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之女王》雖然是玄彬早期的電視劇作品,劇情和畫風與同時期的大部分韓劇沒多大差異,逃不了男主女主歷經磨難終於走到一起,最後卻落個哀傷唯美的悲劇結局的套路。
但是,看完整部劇之後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因為有了玄彬,這部劇才有了光彩,這絕對不是粉絲濾鏡的原因,因為這部戲中的男主角韓太雄這個人物不好詮釋,造型更是難以駕馭,弄不好就會成一個中小型車禍現場。而玄彬讓角色的魅力徹底燃燒、完全綻放,才讓這部劇情平平、陣容平平的韓劇呈現出一種脫穎而出的姿態,沒有淹沒在那些年波濤洶湧的韓流裡。

2005年的玄彬也就20出頭的小夥,演藝之路起步不久,卻在《雪之女王》中表現得極為成熟、發揮得非常穩定,把韓太雄從天縱英才時的陽光明朗,到後來遭受打擊之後的頹廢、孤單寂寞冷演繹得非常生動,這個角色即使放到今天,角色的魅力和人物的造型依然會熠熠生輝。
雖然男主造型有人覺得邋遢,但是,我個人卻非常喜歡,這是我看過頹廢得最吸引人的角色,沒有之一。

今天要說的重點是,現在看玄彬主演的《雪之女王》,發現編劇的三觀很有問題。
男主韓太雄在「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得了金獎,好朋友金正奎因為嫉妒與他絕交,不久死於車禍,於是,男主韓太雄的人生在這一天徹底粉碎了,因為過度的自責,他放棄了出國深造的機會、終止了前途大好的學業、又與母親失去了聯繫,因為好朋友金正奎生前最喜歡拳擊運動,所以練上了拳擊,就這樣一直在愧疚中鬱鬱寡歡地生活了8年。

其實,男主韓太雄在好朋友金正奎意外身亡這件事情上根本就沒有過錯,卻用了將近10年時間來贖罪、來逃避,周圍人甚至包括韓太雄的母親都覺得這樣的自責逃避行為是一種良好的品質,都不同程度地認可和同情他的這種贖罪、逃避行為,這種同情和認可不僅在鼓勵韓太雄,也在傳遞這樣一種價值觀:為好朋友贖罪而採取這種頹廢、逃避的生活態度是正確的、是品行良好的表現,在這樣的氛圍和大環境下,韓太雄如何進行自我救贖,走出頹廢的人生。

18歲那年的韓太雄只是需要一個心理醫生,幫助他疏導負面情緒、走出人生的困局。編劇竟然心安理得地給了韓太雄10年的頹廢逃避,作為對他10年贖罪和逃避行為的嘉獎,安排好朋友金正奎的妹妹寶拉,給他一場轟轟烈烈、悽悽慘慘戚戚的愛情,只是,最後再殘忍地把愛情和愛人收回去,等韓太雄在經歷了這些所有的不堪之後,貌似才讓他回歸正常的人生軌跡,可是,這時的韓太雄還回得去嗎?這個三觀稀碎的編劇,讓韓太雄用最寶貴的10年祭奠他與金正奎的友情;又讓他用餘生來陪葬與金寶拉的愛情。

也許正是因為編劇三觀稀碎,觀眾才更加心疼那個18歲懵懂善良的韓太雄,不能正確處理感情和生死這個人生終極命題,更加心疼他那註定鬱鬱寡歡的一生,從而,韓太雄這個角色也格外讓人動容。
所有,有多心疼韓太雄這個角色,就有多厭惡編劇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