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剛剛上映的張藝謀新作《一秒鐘》,算得上是本月最具話題度的院線新片,也是大飛在這個11月唯一一部去電影院觀看的電影。
本片曾入圍2019年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然而卻因內地觀眾們早已耳熟能詳的「技術原因」不得不臨時退賽。
而就在本周剛剛落幕的金雞獎上,《一秒鐘》本來是要作為開幕影片進行展映的,結果又一次因為「技術原因」臨時取消。
所以,你說這部電影的話題度夠不夠高?
老實說,對張藝謀的這部新作,大飛並沒有多高的期待,只是因為想對這所謂的「技術原因」一探究竟,加之近期也實在沒什麼院線佳作值得一看,所以還是選擇了去影院一睹為快。
影片一開始,張譯在茫茫大漠中出場,視覺衝擊力很強,畫面很容易會讓人聯想到讓張藝謀成名的《黃土地》的攝影。這也讓大飛對後續故事的發展和影片的品質充滿了期待。
然而,還是那句老話,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看到最後才發現,原來電影開場的畫面是本片為數不多能讓人有記憶點的地方。
攝影是國師的老本行,所以即便出彩也沒太多好誇耀的,何況本片的攝影水準在他的作品序列中也絕對不是最高水平。
之所以對本片失望,最大的原因是故事情節太簡單,人物刻畫太單薄,戲劇衝突太平淡。在這些原因中,尤其是故事情節太簡單這一條,實在是讓大飛捉急。
本片的故事簡單到用幾句話就能把它介紹個大概。因此,大飛就不在這裡做什麼劇透了,倒不是怕大家看了劇透會不去看這部片子,而是怕大家看了劇透連這篇影評剩餘的內容都直接放棄了。
在這部平淡的沒有什麼波瀾的電影裡,三位主演的表現也沒有給這部電影帶來什麼加分項。
張譯的表現還是一如既往的水準之上。曾拿過金馬影帝的範偉,片中的表演和臺詞實在讓人有穿越回春晚舞臺之感。
而片中那位千裡挑一選出的小女主劉浩存,雖說形象堪稱「小鞏俐」,但臺詞讓人聽著很出戲。未來能否成為第二個鞏俐,哪怕是第二個周冬雨或者章子怡,大飛還沒法妄下斷論。
故事簡單不一定就是缺點,平淡的故事也一樣可以讓人產生共鳴,一樣可以直抵人的內心,比如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只是這部《一秒鐘》顯然無法做到。
對這部電影呈現的內容,包括官方和很多媒體,都稱其為「張藝謀寫給電影的情書」。大飛只想說,這句宣傳語比電影本身要寫意多了。
雖然在觀影過程中,觀眾是可以與膠片時代的電影放映操作有一次難得的親密接觸,但這種視覺層面的表達是不會帶給你什麼內心的衝擊的。
對大多數觀眾而言,大家都不會有過做電影放映的經歷,所以這部電影可以帶給你獵奇體驗,但不會讓你感同身受,更不會讓你產生什麼共鳴。
當然,對電影放映工作的呈現雖然佔據了本片很大的篇幅,但這並不是本片的全貌,更不是國師最想表達的地方。
從影片中的情節可以推斷出,電影的故事背景是文革末期,一個我們可以談,但又不能多談的敏感時期,對電影人更是如此。
張藝謀想通過對片中幾位人物形象的刻畫,尤其是對張譯飾演的男一號境遇的描繪,來展現那個動蕩年代,敢於抗爭的普通百姓的艱辛與不幸。
只可惜,為了避免言多語失,為了解決之前的「技術問題」,為了讓這《一秒鐘》變成能讓大眾看到的105分鐘,國師在片中的表達算得上是謹小慎微,但讓大飛覺得實在是隔靴搔癢,不痛不癢,該多交代的情節直接壯士斷臂,沒必要多講的內容卻畫蛇添足。
誠然,國師做出這樣的妥協自有他的難言之隱。
只是,於觀眾而言,還有必要為一部娛樂性沒有,藝術性欠佳,可看度不足的電影買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