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跳魚、招潮蟹、基圍蝦都變多了!深圳河水質30多年來最佳!美圖來襲

2020-12-24 澎湃新聞

超千個黑臭水體、小微黑臭水體

全部消除黑臭

數條主要河流水質

達到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好水平

數百萬噸城市汙水實現深度處理

水環境基礎設施歷史缺口全面補齊

..........

深圳的水環境質量

發生著

肉眼可見的改變

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紅聲攝

今天帶大家走進深圳人的母親河

看看這裡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深圳河是深圳境內最大的河流之一

也是深港界河

發源於深圳市梧桐山牛尾嶺

流經羅湖區、福田區

(布吉河等支流流經龍崗區)

共有8條支流,最終匯入深圳灣

深圳河美景,來源深圳商報

深圳河河口斷面

曾是全省9個不達標國考斷面之一

水質長期劣於地表水Ⅴ類標準

如今,深圳河河口國考斷面水質

達到1982年有監測數據以來的最好水平

今年

在深圳河還有一個驚喜的發現

對水質要求特別高的基圍蝦

開始頻頻現身,而且數量越來越多

深圳河是如何實現「華麗轉身」的呢?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定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把治水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最大的民生工程,舉全市之力打好水汙染治理攻堅戰,取得突破性進展,包括深圳河灣在內的全市水環境質量實現歷史性、根本性、整體性好轉。

監測數據顯示,自2018年11月以來,深圳河口水質開始達到地表水V類及以上,深圳河(灣)生態環境顯著提升。今年1-5月,深圳河口水質達到地表水IV類標準,為1982年有監測數據以來的最好水平。

一起跟隨記者

去深圳河羅湖段實地探訪一下吧

羅湖橋水環境改善,面貌一新

深圳河發源於梧桐山,幹流全長14.1公裡,深圳側一級支流有蓮塘河、深圳水庫排洪河、布吉河、福田河、皇崗河等5條。

近日,記者隨市生態環境、水務等部門巡河人員來到深圳河幹流段實地探訪。從鹿丹村旁一條路進入邊防線,深圳河便展現在面前。

這裡視野開闊,碧空如洗,河水清澈

藍天白雲在水中倒映

風光如畫,美不勝收

▲市民唐先生供圖,來源深圳晚報

在從這裡往東不遠處的羅湖口岸段

一座跨度約40米長的鋼鐵橋梁

靜靜地橫跨河上

這就是馳名中外的羅湖橋

過去:市民不敢開窗

羅湖橋是內地與香港兩地往來的紐帶。多年前,由於環境髒亂,河水黑臭,住在幾百米開外的小區居民都不敢開窗戶。

「自2006年以來,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開始對羅湖橋斷面水質進行監測。」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處長厲紅梅告訴記者,該斷面水質長期超標,其中主要汙染物指標——氨氮濃度曾於2010年12月達到最大值——40.58mg/L,超出地表水V類標準19.3倍。

近年來

市、區下大氣力進行深圳河汙染整治

沿河段建設截汙管

同時開展小區「正本清源」

實施面源汙染治理

推進汙水廠提標擴建拓能

如今的深圳河面貌已經煥然一新

現在:水清岸綠,魚翔淺底

這裡河水流速緩慢,空氣清新,聞不到一絲腥臭氣味。在近岸的水面上,不時看到有魚在遊動。

「近年來,羅湖橋斷面水質不斷改善,自2018年底開始達標。」厲紅梅說,「今年6月2日監測數據顯示,羅湖橋斷面氨氮濃度為1.59mg/L,相比最高值下降了96.1%!」

圖片來源:深圳晚報

香港環保署對深圳治河表示讚賞

「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傳唱華人世界的歌曲《東方之珠》

開頭兩句歌詞裡的「小河」指的就是深圳河

作為深港兩地界河

深圳河香港一側有3條一級支流

流域面積達125平方公裡

深圳河汙染治理離不開兩地合作

開展聯合監測

2018年11月的一天,深圳環保水務部門巡河發現,羅湖橋香港口岸一側有一個排汙口排放異常。市生態環境局積極同香港環保署聯繫對接,向對方通報這一情況,要求其儘快採取行動。由於雙方監測點位和數據出入較大,雙方約定對深圳河(羅湖橋一帶)開展聯合採樣行動,以保障深圳河水質按期達標。

次月3日上午,香港環保署助理署長一行來深圳市考察深圳河沿岸排水口情況,並在深圳河兩側排水口以及梧桐河、布吉河、深圳水庫排洪河等一級支流河口和羅芳水質淨化廠總出口進行了同步採樣。雙方根據監測結果,各自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

