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鐘》:張藝謀寫給電影的這封「情書」無法讓人共情

2020-12-18 杜新宇講娛樂

本周五剛剛上映的張藝謀新作《一秒鐘》,算得上是本月最具話題度的院線新片,也是大飛在這個11月唯一一部去電影院觀看的電影。

本片曾入圍2019年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然而卻因內地觀眾們早已耳熟能詳的「技術原因」不得不臨時退賽。

而就在本周剛剛落幕的金雞獎上,《一秒鐘》本來是要作為開幕影片進行展映的,結果又一次因為「技術原因」臨時取消。

所以,你說這部電影的話題度夠不夠高?

老實說,對張藝謀的這部新作,大飛並沒有多高的期待,只是因為想對這所謂的「技術原因」一探究竟,加之近期也實在沒什麼院線佳作值得一看,所以還是選擇了去影院一睹為快。

影片一開始,張譯在茫茫大漠中出場,視覺衝擊力很強,畫面很容易會讓人聯想到讓張藝謀成名的《黃土地》的攝影。這也讓大飛對後續故事的發展和影片的品質充滿了期待。

然而,還是那句老話,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看到最後才發現,原來電影開場的畫面是本片為數不多能讓人有記憶點的地方。

攝影是國師的老本行,所以即便出彩也沒太多好誇耀的,何況本片的攝影水準在他的作品序列中也絕對不是最高水平。

之所以對本片失望,最大的原因是故事情節太簡單,人物刻畫太單薄,戲劇衝突太平淡。在這些原因中,尤其是故事情節太簡單這一條,實在是讓大飛捉急。

本片的故事簡單到用幾句話就能把它介紹個大概。因此,大飛就不在這裡做什麼劇透了,倒不是怕大家看了劇透會不去看這部片子,而是怕大家看了劇透連這篇影評剩餘的內容都直接放棄了。

在這部平淡的沒有什麼波瀾的電影裡,三位主演的表現也沒有給這部電影帶來什麼加分項。

張譯的表現還是一如既往的水準之上。曾拿過金馬影帝的範偉,片中的表演和臺詞實在讓人有穿越回春晚舞臺之感

而片中那位千裡挑一選出的小女主劉浩存,雖說形象堪稱小鞏俐,但臺詞讓人聽著很出戲。未來能否成為第二個鞏俐,哪怕是第二個周冬雨或者章子怡,大飛還沒法妄下斷論。

故事簡單不一定就是缺點,平淡的故事也一樣可以讓人產生共鳴,一樣可以直抵人的內心,比如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只是這部《一秒鐘》顯然無法做到。

對這部電影呈現的內容,包括官方和很多媒體,都稱其為「張藝謀寫給電影的情書」。大飛只想說,這句宣傳語比電影本身要寫意多了。

雖然在觀影過程中,觀眾是可以與膠片時代的電影放映操作有一次難得的親密接觸,但這種視覺層面的表達是不會帶給你什麼內心的衝擊的。

對大多數觀眾而言,大家都不會有過做電影放映的經歷,所以這部電影可以帶給你獵奇體驗,但不會讓你感同身受,更不會讓你產生什麼共鳴

當然,對電影放映工作的呈現雖然佔據了本片很大的篇幅,但這並不是本片的全貌,更不是國師最想表達的地方。

從影片中的情節可以推斷出,電影的故事背景是文革末期,一個我們可以談,但又不能多談的敏感時期,對電影人更是如此。

張藝謀想通過對片中幾位人物形象的刻畫,尤其是對張譯飾演的男一號境遇的描繪,來展現那個動蕩年代,敢於抗爭的普通百姓的艱辛與不幸

只可惜,為了避免言多語失,為了解決之前的「技術問題」,為了讓這《一秒鐘》變成能讓大眾看到的105分鐘,國師在片中的表達算得上是謹小慎微,但讓大飛覺得實在是隔靴搔癢,不痛不癢,該多交代的情節直接壯士斷臂,沒必要多講的內容卻畫蛇添足

誠然,國師做出這樣的妥協自有他的難言之隱

只是,於觀眾而言,還有必要為一部娛樂性沒有,藝術性欠佳,可看度不足的電影買單嗎?

