大的少年,那個能穿透少男少女、演藝圈前輩、社會中堅力量,甚至媽媽群等各個年齡層而獲得喜好和贊語的少年。
13歲出道的他,今年即將迎來自己19歲的生日。從TFboys笑意靦腆的側位,到《這就是街舞》的實力擔當;從《國家寶藏》節目中小抄了一份大克鼎裡的290字銘文,到《放開我北鼻》綜藝裡對小孩子們的溫暖有愛;從拿著自己親手做的泥塑作品參加高考美術類專業考試而輕鬆過線,到《幻樂之城》錄製時主動承擔因節目組原因延誤工期的費用……
就連王菲也在節目中說:「演得真好,有那麼多人喜歡他是有道理的!」
1、
為什麼喜歡易烊千璽,因為他是易烊千璽。
他是個演員,不再僅僅是偶像,更不是那個流量小生。
夜晚,校園的鈴聲響起,穿著校服的男生女生陸續走出校門。在結伴而行的人群中,一個形單影隻的女孩尤為顯眼。她走遠後,路燈下閃出一個影子。穿帽衫的男孩一路不緊不慢地跟著她、保護她、幫她趕走身邊的所有威脅,給她一份安定的片刻。
第一次看到《少年的你》成片時,易烊千璽的心情算不上輕鬆。大多時候,他都是在挑自己的錯,而不是在欣賞電影。直到電影首映,他才有機會放下批判自我的念頭,完全陷到故事裡。
很多時候,當紅明星挑選劇本會對反派、問題少年這樣的角色考慮再三,但易烊千璽沒有太多顧慮,他一直希望能演與自己反差較大的角色,所以絲毫不擔心形象受影響。
身上抹黑色粉底,噴黑色的液體,臉部點上模仿雀斑的斑點,有時還要貼上疤痕,化上髒妝……通常一個多小時後,閃光的偶像就變成了扎小辮兒、臉帶傷、有紋身的「問題少年」。他說「我照鏡子的時候,會覺得現在的行為舉止就是小北,我必須要相信。」
《少年的你》拍攝花絮
易烊千璽就沒讓曾國祥失望,記得在一場重頭戲中,他的一滴意料之外的眼淚還把監製許月珍給「震住了」。陳念瘦小、內向、隱忍,小北強大、勇敢、直接。然而戲外,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情況卻恰好相反。周冬雨性格活潑,經常不按常理出牌,有時個人習慣也會帶到角色裡,曾國祥經常要提醒她「周冬雨又出來了」;而易烊千璽個性沉穩,怒氣不會像炮竹一樣爆發,開心也不會一蹦三尺高,掛著酒窩的笑容似乎總有些吝嗇。
曾國祥很有膽識,用了超級大量的特寫鏡頭,對準兩個傷痕斑斑的主角的臉。易烊千璽有著同齡人無法追趕的成熟速度,讓人感覺「是個有故事的人」,這才是他成為小北的原因。同樣的,《長安十二時辰》的導演曹盾說,直到看見他換上服裝,那種感覺就全對了。
《少年的你》劇照
想起影片中的那一幕,拿到高考分數的陳念來探望監禁的小北,倆人見面無話,隔著看守所那面巨大的玻璃對望,望到對方的心裡,忽而笑了,忽而淚流滿面,深沉的情緒承載著一路過往,無聲地做下決定,所有不甘、妥協、無奈和懂得都在這無聲的對望抽泣中化開了……
《少年的你》首映時,編劇張冀誇他:「你是一個演員,不是一個偶像。」這句話讓易烊千璽在臺上紅了眼眶。
2、
一枚老靈魂,不斷長大,然後成為自己。
是的,馬上就要19歲的易烊千璽,急切地想要長大。
5歲,他參加北京電視臺青少年頻道《才藝訓練營》節目,隨後正式出道;10歲,他接拍好麗友廣告,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童年記憶;13歲,TFboys正式組成,一炮而紅;18歲,他以專業課、文化課雙第一的成績,考入中戲。
記得易烊千璽17歲生日的主題是「逢涼野性」,「逢涼」指逢光而生,涼且炙熱,也映射易烊千璽溫文爾雅的個性;而「野性」也透露出那個年僅17歲的少年對很多事物的熱情與好奇心。
在他10歲和17歲的訪談中,他的夢想居然是一樣的,就是做一位藝術家。看著那張他自己設計的,高達三米五的雕塑作品「千禧龍」,也許可以窺見他身體潛藏的那個有趣的靈魂,以及短短的幾年時間裡,他沉默外表下隱隱生長著的衝破一切的野性。
新浪微博
易烊千璽在成人禮紀錄片《一步86400秒》開頭自白中他講到,如果用三種動物形容自己——貓、狗和蝙蝠是他覺得最恰當的。如果說貓、狗喻示著他的暖男氣質,那麼蝙蝠呢?將自己一直埋在黑暗裡,一切都很神秘。
在人們看來,他總在人群的簇擁之中,他卻說:「其實一天裡的大部分時候都在自己待著。」也許,有那麼一些時刻,他的軀體有機會跟著靈魂一塊抽離出去。
據說從小他就喜歡一個人待著,並且要拉緊窗簾,把門反鎖好,這總會引起母親的批評,現在長大了,母親要進他房間,是必須要敲門的。他的粉絲團「千紙鶴」也總戲稱其為「老幹部「的興趣愛好,全都需要獨自耗費大量心力——畫畫、泥塑、釣魚、寫書法……哦,還有去舊貨市集淘幾張老式唱片,甚至收集一堆中式手串或者坐下來盤一盤文玩核桃。
新浪微博
要說起備戰高考的那段時光,是在一個胡同的四合院裡度過的。安逸避世的老房子、旋轉樓梯連接的天台、慵懶的鴿子與貓,都是易烊千璽喜歡的。複習太累時,他會爬上天台發呆,或者逗逗野貓。回到長沙補課時,他便在晚上與夥伴去隔壁小學的球場踢球,這是高考時段的另一种放空。備考57天,他最終的成績是473分,高出湖南省藝考分數線132分。
高考結束後,由他擔任主演之一的《長安十二時辰》即將迎來殺青,他又很快回到了角色的世界中。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易烊千璽還曾在給粉絲們的信中寫道:「未來的易烊千璽,我向你保證,我會走好現在的每一步,所以,也希望你繼續,興致盎然地與世界交手,一直走在開滿鮮花的路上吧。」
成長,就是成為自己的過程,他做到了。
3、
作為中年老母親,我們究竟為什麼愛他?!
