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千個黑臭水體、小微黑臭水體
全部消除黑臭
數條主要河流水質
達到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好水平
數百萬噸城市汙水實現深度處理
水環境基礎設施歷史缺口全面補齊
..........
深圳的水環境質量
發生著
肉眼可見的改變
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紅聲攝
今天帶大家走進深圳人的母親河
看看這裡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深圳河是深圳境內最大的河流之一
也是深港界河
發源於深圳市梧桐山牛尾嶺
流經羅湖區、福田區
(布吉河等支流流經龍崗區)
共有8條支流,最終匯入深圳灣
深圳河美景,來源深圳商報
深圳河河口斷面
曾是全省9個不達標國考斷面之一
水質長期劣於地表水Ⅴ類標準
如今,深圳河河口國考斷面水質
達到1982年有監測數據以來的最好水平
今年
在深圳河還有一個驚喜的發現
對水質要求特別高的基圍蝦
開始頻頻現身,而且數量越來越多
深圳河是如何實現「華麗轉身」的呢?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定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把治水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最大的民生工程,舉全市之力打好水汙染治理攻堅戰,取得突破性進展,包括深圳河灣在內的全市水環境質量實現歷史性、根本性、整體性好轉。
監測數據顯示,自2018年11月以來,深圳河口水質開始達到地表水V類及以上,深圳河(灣)生態環境顯著提升。今年1-5月,深圳河口水質達到地表水IV類標準,為1982年有監測數據以來的最好水平。
一起跟隨記者
去深圳河羅湖段實地探訪一下吧
羅湖橋水環境改善,面貌一新
深圳河發源於梧桐山,幹流全長14.1公裡,深圳側一級支流有蓮塘河、深圳水庫排洪河、布吉河、福田河、皇崗河等5條。
近日,記者隨市生態環境、水務等部門巡河人員來到深圳河幹流段實地探訪。從鹿丹村旁一條路進入邊防線,深圳河便展現在面前。
這裡視野開闊,碧空如洗,河水清澈
藍天白雲在水中倒映
風光如畫,美不勝收
▲市民唐先生供圖,來源深圳晚報
在從這裡往東不遠處的羅湖口岸段
一座跨度約40米長的鋼鐵橋梁
靜靜地橫跨河上
這就是馳名中外的羅湖橋
過去:市民不敢開窗
羅湖橋是內地與香港兩地往來的紐帶。多年前,由於環境髒亂,河水黑臭,住在幾百米開外的小區居民都不敢開窗戶。
「自2006年以來,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開始對羅湖橋斷面水質進行監測。」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處長厲紅梅告訴記者,該斷面水質長期超標,其中主要汙染物指標——氨氮濃度曾於2010年12月達到最大值——40.58mg/L,超出地表水V類標準19.3倍。
近年來
市、區下大氣力進行深圳河汙染整治
沿河段建設截汙管
同時開展小區「正本清源」
實施面源汙染治理
推進汙水廠提標擴建拓能
如今的深圳河面貌已經煥然一新
現在:水清岸綠,魚翔淺底
這裡河水流速緩慢,空氣清新,聞不到一絲腥臭氣味。在近岸的水面上,不時看到有魚在遊動。
「近年來,羅湖橋斷面水質不斷改善,自2018年底開始達標。」厲紅梅說,「今年6月2日監測數據顯示,羅湖橋斷面氨氮濃度為1.59mg/L,相比最高值下降了96.1%!」
圖片來源:深圳晚報
香港環保署對深圳治河表示讚賞
「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傳唱華人世界的歌曲《東方之珠》
開頭兩句歌詞裡的「小河」指的就是深圳河
作為深港兩地界河
深圳河香港一側有3條一級支流
流域面積達125平方公裡
深圳河汙染治理離不開兩地合作
開展聯合監測
2018年11月的一天,深圳環保水務部門巡河發現,羅湖橋香港口岸一側有一個排汙口排放異常。市生態環境局積極同香港環保署聯繫對接,向對方通報這一情況,要求其儘快採取行動。由於雙方監測點位和數據出入較大,雙方約定對深圳河(羅湖橋一帶)開展聯合採樣行動,以保障深圳河水質按期達標。
次月3日上午,香港環保署助理署長一行來深圳市考察深圳河沿岸排水口情況,並在深圳河兩側排水口以及梧桐河、布吉河、深圳水庫排洪河等一級支流河口和羅芳水質淨化廠總出口進行了同步採樣。雙方根據監測結果,各自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
