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圖片是P的?NO,快遞行業早已開始使用「外骨骼」

2020-12-22 小智ST實驗室

近日,有網友在上海普陀區我格廣場附近拍到這樣一張有趣的照片。

路人驚奇地看著配送人員的外骨骼裝置

照片中,某配送平臺的一位工作人員正通過使用「外骨骼」裝置,背起三層快遞箱運送貨物。像「外骨骼」這樣的高科技裝備對於科幻迷來說並不陌生,我們常常能在類似於《極樂世界》和《明日邊緣》的科幻電影之中發現它們的身影。但是在現實世界中,「外骨骼」的使用並不多見。也許我們能在某些科學、軍事、醫療等研究領域聽到它們的消息,但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或者使用昂貴的「外骨骼」裝置依然是個低概率事件。所以,有些網友看在到這張照片時,忍不住懷疑「外骨骼」是被P上去的。

網友的「懷疑」

其實網友們不用懷疑照片的真實性,因為像快遞這種涉及體力搬運的行業很早就開始嘗試使用「外骨骼」裝置。

吉林小夥發明的「簡易外骨骼」

有關這方面的報導始見於2016年3月。當時,吉林小夥張龍為了減輕體力搬運工作者的負擔,使用木材、膠皮、束帶等材料製作了一種「簡易外骨骼」裝置。由於該裝置並沒有增加動力源,所以效果並不顯著。

「尖叫」早期研發的「外骨骼」裝置

而在同一時間的杭州街頭,由一群「極客」創立的尖叫智能科技(現名為牛仁智能科技)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著「外骨骼」戶外負重測試。不同於張龍設計的簡易負重支架系統,這套開放式機械外骨骼裝置是真正的智能設備。它由環境傳感器、人體傳感器和動力結構構成硬體,加上人機互動指令與算法和雲端引擎構成軟體,合併形成了類似人類「植物神經」的獨立運行裝置,已具有「身隨意動」的自動反應能力和承載能力。

JD工作人員穿戴第二代「外骨骼」裝置

2017年11月,京東首次嘗試在一線物流車間配置「外骨骼」系統。劉強東聲稱研發該裝置的目的在於「盡力減少兄弟們的腰椎損傷」。次年6月,京東第二代「外骨骼」裝置投入使用。升級後的「外骨骼」採用了先進的鈦合金+航空鋁合金材料,其重量減輕至5.5kg。並且在改進為主動控制+藍牙手套自主控制的雙控系統後,該裝置的負重搬運功能變得更為便捷和強大。

而到了去年,更多的快遞公司開始使用「外骨骼」裝置。例如:

穿戴「鐵甲鋼拳」的快遞小夥

2019年4月,德邦快遞與北京鐵甲鋼拳合作,為分揀中心的工作人員定製了專用的腰部助力「外骨骼」裝置。自重6kg的「戰甲」可為分揀人員提供30kg的外部助力。並且該裝置還能主動學習使用者的姿勢和習慣,調整其舒適性和安全性。

2019年5月,蘇寧物流的「無源腰部助力外骨骼」面世。該裝置整重僅2.8kg,最高助力節省60%的局部能耗,使用方便靈活。給倉儲員工配置後,可使其工作效率提升30%-50%。

同月,阿里旗下菜鳥網絡宣布與鉑鏈以及尖叫科技共同研發區塊鏈機器人。

……

隨著中國高新科技的迅猛發展,致力於「外骨骼」裝置研究的專業科技團隊越來越多。除了上面提到「尖叫科技」和「鐵甲鋼拳」外,比較有名的還有「傲鯊智能」、「上海傅立葉」等公司。譬如在文章最開始的圖片中,我們看到的配送人員所穿戴的就是傲鯊智能「外骨骼」產品。

能實現負重50kg的下肢外骨骼機器人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外骨骼」不僅會廣泛應用於軍事、醫療、製造、物流等領域,也會走進我們每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相關焦點