「HI Jackson,很驕傲你能成長為自己希望的那個人,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人。但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老爸還是想把以前經常跟你念叨的那些話挑幾句來做你的成年禮,希望能伴隨你成年。第一,做人做事永遠不要去比較,因為,只要你產生這個念頭開始,你就已經輸了;第二,永遠不能把自己太當一回事,更不能把別人不當一回事。其實,這兩句話呢,是老爸從09年到16年經常跟你念叨的的,一開始,老爸是想著,不管你能不能真的懂得這個意思,但只要經常在你跟前提起,念叨,你聽多了,自然也就能夠去慢慢體會,慢慢理解。幸運的是,你也基本都做到了,並且一直努力地在做你自己。」
這是來自易烊千璽爸爸的一封家書,除去這些,還有全程參與孩子成長,將近10年共同奮鬥的媽媽的全力託舉。這樣一個00後少年的成功,必不是偶然與投機的,而是一個家庭的自省與自謙而換來的共同前行和成長。
這裡,作為一名母親和寫作者,總結一下易烊千璽註定會脫穎而出、與眾不同的特質,供思慮,以共勉。
挖掘自身潛能,探索各種可能性。
從唱歌、演戲、到擔任街舞節目導師,這些不同的身份,讓1000個人眼中呈現出了1000個不同卻真實的易烊千璽。
一個人是否成功,學習能力至關重要。
就好像在職場上,大多數公司看中的不是新員工有沒有相應技能,而是能不能在短時間內學會這個技能;在娛樂圈裡,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同樣會讓你更快脫穎而出。共同出演《青雲志》的任嘉倫評價易烊千璽非常用功,到了劇組基本不用再看劇本背臺詞。
專注,一段時間內只做一件事。
高考複習期間,父母與他開了一次易家常規的家庭會議,父親強調的是一條其實早已被潛移默化的準則:一段時間只能用來專注地幹一件事情。具體到當下,現在該學習,就要盡全力把它學好。他也總是能輕而易舉就進入沉浸狀態,很難判斷這是由於天賦還是父母長期的引導。
兩面性甚至多面性,給自己一些空間。
易烊千璽的母親在接受《人物》訪談的時候,說出兒子身上的兩面性,「你沒看到他玩起來的時候,那簡直,特別特別瘋狂。」「在易烊千璽的小學、初中同學和助理胖虎那裡,這種瘋狂進一步得到印證,是要比一般的男孩更放肆、甚至是更幼稚的調皮。」
要具備人見人愛的通關法寶。
懂事、成熟、安靜、沉穩、努力、有禮貌,是易烊千璽被公認的特質。就連一直追求把中國風做出國際化的陳漫在他身上也看到了「非常帥的外表下,中國五千年文化裡邊一直遵循的那種仁義禮智信。」
不要平庸,要與眾不同。
從小,易烊千璽的母親就開始帶著他參加更多的特長班:中國舞、民族舞、現代舞、拉丁舞、街舞、魔術、葫蘆絲、手風琴、聲樂、架子鼓、書法、變臉。有的是長期且投入更多精力的,譬如跳舞和書法;有些只是隨便學學,像魔術和變臉;而架子鼓,只上過一堂課。為什麼要學這麼多東西?就是「要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究其一切,還不是因為熱愛!
《這!就是街舞》這檔節目走的是逆襲之路,在豆瓣上的評分從播出時的6.4變成最終的8.6,在優酷的點擊量突破10億,知乎用戶甘棠評價易烊千璽的表現:其實一個人最有魅力的時候就是做自己熱愛的事情的時候,而熱愛是說不了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