據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尹傑介紹,活動中,香港環保署一行對深圳河的水質改善給予高度肯定,同時,對深圳市在深圳河汙染治理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讚賞。2019年11月,雙方再次開展了聯合監測活動。

據悉,通過深港密切合作

深港聯合治理深圳河一至四期工程順利完工

改造後的深圳河河道

寬闊順直,護坡平整流暢

幹流防洪標準由原先不到10年一遇

提高到50年一遇

下遊洩洪能力由600立方米/每秒

提高到2100立方米/每秒

同時,水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我在深圳河上生活16年了,親眼看到了深圳河的變化。」船工王先生表示,以前他吃住都是在船上的,後來河水汙染越來越嚴重,臭味燻天,實在忍受不了,每天採完水樣,不得不到岸上去解決吃住問題。近些年政府治河力度很大,深圳河的水變清了,不黑不臭,魚和鳥也越來越多了。他又搬回到船上吃住了。「現在是吃得好、睡得穩啊。」

深圳河水質達30多年來最好水平

深圳水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生態系統也得到進一步恢復

越來越多的候鳥來深圳灣過冬

灘涂上跳跳魚、招潮蟹

反嘴鷸等數量逐年增加

此外,2020年前來深圳灣越冬的

黑臉琵鷺數量回升到361隻

約為全球黑臉琵鷺總數的7.5%

深圳灣內白海豚也頻頻出現

正在深圳河覓食的黑臉琵鷺。圖片來源深圳晚報

圖片來源深視新聞

「尤其令人驚喜的是,今年我們在深圳河發現了基圍蝦,而且數量越來越多。」王政君向記者透露說:「基圍蝦對水質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對溶解氧的要求,要達到5到8毫克/升,這些指示性生物的回歸標誌著深圳河水質有了進一步改善。」

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水環境研究室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彭盛華接受記者採訪表示,根據監測數據,深圳河水質自1982年以來長期為劣V類,基本喪失了水體的生態功能。近年來深圳河流域深圳側進行了大力度的系統整治,到今年1-5月,深圳河水質已提升至IV類標準,為水生態系統進一步恢復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這裡還有具體的監測數據

可以直觀感受到深圳河的變化

2018年11月以來,深圳河口水質開始達到地表水V類及以上。今年1-5月,深圳河口水質達到地表水IV類標準,為1982年有監測數據以來的最好水平,主要汙染物指標——氨氮平均濃度為0.94mg/L,同比下降35.8%,相比歷史最高值下降了97.4%。

同期,深圳水庫排洪河(河口)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比上年同期提高1個水質類別;福田河(河口)水質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比上年同期提高4個水質類別。

不只是深圳河

目前,布吉河(羅湖段)等

5條黑臭水體已完成整治

目前水質已不黑不臭

此外,羅湖也已完成羅雨乾渠、高澗河

大塘龍明渠等7個小微黑臭水體整治

據了解,羅湖有20條大小河渠,其中主要的河流有深圳河(羅湖段)、筆架山河、大坑水庫排洪河、清水河、布吉河(羅湖段),通過實施河道治理、截汙納管、箱涵截汙、管網完善、暗渠清淤等工程措施,羅湖河流域內環境質量得到了根本改善。

羅湖區全部入庫支流已消滅劣Ⅴ類,主要入庫支流正坑水和梧桐山河均達地表水Ⅲ類。根據市生態環境局一周一測數據,深圳河幹流及其支流斷面2019年水質全年同比改善50%以上,轄區20條大小河渠已納入日常專業化管養。