相關焦點

  • 張藝謀寫給電影的情書,《一秒鐘》上映
    張藝謀心心念念的故事 《一秒鐘》片方曾別出心裁地以張藝謀的一封親筆信作為電影的定檔海報,這部電影也被視作張藝謀寫給電影的情書在那封親筆信中張藝謀寫道:「總有一部電影會讓你銘記一輩子,銘記的也許不僅僅是電影本身,而是那種仰望星空的企盼和憧憬。」 關於影片創作初衷,張藝謀坦言:「《一秒鐘》是我心心念念的故事,那是我青春的記憶,是一個心願,趁著自己還能在沙漠上摸爬滾打抓緊把這部電影拍出來。」據悉,影片中洗膠片、擦膠片都是導演親身經歷演化而來。
  • 張藝謀的「一秒鐘」不是寫給電影的情書,而是寫給時代的輓歌
    起初,很多人都在宣傳,《一秒鐘》是張藝謀導演寫給電影的情書。
  • 電影《一秒鐘》:張藝謀的這封情書,沒幾個人敢收
    文/時歆說到「情書」這個詞,怕是很多單身狗尾巴都要豎起來了。哎,不管母胎solo了多久都好,現在就有一封情書。是張藝謀等了50年才寫出來的。就是有點短。為的只是看一場電影。這開場,是個人都覺得張九聲(張譯 飾)這樣的行為是真的瘋了。可看完電影後,沒人覺得他犯傻。
  • 《一秒鐘》:電影人寫給觀眾的一封情書
    範偉飾演範電影一秒雖短,光影情長。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今日發布「慶祝歸來」版預告和一封張藝謀導演的親筆信,正式定檔11月27日全國公映。恰與預告呼應,當電影裡銀幕亮起,十裡八鄉齊聚沉浸在「看電影」的狂歡中。《一秒鐘》作為中國電影人寫給電影觀眾的情書,將獻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人。隨著「慶祝歸來」版預告釋出,影片主演陣容正式曝光,張譯和範偉兩大實力戲骨再度攜手,同框對飆獻上精湛演技;更有「00後謀女郎」劉浩存上演銀幕首秀,驚喜亮相。預告以一種輕鬆詼諧的方式展現了一場放映事故。
  • 學生作品展示No.515|《一秒鐘》: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
    義大利國寶級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天堂電影院》也是一部半自傳體作品,同樣是寫給電影的情書,《天堂電影院》則是一部關於童年、電影、電影院、愛情的故事,歡樂中帶著傷感,唯美中帶著遺憾,該影片獲得了第62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和第42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是影史上經典之作。那這「兩封情書」之間有何聯繫呢?
  • 張藝謀《一秒鐘》:不僅僅是寫給中國電影的一封情書
    《一秒鐘》故事情節不複雜,講述了因故沒趕上電影場次的張九聲與想用電影膠片做燈罩的劉閨女(劉浩存飾演)以及電影放映員範電影(範偉飾演)三人之間的故事。三人因一盤名為「22號《新聞簡報》」的電影膠片結緣,牽出了一段段不為人知的故事。文藝範十足,張藝謀寶刀未老中國人民網:「張藝謀:忠誠的文化傳道士,東方的電影教父。」
  • 《一秒鐘》,張藝謀的返璞歸真之作,每一秒都是獻給電影的情書
    《一秒鐘》,張藝謀的返璞歸真之作,每一秒都是獻給電影的情書 據說關注
  • 對話張藝謀|這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
    幾個小時的漫長等待,大家毫無怨言,任憑放映員隨意吩咐,只盼膠片修復成功能看上電影。終於等到電影放映,全場瞬間鴉雀無聲,幕布前後的每個角落都擠滿觀眾……這是電影《一秒鐘》中的一幕,也是導演張藝謀記憶中,當年全民看電影的盛況。
  • 張藝謀親筆信獻給熱愛電影的人《一秒鐘》定檔11月27日
    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近日發布「慶祝歸來」版預告和一封張藝謀導演的親筆信,正式定檔11月27日全國公映。作為張藝謀導演睽違6年後又一部現實題材作品,電影講述了張九聲(張譯 飾)、劉閨女(劉浩存 飾)、範電影(範偉 飾)因一場電影結下的不解之緣。
  • 電影《一秒鐘》重返膠片時代,張導說:「這是寫給電影的情書」
    勞改犯張九聲在沙漠裡跑那麼遠的路不是為了電影,而是為了在電影放映前的《新聞簡報》裡看女兒一眼;劉閨女千方百計偷膠片,是為了賠給人家損壞的燈罩,好讓弟弟能夠大大方方出門;範電影也並非《天堂電影院》裡艾弗達式的人物,他放映起電影來細緻而周到,卻並非是出於敬畏心,而是在被頂替的不安中時刻想要突出自己職業位置的不可替代
  • 張藝謀只拍了46天的電影,有望年內上映,張藝謀:寫給電影的情書
