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大齡女青年,如果你已婚還和董明珠一樣拼命工作,他們會數落你不懂得好好照顧男人和孩子。如果你離婚了,他們會說「你看我說中了吧,女強人就沒那本事留住好男人」。如果你依然單身,他們立馬就會帶上鍵盤攻擊你是個沒男人要的老女人。說來說去,在他們眼裡,剩女有罪,剩女是不正常的存在。
嫁人一定要趁早嗎?
30歲前必須嫁出去,必須相夫教子,才算正常女人嗎?
不斷用剩女這個詞攻擊大齡未婚女人的鍵盤俠網友們當然是連連點頭。
不斷以愛之名催婚的父母大人們也覺得沒毛病。
不過,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0中國統計年鑑數據揭秘,當代男女更傾向於選擇「我婚由我不由他」。
2020中國統計年鑑中記錄著,2019年我國初婚人數是1398.71萬人,離婚人數是470.06萬人,離婚率是3.36%。相比之下,1985年我國離婚率僅0.44%,2019年,我國離婚率比1985年翻了好幾倍。2019年,我國初婚人數相比2013年(2385.96萬人)少了將近一半。北上廣大多數初婚者的年齡已突破30歲大關。2019年,我國離婚人數是1985年的10倍。
不止中國,放眼全球,女性選擇晚婚或偏離婚姻都是大勢所趨。現在,大多數美國女人選擇了不要丈夫的生活。1950年全美只有9%的獨身人士。到了2010年,全美獨身人士比例高達28%。今天,只有大約20%的美國女性在29歲前結婚。普林斯頓大學人口統計學家查爾斯·威斯託夫對此給出的解釋是:「女性收入越高,結婚對她們的吸引力就越低。」
如今,雖然「生得好不如嫁得好、混得好不如嫁得好」之類的傳統觀念依然盛行,但嫁人不一定要趁早已然開始流行。
30歲前不結婚對嗎?
近來奉勸女性在30歲前別結婚的聲音越來越多。原因是,大家發現,安徒生筆下童話故事《灰姑娘》的結局是騙人的,結婚後,王子和灰姑娘怎麼可能從此就一直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呢?要知道,導致離婚率飆升的前三名原因分別是:生活瑣碎矛盾無法忍耐、夫妻雙方感情基礎薄弱、家庭暴力。除此之外,還有缺乏溝通、喪偶式育兒、貧賤夫妻百事哀等等導火索。
無論如何,當今離婚率居高不下,晚婚不婚隊伍不斷壯大,正說明,不管是王子和灰姑娘、還是你我普通人的婚姻生活,並不如傳言所說的那麼快樂吧。
此處並非信口開河,哈佛社會心理學家貝拉·迪波洛給出的婚姻研究報告顯示,按照10分滿分制打分,來自婚姻的幸福快樂指數平均值只有1.1分。按照婚姻對壽命的影響程度來看,離異人士不僅比單身時更不快樂,就連壽命也比單身人士更短。
如此看來,30歲前不結婚也沒什麼大不了。畢竟,大家普遍以為「能給女人帶來此生最大幸福和快樂」的婚姻這傢伙有點昏又有點混吧?
三十而已,立己排第一
當然,本文初衷並不是要貶低婚姻,更不是在鼓勵大家30歲前千萬別結婚。
說了這麼多關於婚姻的渾話,只是為了幫你能更理性地對待婚姻這件事。
30歲前別結婚還是嫁人要趁早?
沒有標準答案。
不過,你得趁早明白,三十而已,立己排第一。
「立己」,不是要你自私地利己,是希望你為自己的人生之旅優先選擇一條能讓自己腰板挺直地站立在這個世界上的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這條路一定要能夠讓你在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風吹雨打洗禮後依然屹立不倒。說白了,就是要你明白,女性不是只有依靠並不如傳言所描述的那麼美好的婚姻生活這一條出路,女性需要學會立己而活。
無論你處在哪個人生階段,都要把立己而活排在第一位,要尊重自己的感覺,要力排眾議勇敢做自己,要選擇你想要終身從事的一門事業,要竭盡所能學到手一技之長經濟獨立。
立己而活,你才有更多選擇的自由。選擇立己而活,你才可以不再為被貼上的剩女標籤而焦慮不已,也大可不必為了得到父母及他人的認可而慌不擇路地走進婚姻。這時,你才可以只因為你想結婚而結婚。
美國作家路易斯·海說:「你也許以為,只有去做某些事,大家才會接納你。然而,請記住:他人的認可完全基於他們認為什麼事情有價值,跟你的自我價值一點關係也沒有。」
我們可以用盛女態度來反擊剩女攻擊。
無論你處在哪個人生階段,都要把立己排在第一位,要尊重自己的感覺,要力排眾議勇敢做自己;盛滿自己,選擇你想要終身從事的一門事業,竭盡所能學到手一技之長經濟獨立,才有餘力利人愛人;盛女,先立己,然後才有選擇的自由與空間。
奧斯卡獲獎影片《婚姻故事》用一場雖然相愛但不得不離婚的婚姻悲劇告訴我們,婚姻可以不是頭等大事,但愛永遠是頭等大事。終其一生,我們追求的是愛,是立己愛人的力量,而非婚姻,寧缺毋濫。
看官大人,你也在為30+該婚不婚而焦慮嗎?你認為,30歲前別結婚還是嫁人要趁早呢?你認同『三十而已,立己排第一』嗎?歡迎和我互動你的真實想法。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讚收藏加關注呀。感謝你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