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機性能提升的方法之一,換固態,酷獸SATA3固態硬碟 120G體驗

2020-12-24 觸摸未來科技

前言

我從事IT行業,雖然這幾年我們公司已經基本停止了零售方面的業務,但是有些老客戶,特別是領導的親友,還會經常拿一些已經超過質保期N年的老爺機來做售後,感覺就是那種買一臺要用一輩子的。不久前去給領導一個同學做售後的時候,碰到了一臺10年左右購入的古董筆記本 ,據說是用了沒1年就閒置收起來了,看外觀確實成色很不錯,這段時間不是還沒開學,準備搞一搞拿來給孩子上網課用。我檢測的時候發現其他硬體都還完好,就是硬碟有些壞道,對方是不想換,讓我重裝了系統,過程中是沒碰到任何問題,就是花費的時間比較長,2個多小時 ,那個慢呀,我最後面裝的那個藍牙驅動耗時超過20分鐘。搞得我最後都被拖過了下班時間,鬱悶 。

古董機不少見,對於身邊的親友,4,5年左右的電腦,不想多花錢,升級我基本就是讓其加內存固態,然後重裝個系統,基本都能更流暢一些。 現在固態的品牌很多,這次我挑選的是酷獸固態硬碟120G,SATA3接口的,採用的是聯芸0902主控,性價比不錯,3年質保。這個品牌估計有不少人都不是很了解,有幾個朋友用過酷獸的內存,反饋還不錯。這次的這款固態我也有做過一些了解,所以這次選來試試。

外觀展示

酷獸的包裝設計是非常簡單,左上角酷獸的logo,右下角三條爪痕,包裝盒的背面介紹了產品的規格參數和功能特點。

酷獸SATA3固態硬碟 120G的三圍是100*70*7mm,重量是60克,硬碟正面僅有酷獸的Logo。機身外殼是金屬材質的,並做了拉絲工藝處理,所以質感還是不錯的。

硬碟背面下方貼了一張標籤,上面有品名和序列號。由於酷獸SATA3固態硬碟 120G貼了一張防拆標籤,為了售後考慮,我就拆解了,但是根據我的了解,這款酷獸SATA3固態硬碟 120G採用國產的聯芸0902主控,由嘉合勁威、太極半導體聯合自封裝的快閃記憶體。

使用感受

先用CrystalDiskInfo查看了酷獸SATA3固態硬碟 120G的狀態,通電次數和時間基本可以確定全新,不過測不到讀寫量。

酷獸SATA3固態硬碟 120G的評測我以空盤,50%左右空間使用量和85%空間使用量三種狀態來分別測試。測試軟體已CrystalDiskMark、TxBENCH、AS SSD Benchmark這三款評測軟體做常規性能測試,最後用HDTUNE Pro做緩外性能測試。雖然CrystalDiskMark和TxBENCH也可以設置大容量測試文件來測試緩外性能,但是不如HDTUNE Pro的那麼直觀。

空盤情況下的CrystalDiskMark,測試結果如圖,這樣的結果倒是符合商品頁面上所說的讀取速度大於 500MB/s,寫入速度大於450MB/s。

TxBENCH的測試結果與CrystalDiskMark還是比較接近的。

AS SSD Benchmark的所測得的記過要比CrystalDiskMark和TxBENCH略差一點點,但是基本上也可以算是誤差範圍內了。

緩外性能測試,我是30GB的文件長度來測試,結果在15.2G左右就開始掉速了,從450MB/s左右掉到了110-120MB/s。

空盤測試完成後,接下來就是50%使用量的測試了,往酷獸SATA3固態硬碟 120G裡面放文件,12G左右的而文件寫入速度都在430MB/s左右。

20多G的單個文件到後面也掉速到117MB/s

最終我往酷獸SATA3固態硬碟 120G塞了56.1G的文件。剩餘55.6G空間。差不多就是50%了。

在50%的使用量的情況下,CrystalDiskMark所測得的結果,讀取性能比空盤還一些提升。

TxBENCH測得的結果與CrystalDiskInfo接近,同樣也是讀取性能有些提升,但是總體保持平穩。

AS SSD Benchmark測得的結果與空盤狀態基本一致。

HDTUNE Pro的緩外測試也跟控盤狀態下相同。

最後就是85%使用量的測試,最後我塞了94.5G的文件在裡面,剩餘17.2G的剩餘空間。也就是85%左右。話說一般情況下,我不會讓系統盤空間剩餘這麼少,系統盤可用空間太低,容易出現么蛾子。

