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倒計時開始啦!
眼瞅著還有三天就要過年了!
時間過得真快,
眼睛一眨,一年過去了~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感覺到,
現在長春市大街小巷的「年」味漸濃啊!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七。
中國民諺稱:
「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
在以前農村的臘月二十七,
家家戶戶都要趕集、殺雞哦!
好爸媽還給各位家長,
準備了臘月二十七的小知識,
咱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民俗小知識
洗浴
中國傳統民俗中,在這一天要集中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七洗浴為「洗福祿」。
宰雞
臘月二十七這天宰雞,是因為「雞」同「吉」諧音,寓意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
宰什麼雞有講究。年雞不可隨意殺,必須是公雞。因為公雞外觀漂亮,走起路來雄赳赳氣昂昂,顯得氣派。
怎麼吃也有說頭。殺好的雞,不能在當天吃了,要到除夕才能吃。吃的時候要整隻雞擺放在桌子中間,不能切塊,意為「大吉大利」;要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家裡面誰最能掙錢雞爪子就給誰吃,寓意可以做抓一些錢回來;雞翅膀要給小孩子吃,寓意孩子長了一雙翅膀,可以飛的更高更遠;雞頭要給家中的爺爺吃,雞頭代表首領,爺爺是一家之主。
節日期間,天天餐桌上都要有雞,這樣才算圓圓滿滿。
趕大集
與平日以購缺賣餘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貨,如鞭炮、春聯、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天津市民俗
二十七宰公雞,雖然也是忙活年飯,這裡面卻隱藏著父系社會的特徵。為什麼一定是公雞呢?在以男子為主導的父系社會,人們的潛意識裡已經認同了男子為大的觀點,而過年這麼隆重的節日,自然也就要宰一隻公雞了。這天宰好燉熟的公雞要在除夕的盛宴上登場,而且天津人還給它取了一個好名頭,叫做大吉大利。
北京市民俗
老北京人在臘月二十七這天也有宰公雞的習俗。除了燉肉燉雞外,還要準備更多的肉菜、素菜等以備過年時候享用。每天廚房裡都是熱氣騰騰,香味撲鼻。外面冰天雪地北風呼呼,一推門,就是各種香味兒和著熱氣撲面而來,還有滿屋子的笑語喧闐,屋外的鞭炮齊鳴。年,就這樣帶著形、聲、色、香、味,定格在記憶中。
山西省民俗
山西呂梁市各地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這天傍晚,婆姨都用開水洗腳。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乾淨,不留一點汙穢。當地民間傳有「臘月二十七,婆姨都洗腳。一個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的俗語。
民俗可是我們中華民族
千年文化的積累,
家長們一定要把這些知識
講給孩子們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