  • 「餓了麼」騎手竟開始使用機械外骨骼送外賣
    (圖片來自知乎) 但是如果沒有公路,就只能通過「快遞員」長途旅行,通過雙腳和摩託車完成任務 由於異世界的社會受到了BT的影響,世界崩潰之後需要「山姆」這樣的「快遞員」通過長途旅行來傳遞東西 。
  • 快遞小哥的外骨骼機器人來了,實用化離我們不遠了
    快遞外骨骼機器人來了 快遞小哥的外骨骼機器人來了 ,實用化離我們不遠了: 目前,快速發展的快遞物流領域成為重要市場之一
  • 俄羅斯人:中國人開始嘗試機械外骨骼配送,我們的外賣卻還靠步行
    在我國近年來,快遞、外賣行業的迅速發展讓我們在全球服務業走向彎道超車,當我國已經開始嘗試用機械外骨骼的方式來提高外賣送達效率的時候,同行業發展還算不錯的戰鬥民族——俄羅斯的外賣小哥卻還在悠閒的邊娛樂邊工作,這讓俄羅斯的相關專業人員感到羨慕不已又羞愧難當。
  • 外骨骼機器人的潛力如何
    我們目前可以看到正在使用中的電動外骨骼機器人往往在電力提供上存在弱點,比如受限於電線供電的能源提供方式、電池容量不足或耗電量大等。而早期依賴於液壓動力的Guardian XO通過改進設計,本次推出的新產品不僅完全採用電力驅動,並將機器運行功率降至400瓦以下,電池續航可達8小時,還可以通過隨時熱插拔可充電電池組來對電池進行充電實現機器人的持續運行。
  • 國產機械外骨骼批量裝備,探月工程也用到
    不單單是在軍用領域,在民用領域也有很廣闊的市場,目前已經在工業製造生產以及快遞物流行業被廣泛的應用。我國國內的汽車生產公司在使用機械手臂減少人工操作任務量的同時,也在積極研發新型外骨骼支撐設備。這種外骨骼支撐設備的使用將會大大的緩解一線生產裝配工人們的工作強度,並在一定的程度上減少了對於身體的傷害。
  • 解放軍第一代單兵外骨骼曝光,網友感嘆:進入「機甲時代」
    解放軍第一代單兵外骨骼曝光,網友感嘆:進入「機甲時代」一直以來,機械外骨骼都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各國也針對這方面有過很多的設想,比如說俄羅斯和美國,都曾在單兵外骨骼領域花費了很大的功夫。甚至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HULC單兵外骨骼一度成為行業的「領頭羊」,而近日,中國第一代單兵無源外骨骼裝備也正式亮相,再次刷新人們的傳統認知。
  • 開發外骨骼機器人,「鐵甲鋼拳」助力京東618物流大戰
    從2017年第二季度開始,我國常態化進入單日快遞億件時代。從2012年的不到57億件,到2016年的300多億件,我國快遞業務量連續5年保持了平均50%以上的增速。不過隨著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意識到簡單粗放型的經營模式及人力操作所帶來的高成本低收益已不再適應當下的企業運營。想要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企業率先把視線放在了分揀環節。在配送中心搬運成本中,分揀作業搬運成本約佔90%。在勞動密集型配送中心,直接參與分揀操作的人力佔到50%。同時,整個配送中心作業時間的30%-40%更是被分揀作業時間所佔。
  • 餓了麼「機甲騎士」亮相,機械外骨骼首次應用...
    新冠疫情期間,人人被隔離在家,和外界的交流幾乎只能靠快遞小哥,像極了遊戲中的場景,因此其製作人小島秀夫(こじま ひでお,Hideo Kojima)被網友稱為神預言家。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遊戲融合了不少黑科技,其中之一便是 Sam 穿戴的機械外骨骼設備。
  • 邊境解放軍身穿「外骨骼」運輸 網友大讚
    於是外骨骼技術的研發受到人們的重視,美國在2000年開始率先研製,並且列裝地面部隊。不過,十分重視陸軍的中國在研發速度上也是緊隨其後。圖為「外骨骼」技術「外骨骼」已成邊境解放軍「日常」裝備央視軍事網絡平臺12月9日報導,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西藏阿里邊境地區的解放軍一線官兵們開始在日常訓練中使用一種「未來」裝備—單兵外骨骼,據稱,官兵們使用這套系統可以背負一個成年人體重的物資!
  • 「嫦娥5號」回收團隊使用了外骨骼輔助系統
    中國「嫦娥5號」回收團隊的工作人員在內蒙古的雪原上徒步跋涉並建立臨時通訊中心,而外骨骼輔助系統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上一次與外骨骼系統相關的報導是關於中印邊境實控線附近中國軍人的。
  • 對比大片的機械外骨骼,我軍外骨骼或將投入使用