85%使用量的情況下,CrystalDiskMark測試所得的讀取性能相對於50%和空盤情況下

還有提升。

TxBENCH的所測得結果與空盤情況接近,相對於50%使用量的情況,讀取性能有些下降。

AS SSD Benchmark測得的結果與空盤和50%使用量都比較接近,不過順序寫入性能有些降低。

由於剩餘的空間僅有17.2G,所以測試的文件長度我調整成15G,這次緩外測試與8.8-8.9G左右掉速,從450MB/s掉到了110MB/s,然後在12.5G左右又掉速了,掉到了60MM/s左右。

總結

整體來說,酷獸SATA3固態硬碟 120G的表現我還是比較滿意的,讀寫性能都不錯,緩外速度也可以接受。而且本身性價比還不錯,給老爺機當系統盤還是比較合適的,老爺機畢竟是機械硬碟居多,而且就算用了固態,也都是比較早期的產品,性能比較差,所以換了酷獸SATA3固態硬碟 120G加上是新裝的系統,自然是會更好用的。

相關焦點

  • 國產固態硬碟新選擇,酷獸SATA3 SSD,老電腦提速神器
    固態硬碟比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高了很多,加裝後能夠明顯提升電腦的性能,再加上近幾年固態硬碟的價格越來越低,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給自己的電腦加裝固態硬碟。目前速度最快的固態硬碟接口是NVMe接口,高性能的NVMe固態讀寫速度甚至能夠達到3000MB/s以上,是主機加裝固態硬碟的首選。NVMe固態性能強大,但是價格比較高、發熱也很大,而且很多筆記本和臺式機的老主板不支持這個接口。SATA3接口的SSD速度相對較慢,但是兼容性更高,十年之內的電腦都能使用這種接口的固態來提高性能。
  • 百元固態怎麼選——酷獸M.2固態硬碟使用體驗
    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覺得酷獸的這款固態硬碟在使用過程中的讀寫速度非常穩定,很適合玩遊戲和多重視頻渲染辦公,接下來就讓阿咲來談談這段時間的使用體驗。首先來簡易了解下外包裝,包裝整體採用灰色為底色,包裝左上角是酷獸的LOGO標誌,在LOGO的下面印刷了產品的類型 ,右下角是酷似熊的爪子的圖案。
  • 性價比之選,酷獸SSD固態硬碟助力老筆記本升級
    老筆記本升級最主要的還是內存和硬碟,很多筆記本上了8G的雙通道內存之後,還是很卡,開機需要幾分鐘,拿這時候就得換一款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了,SSD硬碟的隨機讀寫能力是機械硬碟無法媲美的,當然相對的成本高一些。
  • 評測數據揭示SATA3接口更適合固態硬碟
    在往期的評測中我們曾經對全球首款SATA3機械硬碟提出了「性能竟是零提升」的質疑。然而兩年多過去,SATA3儼然成為了市場的主流。SATA3是否已今非昔比,面對市場鋪天蓋地的SATA3產品,消費者是不是就改為技術升級埋單,帶著這樣問題我們又策劃了本次評測。本期評測將包括以下內容:SATA3代表產品介紹、Intel平臺SATA3性能測試、AMD平臺SATA3性能測試。
  • 小體積、大性能、臺式機筆記本升級可選,酷獸M.2 SSD固態硬碟測評
    趕快升級你家電腦硬碟吧。因為在電腦組件中 ,有一個存在較大提升空間的就是硬碟。我家電腦裝下都5年多了,平時根本不用,滿布灰塵,今年疫情期間由於辦公需要,不得不啟用我的"古董",開機那叫一個慢,還不如蝸牛速度,辦公那叫一個卡,氣死我了!經過電腦專業人士檢測,讓我更換大硬碟,經過在網上多方了解、查詢、比較,最終選擇了體積小、性能強、價格美麗動人的國產酷獸M.2SSD固態硬碟。
