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軟體與信息服務業收入佔全市近40%、佔全省近20%的產業重鎮,雨花臺區是南京市軟體與信息服務產業地標核心區所在。疫情當前,轄區中國(南京)軟體谷近4000家企業如何復工復業,是25萬「程序猿」共同關注的問題。近日,我們跟隨園區工作人員,對提出復工申請的企業進行走訪。
缺口罩復工被當場駁回
「『兩表一預案』齊全,辦公室場所消殺做得不錯,符合驗收標準,明天可以復工。」上午9點半,現場核查小組工作人員莊雷、張鵬程來到軟體大道106號的藍籌谷寫字樓。經過大門口保安體檢、一樓保安兩次體溫檢測和實名登記後,來到5樓的南京都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現場核查企業防疫情況。此前,他們為這家企業發來5份材料:企業復工前告知書、防疫工作指南、企業防疫信息排查表、企業復工申請表、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後3份「兩表一預案」要企業法人蓋章、籤名後已經上交給軟體谷管委會。
南京都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為醫院提供電子病歷編輯器軟體系統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憑藉基礎性底層核心技術位居行業前列,產品應用於4萬多家醫療機構。
「太感謝園區了。我們正著急時,大年初五早上8點,軟體谷管委會就給我打來電話,詢問是否要復工,有哪些困難需要幫助。」 南京都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劉顏紅說,疫情來襲後,公司業務異常忙碌,軟體後臺維護壓力大,前兩天還免費支持河南版「火神山」等醫院建設運行。雖然大多數軟體工程師可以在家遠程辦公,但是有些技術問題還要到公司碰面協調。想要復工怎麼辦?按照雨花臺區要求,公司要完成8方面任務,包括建立防控工作組、制定預案、全面排查每一名員工假期行程、辦公場所消殺、配備夠一周使用的防護物資等。原則上湖北、浙江溫州等疫情嚴重地區員工不得回寧,其他省外員工回寧後居家觀察14天,鼓勵在寧滿14天員工先行返崗。
「前線醫院怕我們有員工因隔離而停工,緊急寄來一批口罩,我們要省著用。共同抗疫是每個人的責任,我們絕不拖後腿。」劉顏紅的公司共17名員工,首批返崗人員5名,她提前一天開車上門為他們送去口罩,辦公室消毒水等物資配備充足。「我們要求返崗員工自帶午飯,杜絕外賣;儘量與其他人零接觸,出門上廁所回來都要填表登記;上班員工儘量縮短時間,處理完工作就趕緊回家。此外,還準備了兩間會議室作為應急隔離室。」
在南京安鏈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偉到處託人購置的口罩等物資剛運到辦公室。「我們早就開始在家『雲辦公』了,有工作就在微信群裡聊,儘量不到公司來。」郭偉說,因為行業特點,軟體公司適合遠程協作辦公,平時有項目管理軟體,每天分配工作任務。公司主要業務是為大數據分析服務,客戶主要為政府部門和銀行等企業,受疫情影響,給需要出差的員工帶來不方便。「申請復工是為防備不時之需,預計明天只有一兩個人到公司。」
當天核查的南京日衝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中小企業中,有一家因缺少口罩等防疫物資,復工申請被現場駁回。
「舉全區之力」 黨員衝在前
企業復工前後,是雨花臺區各部門和軟體谷管委會工作人員最忙的時候。軟體谷共有近4000家企業,約25萬從業人員,企業數量多、人員構成複雜、信息填報準確性核實難。雨花臺區委、區政府將「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作為重中之重,從區級機關部門抽調人手火速增援軟體谷,「舉全區之力」服務企業復工疫情防控工作,共保防疫大局。來自區、谷330名黨員幹部組成150個核查小組,全面投入企業復工材料審核、現場核查工作。為明確責任,軟體谷69個樓宇、園中園被劃分為9個網格片區,由谷領導牽頭掛帥,9個部門分別對應9個網格,實行責任包幹。
經過一一電話聯繫,上門摸排詳細情況,其中有意向在2月10日復工的企業有1600多家,約佔企業總數40%,涉及返崗員工7.4萬人。首批提交申請表並符合條件的企業要在最近三天內,一個不落全部進行現場核查,其餘企業視疫情防控情況嚴格把關、分批核查。用全程督導取代「秋後算帳」,區、谷發改、衛健、應急管理以及公安等相關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工作組現場進駐開展跟蹤督查。
戰「疫」正酣,大批黨員模範衝在產業復甦一線。莊雷是管委會黨政辦公室工作人員,搭檔張鵬程來自區級機關工委,除日常工作外,「包幹」負責28家企業復工防疫工作現場審查,白天馬不停蹄在企業查看,大到防護物資情況,小到門把手有沒有消毒,不放過一個細節;晚上接著聯繫企業,整理材料工作到深夜乃至凌晨兩點是常態。來自規劃建設局的黨員袁天燚是「上陣父子兵」,父親是老家縣城定點救治醫院的接診醫生,非典時期就是抗擊疫情的先進模範,而他負責20家復工企業現場核查,冒著感染風險的父子倆是母親最擔心的人。「每天用文字發微信給家裡保平安,不敢打電話,怕情感流露影響家人。」袁天燚說,現在每天回家只好離3歲女兒遠一點,「我們一家都是黨員,父親的精神也感染著我。企業和我們都是同一戰壕的戰友,這個時候,黨員更要衝在最前面!」
最讓工作人員們欣慰的事,莫過於企業的理解和配合支持。軟體谷科技人才局創業服務部部長、黨員許瑾文發現,起初有些企業不理解,對防疫重視不夠,抱怨防疫要求太嚴格,令人有些傷心。有一次上門去企業摸排人員情況時,一名剛回國的員工就坐在身邊,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當親眼目睹工作人員冒著風險出現在現場時,這些企業負責人最終被打動,克服種種困難,開始重視疫情防控。「身邊每個人都在向前衝,這個時候黨員更應該奮不顧身。」許瑾文經常發微信鼓勵企業服務對象,「我們和企業是一家人,如果不付出,如何守護家人?」
「疫期生存發展大討論」危中覓機
在嚴把企業復工疫情防控關的同時,雨花臺區不忘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送上實實在在的疫情期間服務「大禮包」。南京最近推出10條促進中小微企業穩定發展措施,拿出30多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軟體谷於2月7日發出「谷科貸」 扶持獎勵資金申請表,分門別類對小微企業、初創期企業、成長期企業予以幫扶,助力企業拓寬融資渠道。軟體谷科技人才局創業服務部用線上方式,篩選出多家有緊急融資需求的企業,與江蘇銀行等金融服務機構成功對接,目前已幫助南京德睿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優通科技、粒體映像等10多家企業達成融資合作意向。
在軟體谷官微@中國南京軟體谷、@軟體谷創新創業服務中心上,小編不忘為企業加油打氣:《「讓我先上!我在武漢」 一篇來自一線通信人嘉環科技的抗疫日記》,鼓勵企業重塑信心;《9位投資人支招:疫情之下中小企業生存指南》,幫助軟體企業分析疫情期間發展機遇,告訴大夥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引導企業低谷反彈。
「危中有機,穿越低谷恰是絕佳生存機會!」在軟體谷引導下,眾多軟體企業同行中,正掀起一場規模空前的「疫期生存發展大討論」,「網際網路+」產業融合機遇下,一批企業正化危為機,脫穎而出。(李凱 喻華軒 林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