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隨著第55顆北鬥衛星成功發射,北鬥三號正式組網成功。這意味著經過26年北鬥人的努力,北鬥導航定位系統正式加入全球導航定位系統的大家庭中。
根據中新社11月25日報導,蒙古國已成功籤署北鬥應用合作協議。在此之前,我國已與全球137個國家籤訂了北鬥合作協議,北鬥定位正在被越來越多國家認可。
眾所周知,在定位導航方面,美國的GPS定位一直牢牢佔據全球導航霸主的地位。甚至隨著GPS的發展,目前市面上能見到的定位裝置,都被統稱為「GPS」。由此可見美國GPS系統對於全球定位系統的巨大影響。
然而,隨著北鬥衛星的橫空出世,業界分析,美國GPS將被彎道超車。因為我國的北鬥定位系統無論在精準度還是先進程度方面,都大幅度領先GPS定位。
根據此前《日經亞洲評論》的報導,在全球200個主要國家中,北鬥衛星系統對165個國家的觀測頻率要比GPS更高,且在這些國家,北鬥導航的使用率均超過85%。
目前,我國的觀測衛星數量已遠超GPS系統,北鬥導航的全球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比如北鬥系統可以在提供定位時進行全球短文通報,以及協助國際搜救等。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合作中心副主任沈軍曾表示,北鬥的相關服務已經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未來北鬥將擁有十分廣闊的國際市場。
目前,北鬥三號已經成功和國際衛星導航系統兼容,越來越多終端將享受到北鬥的導航服務。業界預計未來北鬥衛星市場將突破4000億。
在國際社會獲得廣泛認可的北鬥也得到外媒的肯定。有媒體表示,中國在5G通信、高鐵技術領先之後,再一次憑藉北鬥實現了彎道超車。這將使美國GPS一家獨大的局面被打破,「北鬥」或將成為全球導航系統新的代名詞。
從1994年北鬥立項,到如今全面組網完成,北鬥的傳奇才剛剛開始。在2020世界5G大會論壇上,官方透露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核心器件國產化率高達100%,基礎產品實現自主可控。這無疑是一鼓舞人心的好消息。
展望未來,5G時代的到來為北鬥的新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可以預見,無論是智慧城市,還是在網際網路應用領域,北鬥都將「大展身手」。
文/禹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