  • 性能小鋼炮?低價不低速,裝機優選酷獸M. 2 固態硬碟
    不過快閃記憶體類產品持續漲價,內存、固態硬碟價格持續飆高讓裝機小哥有點無奈,固態硬碟小了不太夠用,但是大了又顯得貴,畢竟現在的價格都到了山頂了,選一款物美價廉的產品顯得尤為重要。眾所周知,固態硬碟的保修基本是3年或者按照數據量來保修(比如寫滿70T數據量保修到期)所以選購除了看速度外,看單價成了不可迴避的選擇。
  • 固態硬碟:大幅提升遊戲體驗必不可少的硬體
    而作為電腦玩家,我們在更換硬體以提升遊戲體驗這點上則更加方便,DIY達人各種騷操作層出不窮,什麼沒有機箱就用鞋盒之類的都給你安排得明明白白。咱們作為普通玩家,操作肯定沒人家大神那麼強大、那麼花裡胡哨。不過為了破解上文提及的那種情況,咱們自己更換個SSD還是夠用的。
  • 極致性能 龜甲 T3000 NVMe M.2固態硬碟評測
    傳統的SATA接口固態硬碟由於帶寬的問題,性能被限制在了600MB/S以內,而最新的NVMe協議,可以讓固態硬碟的速度突破3000MB/S,而最新的PCIe Gen 4接口,則能讓固態硬碟的性能突破7000MB/S,這樣對於我們消費級的電腦來講,升級NVMe M.2固態硬碟,日常使用體驗將會大幅提升。
  • ORICO M.2固態硬碟轉接盒體驗,安裝方便性能出眾
    隨著電腦硬體的不斷升級,目前比較早的一些M.2 SATA協議固態硬碟也已經開始成為不少人的閒置,然而由於一些比較老的設備不支持安裝,而新買的設備大多都配備的是性能更加強勁的固態硬碟,因此不少人都感覺手裡閒置的M.2 SATA協議固態硬碟只能放抽屜裡吃灰了。
  • 電腦固態硬碟安裝方法及注意事項介紹,裝固態硬碟不要鬧笑話了!
    現在很流行給電腦升級硬體配置,那固態硬碟是電腦首選硬體升級對象,想必大家對固態硬碟的性能都有所了解過了,固態硬碟對電腦起到提速作用,提哪些方面的速度呢?綜合概括就是提高電腦【單機操作速度】,細細解說就是提高電腦作業系統的開機速度和操作電腦時的流暢速度,面對市面上的不同類型固態硬碟,很多人對固態硬碟的種類和安裝方法有些模糊,很多人不清楚自己的電腦到底適合哪種類型的固態硬碟。
  • 換了固態硬碟,電腦還不快,問題在這裡
    很多朋友換了SSD硬碟後,感覺固態硬碟的速度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快。這其實除了你選用的固態硬碟的問題之外,也跟我們的電腦和一些設置有關係,今天我們看看如何提升固態硬碟的速度。開啟TRIM指令 用"WINDOWS+R",打開運行對話框,輸入CMD,打開命令提示符窗口。
  • 固態硬碟PK機械硬碟誰的性能更優秀?至少在這幾方面機械硬碟輸了
    在我剛接觸電腦的年代128MB內存和40GB硬碟還算是主流配置,而現在8GB內存和1TB硬碟已經算不上是多高的配置了。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選擇更大容量的內存和固態硬碟來提升電腦的運行速度。說到固態硬碟可能除了電腦玩家之外還有很多人不是特別了解,並不清楚固態硬碟相比機械硬碟有哪些優勢。這次我就向大家展示不同的硬碟在實際使用中的體驗有多大差別。
  • 國產自主真香預警,性能可圈可點,酷獸 NVMe SSD 120G 測評