    據近日歡喜傳媒透露的消息得知,由導演張藝謀執導的作品《一秒鐘》計劃在今年上映,此前,該片曾在柏林電影界因技術問題被迫撤片,當時還引起了輿論界的軒然大波,不僅於此,柏林電影界的主席迪耶特。科斯林克還曾公開表示自己的遺憾之情,並聲稱這是一部完成度相當高的優質佳作,此番態度足以表明這部《一秒鐘》的水準和質量。這部作品是張藝謀籤約歡喜傳媒後的影壇首秀,一如既往的沿用了張藝謀非常擅長的寫實文藝風,這也是張藝謀繼《千裡走單騎》和《歸來》之後,與知名編劇鄒靜之的再度合作。
  • @每一個熱愛電影的人,請用《一秒鐘》讀一讀張藝謀寫給你的親筆信
    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今日發布「慶祝歸來」版預告和一封張藝謀導演的親筆信,正式定檔11月27日全國公映。作為張藝謀導演睽違6年後又一部現實題材作品,電影講述了張九聲(張譯 飾)、劉閨女(劉浩存 飾)、範電影(範偉 飾)因一場電影結下的不解之緣。
  • 《一秒鐘》,「大片時代」後張藝謀最好的電影?
    一方面因為要規避"技術問題",另一方面也的確是導演張藝謀個人的膠片情結,在電影的官方宣傳口徑裡,《一秒鐘》被描述為"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的確,在《一秒鐘》裡,電影,或者說膠片是故事的主角之一。張藝謀花了大量篇幅來展現那個時代人們對於電影的愛,以及,膠片時代電影的魅力。其中不乏奇觀性的展現。
  • 張藝謀電影《一秒鐘》發布「電影的情書」版海報,回歸初心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張藝謀電影《一秒鐘》發布「電影的情書」版海報,回歸初心 張藝謀電影《一秒鐘》發布「電影的情書」版海報,回歸初心 螢屏颱風眼 11-03 20:46 【張藝謀電影《一秒鐘》發布「電影的情書」版海報,回歸初心
  • 《一秒鐘》不是寫給電影的情書,而是折射時代悲劇的寓言
    作者:胡建禮看完張藝謀的《一秒鐘》,心裡五味雜陳。表面上,影片通過製造戲劇衝突,對當年修復、放映和觀看膠片電影的過程進行了強烈的儀式感呈現,追憶膠片電影時代,像是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骨子裡,導演用「一秒鐘」描寫濃烈父愛,展示人性善惡,用看似簡單的故事和人物,拍成了一個折射時代悲劇的寓言。
  • 單依純《一秒鐘》推廣曲《給電影人的情書》正式上線
    昨日(11月26日),由張藝謀擔任導演並參與編劇的電影《一秒鐘》在北京舉辦了盛大的首映禮,新晉「好聲音」單依純作為影片推廣曲《給電影人的情書》演唱者一同現身首映儀式並進行獻唱。同時,該電影推廣曲《給電影人的情書》已於當日十點正式上線。
  • 「一秒鐘」之後,張藝謀依然有電影人的「良知」
    在當時初戀情人的幫助下,張藝謀才有機會進入工廠工作,這也是為什麼張藝謀在電影中特別痴迷那個年代愛情的原因。雖然歷經挫折,但是張藝謀一直沒有放棄自己,在工廠工作期間,愛好攝影的張藝謀賣血買了一部照相機。正因為有了拼命的精神,所以張藝謀後來如願的進入了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這次和電影的結緣,從此改變了張藝謀的人生。
  • 一秒鐘:電影的骨架血肉
    這就是電影的骨架,是張藝謀寫給電影的情書。拋去這大半年來電影的事故,和這部電影的種種事故,把同情濾乾淨,真正沉入它的內部,我想我在《一秒鐘》看到了一座電影的骨架在慢慢地浮現。但因「技術原因」,《一秒鐘》最終撤出柏林電影節。在「一秒鐘」延誤的兩年來,我們知道這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是那個時代放電影的故事,聽說會是張藝謀的「天堂電影院」,這讓人鼓起期待。因為它不像是一趟行活,不是應承了他方不得不拍,而是應承了自己不能不拍。
  • 《一秒鐘》是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而觀眾似乎不買「帳」
    回顧張藝謀這些年拍的電影,不管是拍攝方法還是劇情都能感受到老謀子的偏執,當你細品總能有不一樣的感受。經歷了兩次撤檔後,《一秒鐘》在11月27日終於迎來了首映。可能作為80後和95前的人對廣場放映電影還有一些深深的情懷。
  • 《一秒鐘》:給電影人的情書
    「誰明白你細心隱藏的悲哀,誰了解你褪色臉上的緬懷」——18歲的「中國好聲音」新晉總冠軍單依純以一曲《給電影人的情書》,為古稀之年的「中國好導演」張藝謀唱響新片《一秒鐘》推廣曲時,我們以為該片是「致敬膠片」的百年力作,是張導「一生磨一劍」的大製作,不料只是一則拍給深諳鏡頭語音的電影人的精悍「小品」,普通觀者不開腦洞,很難從過分「節省膠片」的情節交代中,「悟」出男主角張九聲