據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尹傑介紹,活動中,香港環保署一行對深圳河的水質改善給予高度肯定,同時,對深圳市在深圳河汙染治理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讚賞。2019年11月,雙方再次開展了聯合監測活動。
據悉,通過深港密切合作
深港聯合治理深圳河一至四期工程順利完工
改造後的深圳河河道
寬闊順直,護坡平整流暢
幹流防洪標準由原先不到10年一遇
提高到50年一遇
下遊洩洪能力由600立方米/每秒
提高到2100立方米/每秒
同時,水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我在深圳河上生活16年了,親眼看到了深圳河的變化。」船工王先生表示,以前他吃住都是在船上的,後來河水汙染越來越嚴重,臭味燻天,實在忍受不了,每天採完水樣,不得不到岸上去解決吃住問題。近些年政府治河力度很大,深圳河的水變清了,不黑不臭,魚和鳥也越來越多了。他又搬回到船上吃住了。「現在是吃得好、睡得穩啊。」
深圳河水質達30多年來最好水平
深圳水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生態系統也得到進一步恢復
越來越多的候鳥來深圳灣過冬
灘涂上跳跳魚、招潮蟹
反嘴鷸等數量逐年增加
此外,2020年前來深圳灣越冬的
黑臉琵鷺數量回升到361隻
約為全球黑臉琵鷺總數的7.5%
深圳灣內白海豚也頻頻出現
正在深圳河覓食的黑臉琵鷺。圖片來源深圳晚報
圖片來源深視新聞
「尤其令人驚喜的是,今年我們在深圳河發現了基圍蝦,而且數量越來越多。」王政君向記者透露說:「基圍蝦對水質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對溶解氧的要求,要達到5到8毫克/升,這些指示性生物的回歸標誌著深圳河水質有了進一步改善。」
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水環境研究室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彭盛華接受記者採訪表示,根據監測數據,深圳河水質自1982年以來長期為劣V類,基本喪失了水體的生態功能。近年來深圳河流域深圳側進行了大力度的系統整治,到今年1-5月,深圳河水質已提升至IV類標準,為水生態系統進一步恢復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這裡還有具體的監測數據
可以直觀感受到深圳河的變化
2018年11月以來,深圳河口水質開始達到地表水V類及以上。今年1-5月,深圳河口水質達到地表水IV類標準,為1982年有監測數據以來的最好水平,主要汙染物指標——氨氮平均濃度為0.94mg/L,同比下降35.8%,相比歷史最高值下降了97.4%。
同期,深圳水庫排洪河(河口)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比上年同期提高1個水質類別;福田河(河口)水質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比上年同期提高4個水質類別。
不只是深圳河
目前,布吉河(羅湖段)等
5條黑臭水體已完成整治
目前水質已不黑不臭
此外,羅湖也已完成羅雨乾渠、高澗河
大塘龍明渠等7個小微黑臭水體整治
據了解,羅湖有20條大小河渠,其中主要的河流有深圳河(羅湖段)、筆架山河、大坑水庫排洪河、清水河、布吉河(羅湖段),通過實施河道治理、截汙納管、箱涵截汙、管網完善、暗渠清淤等工程措施,羅湖河流域內環境質量得到了根本改善。
羅湖區全部入庫支流已消滅劣Ⅴ類,主要入庫支流正坑水和梧桐山河均達地表水Ⅲ類。根據市生態環境局一周一測數據,深圳河幹流及其支流斷面2019年水質全年同比改善50%以上,轄區20條大小河渠已納入日常專業化管養。
2020年,羅湖將實施水汙染治理工程項目12個,計劃完成投資約2.26億元。其中,包括碧道建設項目4個,開工建設10公裡,正本清源改造項目4個等。
最後再來看一波
深圳河的美圖吧
一起守護美好的生態宜居環境
《深圳河》系列作品,攝影師吳國勇
圖文來源:讀特記者竇延文 周紅聲,深圳晚報記者吳潔 方舟 寧傑文,深圳水務,羅湖攝影學會
編輯整理:新時代新羅湖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往期精彩回顧
1、
2、
3、
4、
5、
6、
原標題:《跳跳魚、招潮蟹、基圍蝦都變多了!深圳河水質30多年來最佳!美圖來襲》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