    伴隨固態硬碟的容量不斷加大,價格日益平民化,越來越多的人更換硬碟開始考慮購買固態硬碟。與傳統機械硬碟相比,固態硬碟的優勢還是十分明顯的,無論是噪音、體積大小還是讀寫速度,固態硬碟表現更佳。酷獸系列固態硬碟採用了我國自主研發的主控晶片,從去年開始就推出了一些列的高性價比產品,定價策略可用真香形容一點也不為過了,這也是此次入手的主要原因之一。酷獸M.2NVMe SSD的包裝還算精緻,產品名稱、產品LOGO一目了然,LOGO的爪子形象還是讓人記憶深刻的。包裝背面為產品的主要參數信息。容量、製造商、產地等等。
  • ssd固態硬碟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好處,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區別
    大家在購買硬碟的時候,會看到有的顯示固態硬碟,有的顯示機械硬碟,那麼究竟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之間有什麼區別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區別一:首先最根本上區別就是讀取速度,固態硬碟的讀取速度一般是機械硬碟的五倍左右,根據質量可能上下有浮動,因為固態硬碟讀取速度快,所以非常適合做電腦系統硬碟,電腦系統安裝在固態硬碟上面更加流暢
  • 進擊的中國製造:酷獸M.2 480G固態硬碟小測
    後來翻到了之前測試過的酷獸sata 480G和之前買過的光威固態、阿斯加特固態(三者均為嘉合勁威旗下品牌),靈光一閃:進擊的中國製造。為什麼選擇了這個標題呢?賣個關子,下文會講到。拆箱入眼可見,包裝變了。之前用的是和光威基本一樣的盒子,就是貼了個自家產品的機器人。。。
  • 小Z聊固態:解析固態硬碟的內外構造
    1固態硬碟大腦:主控晶片    在第一期《小Z聊固態:淺談固態硬碟的前世今生》中,我們簡單的聊了聊關於固態硬碟的發展歷程,以及固態硬碟行業當下的市場格局,而這些都是比較大比較宏觀的東西。今天,小Z將從微觀出發,從固態硬碟本身出發,簡單剖析固態硬碟的內外構造,讓更多的人知道固態硬碟究竟長什麼樣子。
  • 好物推薦:降價不降體驗 鎧俠RC10固態硬碟
    鎧俠RC10是針對主流PC用戶推出的固態硬碟,其最高讀寫速度在1700MB/s,雖最高速度不及PCIe 3.0*4的高階固態硬碟,但其4K隨機讀寫性能依然非常優秀,能帶來遠超機械硬碟的讀寫性能,並且在500G容量下還擁有42G的超大SLC緩存空間,充分滿足日常使用中的大型文件讀寫需求
  • PCIe 4.0固態硬碟無用論?實測打臉了
    在PCIe 3.0固態硬碟時代,由於PCIe x4傳輸帶寬限制的原因,即使頂級的NVMe固態硬碟傳輸速度也僅能保持在3.5GB/s左右,這樣的速度在以前完全夠用,但隨著內容創作者時代的到來,消費者對存儲產品的性能和容量需求不斷加大,所以目前PCIe 4.0固態硬碟的發布可以說非常符合當下行業的發展趨勢。
  • 先別急著換固態硬碟!
    有位朋友向我反映家裡的筆記本電腦有點老了,各種不流暢,問我是不是換一塊固態硬碟就行了,因為他辦公室的電腦有固態硬碟所以用起來非常流暢。其實這種說法也沒有錯,但是對於老舊的筆記本電腦來說,如果認為單純是硬碟的原因就有些片面了。
  • 輕巧便攜,極速讀寫——英睿達(Crucial)X6移動固態硬碟體驗
    樓主的影像工作室,經常有要傳輸一些影片或者大量的照片的需求,所以先後購入了多款移動硬碟,正好英睿達新推出了X6這款移動固態硬碟,樓主當年第一塊固態硬碟就是英睿達的M4,現在差不多十年了,仍然可以正常使用,對這個品牌還是很信賴的,所以這次購入了這款X6移動固態硬碟,這款移動硬碟可以說是專為需要快速文件傳輸的用戶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