    其中有一項技術我軍已經小有所成,那就是機械外骨骼技術。雖然現在還達不到科幻電影裡的效果。但是隨著外骨骼技術的進步,機械水平,負載能力,續航能力會不斷提升,隨之而來的改變則是在外骨骼外會連帶一層防彈盔甲,真正的步兵裝甲系統也會應運而生。
  • 「價格戰」一觸即發,快遞行業群龍爭霸,快遞員卻成了「炮灰」?
    一場意外,讓全國人民的生活計劃都被打亂,長達兩個月的停工停產也讓不少人開始另謀出路。快遞業也早已全面復工,作為率先復工行業中的一員,快遞行業迎來復工的同時,也迎來了「價格戰」。陽春三月,正是踏青的好時節。
  • 俄羅斯:中國開始嘗試機械外骨骼送外賣,我們的外員還在聊天散步
    俄羅斯:中國開始嘗試機械外骨骼送外賣,我們的外員還在聊天散步或者是在路邊散步,或者和其他的售貨員一起在路邊散步,俄羅斯的銷售速度非常慢,可能是吃了午飯很快就點了,銷售配送費也很高,在中國銷售的速度大家都能看到,但是現在銷售的配送方法法律也層出不窮。已經不僅僅是姐夫人工配送了。
  • 我軍以裝備,外骨骼時代要來了?
    全球首個使用電能驅動外骨骼「Lifesuit」,由美國陸軍遊騎兵蒙蒂·裡德發明,這老哥跳傘的時候不幸摔傷,住院康復期間受科幻小說《星河戰隊》啟發,萌生了自己發明外骨骼的想法。    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於2011年開始研發戰鬥型外骨骼系統,這個項目最終成為多家企業共同參與的長期性招標競賽,小兵兵給大家列舉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參賽設計。  雷神與薩科斯公司聯合研發的XOS2,能長時間舉起200磅(90千克)的重物,折斷三英寸(7.6釐米)厚的木板↓
  • 搬運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分隊,成功完成嫦娥五號返回器回收任務
    這套外骨骼系統使用碳纖維材料,重量只有約4公斤,儘管使用環境是在高空、山區,但這種材料能夠承受極端寒冷天氣,而且這套系統不含塑料件,因此非常耐用。 一些高技術裝備如無人機或機器人在複雜地形—如凹凸不平的多巖石或高海拔地帶—行動不便,因此大量工作還需要人親自完成。
  • 現實版「鋼鐵俠」,美國開始著手為特種兵設計「外骨骼」
    然而近期傳來消息,美軍開始為特種部隊設計「外骨骼」,這一種設計與鋼鐵俠的機甲有異曲同工之妙,消息一經傳出就引來了無數關注者。那麼什麼是「外骨骼」呢?外骨骼也被稱為「單兵外骨骼系統」,是一種可穿戴式機器人。
  • 機械外骨骼裝備進入物流業 專家:「機甲送貨」未來可期
    視頻中,外賣員通過穿戴機械外骨骼設備,同時背起了數件重物。【現場畫面】【解說】除了外賣行業,在位於北京大興機場的南航大興貨站,貨站的理貨員也穿戴上了機械外骨骼設備進行日常貨物裝卸。【解說】據南航大興貨站理貨室主任何東暉介紹,機械外骨骼設備有效減輕了一線理貨員的工作壓力,對於提升他們的工作效率有一定的幫助。除此之外,對於搬運行業中常見的職業病,機械外骨骼設備也能起到防護作用。
  • 機械外骨骼讓人人都是大力士?機械外骨骼的發展和應用
    近日,網絡熱傳餓了麼騎士使用外骨骼機甲配送外賣,引發熱議,網民們紛紛驚讚科技改變生活。該設備傲鯊智能HEMS-GS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針對餐飲特殊行業的外賣設計,特別是城市中老小區沒有電梯以及非電瓶車送餐區域的創業測試。如果正式投產使用,外賣騎手「背著100斤的東西將像背著一臺筆記本電腦一樣,可以很輕鬆地行走」。
  • 工業及軍用外骨骼技術及其應用 | 鐵甲鋼拳王潮
    隨著社會對於外骨骼機器人需求的加大,我國也開始進行研究。  外骨骼機器人是一種可穿戴式的機電智慧機器人。對其上肢結構、傳感系統到人機智能控制系統進行關鍵技術分析可以使外骨骼機器人發揮最大的作用。隨著生物技術、機電液一體化、控制技術的融合發展,技術不斷進步,外骨骼機器人會更好的在應用場景下服務人類。
  • 「外骨骼」披掛上身 負重立馬減一半
    「外骨骼」通常是由鋼鐵框架構成、供人穿著的機器裝置,可有效減輕人體負重。圖為在瑞士洛桑,截癱患者、殘疾人運動員茜爾克·帕恩使用「外骨骼」裝置登上樓梯。(資料圖片) 新華社美聯項目對接、智慧碰撞、人才交流……11月20日,2020重慶英才大會創新創業創造項目路演活動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行,24個項全國優質項目「集體」山城路演。據了解,該路演活動是2020重慶英才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旨在通過搭建項目對接交流平臺,促進更多項目在渝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