2020年,羅湖將實施水汙染治理工程項目12個,計劃完成投資約2.26億元。其中,包括碧道建設項目4個,開工建設10公裡,正本清源改造項目4個等。

最後再來看一波

深圳河的美圖吧

一起守護美好的生態宜居環境

《深圳河》系列作品,攝影師吳國勇

圖文來源:讀特記者竇延文 周紅聲,深圳晚報記者吳潔 方舟 寧傑文,深圳水務,羅湖攝影學會

編輯整理:新時代新羅湖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往期精彩回顧

1、

2、

3、

4、

5、

6、

原標題:《跳跳魚、招潮蟹、基圍蝦都變多了!深圳河水質30多年來最佳!美圖來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深圳河美蝦鷺知 水清岸綠煥新顏
    近日,深晚記者跟隨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等部門來到深圳河幹流段實地探訪,並採訪多位市民,了解深圳河的治理及其變化。深晚記者觀察發現,治理後的深圳河水體清澈,河面波光粼粼。據相關人員透露,今年來,深圳河流域出現了基圍蝦等代表著生態環境變好的「指示性生物」,標誌著深圳河水質有了進一步改善。
  • 深港攜手治理 深圳河重回「清河」
    「2004年,整條河黑兮兮的,魚蝦幾乎絕跡,臭得要命,晚上睡著都會被燻醒,水下還不停有『煙霧彈』砰砰砰地往上冒。」「最近幾年河水慢慢變好了,水面往下30公分都能看清,蝦、魚、鳥都有了,也越來越多了。」聽到詢問河水的變化,連續16年在深圳河收集水文數據的「船老大」黎帶勝便打開了話匣子。
  • 深圳福田河「變形記」見證深圳河流域治理
    深圳市福田河全長6.94 公裡,北起梅林坳積水塘,南至深圳河入海口,是深圳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幾十年間,從汙水橫流、河道黑臭到魚翔淺底、水清岸綠,從市民掩鼻而過到夏日乘涼的首選之地,從河水汙濁到水質基本穩定達標、逐步提升,福田河不僅見證了深圳中心區日新月異的發展,也記錄著深圳河流域治理的壯闊歷程。
  • 螃蟹你吃得多了,可是你養過嗎?這3種觀賞蟹你可以輕鬆養
    雙齒近相手蟹可以長到5-10釐米左右,在理想的條件下可以活到5年。儘管在野外,雙齒近相手蟹生活在鹹水中,然而,放在淡水中飼養也是沒問題的。當然,給它們創造一個鹹水的棲息地會讓它們更健康長壽。我建議大家要把它們養在一個30釐米以上的帶陸地的水族箱裡。
  • 小黃鴨歷險記第二集不死戰隊4潮神來了
    說:「親愛的大利哥,我都快要瘋了!一會兒在夾刑地獄,一會兒又在蜜月天堂的。」雞大利一臉諂媚的說:「親愛的大吉妹,只要有你在,處處都是天堂,天天都是蜜月!」雞大吉說:「哎呀別膩歪,人多眼雜的!我可不想一輩子都在這裡陪這些螃蟹們。」招潮蟹們還在不停地揮舞大螯,恭迎潮神。
  • 基圍蝦/蟹棒/巴沙魚真實身份揭秘:吃火鍋你還點?
    繁繁看著菜單犯了難,她是個生活在北方內陸地區的姑娘,對海鮮還真是不怎麼了解,寢室的「老三」晨晨湊到了繁繁身邊,笑嘻嘻地說:「這火鍋裡面的涮品不少,海鮮更是佔了一大半的份額,可是該點啥,這裡面的學問可多了,來讓我給你們揭開火鍋海鮮的真面目。」
  • 剝蝦小妙招,簡單幾步基圍蝦整個變蝦仁
    剝蝦小妙招,簡單幾步基圍蝦整個變蝦仁相信大家很多人,都是非常的喜歡吃蝦,尤其是小龍蝦,還有基圍蝦,但是小編比較還是喜歡吃基圍蝦,為啥呢?因為基圍蝦裡面的肉多唄,而且也非常的好吃,尤其是烹煮好之後,是非常的香,不知道大家喜歡吃哪一種呢?但是大家經常吃蝦,到底會不會剝蝦呢?
  • 碧水清流映璧城,水清景美入畫來 ——璧城街道以河長制促「河...
    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正在璧城大地徐徐鋪開……守河有責  每條河都有守護人圖|工作人員對轄區水質進行採樣監測每月巡查一次,並進行一次現場取樣檢測自2017年以來,璧城街道全面推進生態河長制工作,包括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在內的60餘名街道、村河長全部上崗,責任系在一根繩上,每條河都有了守護人。
  • 廉江高橋河三年整治重現河清岸美
    當地村民稱讚道,三年整治高橋河又現河清岸美的生態景觀。廉江高橋河三年整治重現河清岸美的生態景觀。 記者 賴寒霜 攝高橋河全長10多公裡,源自廣西博白縣大壩鎮,從東北向西南流經高橋鎮全境,然後流入北部灣。多少年來,一江碧水滋潤著那片沃土,哺育著千千萬萬的高橋人民,被當地老百姓稱為「母親河」。
  • 海灘上的小洞洞裡,都藏著些什麼?
    你是否想過,這些小洞都是誰的家?有哪些小動物住在裡面呢?別急,小編這就帶你拜訪一下那些住在海邊小洞裡面的小傢伙們。沙蟹提到挖洞,沙蟹自然是一把好手。沙蟹屬於十足目,沙蟹科,沙蟹屬。沙蟹的洞,周邊是它們挖掘洞穴時拋出來的沙子招潮蟹招潮蟹在沙灘上比較少見,它們通常生活在紅樹林的泥灘上。因為雄性招潮蟹會利用大螯做出類似「召喚潮水」的動作,所以被取了這樣一個名字。
