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
方案提出,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正確政績觀,對教育生態問題突出、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規依法問責追責。
不得下達升學指標或以中高考升學率考核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
不得下達升學指標或以中高考升學率考核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
不得將升學率與學校工程項目、經費分配、評優評先等掛鈎。
不得通過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績為標準獎勵教師和學生,嚴禁公布、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
方案提出,強化一線學生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明確領導幹部和教師參與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高校領導班子成員年度述職要把上思政課、聯繫學生情況作為重要內容。
方案一出,有的家長們非但不歡迎,還紛紛表示:不喜歡老師來!老師們還是別來了!
如上圖,有許多家長表示,確實不願意老師到家裡來訪問!
不想讓老師來,原因主要有三個
01.工作忙,耽誤時間
現在學生家長忙,教師也忙,大家一起湊一個對的時間,往往很困難,如果單純是為了家訪而家訪,相互耽誤時間不說,也會讓彼此感覺到彆扭。而如果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加碼設限,必然會讓家長和教師都疲累不堪,最終或許只剩下應付了。
02.老師到家裡來,該不該請吃飯?該不該送點東西?太讓人頭疼了
此前有媒體就曾報導「尷尬的家訪:家長糾結要不要送禮,學生驚慌被告狀」,稱有些家長很糾結,到底該怎麼接待老師。
這一點,確實是家長的顧慮!
你說老師都登門拜訪了,作為家長,能無動於衷嗎?
既然來了,又遇到飯點了,那就請老師吃一頓吧,如果老師執意不去,乾脆帶點禮品吧,總不能空手回去吧!
這種矛盾的心理,也讓家長強烈排斥起了老師家訪這一行為。
03.擔心會成為形式主義,起不到該起的作用
更多的家長,一半歡迎一半排斥,既希望老師能通過家訪,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又害怕老師只是上個門走個形式,根本起不到作用。
總之,矛盾加糾結,最後演化成不願意老師來家訪。
擔心因為家庭情況而增加孩子的負擔
也有家長擔心,教師家訪會不會增加孩子的負擔?畢竟,現實中,大家還是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那些家境差一些的學生,難免會出現某種顧慮或者焦慮。
以上,是家長的顧慮。
那麼,老師們如何看呢?
老師們對於家訪,也有自己的想法,這樣一來,工作時間無限增長,工作壓力再次增大,老師們還活不活了?
扶貧要老師參加,防疫要老師參加,城市衛生還得要老師參加……老師只是一個普通人,幹完自己的教學工作,已經累成了一灘泥,現在,又把家訪納入考核,真的是要了老師的命了,太累了!再說了,家訪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嗎?有這時間,不如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的思想動態,幫助他解決學習中的難題,這樣豈不更好!中小學生正處於人生的青春期,不管是性格、情緒,還是思想、意識等各方面都會面臨一些不確定因素,也容易出現異常的波動和反覆,這可能跟家庭不無關係。
很多時候,及早介入,了解原因,呵護幫助,很有意義。解開了學生思想上的疙瘩,學業上的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說到底,教育和幫助學生,很多功夫「在課外」,教師多一些與家長的互動,學校與家庭能夠建立起順暢的溝通機制,對於學生成長大有裨益。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