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經典的日漫,它就宛如一支用手風琴演奏的歐洲民謠,在舒緩的音律中卻包含著人世界的悲傷,儘管當年的我由於受限於年齡和閱歷的原因,雖不能完全理解它背後的深意,但是卻仍能品到其背後沉重的命運,它就是《鋼之鍊金術師》,一部在各種意義上都不負經典之名的優秀作品。
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這一部經典的「鋼煉」。
(本文將主要參考荒川老師原作的《鋼之鍊金術師FA》版內容,如果不足之處請及時指正)。
「鋼煉」講述了什麼樣的一個故事
對於「鋼煉」的故事,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基於「等價交換」的世界中,有一對名叫愛德和阿爾的兄弟,他們為了復活已經過世的母親,不惜使用了禁忌的鍊金術,然而結果卻事與願違,母親不但沒有如願復活,反而意外的接觸到了鍊金背後的真理之門。
出於「等價交換」的原則之下,既然你已經看到了鍊金術背後的真理,那麼你就一定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於是哥哥愛德失去了右臂和左腿,而他的弟弟阿爾則是更慘一點,連身體都消失了,靈魂被迫需要附著在一副鎧甲之上,為了重新恢復正常,兄弟二人無奈踏上了漫長的探求之路。
其實在這個簡短的開篇中,就已經告訴我們了一個道理:
真正珍貴的東西,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再去追尋、挽回大多都是徒勞的,即使付出全部,挽回的可能也僅僅是破損的殘缺不堪的部分了。
但是人類的本質就是不斷重複著相同的錯誤,一部分人在錯誤中成長,煉成了鋼鐵般的心,一部分人在重複著錯誤,並且不斷延續著錯誤。
而在接下去的故事之中,兄弟二人一開始認為一種名叫「賢者之石」寶物能夠幫助他們。畢竟在傳說中它可是不依賴「等價交換」就能完成鍊金術的寶物。
可是隨著他們對鍊金術了解的深入,他們才發現,雖說賢者之石確實有這樣的功效,但其背後付出的代價卻是讓人無法接受:「戰爭、仇恨、生命」這三樣便是它的基礎。
原來這個世界的殘酷就是建立在「等價交換」的基石之上。無論是個體的人生軌跡,還是城鎮,國家的命運未來,甚至是宇宙的運轉毀滅,都無一不遵循著「等價交換」的基本原則,從一為全,從全為一。得與失也好,犧牲與拯救也罷,全都在這塊牢不可破的基石之上,構成了圓一般運轉的對立和統一。
看似不依賴「等價交換」之物的賢者之石,實質也沒有跳脫「等價交換」的牢籠。
於是依賴著賢者之石的反派們,最終敗給了自己所捨棄的「代價」。
不依賴著賢者之石的主角們,最終卻發現了不同於「等價交換」的新法則。
到了故事的最後,在見證了命運的殘酷和不公,以及並存著醜惡和光輝的人性之後,主角愛德最終選擇捨棄了自己依賴的鍊金術,放棄了真理的門扉。他最終換回了弟弟的身體,也為自己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扉。
在另一方面,愛德也真正明白了,自己也是這個大世界的一員,與這個大世界息息相關。從一個冷漠,只關心自己目標的人,變成了一個學會順勢而為,不再認為世界的事,國家的事,周遭的人與自己無關的人。這樣的他,最後才能收穫誠摯的愛情,也才能發現,原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不能用「等價交換」來定義的。
原本的「等價交換」,是零和博弈,想要獲得什麼,就必須付出同等代價;甚至不曾告訴你,付出同等代價,就一定能獲得什麼。
正如試圖復活死者的阿爾兄弟,付出了身體的代價。卻最終只是得到「死人不能復生」的慘痛真理而已。
但結局復原後的阿爾馮斯卻說:「我們創造了新的規則,借了十,要還十一。」
因為來自別人真誠的付出,本就該值得更高的回報;甚至於還有愛情和親情這樣,不求回報的付出。正如女主溫莉最後回復愛德華求婚時的那句話:
「別說一半,全部給你都可以啊。」
說到底,等價交換隻是科學法則,既不是適用於人際關係的交往準則,也不是為人處事時所要受縛的人生哲學啊。
「鋼煉」的反戰主題
除此之外,「反戰」也是貫穿著這部作品的重要主題之一。
作為整部作品中最重要的事件——伊修瓦爾戰役,其影響了作品中近乎所有角色的命運,也提升了整部作品的格局和高度。
其實戰爭就像一面鏡子,往往折射出的是各自人性的側面。
善良的人詰問自己,這樣做是否正確,無止境的殺戮是否真的能夠結束這地獄般的光景。但是詰問之後,也只能拿起武器,履行自己的職責,淪為戰爭的工具,向敵對者射去子彈。
扭曲的人解放自己,無情地將自己作惡的欲望充分釋放。於是更多的人成為了犧牲品,更多的鮮血在流淌,本就殘酷的戰爭變得更加殘酷,本就扭曲的人變得更加扭曲,最終墮落成令人作嘔的,純粹的惡。
還有那些因為戰爭背負上血海深仇的人,他們或許曾經有著高潔的信仰,曾經也有過歡聲笑語的時光。但當那些都成為了泡影之後,他們也只能把曾經的美好拋諸腦後,揮起屠刀,把仇恨的怒火無差別地撒向曾經的侵略者。
戰爭就是這樣,沒有參與者可以獨善其身,所有的人最終都會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事實上,對於這部作品而言,殘酷的戰爭只是背景,並沒有很多直接對於正面戰場殘酷的描寫。但戰爭的影響確實通過所有人的行為和心理變化,如實地展現在了每一個觀眾面前。
扭曲的人繼續深陷在戰爭的泥潭中不可自拔,最終被世人所拋棄,淪落為孤影自憐的丑角,並最終為自己的罪孽付出代價。
善良光明的人則在經歷了戰爭之後,學會了反思,悔恨和哀悼,進而學會了正確審視戰爭的慘痛教訓,認可和平的美好和來之不易。故人已逝,活下來的人要學會背負曾經傷痛的過往,繼續向著未來前行。
也許鋼煉教會你的是:如何在殘酷的世界和不公的命運中,發揮自己的力量,同時保持自己的原來的初心;
當然鋼煉更像是在指導你:如何正確看待世界的殘酷和美好,進而擁抱和而不同的未來。
前者, 是大多數典型的熱血少年漫都懂得的道理;後者,才是鋼之鍊金術師FA高於他們的地方。
總結:
鋼煉是一部當你經歷了不同的人生階段之後,再去細細品味,都能有獨特感受的作品。這是真的,因為你永遠都能夠找到新的華點,兄弟情、戰友情、親情、友情、愛情,沒有一種情感不描述的刻骨而感人。
這就是這部動漫帶給我們絕不是一場簡單的視覺感受,每個情節的發展和世界觀的鋪陳,都能讓我有更深的感觸。很多時候,你即使知道主角最終會成功找回他們失去的東西,但這個過程,仍舊會牽動你的每一根神經。
最後你們對於《鋼之鍊金術師》這部作品還有哪些獨到的見解和看法,歡迎留言。
(撰文瀟瀟,文中圖片來自相關動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