  • 一大波美圖來襲!深圳的春天美爆了,快來線上「雲賞花」
    春暖花開,萬物生長 陽春三月,鵬城處處飛花 陽光不燥,微風正好 正是一年中賞花的最佳時期
  • 世界十大毒螃蟹 銅鑄熟若蟹一口就能致人死亡
    繡花脊熟若蟹 3. 蕾近愛潔蟹 4. 正直愛潔蟹 5. 雷諾氏鱗斑蟹 6. 花紋愛潔蟹 7. 袋腹珊隱蟹 8. 招潮蟹 9.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把握幸福河湖總脈搏 句容推進河湖治理換來...
    改造後的葛仙湖公園「以前路過句容河都要捂著鼻子,現在水清了,岸綠了,周圍的空氣也變好了,可以經常帶著我孫子來這裡逛一逛。」一位推著嬰兒車出來散步的奶奶感慨道。從被動監管到主動參與,企業的身份變了,護河成為企業共識和行動自覺,實現企業生產效益、職工生活環境、地方生態保護的共建共享共贏。
  • 汾河:水量豐起來 水質好起來 風光美起來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提出讓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的要求。為提升汾河水質、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太原市開展了「九河」生態綜合治理工程,2018年全面完工。如今的太原汾河景區,形成了寬500米,長60公裡的碧水綠色景觀長廊,成為全國最長的城市公園。
  • 【走進我們的小康生活】Vlog打卡深圳茅洲河:「墨水」變清水,網紅...
    【走進我們的小康生活】Vlog打卡深圳茅洲河:「墨水」變清水,網紅景點這樣打造金羊網  作者:莫謹榕 溫建敏 姜雪媛 李志文  2020-06-15
  • 秋日煙臺尋鮮記,蟹蟹你又肥來了!
    古有唐代畫家吳道子的「螃蟹圖」,明代徐渭的「黃甲傳臚圖」,唐伯虎的「醉蟹圖」,近代齊白石、王憨山、張大壯等大師也鍾愛畫蟹。萊州梭子蟹對蟹的追逐,雖然遠隔山海,卻不約而同。蟹,歷來被人們認為是水中至鮮,也是理想的肉類蛋白來源。全世界有六千多種蟹,其中的佼佼者千百年來從未缺席過煙臺人的食材榜單。
  • 【逐夢幸福河湖】湖南:「河湖長制」譜就新時代治水歡歌
    通過建立保護網絡、成立三支專業保護隊伍、建立水質預警系統、嚴控源頭汙染、強化依法監管等手段多管齊下保護長沙水源。」瀏陽市株樹橋水庫管理局局長黃永忠談道,通過綜合治理,水質達到II類水質標準,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標率100%,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  瀏陽市高坪鎮鎮長、鄉級河長張義根就是萬千護河大軍中的一員。「溼地公園附近有一堆建築垃圾,請河長辦派人儘快處理。」
  • 今天,人民日報整版報導深圳水汙染治理攻堅戰成果
    『漏網』了的排汙管道「為了儘快取得成果,整治工程多是在比較大的幹流末端截汙,而在工廠、社區等汙水排放源頭,截汙納管、雨汙分流等措施都不到位。」王健說,「看上去幹流的水質一時得到改善,但『漏網』的汙水還是源源不斷排入『毛細支流』。」對此,在深圳開了21年茶餐廳的潘進輝很有感觸。
  • 瀏陽河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
    一河清水入湘江瀏陽河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7日訊(記者 陳新)初冬時節,漫步在長沙市芙蓉區的瀏陽河景觀帶,河風陣陣,垂釣者不時揮動魚竿,「水清魚跳」的景象又回來了。今天下午,根據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水環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長沙26個國、省控監測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100%,其中瀏陽河三角洲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由2014年的劣Ⅴ類水質躍升了3個水質類別,水質狀況全面好轉,實現了「一河清水入湘江」。一河清水何以來?長沙將截汙治汙作為先手棋,印發《長沙市2019年度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其中涉及瀏陽河的重點項目1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